伪齐国刘豫垂死挣扎-中兴四将反击胜利(十四)

文|羽林轻骑

第一次精心准备的对刘豫打击流产,成了赵构心中的一个遗憾,他一直想要完成这个打击。


岳飞对伪齐的一系列胜利,既可以看做是大战前的准备,又是战略试探,让赵构了解了刘豫的战斗力,打刘豫的信心更加高涨,为此,赵构再次调遣中兴四将进入进攻位置,特别安排了四将的后勤,任命张浚任总司令,驻扎镇江,赵构自己的指挥部则设在平江(苏州)。


赵构要展开一场对刘豫的大规模进攻。


都是汉人,相互间没有秘密,赵构的行动立刻被刘豫侦知。


刘豫上台之初颇有些小人得志,不仅将所属汉人不放在眼里,对金人,也只巴结扶他上台的粘罕和副丞相高庆裔,在两人身上花了不少银子,而对其他的金国将帅包括金兀术和完颜昌等都是敷衍了事,史书用的“蔑视”二字或许有些夸张,至少说明刘豫很少主动和其他金国将帅沟通,他以为,只要抓住粘罕和高庆裔两人就够了,因为这两人是金太宗的亲信,抓住这两人就等于抓住了金太宗。


可是好景不长,金太宗死了。


金太宗的儿子金熙宗即位,粘罕和高庆裔的说话就不太管用了(一朝天子一朝臣,乃是动物界的规律。),金熙宗身边尽是自己得罪过的人,刘豫的位置也变得岌岌可危,正焦头烂额之际,赵构又带着宋军来捣乱,刘豫恨得咬牙切齿。他硬着头皮去见金熙宗,请求金熙宗这次无论如何要帮着自己打过长江去。


但此时的形势已非金太宗时期可比,金熙宗不想打仗,他认为让刘豫顶在前面,就是为了让他做金的屏障,保卫金国安民息兵,发展经济,可是这个刘豫屡次三番拖金的后腿,如果金帮刘豫打仗,胜了是刘豫得好处,败了是金付出代价,所以这次金熙宗不想被刘豫拖下水,明确告诉刘豫金不会派一兵一卒,让他自己了断,而且为了防止战火蔓延到金境内,命金兀术领军在刘豫背后的黎阳(今河南浚县)警戒。


刘豫受着夹板气,他知道再不拿出成绩来,即便宋人不杀他,金人也会抛弃他,被逼无奈,只得孤注一掷,在境内大力征兵,得三十万人,号称七十万。


绍兴六年(公元1136年)11月的寒冷冬季,刘豫伪齐军分三路向宋发起突然袭击:中路军以他的儿子左丞相梁国公刘麟为总司令,作战任务是拿下寿春(今寿县)再攻合肥;东路军以他的侄儿刘猊为总司令,作战任务是从涡口攻定远县,拿下定远后再渡江攻宣城;西路军以宋的叛将孔彦舟为总司令,任务是拿下光州(今潢川)后攻六安。

伪齐国刘豫垂死挣扎-中兴四将反击胜利(十四)


刘豫在军事进攻的同时,还辅以政治宣传,四处张贴标语:打到临安去。


刘豫跟金国混在在一起,在能力上并非没有进步,从两次抢在宋之前发动进攻来看,他的军事动员、集结和运输能力已经超过了宋。


与刘豫的快速集结相比,宋的军事集结能力显得迟缓得多,本来宋是想打对刘豫的进攻战,结果却两次被对手打了个措手不及。


刘豫军的大规模南下,也让宋的谍报系统得到消息,可是宋的部署却慢得多。


宋军此时的位置,张俊军在江苏盱眙,杨沂中军在江苏泗水以北,韩世忠军在楚州(今江苏淮安),岳飞军在湖北,总司令张浚在镇江,以这样的军力布置,加之赵构亲临苏州的活动来看,赵构是想从江苏和湖北两个方面进攻刘豫,因此在这两个方面布置了雄厚的兵力。


而刘豫却从宋军薄弱的中路安徽发起攻击。


此时宋军主力都不在刘豫军的进攻路线上,距离刘豫军进攻路线较近的,只有在当涂的刘光世军,其余沿江口岸几乎没有一个宋军。


即便如此,宋军也是慢慢腾腾,典型的例子是杨沂中领着两百骑兵光查看盱眙附近的形势就花了三天。


刘豫伪齐的中路刘麟军很快杀到,为了吓唬宋军,他派了大批部队穿着金军的服装化整为零,四处游击,造成金军主力南下的假象,刘光世果然上当,以为金军杀到,准备放弃合肥,退往江南的太平,张俊也吓得不轻,两人一致请求退保江南,并调岳飞军东援。


张浚判断金不可能再大规模南下,断定来的必定是刘豫军,命刘光世和张俊就地阻击,岳飞军不得动一兵一卒。


在此关键时刻,名将和普通将帅的区别就体现出来了,张浚能成为名将,并非浪得虚名。此时,对形势无法判断的众多文武,包括文宰相赵鼎在内,都以为金兵大举南下,齐向张浚施压,要求退守江南,并速调岳飞东援,张浚顶住压力,不为所动,但宋时期武将的权力有限,经常有下属将领不听指挥的现象,最后还是赵构给了张浚最大支持,严令刘光世死守,并调主战的吕祉前往刘光世军督军。


刘豫的伪齐集团上下都知道自己的处境,因此拼得很猛,向前推进的速度很快。其中,刘猊、刘麟两人的配合非常漂亮。


伪齐东路军刘猊的目标本是定远,但为了配合中路军主力刘麟,刘猊快速向东杀到淮安的韩世忠军前,吓得韩世忠军不敢动弹,而后再迅速南下定远,刘麟则充分利用了这个机会,在淮河上架起三座浮桥,让他的十万大军快速挺近到寿州(今凤台)和濠州(今凤阳)之间,直接威胁合肥。


见刘麟来势汹汹,刘光世急忙退出合肥,将他的指挥部撤到了采石(今马鞍山),随时准备退往江南。


刘光世军的动向,张浚和赵构并不知情,此时张浚正积极调配在江苏的各军西向阻击,盱眙的杨沂中军首先进驻濠州,可杨沂中到达濠州时发现合肥的宋军已退,而若合肥落入敌手,杨沂中军立刻会陷入腹背受敌,杨沂中大惊,急忙上报张浚,张浚大怒,派流星快马到采石向刘光世下了死命令:“若有一人渡江,即斩以徇!”


为了防止杨沂中退兵,赵构也给杨沂中写了封亲笔信:“若不进兵,当行军法。”


刘光世不得已,只得返回合肥,和杨沂中军相呼应,联手退敌。


刘光世在军中捞了不少钱,他自称退出行伍后还可以做范蠡,可见手中积累了大量本钱,但他的兵还是能打仗的,一顶上去就在寿县南部的安丰打了几个胜仗,止住了刘麟的南下速度。


杨沂中军则在藕塘镇(今安徽池河东岸)与南下的伪齐东路军刘猊相遇,数万人的刘猊军刚拿下定远,士气正旺,杨沂中军人数居于劣势,为化被动为主动,杨沂中以少部吸引正面之敌,自己亲率主力向敌阵迂回冲锋,竟然一举将数万人的刘猊军击溃,俘虏伪齐大将数十人。

伪齐国刘豫垂死挣扎-中兴四将反击胜利(十四)


刘猊军一败,刘麟唯恐陷入孤军作战,也急忙退去,刘光世和杨沂中乘胜追击,缴获无数。


西路的孔彦舟正围攻光州,听到中、西两路军失败的消息,也撤围而退。


刘豫为了这一仗花费了大量的人财物,却还是大败而归,大损了元气不说,中原民心再次震荡,刘豫开始走向衰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