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週熱點互動:天狼50陳浩|A股到了走自己牛市的時間


一週熱點互動:天狼50陳浩|A股到了走自己牛市的時間

歐洲和美國是中國兩個最大的商品出口市場,新冠病毒在歐美的蔓延,對中國經濟來說絕非好事,經濟的三駕馬車"投資、出口、消費"中,出口受國外疫情衝擊是能被確定的。昨日,全球超過10國股市發生熔斷,盤中暫停交易;歐洲股市集體重挫近12%,跌幅創下歷史紀錄。流動性危機已經蔓延至避險資產,黃金大幅跳水。疫情的影響還會不會持續?狼粉們應該如何思考呢?天狼導師出馬,為你解析本週行情!


1, 究竟新基建和舊基建的機遇在何方?哪些行業會更受益?


劉洪明:

所謂新基建,是相對傳統"老基建"的一種說法,其重心不再是工業時代的鐵路、公路、港口碼頭、機場等,而是信息化經濟的基礎設施。2020年開年的首場國常會再提到的新基建中已經闡明,主要涉及七大領域:5G基建、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


2,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相關的基礎設施定義為"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被市場追捧,您覺得這裡的哪一個方向會有更多的資金和熱點?


劉洪明:

在上一條問答中,我們提到了"新基建"的七大領域是:5G基建、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2020年開年以來,中央級別的政府會議四次提及"新基建",頻率可謂史無前例。但是"新基建"並非是新概念,早在2018年和2019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以及政府工作報告中都明確提及。而對於資本市場而言的賣方和買方機構最早對於這方面的研報,在2016年至2017年就已經存在,所以暫時的追捧只是短線的看法,而中長線的視角"新基建"在過去已經被機構關注,未來還會持續關注。當然,從基本面的角度來看,因為幾乎所有的科技板塊都與"新基建"有關,但最內核是為5G、大數據、人工智能、雲計算、物聯網、區塊鏈等提供基礎設施的相關領域,比如如5G基站、IDC數據中心等,其次還有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等智能化改造現有城市的傳統基建設施項目,還有新能源、新材料的配套應用設施等等。


3, 權益配置和消費升級趨勢會不會因疫情改變?


王穎:

不會。配置權益類資產,主要源於對未來貨幣寬鬆的預期,疫情是貨幣寬鬆的主要原因之一。消費升級會出現一些分化,近期生活必需品以及利於防控疫情的消費模式將會收益。


4, 貨幣政策"更加靈活適度",貨幣寬鬆的基調比較確定,降準降息等政策今年是否大概率會有?


王穎:

是的。為了應對疫情,中國推出了最嚴厲的封閉措施,疫情得到了快速的緩解,但是也對經濟增長造成了較大壓力。未來有序復工復產,將成為當務之急,降準降息是有效地支持手段之一。


5, 有人認為市場見底有三個條件:類似衰退的資產定價、投資者持倉出現投降式拋售,以及病毒得到遏制的跡象,您認同這樣的觀點嗎?


王穎:

不完全認同,本次國外市場大跌的主要原因是疫情蔓延疊加石油危機,目前看更多是恐慌性拋盤帶來流動性危機造成如此大幅波動。除非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市場整體估值中樞下移,否則核心優質資產很難出現"類似衰退的資產定價"。目前外國政府也在積極討論救市對策,貨幣寬鬆也是對策之一,在流動性得到補充的情況下,"市場整體估值中樞下移"不會很快發生。


陳浩:

這個是典型的華爾街對當前西方股市的想法。因為他們剛進入熊市,在熊市末段一般是用這些標準來判斷的。但是A股的這個過程在2440點已經出現過了,所以A股已經完成了探底的過程,他跟道瓊斯指數整個差一個週期。所以現在再讓A股回頭等道瓊斯指數見底了我們再見底,其實是忽略了A股跟西方股市之間互通性很弱。也就是說,A股已經到了必須走自己的牛市的時間。

中國的下一階段的發展建設也是跟西方完全獨立的。以後偉大民族復興也不建立在出口大發展,繼續充當全世界低端製造的世界工廠,而是以十四億人加一帶一路為基礎。進一步說就是我們科技強國十五年,而且用的是中國的方式,叫科技大基建。

西方國家因為經濟制度的結構,決定它是大型或者巨型的龍頭企業為基礎實現整個經濟的發展。但中國是一個大協作的基礎,是國家主導,這是制度上非常大的區別。成長股股價上漲的理由是對未來十五年的預期。這個系統還是可以肯定的。


6, 超10國股市熔斷,美股狂瀉2353點暴跌10%!特朗普安撫7萬億緊急救市都沒用?何時才能結束暴跌?


王穎:

本次國外市場大跌的主要原因是疫情蔓延疊加石油危機,當疫情防控措施理順之後,恐慌情緒將得到緩解,石油危機的雙方目前並未放棄接觸和談判,相信最後會有更好的解決方案,當市場對這這兩件事的利空預期消化後,市場將會企穩。


陳浩:

西方現在整個全世界都是很絕望,不同國家逐漸都進入熔斷然後快速趕底。西方股市的特點是熊短牛長,但是短的這邊的殺傷力非常陡峭。所以可以預見西方股市見底的時間會非常的快,大家信心崩潰一旦形成共振,索羅斯的反射現象是非常恐怖的。

但是市場不管多少個熔斷,上市公司依然是西方國家的核心資產。所有的財富存在形式就是主要社會財富的形式,就是股票的市值。西方判斷你是不是有錢,並不是去看你有多少存款,而是看看你名下的股權到底在福布斯的排名。這是現代社會的一種計量財富的方式。某種意義上來說呢,我們現在是有兩個貨幣體系,一個就是央行的貨幣體系。另外一個體系是存在股市裡的符號兒。這個體系其實就是未來"財富符號化"的現象。

不管怎麼樣疫情都會結束,無非是防控有效,否則就是快速掃蕩全球。從這個角度來說呢,西方各國無非就是兩個結果。一個結果呢,就是抄中國的方艙醫院和中國的隔離制度,只要所有的人都老老實實呆在家裡,就基本上就沒事兒了。其實就是一種結果,整個西方大量的感染之後,大家充分意識到了這個時候人要要聽政府的話,要以社會的共同利益為基本準則。


7, 救市預期落空,道指周跌幅逼近次貸危機水平!是否疫情將出發經濟危機?多國股市邁入熊市,中國A股受影響有多大多久?


王穎:

大A股可能是這次危機中受影響最小的市場,當前A股處在相對低位,中國疫情也在政府有力的措施下及時得到了控制,目前只要國內有序復工復產,疫情對經濟的影響會逐步被消化。外圍市場的暴跌,有些市場可能進入技術性熊市階段,但是需要明確的是,疫情爆發前,西方主要國家的經濟運行情況較為健康,因此疫情可能帶來經濟的下滑和衰退,但成為金融危機的概率並不大。


陳浩:

今天A股的獨立行情,我注意到市場悲觀情緒的人還是蠻多的,但是所謂悲觀無非是他手裡持幣。他希望市場可以跌的更深一點兒,但是市場是均衡的,他手裡的持幣遲早也會回來,那麼對於A股來說現在所處的位置正好是大家的成本區。投資者的行為習慣,大部分的投資者其實是不願意割肉的。

行為學是這樣一個規律,就是如果投資者是獲利的,又聽說有風險,那一定是要賣出的。投資者更傾向於在盈利盤上落袋為安。但是如果投資者是套牢的,只要有部分套牢的投資者割肉,我們的流動性就會崩潰。

週五的這個反彈就給出兩種可能。一種可能A股還真沒準兒就起來了。另一種可能就是A股還是起不來。那麼套牢的投資者就傾向於先不動等結果再說,簡單說就是當投資者處於套牢的情況下,股票是鎖定的。不會輕易湧出拋壓,這就是下一週A股的基礎。

A股下一週更多的可能還是傾向於向上反彈。每一輪兒的每一次反彈呢,都是一個新的均衡的PK,也就是說我們帶進來的新資金跟解套拋壓之間到底誰強誰弱的問題,而且只要初期的解套拋壓被新資金抵抗住了,那麼後期散戶持幣不過三天,拿著錢的散戶在後半段兒又會補倉,所以完全有信心,市場至少可以先收復前期高點,然後再決定是否繼續震盪還是創新高。


小狼深知,無論是美股熔斷還是油價暴跌,狼粉多少會有些慌張。但看到天狼講師團的市場深析,希望大家內心平靜的面對市場的波動。


免責聲明:文中所載觀點、結論及意見僅代表老師的個人判斷,不代表公司立場,亦不構成任何投資與交易決策依據。對於任何因使用或信賴課程內容而造成(或聲稱造成)的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天狼學院及講師個人不承擔任何責任。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