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來個利好預期

突發,來個利好預期!


預期差就是生產力,以價值之名,行投機之實。

——研報社

突發,來個利好預期


突發,來個利好預期

社長說


原油市場大幅震盪

●●●大●●

原油價格戰開啟之後,原油市場大幅震盪,需密切關注相關事件。


週一《超級黑天鵝!》一文解讀了原油黑天鵝:沙特開啟原油價格戰,國際原油暴跌。

今天,原油下跌最直接受益的航運板塊大漲5.3%,其中國招商輪船、中遠海能等漲停;航空運輸逆勢大漲2.6%,華夏航空、海航控股等漲幅均超6.5%;另外原油下跌提升國內儲油預期,儲油相關概念股宏川智慧漲停、恆基達鑫大漲。


最新事件梳理:

1)【利空】3月10日下午,沙特阿美石油公司宣佈將在4月將其石油供應增加至每天1230萬桶,其2月份產量才970萬桶。

2)【利空】3月10日下午,伊拉克跟隨沙特大幅下調油價。

3)【利空】在沙特阿美宣佈增產之後,俄羅斯指出有能力將日產量提高50萬桶,使該國的原油日產量達到創紀錄的1180萬桶。

4)【利好】3月10日晚,沙特前能源大臣據稱正在調停與俄羅斯的“原油價格戰”,若斡旋成功,歐佩克+或在4月召開緊急會議。

5)【利空】3月11日下午,沙特阿美表示將最大可持續產能提高到1300萬桶,原先為1200萬桶。

6)【利空】3月11日下午,俄羅斯能源部長表示沒有和沙特能源大臣溝通。

7)【利好】3月11日下午,俄羅斯媒體報道,俄羅斯將參加3月的OPEC+會議。


在利好利空的交織下,這兩天原油市場大幅波動,布油目前反彈至37美元左右。有原油相關持倉的研粉,要持續關注國際事件進展,其中沙特與俄羅斯的談判進展或是短期核心因素。


第一,重申短期低價原油對油運構成直接利好,VLCC淡季運價或迎來上漲。


週一的文章中已經指出低價油對VLCC形成多重利好:

1)原油成本平均佔油運成本的40%,所以油價下跌對VLCC油運構成直接利好;

2)原油暴跌至歷史底部,短期會增加原油需求國的儲油需求;

3)歷史上每輪低價油期間,部分VLCC油輪都會被租用作海上浮倉儲油,一定程度上減少了VLCC運力供給,VLCC可能迎來漲價。


一般上半年是油運淡季,從1月開始,VLCC運價大概率都會回落(之前板塊調整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目前由於油價暴跌,部分VLCC油輪可能被用作海上浮倉儲油,運力供給減少,並且後續陸上儲油可能也要啟動,VLCC需求提升,將使得VLCC淡季價格不淡。


為什麼油價暴跌,VLCC會被用作海上浮倉儲油?

一方面是投機性需求。有部分投資者會去賭短期油價反彈,比如現在油價30美元,租用一艘VLCC囤油三個月,成本大概是35美元/桶,但是三個月後一桶油已經可以賣到40美元或者更高,那就是賺了。

另一方面可能還有套利需求。一旦原油遠期期限價差大於儲油成本,就有套利的空間,據測算當三個月原油期間價差達到1.5-1.6美元/桶時,就可以實現儲油套利。


數據顯示,2008年海上浮倉儲油共租用了55艘VLCC,佔當時總運力的10%;而目前全球已經有58艘VLCC處於儲油狀態,佔目前總運力的8%左右,隨著油價暴跌,可能這一數據還會增長。


第二,重申低價油將加大國內儲油需求。


我國是原油消費大國,每次國際原油大跌,國內都會加大原油進口、提升原油儲備:

例如,2012年5月,布油大跌20%,國內原油進口隨之增長29%;2013年5月,布油大跌13%,國內原油進口隨之增長26%。

這一次布油暴跌至30-40美元,國內儲油的窗口又再一次打開。


ps:加大儲油也意味著短期進口需求提升,從而提升油運需求。


2月社融不及預期,貨幣寬鬆需求陡升

●●●大●●

今天盤後公佈2月社融數據,低於預期,貨幣寬鬆需求進一步提升。


2月新增社融僅8554億元,2019年2月為9600億,同比少增1100億,低於多數機構的預期。其中中金原先預計2月新增社融將達到2.4萬億,天風預計2月社融可能達到1.7萬億。

2月新增信貸9057億元,也低於預期,說明在疫情的衝擊下,整體社會融資需求偏弱。


盤後突發利好:降準預期陡升!


盤後消息,今天重磅會議指出,抓緊出臺普惠金融定向降準措施,並額外加大對股份制銀行降準力度。


該盤後消息說明降準預期陡升了,近了近了,這對金融板塊以及新舊基建,都會有提振,對市場整體情緒也算是利好。


ps:研報社最近幾天的研報已經多次提示降準預期臨近咯。


防疫基建——醫療固廢處理

●●●大●●

生態環境部:1月20日至今累計處理固廢14.2萬噸,醫療固廢處理需求大幅提升。


研報社在2月6日《中美,傳來好消息!》一文中曾經指出疫情將提升醫療固廢處理的需求,並做了大致測算,預計疫情將使得國內每天固廢處理需求從2200噸提升至3200噸左右。


今天生態環境部數據顯示,1月20日至上週累計處理固廢14.2萬噸,大概每天3000噸,與研報社大致測算數據差不多,總之醫療固廢處理需求是明顯提升的。


另外,醫療固廢處理近期還有新政策發佈:

2月26日,國家衛生委、環境部、發改委等十部門印發《醫療機構廢棄物綜合治理工作方案》,要求加強集中處置設施建設,在2020年底前實現每個地級以上城市至少建成1個符合運行要求的醫療廢物集中處置設施;到2022年6月底前,實現每個縣(市)都建成醫療廢物收集轉運處置體系。


研報社認為:

1)疫情提升了醫療固廢處理需求,並且其中像口罩這種預防性的醫療物資很可能是一箇中長期的提升過程;

2)新政將進一步規範國內醫療固廢的回收處理,從地級市向縣級市進一步推廣,這樣將提升醫療固廢的回收率。比如原來全國醫療固廢每天實際產生6000噸,現在回收3000噸,回收率是50%,後面隨著政策的深入,回收率可能提升至80%、90%。


ps:新政還提到了充分利用電子標籤、二維碼等信息化技術手段,確保醫療機構廢棄物應分盡分和可追溯,並且要建立醫療廢物信息化管理平臺,覆蓋醫療機構、醫療廢物集中貯存點和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實現信息互通共享,醫療信息化的需求也將進一步提升。


疫情疊加政策推進,醫療固廢處理需求將迎來中長期的提升,研報社今晚詳細梳理了:“醫療固廢處理概念股”,凡是點了“在看”者,進入公眾號主頁,點擊“進入公眾號”,然後在對話框裡發送“答案”這兩個字,就會蹦出答案。(注意,社長已經通過技術手段設置過了,只有點過“在看”者,才能收到答案)


研報社每天的內容量很大且有深度,若獨自閱讀,要麼會遺漏明珠,要麼很難理解透徹,建議您跟認識的股民小夥伴結伴研讀,定有更多心得跟收穫,祝研粉投資順利!


去散戶化,本質是淘汰過去小散落後的炒股思路,要與時俱進地順著機構的思路買賣股票,畢竟隨著外資的持續湧入,機構的市場話語權越來越強。

A股去散戶化的歷史進程是一場兩萬五千裡的長征,研粉一定要用機構的武器把自己武裝起來,這是研報社一路在踐行的使命所在,股海驚濤駭浪,支持研報社這艘大船,就是支持您自己,讓社長再帶你們航行500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