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療支付嚐鮮"雲服務" 千醫拿藥只需5分鐘

經濟導報記者 戚晨

線上掃碼、選擇問診醫生、開具處方後直接在線醫保支付,無需去結算窗口排隊交費。7日,山東省千佛山醫院第一個實現了與山東省醫保處方流轉平臺對接,實現了互聯網診療醫保線上結算,這關鍵的一步,打通了醫保參保群眾網絡支付難問題。

互聯網醫療的時代,正在因為這次疫情而加速開啟。與此同時,在“全民醫保”的大背景下,醫保的“互聯網革命”也在緊跟互聯網醫療的步伐,全力打通網上看病就醫的“最後一公里”。

便捷看病模式開啟

濟南市民王有為是多年的糖尿病患者,每兩週去醫院開處方、拿藥已經成了常規“流程”。疫情期間,害怕去醫院就醫交叉感染,如何就診、取藥,讓王有為犯了難。“疫情期間,孩子都不讓我去醫院,可是每次開藥、拿藥的劑量就是兩週,後來通過另外一位病友在朋友圈裡的推介,才知道,山東省千佛山醫院可以採取‘慢病線上續方’的方式一站式完成掛號和續方的所有環節。”

在孩子的幫助下,王有為完成了線上的問診、開處方流程,8日一早,來到山東省千佛山醫院僅用5分鐘就取了藥。

8日,山東省千佛山醫院醫保科主任楊冬在接受經濟導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為優化就醫流程,減少等候時間,避免人員聚集、流動帶來的交叉感染風險等,醫保結算正式上線後,僅僅幾個小時就有幾百位患者進行了在線支付。同時,利用醫院互聯網診療平臺系統,可提供線上複診檢查、慢病續方、藥品網定院取等便民服務。

楊冬介紹,下一步為了真正實現從看病到拿藥的一站式“無接觸”服務,慢性續方還會流轉至藥店,患者可在就近藥店取藥或送藥上門等一站式服務,真正實現足不出戶就能體驗更方便、更快捷的醫保服務。

山東省醫保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首批“互聯網+醫保”模式將直接普惠山東省直和濟南市醫保的820萬參保群眾,隨著深入開展,促進醫保服務與互聯網診療深度融合,依託“魯醫保”掌辦服務平臺和醫保電子憑證,逐步將更多符合條件的互聯網醫院納入醫保支付範圍。

打通全鏈亟待加速

醫保一直被業界認為是互聯醫療服務最大的瓶頸所在,早在2019年8月30日,國家醫保局就發佈《關於完善“互聯網+”醫療服務價格和醫保支付政策的指導意見》,旨在通過合理確定並動態調整價格、醫保支付政策,支持“互聯網+”在實現優質醫療資源跨區域流動、改善患者就醫體驗等。此舉一直被業界認為是互聯網醫療接入醫保的政策紅利,但具體落地推進依舊速度有些慢。

“目前,我們的線上問診平臺還僅僅是內部系統,出於監管目的,所有在線可以預約的醫生也都是本院職工。”9日,濟南市人民醫院信息科主任李復銀在接受經濟導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為了保障診療質量,互聯網醫院所有坐診醫生都是在濟南市人民醫院註冊並且具有多年執業經驗的主治以上專業醫生擔任,醫生在院內固定的互聯網診室坐診,醫生端具備和線下診療完全一樣的功能。

李復銀介紹,醫院互聯網診室首期上線了糖尿病、高血壓、肝病、消化疾病、腫瘤疾病、全科醫學、老年病等7個專業開診,但目前僅僅是續方的患者,針對慢病患者,並不適合急診、重症和初診患者,對於不適合線上複診的,醫生會推薦患者掛另外的專家或者到醫院接受診治。”

中華醫藥協會理事林天民認為,醫藥行業具有特殊性,“互聯網+診療”“互聯網+購藥”“互聯網+醫保”每一個環節都非常複雜,相互配合完成全鏈配合更不可能一蹴而就。醫保管理部門、醫院、平臺、藥店等各個環節齊心協力、各自擔當,還需要在不斷創新中給出答案。

迎來萬億市場

“在此次疫情期間,互聯網醫療行業幾乎全體總動員,共同開展了大規模的在線諮詢、義診服務,公眾對互聯網醫療的接受度得到大大提升,用戶使用習慣得到培養。1月23日至3月7日,僅微醫互聯網總醫院‘新冠肺炎實時救助平臺’,便為全國患者提供了超過158萬人次的免費問診服務。”談起互聯網醫療,微醫集團品牌傳播高級總監張頌奇認為,這不僅是疫情期間的暫時之舉,其正逐漸成為就醫診療的常態化模式。

政策層面的利好,促使多家互聯網醫療企業加緊佈局,不少醫藥行業流通企業也在積極對接,2020年行業預計過千億。

“互聯網醫療納入醫保支付,將對整個互聯網醫療行業帶來很大的促進和提升。一旦醫保實現在線支付,線上線下一體化運營的醫藥新零售模式將是受益者。”叮噹快藥CEO俞雷說。

“長期以來互聯網醫療發展存在很大阻力,醫院、醫生、患者的認可度都有待提高。當前疫情這種不得已的情況之下,很多患者都不能去醫院了,反而對於互聯網醫療的發展形成了一種推動力。尤其是接入醫保後,支付瓶頸破局,更使得平臺發展進一步細化。”李復銀介紹,他們也通過醫院平臺開通了互聯網“複合診室”,實現線上線下同時接診病人,並和山東省省立醫院等省級醫院建立互聯網轉診機制,實現互聯網優質醫療資源的共享。

“2019年底,世界衛生組織把互聯網醫療、遠程診療、數字醫療等概念全部做了統一定義,定義成‘數字健康’,認為這項舉措將升級診療和健保的全過程,併發布了《數字健康全球戰略(2020-2024)》。”微醫創始人廖傑遠認為,未來產業互聯網領域最寬的跑道就是數字健康,在產業互聯網時代,中國第二個過萬億的數字化交易平臺可能就出現在醫療健康領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