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人伙食有多差?

漢朝人民的飲食水平相比較先秦已經有了極大的提升。然而,他們到底吃什麼,怎麼吃?有一點可以肯定:他們的飲食條件遠非當代人能想象的。

漢朝人伙食有多差?

1、一日兩餐,素食為主

在漢朝,要想按頓到點兒吃夠三頓飯,至少也得投胎到一個王公貴族家,普通老百姓一天只能吃兩餐。劉邦的兒子劉長因涉嫌謀反,被漢文帝劉恆發配蜀地。在下發發配詔書時,特意關照了劉長沿路飲食的問題:允許他一日三餐,每日配給五斤肉,二斗酒。劉長好歹也是皇親國戚,一天三頓飯、喝酒吃肉這樣的事兒竟然還要皇帝特批。

漢朝人伙食有多差?

如果劉長的這個待遇需要漢文帝特批,緣於他罪犯的身份。那麼,下面這位身份顯貴,卻依舊吃素就很難能可貴了。曹操的第二任妻子卞太后有個弟弟叫卞秉,曹丕當了皇帝后為自己的舅舅新建了一個大房子。府邸新成,卞秉作為為東道主請姐姐來家裡,於情於理都應該好吃好喝,可是這位皇太后依舊跟平常一樣:吃的是粟飯、蔬菜,一點肉也沒有。

漢朝人伙食有多差?

當然,漢朝人平時也不是完全不吃肉。不過,具體的方式還是相當有講究的,每個階層得吃身份對應的食物。這個禮制也是從先秦時代就開始有了:皇帝吃牛肉,大夫及以上級別的高官吃羊肉,大夫以下的公務員吃豬肉、狗肉,老百姓吃烤魚。由於牛、羊這樣的牲畜需要有足夠大的牧場去飼養,而在那個年代,耕地面積都很少,不可能用那麼多的空地去飼養這些牲畜。況且,牛在農耕社會是主要的生產工具,不可以任意屠宰。漢朝的法律裡明文規定:無故殺牛是死罪!

漢朝人伙食有多差?

漢朝人還有一種常見的吃肉方式就是:脯臘、魚鮓,簡單地說就是肉乾和醃魚,比較鹹且易於保存。當時的買賣交易並不完全靠貨幣,糧食才是主要的一般等價物,想吃肉得靠粟米去換。但問題是:本來都吃不飽肚子呢,哪有多餘的糧食去交換呢?因此,即使去換肉,量也不會太多,做成肉乾、醃魚當是個不錯的選擇。

漢朝人伙食有多差?

2、主食粟黍,菜羹澆飯

漢朝人的主食以粟、黍為主,就是今天的小米、黃米,在飯做好後一般會澆上菜羹(偶爾也會澆點肉羹)一起食用,想必這就是蓋澆飯的前世今生了。如果哪天吃膩了,想吃吃大米飯……這個要求可有點兒奢侈了!在當時中國的版圖上,交阯(今天的越南)地區盛產水稻,遠得有點離譜。最近的產地也在越、楚地區(今天江浙、安徽、兩湖一帶),能自給自足已實屬不易。因此,大米飯這種奢侈品,帝王將相也許可以吃到,普通老百姓就吃不到了。

漢朝人伙食有多差?

麵條在漢朝被稱作餅,它第一次在正史出現是東漢年間,湯餅、蒸餅、煮餅都是它曾經的名稱。

東漢順帝年間有一個權臣叫梁冀,官至大將軍。這人平時擅權專政,殘暴兇妄。九歲的漢質帝看不慣他的作風,在朝堂之上對其他人說“此跋扈將軍也”。梁冀知道這事後,就讓手下在煮餅里加上毒藥,最終毒死了質帝。毒死漢質帝的煮餅就是麵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