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解读丨农学:麦田里的“守望者”

提起农学,人们马上会联想到“农民伯伯在田地里辛勤地劳作”,其实广义的农学涵盖了农、林、牧、副、渔等多个行业。今天我们向您介绍的农学是狭义的农学,也就是农作物栽培与育种。它属于大农学门类下的植物生产专业类的一个分支专业。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副院长刘庆昌说:“农学专业主要研究四大块内容,一是遗传育种理论方法;二是新品种;三是高效栽培技术;四是耕作制度。”简单地说,如何选种、育种;如何增加农作物产量;在全国范围内,哪些地方种植什么作物最好;在同样一个地方,怎么样进行轮作、兼作等等。这些都是农学需要研究的问题。

专业解读丨农学:麦田里的“守望者”


农学

专业名称:农学

专业代码:090101

门类:农学

学科:植物生产类

学历层次:本科


专业介绍

农学的研究范围相当广泛,大到种子繁育、栽培模式、储藏加工,小到微生物世界的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具体来说,包括作物栽培、育种、土壤管理、施肥、病虫害防治、农田灌溉和排水、农产品的初步加工贮藏及农业生产的经营管理等。


农学专业人员还通过将作物转基因育种、太空育种等生物创新技术与传统农业种植相结合的方式,试图生产出更多高品质,有营养的农业产品。

专业解读丨农学:麦田里的“守望者”


主要课程

植物学、基础生物化学、农业昆虫学、农业病理学、农业气象学、土壤肥科学、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学


学习建议

就现在的需求情况来看,各单位对农学专业高层次人才有较高的需求,所以学生在本科毕业后,继续攻读研究生,会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农学专业以及与农学相关的其他专业,学费一般都比较低,录取时分数相对较低,有的院校可以降分录取。本专业非常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生要有较好的动手能力和一定的数学、理化基础,对于生物学、化学等有兴趣和特长的考生适合报考该专业。对研究不感兴趣的考生慎,色弱者不可报考。


考研方向

农学考研专业主要有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种子科学与技术、作物生理学、果树学、蔬菜学、土壤学、植物营养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畜牧生物工程、基础兽医学、预防兽医学、临床兽医学等,选择空间是比较大的。


全国高校范围看,农学方面综合实力较强的学校有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等,录取分数线与普通高校相比较比较高,但就业率相对较好。


研究种子和化肥吗?

想必家长们一提到农学专业第一反应就是种子,化肥。虽然说这个看法着实不太精准但是大体上的理解也算是一针见血了。对于农学专业,某百科上是这样说的:“农学专业主要致力于作物遗传育种与种子资源创制、农业耕作与栽培理论及技术的革新。培养的学生需要具备作物绿色高效生产、作物遗传育种以及种子生产与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胜任农业及其它相关的部门或单位从事与农学有关的教学与科研、技术研发与推广、经营与管理等工作。”其实也就是想表达:农学专业的学生需要研发创造先进的种子资源,改良原有的农业耕作、栽培方式方法,毕业之后可以去农业相关部门任职。

专业解读丨农学:麦田里的“守望者”


就业方向

目前,全国大陆总人口约14亿人,面对如此庞大的人群和不断减少的耕地,唯有农业科学才是促进农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而致力于农业科学研究的农学人才,将会是农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总体来说,农学专业毕业生就业与地域性关系比较大,也与农业经济的发展有关。农学类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方向有:


一、公务员。毕业生可在国家、省、市农业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相关工作。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等工作很普遍,大学生“村官”的身影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基层。农学专业的毕业生专业知识丰富,具有很大的优势。


二、农业科研单位。除了公务员以外,该专业毕业生还可以到各省市、乡镇的农业、园林及植物等部门从事科研、技术开发、生产及管理等工作。


三、农业类院校。除此之外少部分毕业生会进入各类农业院校,从事相关教学及科研工作,但这对毕业生的学历要求一般都比较高。


四、还有一大部分毕业生会去农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业类企业和公司工作。如在种子、农药、化肥公司从事生产、销售、研发等相关工作。


“务农”也要高学历

数据显示,农学专业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为5000人—6000人,本科就业率连续三年在80%—90%区间,处于中等偏上的状态。


据国家人社部的预测,今后急需的人才主要有8大类,农业科技人才名列其中。高学历、高技术的农业科技人才更受市场青睐。


一位名叫瑞琪的网友在农学专业论坛上说,“我们全班90%以上的同学都在准备考研,上一届毕业生中有80%的同学上了研究生。本科生就业没有什么竞争力,到基层单位没有好的实验条件,所以绝大多数同学的想法都是本科后不就业。”谈到就业,刘院长说:“目前市场对农学人才的需求是相对稳定的。很多学生毕业后不会马上就业,一般会选择继续深造。我们这里的学生50%至60%都考研或出国了。剩下40%左右的毕业生,有的到了政府部门,有的到了企业,有的到乡镇当干部。”


报考指南

报考优势院校竞争也激烈,农学专业并不属于特别热门的专业,不是所有学校的录取分数都高,各批次院校的招生计划人数有多有少,录取分数有高有低。


我国在传统的农学作物学领域的科技成果较多,很多院校也是实力雄厚、人才济济,代表院校主要有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这些院校大多集中在本科一批次中。从近年来这些院校的录取情况来看,优势专业的录取分数和在一志愿录取率都是相对较高的。


由此可见,报考实力强的院校,竞争是很激烈的,考生一定要根据自身的实力和分数情况斟酌选择。


部分院校按专业大类招生

翻开招生专业目录,农学专业的招生形式主要有两种。


一是按照农学专业招生,二是按“植物生产类”大类招生。目前全国开设农学专业的院校有近80所。其中大部分院校是以农学专业招生,如南京农业大学、北京农学院、华南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等等。


还有一些高校是按“植物生产”大类招生,如华中农业大学、西南大学、吉林大学等。以西南大学为例,植物生产类包含园艺、农村区域发展、农学、植物科学与技术、植物保护等分流专业,该校植物生产类新生,第一年由学校随机分配到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植物保护学院、园艺园林学院按大类统一学习,再分流到各专业及相应学院。

吉林大学该专业学生入学后实行按植物生产专业类厚基础、宽口径培养,第二学期后进入分专业培养阶段。专业类主要面向的专业包括:农学、植物保护、园艺、农业资源与环境、生物技术。

专业解读丨农学:麦田里的“守望者”


特殊要求要看清

在报考农学类专业时,考生家长还要留意查看招生章程,特别是各高校对该类专业是否有身体条件等要求。


例如,北京农学院在招生章程中就有明确规定:色盲色弱考生限报我校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应用化学、农学、种子科学与工程、园艺、植物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园林、风景园林、林学、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包装工程、酿酒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中外合作办学)、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中外合作办学)、会展经济与管理等专业。

专业解读丨农学:麦田里的“守望者”



文章右上角点击“关注”,获取更多报考资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