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客的信条,中国古代刺客,中情局,克格勃,摩萨德的暗杀事件

刺客起源

刺客是人类历史中一种特殊职业,常由于政治、私怨等原因,负责对某个目标人物实施谋杀或暗杀。有的刺客是单独行刺,有的则是多人协作;有的是受过严格训练的专职刺客,有的则受客观环境影响偶然成为刺客。刺客行刺或受人指使,或出于私恨,或为钱财名声,或为国家人民;等等,不一而足。

刺客是人类历史中最古老的行业之一。中国职业刺客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常由于政治原因,负责对目标人物进行刺杀。刺客行刺目的往往以图在短时间内,让目标人物及其相关事物遭受致命打击。汉朝史学家司马迁著作《史记》中的文章《刺客列传》为中国最早的刺客传记体史料,其中以“士为知己者死”作信条的“四大刺客”最为闻名。中国早期的刺客,其行刺动机较为单纯,往往因感激委托人的恩德而去行刺,因此带有一些侠的气息。秦朝以后的刺客,行刺动机多为金钱、名声、仇恨、政治等各类原因。刺客的活动一般非常隐秘,往往趁目标人物不备之时展开刺杀。唐朝诗人李白曾在《侠客行》中写道“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鲜明地刻画了这一神秘人物的特色。

在西方,“刺客”的英文名称为“Assassin”(音译:阿萨辛),指以暗杀为职业的人。”Assassin“一词源于古阿拉伯语“Hashshashin“。西方最早有文字记录的刺客是《圣经》中一名叫雅亿(Jael)的犹太女性。《圣经》中记载了她利用美色将敌方领袖西西拉(Sisera)诱入营帐,然后趁其不备用木桩将其杀死。西方职业刺客最早起源于11世纪末以刺杀十字军为目标的伊斯兰密教组织阿萨辛派(Assassin),该教派由一个叫哈桑·萨巴赫的突厥籍波斯人建立。担任暗杀职责的组织成员,常服用一种由印度大麻提炼的麻药Hashshashin (又作Hashishin)壮胆。1251年,阿萨辛派末代首领鲁克赖丁·库沙派出刺客行刺蒙古帝国大汗蒙哥失败。1256年阿萨辛派大本营鹰巢被旭烈兀率领的蒙古军队摧毁。此后,该教派渐渐销声匿迹。

中外历史上的刺客,其刺杀行为的价值及动机相差很大,有的为钱,有的出于义愤,有的为政治或宗教理想,有的则想做惊天动地的大事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这些刺杀事件无论出于什么目的,它们都对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中国古代刺客

  • 专诸刺杀王僚

专诸,春秋时吴国棠邑人,吴公子光欲杀王僚自立,伍子胥把他推荐给公子光。公元前515年,公子光乘吴内部空虚,与专诸密谋,以宴请吴王僚为名,藏匕首于鱼腹之中进献(鱼肠剑),当场刺杀吴王僚,专诸也被吴王僚的侍卫杀死。公子光自立为王,是为吴王阖闾,乃以专诸之子为卿。

公元前515年四月丙子日,公子光在地下室埋伏下身穿铠甲的武士,备办酒席宴请吴王僚,吴王僚派出卫队,从王宫一直排列到公子光的家里,门户、台阶两旁,都是吴王僚的亲信。夹道站立的侍卫,都举着长矛。喝酒喝到畅快的时候,公子光假装脚有毛病,进入地下室,让专诸把匕首放到烤鱼的肚子里,然后把鱼进献上去。到吴王僚跟前,专诸掰开鱼,趁势用匕首刺杀王僚,吴王僚当时就死了。侍卫人员也杀死了专诸,王僚手下的人一时混乱不堪。公子光放出埋伏的武士攻击吴王僚的部下,全部消灭了他们,于是自立为国君,这就是吴王阖闾

  • 要离刺杀庆忌

在吴国历史上,吴王阖闾时代是吴国最兴盛时期。公元前515年,吴王阖闾派专诸刺杀吴王僚,吴王阖闾成功篡位。吴王僚之子庆忌为报杀父之仇,筹集兵力,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以备攻打吴国,夺取父亲的王位。当时,不管是吴王阖闾政权的稳定还是百姓和平生活都受到严重威胁。为此,要离用苦肉计成功刺杀了庆忌。要离回国后,吴王阖闾亲自迎接,并且要重重赏赐要离。要离不愿接受封赏,说:“我杀庆忌,不是为了做官发财,而是为了吴国的百姓生活安宁,免受战乱之苦。”说完,要离拔剑自刎。要离刺杀庆忌是春秋时期的一件重大事件,庆忌的离世不但消除了吴国发展的不稳定因素,而且使当时百姓避免了颠沛流离的生活。要离刺杀庆忌顺应了当时政治的发展,符合时代的要求,对于推动春秋时期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 聂政刺杀韩侯

聂政习武学剑,以泥瓦匠身份混入韩王宫。遗憾的是,首次行刺未成。于是聂政逃进泰山,与仙人习琴。怕被人认出,就改变容貌。漆身为厉,吞炭变其音,还拔掉所有牙齿。后来,苦练十年弹得一手好琴,辞师回韩国。聂政重回韩国,弹琴时观者成行,马牛止听。聂政名声大起来之后,韩侯下旨召聂政进宫弹琴。为避开禁卫搜查,藏利刃于琴内,神态自若步入宫内。面对自己的杀父仇人,聂政使出浑身解数抚琴弄音。仙乐般的琴声,让韩侯和他周围的卫士们听得如醉如痴,都放松了警惕。聂政见此时机,抽出琴内短剑,猛地一扑,韩侯猝不及防,当场被刺死。聂政怕连累母亲,于是自皮面决眼,自屠出肠,遂以死,无人能辨刺客是谁。聂政死后尸体和凶器就吊在城门口,并悬赏”有知此人者,赏黄金千两”。聂政的母亲听说后过来抱住尸体痛哭道:“嗟乎,为父报仇邪?”又对众人说:“此所谓聂政也。为父报仇,知当及母,乃自犁剥面。何爱一女子之身,而不扬吾子之名哉?”乃抱政尸而哭,冤结陷塞,遂绝行脉而死。

国外刺客

  • 英国

约翰·贝林罕(John Bellingham,c.1769年-1812年5月18日),英国商人,早年在英国工作,1804年在俄罗斯遭到不法拘留,至1809年返回英国后多番向政府索偿不遂,愤而在1812年5月11日于下议院大堂开枪击毙首相斯宾塞·珀西瓦尔,成为历史上唯一一位成功刺杀英国首相的刺客。贝林罕在同年5月13日被法庭裁定谋杀罪成,并在五日后被公开问吊。

  • 日本“天诛”第一号

田中新兵卫(1841-1863)(天保十二年——文久三年)幕末杀手,与土佐的冈田以藏、肥后的河上彦斋并称,他们加上中村半次郎号称“幕末四人斩”。 全名田中新兵卫雄平,世代传承的船长和药商家。是岛津家一门的岛津织部家臣,总之在作为萨摩藩私领士上以陪臣身分仕官。他自幼喜爱剑术,为野太刀示现流高手。在幕末的京都掀起腥风血雨的“天诛行动”,就是从田中新兵卫的刀开始的。被诛杀的人叫岛田左近,是关白九条尚忠的家令。安政大狱实行者。左近与幕府暗中来往,时不时将朝廷的机密泄漏给幕府,借机牟取私利,是以被尊王攘夷派视为大敌。事件发生的当天,左近在妾宅饮宴作乐,以新兵卫为首的三名刺客破门而入。左近想夺路逃走,被新兵卫从后赶上,挥起太刀,一击毙命。尊攘志士将左近的脑袋穿在竹竿上,立在人来人往的河岸边示众,以示惩戒,并在首级上挂上“斩奸状”,上书“替天行道,奸贼当诛”的宣言字样。这起事件就被称为“天诛”第一号

  • 日本近江屋事件

佐佐木只三郎(佐々木只三郎)京都见回组与头,参与暗杀清河八郎,并被认为是近江屋·坂本龙马暗杀事件的主谋。戊辰战争中率队参加鸟羽伏见之战,中弹不治身亡。文久3年(1863年),浪士队上洛,只三郎以取缔并出役的身份监督清河八郎,这是只三郎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历史当中。

浪士队一到京都,便传出清河八郎企图利用浪士队进行尊王攘夷活动的消息,幕府旋即遣散了浪士队——就是这时,芹泽近藤土方等人选择留在京都——而只三郎跟随清河返回江户,随后便在麻布一桥附近将其暗杀。

暗杀清河后,再度回到京都的只三郎被提拔为见回组与头。见回组与新选组一样,是京都守护职配下专门取缔反幕府势力的组织,除日常巡逻外,还负责御所及二条城局部地区的警卫,以及参与京都周边不法分子的搜捕,是维护治安的重要力量。

与新选组的活跃不同,见回组几乎没在史书上留下什么记载,而做为领导者的只三郎,其另一有名的事迹,便是暗杀坂本龙马,即震动当时的“近江屋事件”。 虽然关于暗杀龙马的真凶有许多不同的说法,但人们普遍认为该事件是只三郎策划的,主要证据来源于原见回组成员的证词。

  • 美国总统麦金莱遇刺

1901年9月6日,总统麦金莱匆匆从尼加拉瀑布赶回水牛城。他是来参加泛美博览会,下午预定要和公众见面。一路上,秘书一直在劝说总统取消这次活动,因为在人山人海的会场,存在安全隐患。对此,总统一口回绝: 为什么?谁会害我? 下午3点半,总统赶到会场,民众早就排起长队,等候和总统握手。从1894年开始,联邦特工已经开始为总统提供非正式的服务,这一次他们也在场,此外还有11名军人以及水牛城的警察,相比之前的总统,对麦金莱的安全保卫工作以及很不错了。这些保安人员、警察和军人警惕地盯著人群,看看是否有可疑迹象。总统秘书见状也放下心来,看来一切正常。

快到四点了,总统才开始和群众握手,排了大半天队的群众们早就不耐烦了。大约10分钟后,特工福斯特紧张地戒备起来,因为队伍中有一位身高快到2米的黑人,那黑人看起来倒没什么不正常的,不过福斯特还是往前走了一步,紧紧盯看着这位黑人,一旦他有什么异常,就扑上去。麦金莱机械地和一位又一位民众握手,脸上堆着笑容,等轮到排在黑人前面的那个人时,麦金莱注意到那人右手裹着纱布,看来伤得不轻,麦金莱连忙装做十分关心的样子,抢先握住那只伤手,正要说几句关心或安慰的话,突然觉得不对劲,这手好像......就在这时,枪响了。那厚厚的纱布之中有一把枪,麦金莱腹部近距离连中两弹。麦金莱也是美国总统中的军中高人,内战之中以列兵参军,居然做到少校。尤其在血腥的安特提姆战役中,前线需要弹药,他赶着一队骡车穿越敌人的炮火,把给养送了过去。这刺客若是像其他刺客那样从人群中冲出来,麦金莱肯定能躲避,可是没想到天底下居然有耐心十足、排了半天队然后近距离行刺的刺客。麦金莱中弹后并没有倒下,倒下的是那刺客。排在刺客后面那位人高马大的黑人叫帕克,是本地一家饭店的侍者,刚刚被炒,排了半天队,希望总统帮他解决工作问题,眼看就要排到了,总统挨枪了。帕克大怒,这下我的工作泡汤了,居高临下一拳把刺客打倒在地。福斯特这才明白过来,种族歧视铸成大错,连忙和另外一名特工把刺客按住,其他保安人员也都冲了上来,架着刺客往外走。麦金莱一直很清醒,看到那帮特工有人痛殴刺客,连忙下令,叫他们不要打人。11分钟后救护车赶到,把总统送到医院,第一枪擦着肋骨过去了,第二枪射进腹部,不知道哪里去了。这一次医生们吸取加菲尔德的教训,找不到子弹也不乱摸了,赶紧把伤口缝上。刺客被擒后非常合作,全招了。他叫利昂·乔尔戈斯,是位波兰移民的后代,之所以杀麦金莱是信仰了无政府主义——凭什么他一个人有那么大的权力,别人什么都没有?杀了他就人人平等了。这个社会本来就不可能人人平等,无政府主义者认为达到这一点就要彻底自由,就是没有政府。当官人人愿意,要做到没人愿意当官的程度,只有靠暗杀,从最大的官开始杀起。乔尔戈斯不是天生的无政府主义者,受经济危机影响,他失业了,开始对无政府主义思想感兴趣了。听了著名无政府主义者古德曼的讲演后,专程跑到她在芝加哥的家中求教。由于他举止怪异,把他当成政府的特务。七天前,他得知麦金莱要到水牛城,马上坐上火车来到水牛城,找地方住下后等待总统的到来。9月5日麦金莱讲演时他就准备动手,可是会场人太多,无法靠近总统。于是决定第二天找机会,早早排好队,终于按计划行刺。听说总统出事,内阁成员赶紧来到水牛城。看到总统中枪后恢复得很好,便又度假的度假,回家的回家。没想到一个礼拜后总统又不成了,于9月14日去世。虽然乔尔戈斯强调好汉做事好汉当,但警方还是把古德曼抓起来。9天之后开始审讯,很快认定有罪,于10月29日上了电椅。古德曼被放了出来,到1918年和其他200多人一起被美国政府驱逐到俄国去了。麦金莱一死,副总统罗斯福成为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总统,从此政府特工开始负责总统保安。但他还是遭遇刺客,并非保安工作有漏洞,而是因为他和他堂弟小罗斯福不一样,不是把总统做到死,而是有不当总统的那天。

刺客在现代社会现状

世界各国史料均有记载刺客的相关事迹,近现代也同样有刺客活动。许多国家的安全局都设有刺客一职,例如美国的中央情报局(CIA),苏联的克格勃(KGB)、以色列的摩萨德(Mossad)等。某些恐怖组织也训练有专门暗杀、谋杀各国领导人和其他要员的刺客

  • CIA 暗杀卡斯特罗

中情局公开的绝密档案显示,其特工把暗杀卡斯特罗的希望寄托在拉斯韦加斯的黑帮老大乔尼·罗斯利的身上。中情局特工在解释相中他的理由时说,由于卡斯特罗领导的革命打击了罗斯利的跨国公司的业务,因此他私底下四处放话说,真想杀了卡斯特罗那条汉子。中情局特工一看靠谱,立马与他接触并表示,美国中央情报局愿意出资15万美元消灭卡斯特罗。不过,一份绝密档案提出了要求:“务必让罗斯利那小子明白,美国政府对暗杀卡斯特罗一事一无所知。”令特工们感到郁闷的是,罗斯利一口就回绝了中情局的美意。不过这个黑帮老大又介绍了两个见钱眼开、给钱啥都愿意干的黑帮杀手给中情局。这两个杀手当然是无功而返。类似的暗杀卡斯特罗的行动前后加起来有650次之多,但中情局的绝密档案承认:“杀到最后我们自己都没有信心了。” 卡斯特罗则幽默地说:“今天我还活着,这完全是由于美国中情局的过错。”


  • 克格勃(KGB)

2004年,谢尔盖·斯克里帕尔在莫斯科被捕最后,因为英俄交换间谍俘虏而获释,从此定居英国。然而,故事并未结束。2018年3月4日,他和女儿离奇地在英国一个小城的购物中心之外失去了意识。随后数日里,有媒体报道斯克里帕尔中毒身亡,也有媒体称其“命硬”,尚未死亡,仍然处于昏迷状态。不过,英国警方经过调查得出结论:父女俩死于一种名为“NOVOCHOK”的神经毒剂,很可能是俄罗斯的特工机关所为。于是,英国向俄罗斯提出了“最后通牒”,要求俄在24小时之内把事情“说清楚”。俄罗斯表现得很强硬,不仅拿出了“甭想往我身上泼脏水”的架势,愤怒地予以否认,外交部美女发言人甚至扬言“不要威胁我们,我们是有核武器的国家!”也许是想到真的动武有所不妥,于是,英国首相梅姨宣布将23名俄罗斯外交官驱逐出境。俄罗斯丝毫不客气,立马也驱逐了23名英国外交官作为回应。


  • 以色列的摩萨德

譬如建立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首领之一哈达德被暗杀的过程。当时哈达德是西方通缉的头号要犯,他一手训练出恐怖分子豺狼卡洛斯,也是劫持飞往乌干达的法航班机的幕后主脑。从 1978 年 1 月起,一个打入哈达德内部,代号 Sadness 的摩萨德特工,将哈达德日常使用的牙膏,换成外表一模一样的致命毒药,令他每天都在不知不觉摄取毒素,至 3 月时毒性开始发作,巴解派人联系东德,飞往柏林求医,但为时已晚,哈达德死的时候七窍流血。

1973 年暗杀黑色九月的行动,黑色九月即策划 1972 年慕尼黑奥运会惨案的巴勒斯坦恐怖组织。1973 年 7 月 21 日摩萨德特工发现 Salameh 和女友身处挪威 Lillehammer 的一家咖啡馆而发起行动,结果发现误杀的是一个摩洛哥侍应及其怀孕妻子。事后挪威警方拘捕了 6 名摩萨德特工,其中 5 人被判监禁。不久之后这 6 名特工回到以色列。最终摩萨德于 1979 年 1 月 22 日在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发起汽车炸弹袭击,完成任务,只是行动中一共有 8 个人被杀,包括一个德国修女和一个英国学生。但是无辜性命的代价,不能撼动一丝以色列自卫的决心,作者认为,自从 1948 年以来,以色列的危机从来没有消失过,以至于以色列领袖将复仇视为天经地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