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如果能再給我一次青春

【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全國產經信息不錯過】

「往事」如果能再给我一次青春

如果能再給我一次青春,我願再幹一輩子統計。

——張君燕

新年伊始,江蘇省統計局“史料陳列館”接受到一份特殊的捐贈——一把油漆斑駁泛著光亮的算盤。這把算盤的主人叫張君燕,今年91歲。

2020年1月拍攝於江蘇省老年公寓

二十多年前,張君燕從工作近五十年的統計崗位光榮退休。臨走時,同事們要送樣東西作為紀念,她說:“我什麼都不要,就把我打了一輩子的算盤帶回家吧!”那個年代,算盤是統計工作中離不開的傢伙式兒。

「往事」如果能再给我一次青春

一段歲月,波瀾壯闊,刻骨銘心

「往事」如果能再给我一次青春

從青年到老年的張君燕

從參加工作的第一天起,張君燕就走上了統計崗位。在職四十年,退休後又返聘九年,近半個世紀的統計生涯,讓她對統計工作充滿深情。特別是看到統計部門提供的數字常常見諸於媒體、領導講話和文件,她認識到統計工作與國家建設事業聯繫如此密切,是真正在為國家建設添磚加瓦,從而更是產生了職業自豪感和增強了工作責任心。

今天,安坐於江蘇省老年公寓的張老,思路清晰,仍可以把算盤打得飛快,“統計,讓我享受工作。讓我有一個貢獻才能、服務社會、報效祖國、實現人生價值的園地。”她如是說。

「往事」如果能再给我一次青春

一種精神,穿越歷史,輝映未來

回憶過往,張老謙虛地說自己“別無長處,唯一的長處就是動作較快”。打算盤,做報表,寫文章,效率非常高,被領導同事們譽為“快手”、“一支筆”,而她本人也是“忙碌得快樂又自信”。而今,江蘇統計已走過不平凡的60餘年,這何嘗不是一代又一代的“張君燕們”,“快樂又自信”地默默奉獻、不畏艱辛探索而取得的巨大成就呢?

輝煌歷史,記憶永存。2017年,江蘇局啟動“江蘇統計網上史料館”創建工作,旨在把現有統計資料和搶救發掘歷史統計資料相結合,使史料館成為回顧統計歷史、梳理當前工作、展望未來發展的重要平臺。那一年,張老在籌拍的史料片《輝煌的足跡——江蘇統計訪談回憶錄》中接受採訪時說,“現在的年輕人要好好幹的話,肯定超過我們,肯定超過我們。”

張君燕打算盤的場景出現在第十屆中國統計開放日

2019年,搬遷新大樓的江蘇局又開始著手“史料陳列館”工作。得知這項工作,離退休老幹部們紛紛送來珍藏多年的“貴重記憶”,如老照片、老物件和資料原件等。這個時候,張老致電離退休幹部處,要捐出跟隨了一輩子的算盤,她希望把“統計精神”通過這把算盤傳遞給統計後輩,那就是:實事求是,不弄虛作假,以匠人精神做好統計事業。

一生感悟,照亮前行,歷久彌新。

張老自幼愛好文學,喜歡讀書,學生時代有著“文學夢”、“作家夢”。參加工作後,整天打算盤,做報表,數字代替了文字。花甲之年,有了較多可以自由支配的閒暇時間,就拿起筆來為機關刊物寫一些工作經驗。“寫一點感受,如果對青年同志有所啟迪,就算是我對統計事業的再奉獻吧!”

張君燕“金句”

  • “幹一行,愛一行,鑽一行”的精神永不過時;

  • 一個人是否被看得起,主要在於工作、品德,而不在於工資、職級;

  • 效率來自勤奮;

  • 對人真誠、坦蕩、寬容是搞好同志關係的根本;

  • 物質利益的實惠,不過是過眼雲煙,不值得追求。

她在文中談“統計事業心”,教導年輕人“幹一行,愛一行,鑽一行”的精神永不過時;她寫“怎樣對待名譽、地位、待遇”,直抒胸臆“一個人是否被看得起,主要在於工作、品德,而不在於工資、職級”;她表示“效率來自勤奮”、“對人真誠、坦蕩、寬容是搞好同志關係的根本”;討論“實惠問題”,她說“統計部門無物無權,清水衙門,確實不如人家‘實惠’,但清水衙門空氣清新、干擾少,人際關係單純,可以埋頭業務,施展才能,開創事業。從這個意義上說,統計部門是很‘實惠’的。物質利益的實惠,不過是過眼雲煙,不值得追求。”

張老很喜歡一位女作家的話,“珍惜生命,不在乎得多少錢財和權勢,而是生命有沒有充分燃燒。”她說:“如果能再給我一次青春,我願再幹一輩子統計。”張老知道她熱愛的統計事業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她寄希望於戰鬥在統計第一線的青年同志,願珍惜這大好時光,為統計事業施展才能,使自己的生命燃燒得更加充分,更加輝煌。

從坐火車去北京報數,到全國聯網……70年來“調查神器”C位出道!

【往事】一張700人的長幅老照片,和周恩來、劉少奇等領導人在一起

【往事】十四個人的國家統計

【往事】跟隨孫冶方出差的回憶

喜歡這些往事嗎

全國產經平臺在疫情期間緊急設立全國疫情信息平臺,如有發佈需求,請聯繫霍老師,電話:18511001888;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