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沒有老年公交卡時,交了費隨時坐公交車還會有人讓坐的,為什麼?你怎麼看?

老王126861174


我也是老人,前面有人回答說年青人時幹出來了成績,做出來了貢獻,意思坐車不管什麼時間年青人都該讓坐,我說老哥你說錯了。以前個個老人給車費有年青人讓坐,是因為你早上沒有去和年青人爭車。不是特別要辦理的事,你不會6至7點鐘出門。車上老人少。出於禮貌和尊敬,年青人讓你坐位。現在呢?6至7點鐘正是年青人上班坐車高峰期,有些老人跑幾公里去跳什麼廠場舞,由於免費,跑去私年青人爭車,爭坐位。有意思嗎?既然你是煅練為什麼慢跑去呢?這難道不是煅練?老哥們你們知道他們有辛苦嗎?早上6點出發要到晚上7點回來,如果加班要晚十點。第二天早上又要5點多起床。6點多去站臺等車。多辛苦,就上年青人坐在坐位上小睡一會兒吧!只有愛幼才會有尊老!也就是一句話以前坐車都給錢。退休老人不會坐車玩。所以年青人會讓坐。


賢人伍伍志國


首先,“以前沒有老年公交卡”,我不知老王說的“以前”二字代表是幾十年前?因為我女兒在上小學一、二年時都是我接送的,三年級時因為我的工作性質問題,不能按時接送她了,所以就給她辦了一張學生卡。通過辦卡,我才對公交卡有所瞭解:學生卡與夕陽紅卡(60歲以上老人)一樣均享受的半價優惠;70歲以上的老人才有資格辦理夕陽紅金卡後本人免費坐公交,這體現了我國尊老愛幼的優良傳統。

不過,我女兒現在己是兩個孩子的母親了,毫不客氣地說那也是近三十年前的事實了;簡而言之,學生優待卡、老年優待卡最短時間在我國也實施三十年以上了。

只不過那時人有人性,感到尊老愛幼是天經地義,沒有人炒作、沒好事者提出異意而已。


桐柏山農


能坐就能站,老人一般不在乎要座位。我坐公交車都避開高峰,沒座就不上。我每天都耍騎電動三輪車接送小孫子上學放學,車就放在兒子家,我住的地方在新建區離兒子家約10公里,早晨趕在7點半前到兒子家,晚上七點以後回自己家,來去乘坐的這路公交車空得很,而且車次間隔很小,每次都有座,有時跟專車一樣。這是平常,當有急事或趕時間得乘車時,我不會選擇站在座位邊,坐者難受我也尷尬,人家讓也不是不讓也不是,我自己也感覺象耍逼人讓坐一樣會叫人討厭,我不如離得遠遠的,這樣自在。現在年輕人人手一個智能手機,坐在老弱病殘孕專座上可以心無旁鶩地玩手機,目空一切泰然自若。所以對我來說,擠到專座邊自討沒趣實在沒有意思,這就是我有選擇性地上公交車的原因,我75歲了,身體還行,能理解年輕人不讓位,眼不見,心不煩。


長征154442478


許多老人說,退休比末退時還辛苦,家人末醒就起床做好早攴,又趕菜市場或趕醫院排號,中晚攴大小皇帝要按時開飯,做在最前吃在最後,洗好碗收好剩飯菜每晚新聞都過了。只有上公交車好彩得坐下。當年上班有的三水乾部(上班茶水,月中薪水,下班藥水)從60又忙到80歲,到孫大了家務少了,但有公交車也無力上了,在車上有人喊XX局長今天不去買菜嗎?你以為上公交車名稱好聽就去擠嗎?


霜葉9975


我今年七十五歲,老年人免費乘車是臭政策。我認識一位老兄每年乘車二仟次以上。現在年輕人太難過,節奏太緊張,也許乘車是休息。所以我很少乘公交車。


用戶7233309062891


都是老年人,千萬別做倚老賣老的事情!

讓座雖然是傳統美德,讓是情分不讓也是本分,坐公交都是平等的男女老少。

我的個人觀點,老了別給人添麻煩,尤其是腿腳不利索沒事少出門,自己也安全。

現在我們老年人沒事,拿著國家給與的優惠免費,坐公交亂串那個城市遍地都是,這個沒錯,錯就是佔用上下班時間就不好了,造成城市公交擁擠,讓年輕人上下班很不方便,難免有意見。

作為老年朋友,別老是上車就當做應該的,不分老少就道德強迫,你親兒親姑娘也不一定欠你的,有需求可以客客氣氣協商求助,還是好人多。

每次坐公交,🈶年輕人讓座我都會客客氣氣去拒絕,特殊情況也不客氣,雙方都高興😀皆大歡喜!

遇到比我年紀大的,我都會讓座,遇見那種氣勢洶洶,理所應當的我都不看你Q。

禮貌道德缺一不可,老朋友一定要越老越讓人尊敬。


雙魚722


有些人炒作老年卡為謀取一己私利而不顧國家的整體利益,實在是做了一件負能量的壞事!取消老年卡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只有優化公交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

取消老年卡後公交的財政補貼也沒有了,公交不可能虧本營運,所有人的折扣與優惠就會一併取消!公交必定全面漲價。到時就別哭窮啦!

公交不是專車,可以考慮高峰時增加高峰快線。或向昆明市118路公交學習,高峰時段增加定製巴士。每隔10分鐘發一班車,上車一律3到4元,座票5元。想不用擠又舒適的人多花點錢就可以坐啦,公交延時10分鐘才發一班就是了(或每隔25分鐘),想省錢又不怕擠的人就要多等一些時間吧,過了高峰時段公交就可以恢復正常行駛(或定製巴士停止營運)。這樣所有問題都解決了!公交虧損就可以減少,公交的財政補貼也減少了。有能力的人都各自回單位要交通補助吧!這樣就滿足大家的需求啦,有部分有車的人可能也會座定製巴士上班了,那時道路交通也不用那麼擁擠。大家都願意嗎?


96844488


“以前沒有老年公交卡時,交了費隨時坐公交車還會有人讓座的……”.

聽題主這口吻,現在坐不上公交,上公交車沒人讓座,都是老年公交卡惹的禍?

看來題主對老年人的成見頗深哪!

題主所說的“以前”,不知如何界定。若往前數40年,那時的總人口少,尤其是城市人口少,公交車也少。為什麼?因為那時的城市沒有農民工,也沒有旅遊者,偶爾有幾個外來人口,除了出差的,很少有其他人。這種情況與現在的情況有可比性嗎?

上海市為了解決公共交通之擁擠,取消了老年人公共交通優惠卡,改為現金補貼,公共交通仍然一如既往地擁擠。可到了過年時,這種擁擠突然間不見了——原來,公共交通之擁擠,都是農民工和旅遊人口等流動人囗造成的,過年時城裡沒了這些流動人口,儘管老人們照常地出門鍛鍊,照常地出門買菜,公共交通卻怎麼也擁擠不起來。

上海能將老人優惠卡改為現金補貼,是因為上海有此經濟實力。全國能與上海比拼的城市有幾個?老人公交優惠卡,持卡人並不都出門坐公交,所以各地都承擔得起。有很多身體不好的老年人,無法獨自出門,他們壓根就沒有申報公交優惠卡,因為,優惠卡每年都要年檢交費的。若改為現交補貼,這些未申辦公交卡的符合條件的老人給錢不給?小編,你不妨去問一下財政,把給公交公司的補貼改給予老人,他們可願意?

老年人公交卡,被一些居心不良者拼命炒作,其矛頭並不在公交卡,而在於敬老愛老這優秀的傳統。


素食翁


到了年齡給起‘敬老卡’,這是黨、政府和人民對老年人的尊重、愛戴、關心和照顧,但卻有的老年人不自尊自愛,以老賣老與人因座位爭吵,更有的人,自已不坐車而讓自己的親屬使用……我做為一老朽,對上述‘陋習和作派’都看不順眼,咱們也管不了。所以,藉此機會表表態,建議取消老年乘車卡,改為月補,多少由政府定。這樣不僅還能體現黨、政府和人民的老年人的關懷,而且還能減少老年人不必要的外出乘車,以及杜絕搶座、公交車上的上班族擁擠現象等。在此囉嗦,不知有關部門或有關領導看得到此建議否?


大兵世彖


有些東西屬政策性規定,不容群眾討論,任何事物都是有兩面性,再好的事情都會有人反對,這個不能聽取或顧及少數及個別人的意見,都是政府部門國家掌握。

就比如老年卡,這是國家各個城市對退休老年人的一種福利,大多數老年人有時間出門感覺方便,但有的老年人不出門,就覺得老年卡的福利沒有享受到,有意見提出改為經濟補貼,使每個老年人都享受到。這也失去了乘公交車補貼的意義。當然不享受公交卡的少數年青人也有提出反對意見,認為乘公交車擁擠是老年公交卡造成的,要求取消,這是片面的說法,共交車是公民出行方便急快速,人人都可坐公交車。高峰期擁擠實屬上午上班、學生上學統一在八點至九點時段,當然是一時的擁擠,這時段也有老年出行,他們並不是趕熱鬧,而是送孫子上學、去醫院看病,必須早點出門參加這一人流,也有出門搞健康活動、搞健身運動的,三五結群搞短途旅遊的。這部分老人都出門早六七點鐘就出門了,是錯峰的。解決乘車擁擠通過實際調查並非老年人出行造成,只有在高峰時段輕軌縮短班次時間,公交車適當增加班次可以解決。有條件的可以買小車更為方便。

對於上車讓坐不要太講究,公交車不是福利車,是方便車,能坐就坐,能站就站,要理解把坐位讓給最需要的人,誰需要:病人、殘疾人、孕婦、帶嬰幼兒的人、八十歲以上確實老弱的人,一般老年人不一定要坐,本身就在鍛鍊,想坐位的、無緊要事的老人年就十點後出門多好,一般都有坐位。建議高峰期取消坐位增加扶可緩解擁擠。以前人少,上車講究禮節,高峰期是沒辦法講理節的,上去就好,還不能任意動,現出門揹包的人太多,擁擠時擺動產生矛盾的也多,講的是克服、理解、忍受。

如果取消老年卡,實際也限制了老年出行,老年人的消費會大大減少,相關一些行業會減少收入,會減少老年人在社會上的一道美麗的風景,對經濟的流通是不利的。

希望國家越來越好,老年福利越來越多,各年齡層還是要發揚尊老愛幼的高尚品質,少數老年人要改掉以老賣老的行為,社會各層正確處理矛盾和意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