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福泉鄭勇醫生為救同一患者,去年捐獻了造血幹細胞,今年又捐獻了淋巴細胞

3月11日上午,時隔7個月後,在福泉市紅十字會的陪同下,福泉市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的醫生鄭勇來到貴州省人民醫院,再次向同一名白血病患者伸出援手,捐獻了自己的淋巴幹細胞混懸液。鄭勇成為了第8例全省二次淋巴捐獻者,同時也是福泉市首例二次捐獻的志願者。

致敬!福泉郑勇医生为救同一患者,去年捐献了造血干细胞,今年又捐献了淋巴细胞

2020年3月11日鄭勇完成第二次捐獻

能挽救一個生命,我很高興

今年40歲的鄭勇是福泉市第一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的一名醫生。2015年,他在參加無償獻血時加入了中華骨髓庫志願者行列。2019年8月,一位患者通過中華骨髓庫與鄭勇配型成功,經過紅十字會的對接協調,鄭勇完成了造血幹細胞的採集,成為了福泉市第4位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回想起第一次捐獻造血幹細胞,鄭勇稱,當時得知有患者與自己配型成功後,家人曾十分擔心捐獻造血幹細胞會對他的身體有害而表示反對,但經過深入瞭解後,他和家人的顧慮都消失了。經過初配、高配和體檢,2019年8月14日,鄭勇順利捐獻了245毫升造血幹細胞混懸液。因為捐獻造血幹細胞的“雙盲”規定,捐獻者和患者不能聯繫,鄭勇並不瞭解患者的情況,他只知道對方是個比他小几歲的男性。

雖然是一個素不相識的“陌生人”,但鄭勇說:“能夠挽救一條生命,我感到很高興。我兌現了作為一名光榮的中華骨髓庫志願者的‘承諾’。作為醫生,自己的職責就是治病救人,我只是在履行工作職責。雖然不知道對方的名字,也不知道他的住址,但能救他我很開心。”

致敬!福泉郑勇医生为救同一患者,去年捐献了造血干细胞,今年又捐献了淋巴细胞

2019年8月14日 鄭勇第一次成功捐獻(資料圖)

疫情防控 奮戰一線不停歇

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擁有20年從醫經驗的鄭勇第一時間參加了高速公路站點卡點的值班值守,天氣非常寒冷,但鄭勇和其他工作人員一起戴著薄薄的塑膠手套,拿著冰冷體溫槍一站就是一整夜,為了福泉人民的安全,鄭勇十分堅定自己的做法,哪怕不在病房也要守好福泉的大門。卡點值守完畢後,鄭勇又立刻投入到醫院的正常工作中來,每天在崗位上忙碌著、堅守著,一待就是七八天。

今年2月,鄭勇又遞交了馳援湖北請戰書,考慮他距離捐獻造血幹細胞的時間很短,身體的免疫能力沒有完全恢復,醫院沒有同意他的申請。

“鄭醫生工作上兢兢業業,認真負責,關心同事,對各科室的協調都非常不錯,在業務方面是我們學習的榜樣。這次疫情來臨,本來作為重症醫學科的鄭醫生也是馳援湖北的候選人之一,但是由於特殊原因,科室裡面有同事居家觀察,沒有人上班,還有就是領導考慮到去年8月份鄭醫生才捐獻完造血幹細胞,怕他對免疫力方面有影響就沒有同意,可他還是主動請纓馳援湖北,這都值得我們學習。”福泉市第一人民醫院工會主席金齊清說。

致敬!福泉郑勇医生为救同一患者,去年捐献了造血干细胞,今年又捐献了淋巴细胞

2020年3月11日 118毫升淋巴幹細胞即將緊急寄出

再伸援手幫助“陌生人”二次重生

2019年11月,鄭勇收到受捐患者病情復發的消息,當省紅十字會再次聯繫他,問他是否願意二次捐獻造血幹細胞時,他二話沒說就同意了。當時,因為距離第一次捐獻的時間才三個月,鄭勇的妻子怕他的身體吃不消,會產生免疫力下降等問題,鄭勇就耐心的和妻子講解整個捐獻流程,最終說服了妻子同意自己再次捐獻。

經過體檢,3月11日上午,鄭勇再次來到省醫,同一個病房,躺在同一張採集床上,約兩個半小時分離出118毫升的淋巴幹細胞混懸液。

致敬!福泉郑勇医生为救同一患者,去年捐献了造血干细胞,今年又捐献了淋巴细胞

2020年3月11日 鄭勇完成捐獻

“我本身是一名醫生,又是一名ICU的醫生,每天看到很多生死,能深深的感受到患者求生的慾望,所以當省紅十字會問我願不願意再為同一個患者捐獻一次淋巴細胞時我就毫不猶豫的答應了。”鄭勇說。

疫情尚未結束,但是患者的病情不能等,鄭勇作為一名醫生,同時又是一名造血幹細胞志願者,當“陌生人”向他發出生命的求救信號後,他毫不遲疑的再次伸出了援助之手,幫助患者再次獲得了新生。

貴州省紅十字會造血幹細胞管理中心宣傳服務部工作員楊梅說:“其實獻幹細胞和淋巴細胞和普通獻血是一樣的,間隔時間和無償獻血的間隔時間也是一樣的,經過半年就可以再次獻了,對身體是沒有影響的,我們特別感動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鄭醫生還是義無反顧的來幫助患者。但是還有很多的患者因為找不到配型,無法進行移植,我們也呼籲更多的18~40週歲熱愛公益的健康愛心人士能報名加入中華骨髓庫,為更多的血液病患者的重生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