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毅:Token Economy與數字經濟

摘要: 本系列為數字經濟學家劉志毅“AI與區塊鏈智能經濟系列”,主要討論區塊鏈智能經濟,主要內容來源於劉志毅即將發表的新書《AI與區塊鏈智能》(包括一些未錄入書中的內容)

刘志毅:Token Economy与数字经济

關於通證經濟相關的主題在之前的文章已經討論過一部分內容,主要是基於通證作為數字經濟學中的廣義貨幣理論的應用思想來討論的。在這個部分我們結合本節的內容以及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實踐來討論通證經濟的設計思想,即如何通過通證經濟對現實世界和經濟運行活動提供支持的維度來理解。

基於這個維度我們討論三個方面:通證經濟的跨界思想、通證經濟與貨幣理論以及通證經濟的設計思想。

首先我們討論通證經濟的跨界思想的應用,即如何通過通證經濟實際推進實體經濟或者傳統互聯網經濟的優化。就好像奧地利經濟學派的理論很難在實踐中完全實現,其中重要原因是完全徹底的顛覆現有的經濟秩序的想法不切實際,任何一個國家或者政府都不會放棄現有的對經濟的掌控,而且完全自由秩序的經濟也並不符合大多數國家的現實情況。

因此,關於區塊鏈的通證經濟的應用,也不能完全脫離實際的考慮一種純粹的“數字化生存”的世界,這是一種來源於極客思維的開源運動的思想,但是並不完全適合現實中的經濟發展規律。我們應該通過一種跨界的混合制改良的思維去研究通證經濟:

一方面以去中心化的技術機制來去中介,提升整體經濟運行的效率,降低企業的交易費用。通過區塊鏈技術的價值網絡的能力,來幫助實體經濟活動實現變革。

另外一方面,通過完全去中心的應用,改變現有數字經濟生態裡的應用範式和競爭生態(主要指的是互聯網應用),也就是所謂DAPP的模式,這樣可以打破現有的壟斷競爭生態,推動整個數字經濟生態的發展。

簡而言之,區塊鏈技術是最大限度的擴大了數字資產的邊界,通過數字資產的流通性來推動現有商業生態的演化。一方面通過區塊鏈技術提供數字證明,最大程度的保證了數字資產的真實性和客觀存在性,也就是提供所謂“算法信用”。

另外一方面,通過數字通證的價值流通,以使用權為核心來提供相應的產品和服務的數字權益的流通。這個流通的本質是依賴現有的產品和服務,以及相關區塊鏈網絡所提供的不同生態的時候用場景,也就是“商業信用”。我們不能把這兩部分價值混淆,更不能以“數字貨幣”的概念去簡單理解。

然後我們討論通證經濟與貨幣理論,這裡主要關注的是貨幣性質與通證之間的關係問題。首先我們討論貨幣作為交換媒介的性質,實際上是由兩個部分的需求所構成的:一部分需求是想用它消費和生產的需求,一部分是用它作為交換媒介的需求。

因此,一個交換媒介的交換價值,也就是貨幣的購買力應該由這兩個部分需求相加的結果。米塞斯用迴歸定律說明了,作為工業目的而需求的那種財貨的貨幣需求的出現,是受到其交換價值的影響的。

因此,貨幣購買力也跟其他一切財貨和勞務一樣,是由需求和供給所決定的。而傳統的貨幣理論貨幣數量論則認為貨幣的增長能在不影響相對價格的情況下自動將物價水平提高相應的百分比,而事實上貨幣量的增長會降低單位貨幣的購買力,也會不可避免的改變相對收入和價格結構。

在這個邏輯之下,我們看到通證的三個跟貨幣理論有關的性質:

  • 貨幣價值取決於供需關係,無論是作為消費和生產的通證,還是作為交換作用的通證價值都取決於數字生態中的供需關係。正因為如此,簡單的將通證等同於數字貨幣甚至法幣是不現實的,因為在現實經濟體中大多數通證並沒有產生實際的需求,更不具備與法幣同樣的價值。我們要考慮的是如何讓通證逐步成為區塊鏈網絡內部的具備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的信用媒介,並通過這個方式改變傳統企業組織生態的基本邏輯和邊界,而不是通過其股權屬性進行快速的數字資產證券化,這就違背了整個生態設計的初衷。
  • 貨幣本身的功用來自於個體對獲取貨幣價值得到的利益以及預期,而貨幣最重要的屬性之一就在於其流通性,因此並不存在“中立的貨幣”或者“購買力穩定的貨幣”的概念,也就是靜態的貨幣理論應該被動態的貨幣理論所替代,貨幣既不是中立的也不是購買力穩定的,因此米塞斯提倡用自由銀行制度實現完全100%的準備金制度。而放在通證經濟理論中思考,一方面要看到通過貨幣政策去推動自由經濟秩序的弊端,如何讓通證獲得其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才是關鍵,也就是創造通證使用的場景。另外一方面要看到如何將通證價值與商品和服務聯繫起來,才是使得通證在網絡內具備流通性的關鍵。
  • 貨幣的功用取決於其購買力,由於市場運作趨向於把貨幣購買力的最後情況決定在貨幣供需達到一致時的高度,所以貨幣絕不會過多或者不夠,每個人和所有人都充分享受從間接交換和使用貨幣的利益,與貨幣總量的大小沒關係。換言之,貨幣的購買力變動引起了社會財富的重新分配,在經濟系統中可利用的貨幣量總是足夠使得每個人取得貨幣所得和所可取得的一切。對於通證經濟中的通證流通機制來說,理解這樣的貨幣原理的基本邏輯的意義在於:第一,追求穩定貨幣機制的方法論意義並不大,尤其是通過主動的貨幣政策干預市場反倒是會帶來通貨膨脹的現象。第二,貨幣政策的關鍵在於是誰來推動貨幣價值的波動,是制定貨幣政策的網絡組織的管理者,還是網絡中每個個體的自由選擇。原則上應該儘量建立一種自由波動的貨幣秩序,管理者應該為生態的價值流通提供基礎設施而不是實施過度干預的政策。

事實上,我們看到證券通證最大的價值就在於其“可編程”,這是數字資產最本質的屬性。通過數字資產的可編程性,算法和軟件可以逐步的代替人工的作用,完成從支付股息的簡單操作到複雜證券的交易行為(比如可轉換債券等金融衍生品的設計和交易)。由於證券通證是基於智能合約的,因此這類交易是完全自動執行的,一方面提升了整個交易的效率,一方面也使得證券金融的監管變得積極主動了,從而消除了複雜的法律制度安排帶來的交易成本。

當然,證券通證化還能帶來一個顯而易見的收益,就是真正實現“金錢永不眠”,由於用數字證券代替了傳統證券,使得基於區塊鏈網絡的交易可以實現7*24小時的交易和結算,也就是說實時交易將成為真正的現實,而不是現在主導金融市場的T+1或者T+2等結算機制。

最後我們討論通證經濟的設計思想,基於以上的內容,我們可以到關於通證經濟設計思想中最重要的一些思想,包括以下內容:

  • 通證價值的思想與貨幣理論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繫,不考慮與法幣之間的直接關係的前提下,需要基於交換價值的理論來考慮通證的生態。基於使用權的通證不僅會改變生態的產權基礎,也會改變整個生態的收入分配的機制,是區塊鏈網絡中最重要的創新之一。從數字經濟發展歷史上的案例看,基於互聯網的社區形態和技術的發展,已經使得開放式組織成為了共識,其基礎不僅在於互聯網信息傳遞的空間的無邊界性,也在於隨著信息傳遞即時性的增強,群體之間的實時溝通和協調效率的提升。但是迄今為止,開放式組織的激勵問題仍然沒有得到解決,而通證經濟則是對於這一部分問題的重要解決方案,即如何通過激勵相容的設計來對區塊鏈網絡組織中的各方利益進行安排。
  • 通過貨幣政策本身刺激增長無疑是緣木求魚的做法,真正有價值的是通過對生態系統內部價值的構建從而使得通證獲得價值。跟貨幣一樣,通證不會直接用來消費和生產,而是用於其中的交換過程。因此如何創造更多的場景促進人們去交換是核心,而不是試圖通過通證的“股權屬性”吸引用戶去使用。根據機制設計理論,由於在市場經濟中每個理性人都有自利的一面,因此好的制度安排需要將追求個人利益的行為與企業需要實現的集體價值之間契合,通過個人利益與企業利益的最大化契合,才能推動生產關係的變化。顯然,過度的刺激經濟需求而忽視了其背後的企業長期發展的價值訴求,並不滿足這樣的條件,也不是理性的制度設計安排。
  • 通證經濟中無論是分配、治理還是所謂的主動管理通證的價值,都是一系列干預政策的體現,相對應的奧派學者會認為自由經濟直選下的生態中管理者只負責對商品、勞務和基本的契約進行管理,而不是對通證價值本身進行管理。數字經濟生態毫無疑問具備更大的自由度,需要在治理制度上的效率和公平之間找到合適的平衡點。我們看到數字經濟領域的創新往往始於某個開源項目,而這些項目大多數是無明確生產目標和不講求效率的創新,而區塊鏈技術則試圖通過激勵相容的算法規則和制度安排,明確規定了參與各方的收益從而調動社區參與者的積極性,使得分佈式組織能夠在無管理的狀態下進行高效率的協同。

理解了上述內容後,基於數字經濟學理論,我們可以來從三個不同角度來延伸我們對數字經濟發展的內在邏輯的思考,主要是三個方面:產業分工體系和產業發展,價格體系和資源配置體系以及收入和財富的分配體系。

首先我們從產業分工體系和產業發展來討論,所謂產業分工體系就是產業價值鏈結構或價值鏈體系。我們之前討論過關於數字經濟學的價值論問題,而反映到經濟生態上就是對產業價值的總體評估。而目前經濟學上所採用的國民收入核算體系或國內生產總值的度量體系,僅僅能夠衡量經濟價值的一部分,但是很多其他相關的價值是無法衡量的。

具體說來,在一個數字經濟生態中,要衡量其價值包括物質價值、社會價值和精神價值的總體。所謂物質價值就是其商業的總體收益等會計指標可以體現出來的價值,這是最容易理解和分析的價值模塊。

所謂社會價值,就是這個數字經濟生態所在的領域對用戶來說能否提供給他們更好的服務和體驗,構建其一個完整和健康的生態,解決了用戶的真實需求,這個部分就跟生態所處的行業以及用戶特質直接鮮香菇。

所謂精神價值,就是這個數字經濟生態所賦予的社群共識和文化,對於用戶來說賦予其生活的價值和意義,比如很多社群產品就具備很高的精神價值的屬性。

然後我們從價格體系和資源配置體系來討論,在商業生態中很重要的概念就是價值鏈的概念,價值鏈中的角色實際上就決定了整個產業生態的價格體系和資源配置體系。現代企業理論對價值鏈的研究分為兩個部分:

一個部分是對產業或者企業內部價值鏈的整合,也就是對產業內部分工的深化和細化。技術進步和技術創新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改變產業的價值鏈,從而改變企業或者組織的層級結構,從而推動企業組織縱向和橫向的改變。

另外一個部分價值鏈生態的研究,對產業鏈生態效率的提升。也就是通過技術推動某些環節的效能提升從而帶動了產業的價值論整體效率的提升。簡而言之,通過價值鏈的重塑來推動價格體系和資源配置體系的重構,這是區塊鏈網絡組織最重要的目標和工作之一。

最後我們從收入和財富分配體系來討論,很顯然處於價值鏈高端的生態裡的企業組織或者參與方將擁有整個網絡的話語權和決定權,同時也擁有數字經濟生態裡的定價權、資源配置權和收入分配權。

在傳統企業組織生態中,價值論高端的企業主導整個產業鏈的價格結構和分配體系,通過合約分包來推動競爭力的增加,能夠最大限度地壓力價值論中其他競爭者的產品和服務的價格,從而獲得超額利潤,這是從生態角度來看待的。把這個邏輯放在數字經濟生態的競爭中,我們也可以看到數字經濟中的生態競爭是壟斷競爭式的,在某個單一領域必然只有唯一的勝出者,且會出現生態擴散的現象。

以上就是我們基於數字經濟學視角對Token Economy的討論,我們可以看到Token的實踐和思考逐漸從數字金融領域轉向小眾經濟體中,這也推動著區塊鏈領域的實踐從所謂“虛擬貨幣”和“交易市場”等金融相關創新轉向區塊鏈技術如何賦能實體產業的變革之中。

接下來的第二部分我們會討論區塊鏈技術以及人工智能技術的相關應用,其中也會涉及各種具體應用的實例,希望各位讀者在理解相關理論的基礎上,深刻的思考其實踐應用之邏輯。

刘志毅:Token Economy与数字经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