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菜制種技術規程,育苗管理,及病害蟲的防治措施

筆者針對當前河南地區小白菜制種發展的需要,在試驗研究及生產的基礎上 ,制定了小白菜制種技術規程。主要內容包括:制種田的選擇、隔離區的要求、陽畦苗床的準備、育苗技術 、整地施肥 、定植、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種子採收及種子脫粒與晾曬等內容。目前我國栽培的小白菜品種多數為雜交種。小白菜雜交制種的方法很多,如採用雄性不育系、弱自交系、自交不親和系。

為小白菜制種者提供參考。現將河南地區小白菜制種技術規程總結如下:

小白菜制種技術規程,育苗管理,及病害蟲的防治措施

1 制種田的選擇

根據小白菜生長髮育對環境條件的要求,小白菜的制種田一般應選擇在溫度適宜、晝夜溫差大,光照充足、氣候乾燥、排灌方便的肥沃土壤。在開花結實期要求晴朗天氣多。

2 隔離區要求

小白菜屬十字花科。十字花科的蔬菜品種多、栽培廣、易雜交,所以對隔離條件要求嚴格。安排制種田時,要求和大白菜、菜薹、小白菜、白菜型油菜、芥菜等易與小白菜自然雜交的作物安全隔離在1500m以上。

小白菜制種技術規程,育苗管理,及病害蟲的防治措施

3 陽畦苗床準備

陽畦苗床應選擇在背風向陽處,坐北向南,北牆高40~50cm,每1.5m留1個直徑15cm的通風洞。每667㎡制種田需1個寬1.5m、長20m、面積30㎡的陽畦。在12月初,每個陽畦施人優質腐熟的農家肥400kg,磷酸二銨2kg,同時加入少量75%百菌清、農用硫酸鏈黴素等,與過篩細土拌勻,細土的pH值為6.5~7。苗床上均勻鋪設厚度為10cm營養土,然後整平踏實,灌足水,蓋上無滴薄膜待播。

小白菜制種技術規程,育苗管理,及病害蟲的防治措施

4 育苗技術

4.1播種:一般在11月下旬至12月中旬播種,在播種前將苗床劃成8cm見方的營養塊,在營養塊正中用手指或圓頭木棍點1個0.5cm深的小淺坑,單粒播種。播完後用拌有多菌靈的過篩細土覆蓋1cm厚,蓋上塑料膜、草簾。

4.2苗床管理:“苗床管理以培育節間短、株型緊湊、葉片較厚、葉柄較粗、葉色較濃、無病蟲害的壯苗為目標

4.2.1發芽期 :小白菜是半耐寒性蔬菜,8~10℃能緩慢發芽,最適溫度為18~25℃,在26~30℃範圍發芽最快。土壤含水量應保持在15%~25%為宜,10%以下發芽和出土都會受到影響。所以在管理上應注意保溫,一般不通風。一般6~8d出苗,過早過遲均不利於形成壯苗。

小白菜制種技術規程,育苗管理,及病害蟲的防治措施

  • 4.2.2幼苗期

在第1片真葉露出時應注意適當降低溫度至15℃左右,防止因溫度過高形成高腳苗,在晴天利用通風洞放風,約7~10d後再提高溫度保持在22~25℃,土壤含水量為15%~25%,空氣溼度為70%的條件下生長,從出苗到定植大約需要70d左右,

此期的重點工作是做好三防即:防凍害、防徒長、防病蟲。在定植前15d左右開始大煉苗,逐漸降低苗床溫度以適應外界環境條件,白天逐步由半揭膜放風到全揭膜放風,定植前7~10d全部撤去覆蓋物,並澆苗床水1次,以利起苗,在此階段如遇弱苗,應進行葉面追肥,促使其加速生長。

5 整地施肥

在2月中旬將定植田整好,每667㎡施腐熟優質有機肥4000kg、尿素10kg、複合肥50kg、硼肥1kg溝施於60cm寬的壟正中,與深20cm厚的土壤拌均勻,起壟高10cm,壟與壟間距40cm,然後覆蓋地膜定植。

小白菜制種技術規程,育苗管理,及病害蟲的防治措施

6 定植

在2月底至3月初定植,定植前對苗床進行1次仔細檢查,對異株、雜株要徹底進行清除,這是保證種子純度的關鍵環節和措施。定植株行距為40cm×60cm,每667㎡栽3500~4000株,雙親比例為2:2或1:1。定植時植株應注意帶營養土坨,並澆足窩水,以保證緩苗快和成活率高。同壟上的2行要錯開栽植。

7 田間管理

7.1蓮座期:此期管理的重點是苗齊、苗壯,若發現缺苗應及時補苗,緩苗後及時進行中耕除草,防止土壤板結,提高地溫,加速營養體的形成。

7.2抽薹期:一般在3月下旬開始抽薹,至4月上旬結束,在此期間營養生長逐漸轉為生殖生長,由於溫度不斷提高,植株生長加速,所以應嚴格控制田間含水量,防止抽薹過快形成旺苗,應達到壯而不旺的目的

小白菜制種技術規程,育苗管理,及病害蟲的防治措施

7.3開花期:開花期一般在4月份,4月中旬進入盛花期,最適溫度為14~18℃,超過25℃則結實不良,低於10℃花數減少,相對溼度為60%~70%,在適宜條件下形成一定數量的花枝和旺盛的花器官,才能保證多開花、多分枝、多結籽、籽粒飽滿。故在管理措施上要科學澆水,防止植株受旱和受澇,要注意使父、母本花期相遇,確保種子的真實度,如遇花期不遇時,應將先期的花蕾摘去,人為協調花期,提高種子質量和產量,並對後期發生的無效花序進行摘除,減少養分的消耗,使種子長得充實飽滿

。同時應注意,用蜜蜂促進授粉(每667㎡使用1箱蜂),可提高產量10%~30%。

7.4結莢期:結莢期一般在5月份,此期主要解決好種子成熟和植株衰老的矛盾,既要避免植株早衰,長好莢,結飽籽,又要防止植株貪青晚熟,甚至倒伏形成秕籽,在栽培管理上要掌握適量的水分和養分供給,防止植株早衰和貪青。

小白菜制種技術規程,育苗管理,及病害蟲的防治措施

7.5病蟲害防治:小白菜制種生產中主要病蟲害有霜黴病、菌核病、蚜蟲和潛葉蠅。

7.5.1霜黴病:在苗期開始預防,每7~10d噴霧防治1次,連續2~3次。在抽薹期也要預防2~3次,主要藥劑有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500倍液、64%殺毒礬可溼性粉劑500倍液、70%代森錳鋅可溼性粉劑500倍液等。

7.5.2茵核病:菌核病一般發生在2a以上的制種基地。從3月中旬開始每7~10d噴藥1次,連續2~3次。發病初期噴施50%速克靈可溼性粉劑2000倍液、50%的撲海因可溼性粉劑1500倍液、40%的菌核淨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

小白菜制種技術規程,育苗管理,及病害蟲的防治措施

7.5.3蚜蟲:蚜蟲在小白菜制種中是需要重點防治的害蟲,特別是結莢期至成熟前更為重要。在防蚜蟲的同時,兼治其他害蟲。為了避免花期噴藥殺傷蟲媒,最好在定植後開花前連續噴藥3~4次。待植株進入末花期,及時撤離蜂群,每間隔3~4d噴藥1次,直至收穫前1周。主要防治措施:

  • (1)利用蚜蟲趨向甜味和楊柳的氣味,將白砂糖用熱水化開,加醋和酒,放人小型玻璃杯中,可以引誘大量的蚜蟲,再集中殺滅。
  • (2)用草木灰和水按1:5比例混合,噴灑植株。
  • (3)使用黑光燈誘殺,不僅僅可以殺滅蚜蟲,也可趨避其它蟲害。
  • (4)用幹辣椒或者花椒,加水煮沸放置室溫後,噴灑於受害的植物上,效果比較明顯。
  • (5)1g尿素加1.25g洗衣粉,再加入100mL水配製成藥水,或者用70%吡蟲啉水分散粒劑噴霧防治效果較好。
小白菜制種技術規程,育苗管理,及病害蟲的防治措施

8 種子採收

小白菜種子採收期一般在6月初,當有80%左右的果莢發黃時,即應進行採收。採收時應根據品種的不同要求,父、母本採取單收或混收。

寫在最後

綜上訴述,就是本文的全部內容,希望本文對大家有所幫助。僅供各位種植戶朋友參考學習,如果大家有更專業的知識願意分享,留言即可!也希望大家可以幫忙,轉發、點贊、關注一下筆者,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