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菜制种技术规程,育苗管理,及病害虫的防治措施

笔者针对当前河南地区小白菜制种发展的需要,在试验研究及生产的基础上 ,制定了小白菜制种技术规程。主要内容包括:制种田的选择、隔离区的要求、阳畦苗床的准备、育苗技术 、整地施肥 、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种子采收及种子脱粒与晾晒等内容。目前我国栽培的小白菜品种多数为杂交种。小白菜杂交制种的方法很多,如采用雄性不育系、弱自交系、自交不亲和系。

为小白菜制种者提供参考。现将河南地区小白菜制种技术规程总结如下:

小白菜制种技术规程,育苗管理,及病害虫的防治措施

1 制种田的选择

根据小白菜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小白菜的制种田一般应选择在温度适宜、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气候干燥、排灌方便的肥沃土壤。在开花结实期要求晴朗天气多。

2 隔离区要求

小白菜属十字花科。十字花科的蔬菜品种多、栽培广、易杂交,所以对隔离条件要求严格。安排制种田时,要求和大白菜、菜薹、小白菜、白菜型油菜、芥菜等易与小白菜自然杂交的作物安全隔离在1500m以上。

小白菜制种技术规程,育苗管理,及病害虫的防治措施

3 阳畦苗床准备

阳畦苗床应选择在背风向阳处,坐北向南,北墙高40~50cm,每1.5m留1个直径15cm的通风洞。每667㎡制种田需1个宽1.5m、长20m、面积30㎡的阳畦。在12月初,每个阳畦施人优质腐熟的农家肥400kg,磷酸二铵2kg,同时加入少量75%百菌清、农用硫酸链霉素等,与过筛细土拌匀,细土的pH值为6.5~7。苗床上均匀铺设厚度为10cm营养土,然后整平踏实,灌足水,盖上无滴薄膜待播。

小白菜制种技术规程,育苗管理,及病害虫的防治措施

4 育苗技术

4.1播种:一般在11月下旬至12月中旬播种,在播种前将苗床划成8cm见方的营养块,在营养块正中用手指或圆头木棍点1个0.5cm深的小浅坑,单粒播种。播完后用拌有多菌灵的过筛细土覆盖1cm厚,盖上塑料膜、草帘。

4.2苗床管理:“苗床管理以培育节间短、株型紧凑、叶片较厚、叶柄较粗、叶色较浓、无病虫害的壮苗为目标

4.2.1发芽期 :小白菜是半耐寒性蔬菜,8~10℃能缓慢发芽,最适温度为18~25℃,在26~30℃范围发芽最快。土壤含水量应保持在15%~25%为宜,10%以下发芽和出土都会受到影响。所以在管理上应注意保温,一般不通风。一般6~8d出苗,过早过迟均不利于形成壮苗。

小白菜制种技术规程,育苗管理,及病害虫的防治措施

  • 4.2.2幼苗期

在第1片真叶露出时应注意适当降低温度至15℃左右,防止因温度过高形成高脚苗,在晴天利用通风洞放风,约7~10d后再提高温度保持在22~25℃,土壤含水量为15%~25%,空气湿度为70%的条件下生长,从出苗到定植大约需要70d左右,

此期的重点工作是做好三防即:防冻害、防徒长、防病虫。在定植前15d左右开始大炼苗,逐渐降低苗床温度以适应外界环境条件,白天逐步由半揭膜放风到全揭膜放风,定植前7~10d全部撤去覆盖物,并浇苗床水1次,以利起苗,在此阶段如遇弱苗,应进行叶面追肥,促使其加速生长。

5 整地施肥

在2月中旬将定植田整好,每667㎡施腐熟优质有机肥4000kg、尿素10kg、复合肥50kg、硼肥1kg沟施于60cm宽的垄正中,与深20cm厚的土壤拌均匀,起垄高10cm,垄与垄间距40cm,然后覆盖地膜定植。

小白菜制种技术规程,育苗管理,及病害虫的防治措施

6 定植

在2月底至3月初定植,定植前对苗床进行1次仔细检查,对异株、杂株要彻底进行清除,这是保证种子纯度的关键环节和措施。定植株行距为40cm×60cm,每667㎡栽3500~4000株,双亲比例为2:2或1:1。定植时植株应注意带营养土坨,并浇足窝水,以保证缓苗快和成活率高。同垄上的2行要错开栽植。

7 田间管理

7.1莲座期:此期管理的重点是苗齐、苗壮,若发现缺苗应及时补苗,缓苗后及时进行中耕除草,防止土壤板结,提高地温,加速营养体的形成。

7.2抽薹期:一般在3月下旬开始抽薹,至4月上旬结束,在此期间营养生长逐渐转为生殖生长,由于温度不断提高,植株生长加速,所以应严格控制田间含水量,防止抽薹过快形成旺苗,应达到壮而不旺的目的

小白菜制种技术规程,育苗管理,及病害虫的防治措施

7.3开花期:开花期一般在4月份,4月中旬进入盛花期,最适温度为14~18℃,超过25℃则结实不良,低于10℃花数减少,相对湿度为60%~70%,在适宜条件下形成一定数量的花枝和旺盛的花器官,才能保证多开花、多分枝、多结籽、籽粒饱满。故在管理措施上要科学浇水,防止植株受旱和受涝,要注意使父、母本花期相遇,确保种子的真实度,如遇花期不遇时,应将先期的花蕾摘去,人为协调花期,提高种子质量和产量,并对后期发生的无效花序进行摘除,减少养分的消耗,使种子长得充实饱满

。同时应注意,用蜜蜂促进授粉(每667㎡使用1箱蜂),可提高产量10%~30%。

7.4结荚期:结荚期一般在5月份,此期主要解决好种子成熟和植株衰老的矛盾,既要避免植株早衰,长好荚,结饱籽,又要防止植株贪青晚熟,甚至倒伏形成秕籽,在栽培管理上要掌握适量的水分和养分供给,防止植株早衰和贪青。

小白菜制种技术规程,育苗管理,及病害虫的防治措施

7.5病虫害防治:小白菜制种生产中主要病虫害有霜霉病、菌核病、蚜虫和潜叶蝇。

7.5.1霜霉病:在苗期开始预防,每7~10d喷雾防治1次,连续2~3次。在抽薹期也要预防2~3次,主要药剂有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

7.5.2茵核病:菌核病一般发生在2a以上的制种基地。从3月中旬开始每7~10d喷药1次,连续2~3次。发病初期喷施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50%的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40%的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小白菜制种技术规程,育苗管理,及病害虫的防治措施

7.5.3蚜虫:蚜虫在小白菜制种中是需要重点防治的害虫,特别是结荚期至成熟前更为重要。在防蚜虫的同时,兼治其他害虫。为了避免花期喷药杀伤虫媒,最好在定植后开花前连续喷药3~4次。待植株进入末花期,及时撤离蜂群,每间隔3~4d喷药1次,直至收获前1周。主要防治措施:

  • (1)利用蚜虫趋向甜味和杨柳的气味,将白砂糖用热水化开,加醋和酒,放人小型玻璃杯中,可以引诱大量的蚜虫,再集中杀灭。
  • (2)用草木灰和水按1:5比例混合,喷洒植株。
  • (3)使用黑光灯诱杀,不仅仅可以杀灭蚜虫,也可趋避其它虫害。
  • (4)用干辣椒或者花椒,加水煮沸放置室温后,喷洒于受害的植物上,效果比较明显。
  • (5)1g尿素加1.25g洗衣粉,再加入100mL水配制成药水,或者用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喷雾防治效果较好。
小白菜制种技术规程,育苗管理,及病害虫的防治措施

8 种子采收

小白菜种子采收期一般在6月初,当有80%左右的果荚发黄时,即应进行采收。采收时应根据品种的不同要求,父、母本采取单收或混收。

写在最后

综上诉述,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本文对大家有所帮助。仅供各位种植户朋友参考学习,如果大家有更专业的知识愿意分享,留言即可!也希望大家可以帮忙,转发、点赞、关注一下笔者,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