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老闆找我協商減薪20%,說能否為公司出點力,我該如何拒絕?

轉身吶喊妳


一是換位思考,當老闆確實不容易,他為你提供就業機會,你也應該為他考慮。向他表態,自己與公司共渡難關的決心,並用行動給他看。

二是要和老闆約定時限,80%的工資開到什麼時間。疫情後,是否有說法。

三是如果真的影響到生計,那就和老闆直接去說吧。比如房貸、比如孩子教育等,當月的確拮据。



肆話教育


如果是我,我不等老闆找我,我會主動降薪。記得20年前我在深圳一家公司打工,這是一個小公司,老闆也不是很大方的人,當時我的工資是4000元,約定三個月試用期,職務是行政人事經理。三個月後,老闆對我說,公司的薪酬方案都是你定的,你的工資也由你自己定,我給你一個框架,6000_8000元,你選8000,我不說你貪財,你選6000,我也不感謝你。對老闆說的這些,我回復說三天後答覆你。為什麼說三天後呢,因為我在這三個月中,發現公司經營情況並不理想,我列了一份未來市場及公司經營計劃方案,和老闆說,工資就維持現有的不變,等公司業績做起來後再說工資的事情,同時把我寫的方案給老闆,老闆看了後,想了想對我說,好,就以你說的,後來我就開始組建市場部,在公司搞培訓,更新公司的生產工藝,還有好多事就不提了,但兩年後我還是離開公司了,但至此我們結下了友誼,2008年的時候公司又遭遇了一次危機,裁員,業務下降,我又去了,2008-2009這兩年的辛苦就不多說了,幾乎沒有一天睡覺超過六小時,2008年底給了我5000塊錢獎金,這是全公司就給了我一個人,年底全公司吃尾牙飯的時候,我把5000塊錢包成50個紅包,分給了公司員工,2014年公司在香港上市了,我自己2010年也開了公司,開公司的時候我也沒錢,還是借了20多萬,湊了55萬開起來的,在我打工的那些年裡,和我曾經工作過的企業都結下了很好的關係,這對我自己開公司幫助巨大。我深刻的體會到,錢的意義巨大,這個巨大的意義並不是揣在自己口袋裡,而是要懂得收放,要懂得自己要什麼,人際資源和經濟資源是可以互換的。

總之,錢就是流通工具,看你怎樣理解這個流通。多三千兩千發不了財,少三千兩千也不會餓死,這個時候就看格局和視野,如果有些錢一定拿不到,那就用拿不到的金錢去轉化成其它對你未來有意義的事情上,這需要智慧,有些人會為了這點錢採用各種方式去討回來,有些是討回來了,有些可能終生都沒討回來,不管怎樣,最終為了這些錢的成本都不低,甚至是非常高昂,只有上了年紀後回首往事才會明白,其實註定了拿不回來的就一定要學會轉化。

從自私的角度說,公司給了我一個做實驗的機會,讓我有機會去全面的參與經營,而且還不承擔失敗的後果,同時在這個過程中還能獲得很多人的建議,也包括老闆的想法,說真的,不給我工資我都幹。這為我將來的創業提供了完全實戰的訓練,我如果不努力,不使出渾身解數去做,那才是真傻,然而,也正因為努力,所以別人也更信任你,我獲得了企業經營管理的實戰經驗,以及公司老闆和相關供應鏈上所有人的友誼,相比我的目標,我真不在乎工資。在後來我困難的時候,他們都給了我很多幫助,我也從一個愣頭青走向了成熟。他們給我的幫助遠遠超過當年的那點工資。

不管你怎樣選擇都有一定的道理,我說的只是個人經歷,僅供參考。未必我的做法就一定是對的。


希諾爾好


疫情期間老闆找我協商減薪20%,說能否為公司出點力,我該如何拒絕?

對於這個問題,不能簡單的二選一回答。

先從老闆,員工各自的角度看待疫情的影響。

  1. 大家都知道,這次疫情是全國性影響,幾乎所有的企業都停工歇業了兩個月,這對老闆來說,是實打實的災難,尤其是那些中小私企,可能還沒等到疫情過去,就要關門倒閉了。從這個角度來說,可以理解老闆的處境。

  2. 但是,站在員工的角度想法則不一樣。公司並非屬於自己的,掙多掙少基本上與自己的薪酬無關。員工普遍的心態是是我拿多少錢,就給老闆幹多少活。因疫情影響導致公司收入少了,似乎值得同情,但仔細想想,當公司效益好的時候,老闆也沒多給員工多加一分錢,錢都進了老闆的口袋。從這個角度來說,疫情影響了公司收入,那不是員工的錯,也不應該員工承擔。


作為員工,這個時候該不該拒絕降薪呢?


一、首先你要衡量疫情對公司影響多大,有沒有到公司發不出工資來的地步?

如果是,你就要考慮這個公司還能不能開下去。這時候最要考慮的是該不該去投遞簡歷了。

二、其次要了解降薪是否全公司範圍降?還是隻降了你一個?

如果是全公司降薪,其實你同不同意,拒不拒絕都是一樣的結果。我建議你還不如爽快答應的好,反正結局一樣,這樣還不得罪老闆。

如果降薪的只有你一個人,那只有一個原因,就是老闆認為以前給你的薪資高了,覺得你不值這個價,正好利用這次疫情降下來。這個時候就要小心,說明你在老闆心中的地位不比以前了。

那麼怎麼辦呢?

  1. 你先捂心自問,自己目前在公司還是不是骨幹?對公司還有沒有多大的作用?如果你覺得自己能力不錯,大家的評價也高,那就自信點和老闆談:我的薪資對公司來說沒多少,但對我個人影響大。這次公司收到影響,我們做員工的也應該工作更努力點,復工後我會多加班趕工,希望能幫公司挽回點損失。相信老闆聽了這話,也不會好意思再降你薪了。說白了,執意要降,他也怕你離職。


  2. 但如果你沒自信了,覺得降薪是遲早的事,那你就乖乖接受降薪吧。因為如果老闆主意已定,你若堅持,只會對你印象不好,若你一氣之下以離職要挾,肯怕這正是老闆希望看到的,順勢答應你的主動離職。


該如何拒絕降薪?說到底,還是要看你在公司的地位如何。

  1. 老闆重視你,就可以和老闆溝通不降薪;

  2. 若你在公司目前到了可有可無的地步,那就爽快答應吧吧。與其給老闆一個不好的印象,不如表現得願意同甘共苦。讓老闆找不到裁掉你的理由。但你要做好離職、跳槽的準備,因為,這一天對你來說,可能很快就要來了。


------END------


我是職場二十年,曾在國企、私企、外企工作過,為您解答職場上的問題和疑惑!———請點贊、關注我!———


職場二十年


老闆直接找你協商,說明你們的企業規模不太,且老闆確實遇到了很大的困難,不然他不會親自和你談條件。同時也說明你在老闆心中地位挺高的,你們之間合作應該挺長時間了,其實他可以安排其他人和你談的,但是他卻可以放下面子和你談,真的已經是太不容易了。

如只是疫情期降薪20%是可以接受的,這期間即使開工,效率也不高,都挺難的。

我的想法是:如果你還想繼續幹,你就應該答應老闆的條件,否則等老闆過了這個坎他也會砍掉你;如果你本來就不太想幹了,你可以不答應老闆。


設計悟道


此時建議不忙於馬上作出回答,先看一下大環境下,是否大家都降薪了。我也是其中之一,差不多也降了20%,但公司暫定是3月1日至5月30日的3個月時間;

所以從可接受的程度來講,我是能接受這三個月,畢竟我還需要這份工作,且對我的家庭受影響在可控範圍內;

另外,你還要看公司其他同事的反應,如果大家都不能接受,你就同大家一樣的,但不要強出頭,因為老闆也難,事情過後,你還得接受公司的領導,那樣的話,不太有利於後期工作開展;

如果大家基本上都同意了,選擇了與公司共渡難關,共克時堅,那麼你要拒絕的話,就得注意,除非你有特別的原因,主打感情牌及家庭的困境,比如房貸、欠債、生大病、車貸等等,要有清楚明確的賬讓老闆知道,你的不容易在哪裡?他就好判斷,如果你確實是公司不可多得的人才,老闆會從愛惜人才的角度出發,且你的態度又好,家庭情況也確實這樣,可能不會強烈要求你也必須一樣的,凡事總有例外,但你不要拿這種例外,到處給同意宣講,這樣只會令到老闆對你的個人會心生厭惡的感覺;

除此以上外,還有一個原因可以成為你拒絕老闆的理由,如果你確實不想要選擇降薪20%,你可以與老闆協調,能否在不降薪的情況下,增加你的工作量,以此來抵消降薪20%對老闆的影響;

同時也看得出來,你老闆還是不錯的,在這種情況下,沒有一刀切地大量裁員,也沒有用待崗的方式,只拿當地最低的勞動保障的工資數,同時,也只是暫時的降薪20%,如果你做得還開心的話,就堅持做下去吧。

希望以上的回答能對你拒絕老闆有所幫助,但也希望你能體諒一下你的老闆吧,只有公司能生存了,我們才有穩定的工作可以做,謝謝!


元日子


從法律上來講,疫情期間如果你提供了正常的勞動,那麼老闆就應該發放正常的工資。

從情理上來講,如果疫情期間老闆的經營確實受到了重大影響,導致效益不好,那麼做為員工的你即便提供了正常的勞動,也建議你同意老闆協商減薪20%的請求(說一句題外話,這樣的老闆挺仁義的)。如果老闆都活不下去了,進而停業停產,你無事可做時,老闆可以直接只發你當地最低工資標準了(甚至有些地方規定只發最低工資標準的70%作為生活費,例如北京)。如果老闆最終破產了,那還有什麼工資可發給你呢?

當然,如果疫情期間老闆的經營沒有受到影響或影響甚微,而你又提供了正常的勞動,老闆就沒有減薪的理由了,你當然可以不同意減薪。如果老闆去找你協商減薪,那這樣的老闆也真的是夠可以的了!

現實是一門妥協的藝術,雖有法,但又有誰真的能完全按照法律辦事呢?真的按法律辦事了,相信你的這一份飯碗可能要碎了,除非你真的牛到老闆根本離不開你了。


楊吉明律師


2019年是很多企業比較艱難的一年,隨著疫情期間經濟發展情況受限的嚴峻形勢,很多的公司單位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衝擊,這無疑是在2019年的艱難情況下雪上加霜!

疫情期間,各大公司企業都感受到了此次壓力,有很多企業在年前就有裁員的情況,年後一上班有好多同事就收到了HR的解聘約談,可見形式還是很嚴峻的。

如果老闆找你協商減薪,這就要根據公司情況來做出選擇:

1.公司業績只是臨時收到衝擊,歷史業績和未來業績依舊看好,這種情況下,公司積極的找你溝通降薪問題,還是儘量理解公司,和公司溝通的過程中可以問問下是否等業績恢復再調整回來?員工理解公司,公司也理解員工,不能下調的不給恢復,互相理解,為了公司更好,大家都一起共同渡過難關!

2.公司歷史業績還可以,未來業績可能收到影響較大的情況下,如果調整薪資,應該是有一段較長的時間,如果你目前沒有比較好的選擇的情況下,暫時‘委曲求全’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畢竟在2020年1月24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公佈的,其中第二條提到:企業受疫情影響導致生產經營困難的,可以通過與職工協商一致採取調整薪資,輪崗輪休,縮短工時等方式穩定工作崗位,儘量不裁員或者少裁員………至少根據這一條,如果調整薪資是算是比較好一點的方式了。附近好多公司都有裁員的情況,在疫情時期,被裁員肯定會影響一段時間才能再就職,這個也是需要考慮的。

3.如果公司業績一直不好,未來也不是很看好的,作為職業規劃來說,在未發生疫情的情況下就需要做好職業規劃,我們需要做自己擅長的角色。

總之,在疫情期間一定要提升自己,讓自己更值錢,你才有更大的籌碼去與公司溝通降薪等等事情,強大自己,是你我共同的目標!



樸實De有華


疫情期間有不少公司都沒能從這場災難中緩過來,公司都沒有了,很多公司確實因為這個疫情導致公司運營出現問題,無以為繼只能想辦法,開源節流,降低員工薪資為公司繼續辦下去努力著。
所以老闆找我協商減薪20%,你可以根據公司的情況衡量下,公司真的遇到困難了,實在是沒辦法,我覺得是可以為公司出點力,支持公司繼續辦下去。要不公司真的遇到困難辦不下去了,你也將面臨失業,需要重新找工作。

其次就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如果你的薪資目前剛好維持自己的生活,降薪自己的生活都無以為繼了,就說明自己的情況,沒辦法接受降薪也無可厚非。

最後公司強制降薪也就只能接受,或者換工作了。
個人淺見,歡迎指正評論,謝謝


小生張胖胖


這個問題一定會有人回答:不等老闆來問,我主動降薪。

這樣的回答太過籠統了,而且顯得鐵憨憨。在職場中,看待問題不能只看表面,還是要去了解和考察,折中解決問題。

①老闆出具公司相關財務數據

疫情期間,老闆希望協商減薪20%。這次疫情確實有很多企業、工廠都受到了影響。所以,老闆在向員工提出協商減薪的時候,應該出具公司最近的財務狀況。

作為員工,靠勞動獲取相應的工資,所以我們不能因為疫情就減薪20%,而是公司真的有難,我們人情幫扶。

②公司平時的薪資、晉升制度怎麼樣?

很多公司平時主要以節流為主,即剋扣員工績效、工資。即使能力很好,但工資多年不漲,職位多年不變。

那麼,你輕易被減薪只能感動自己。

如果公司確實有難,如何折中解決問題呢?

減薪可以,約定期限

如果公司確實有難,老闆主動協商減薪,不答應顯得很沒人情味,但是又怕未來加不回來。那麼可以約定疫情結束後5月份開始加回來。


精靈學姐


謝題主!一場疫情,給企業,給員工帶來了不小的困難。如何的‘風雨同舟,共克時限’,是企業和員工直接面臨的問題!在你提出的問題中,你用了‘協商’二字,這是關鍵的。說明老闆並沒有強制減薪或者是象有的企業直接裁員。個人覺得吧,你可以綜合考慮一下,在沒有疫情影響時,老闆對待員工是否苛刻或者是較寬容。多從對企業,對老闆的精神層面上去感知,人非草木,且能無情。再有,減薪百分之二十,對自己的生活有多大的影響!能否‘扛’的住。其三,如果員工都不願意減薪,企業能否再生存。當然企業再生存否,與員工並無太大的利害關係,員工最多是換另外一家企業。問題是現在的企業是否有你值得留戀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