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虎啸龙吟》第21集,司马懿穿女装念《出师表》的桥段?

大胖饺子哟


看连续剧那么真情实感也是很醉了,我觉得这里念出师表设计的很好,才显得司马懿刁毒的性格。之前空城计表现的是“欲无私还有私难成英烈”,到这部分就是“知人心善隐忍计策刁毒”。不站大汉正统来说,司马懿始终是这种实用主义的套路,其实是非常真切的。

这个内容就是京剧“脂粉计”的变体

戏剧本身就未必依照历史来演,本是戏说,只不过衣裳器物礼节上考究就要求它贴近历史,这也未免是痴心妄想了点。毕竟倘若真是历史,大家未必青眼,再说学过历史的都知道,史料所记无非是叫大家能尽力拼凑一个可信的内容,并不存在复原历史真相的功能。大家嚷嚷说按照历史拍,历史什么样,我们可是太不知道的了。

尤其司马懿这个人,无非三国志,晋书,资治通鉴这三个考据蓝本。晋书什么人写的,全程称呼他为“帝”,资治通鉴什么人写的,参考的也就是三国志和晋书。三国志写的时候什么年份了,有什么也不敢细写。司马懿如果按照晋书蓝本来,就是龙傲天无疑了。如果按照三国来,那杜撰的空间更大,因为内容过于稀少。按照资治通鉴……你们确定要按照那么无聊的蓝本吗?

对于一个电视剧来说,首要必须精彩,紧凑,连贯,台词出彩,基本上逻辑通顺即可。这点上这个剧是做到的了。

很多人认为电视剧角色的形象甚至三观一定是主创认可甚至想弘扬的,这未免过于老派和一厢情愿。有时候描写或者演绎一个丰满多面的角色也是一种创造者的愿望,他未必是认可这种性格或者处事方式,但演绎和精彩的处理又是另一回事。至于那种三观是否被认可是另一个话题。

司马懿这个角色比较复杂,历来戏剧中负面形象也根深蒂固,这次以他为本位视角,很多东西立场会改变并不奇怪。戏剧本身就要有冲突的高峰,读出师表就是一种推动甚至激化矛盾的手法。刻毒不刻毒,当然刻毒,是不是在羞辱诸葛亮,当然是,但诸葛亮难道自己不羞辱别人吗?也羞辱啊,他羞辱人到了神级的地步,在传统戏剧里,被他损到死的也不是一两个了,但他的本意不在侮辱人揶揄人,而是在激怒对方后获得更多的机会。这种思维在司马懿这个角度,同样的出现并不奇怪。就创作而言,这一段写的不差,甚至可以是一种表现了“你最擅长的是心理战,但你也可能同样遭受心理战的攻击”的讽刺性桥段,这种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展开从情节推动上来看,没毛病。

《脂粉计》里有一段孔明说,你与我斗口斗智斗阵斗将都无妨,哪个与你来斗羞。这时候司马懿是已经穿上凤冠霞帔(诸葛亮送来的)了,但是他还是稳定输出,给送衣服的人好吃好喝,还敲打着挖情报,这种心理素质太强大了。诸葛亮原本就是有心激他,打仗都是攻心为先,出什么损招都太正常了,送个女人衣服也很过分,但是司马不动声色。诸葛亮就说这人太了不起了。知道他激不动司马懿,难以如愿,又被他气得心血上涌,才有后来七星灯求寿一折。

虎啸龙吟也是走这个路子,司马懿贯穿全剧的代表形象就是那只乌龟,心猿意马,越长越大,越来越沉得住气,也越来越多疑谨慎。到老已经是把什么都看透了,被人身攻击了不但不急,反而谋求反制,这才是一种合理的剧情推动。他读出师表,和孔明送女装其实是一样的逻辑“揭短,激怒你,气死你,你出现破绽,我趁机占便宜”。这就是在“斗羞”,你笑我不出站是怯懦女子,没种,我就笑你一生自负忠义才智,六出祁山却始终无功而返。两个人一样抓住对方的痛点,谁被气死其实都在五五之数。但主角是司马懿的情况下,孔明当然会因此挂掉。

我们站在诸葛亮这边太久了,一千多年都以汉室为忠义正统的眼光去凝视诸葛和司马长达数十年的对峙,并且把他当做“自己人”。可是现在你反过来从司马懿这个“异端”“奸臣”的角度看,观点和理由就必须完全颠覆。

有些人觉得新鲜,有些人当然就会不能接受,感到既有认知受冲击。难受,反感,都是可以理解的,因为颠覆了常识。但是对剧情来说,这种写法已经成功了。常识未必不能被颠覆,视角未必不能改变。当然,有人骂是正常的,和自己的认知不一样的时候,大家觉得愤怒也属于正常的情绪反应。

都没什么,只是一个角度改变的剧本,看着不习惯而已。无需如此不宽容和上纲上线,但要叫骂和拒绝也无所谓,因为既然敢于如此创作了,观众怎么反应也该有心理准备。

就文字层面而已,这个桥段缺乏温情脉脉的面纱,过于暴露出了世情的真相,是有些不太体贴,但比起那些愚昧无知的剧本,这种剧本远不到搞出大事流毒n年的地步。不必如此大惊小怪,因为这种事在生活里,其实比电视剧里可真是多的多了。


小邓吖01


这剧情被黑的更惨的其实是司马懿,司马懿什么身份?魏国大将军,地位等同三公,总督雍凉军事,魏军主帅。竟然在前线将士面前身穿女装?正史里光是送女装主帅被辱,前线将领就已经忍不住了,逼的司马懿千里请战,皇帝派辛毗持节以制之才压住。

魏军主帅在敌军阵前女装,大魏的颜面往哪搁?这里的司马懿不仅穿着女装,还在两军对垒之时。和将士们一起背诵敌国丞相为讨伐魏国写的表文?一口一个先帝的喊着?兴复汉室,还于旧都?魏国大将军喊刘备先帝,这已经不是司马懿政治生涯从此玩蛋的问题了,而是司马懿还要不要命了?这不是给曹睿鸟尽弓藏的绝佳借口?

丞相若看见此景怎么会吐血?恐怕早就乐开花了,说不定一笑病就好了。无论是季汉将士还是魏国士兵见了,肯定都认为司马懿疯了。这种打击己方人心,鼓舞敌军士气的事。司马懿会做吗?






奇怪视频君


看到司马懿穿女装在渭水河边念出师表这段好多“诸葛粉”在骂,挺不明白的,你们粉丞相到底粉的他什么?

这段里有一个镜头,丞相在跟着司马一起念出师表。丞相是被“气”的么?显然也太小看他了,他是无奈,是六伐不成、身体又不支的焦急和对先帝的承诺久久未能兑现的自责。这跟曹真等被气死是完全不同的,为什么他会说一句彼深知我也,因为这里的司马懿清楚什么是他最在意的,因为在意,因为“执念”,才有了“弱点”,但反而是这种“弱点”才让丞相更加“圣人”,如果丞相对司马念这段没反应那才有问题。

相反司马那边呢?面对对手送来嘲讽他的女装,他都能穿出去跑到渭水河边,还拿人家写自己心志的文章刺激人家,说好听的叫能忍,说不好听的叫人不要脸天下无敌,连个君子都算不上。

所以这段是贬了丞相而显了司马么?这段让丞相更“圣人”,司马更毒,更小人。

再说这剧对丞相的设定,众多的“诸葛粉们”声讨把丞相的智慧写低了,否定子午谷奇谋,说他穷兵黩武,写他被司马“气”。首先这剧丞相该赢的都赢了该输的也输了,只是不像演绎里如此“多智近妖”而已,这就受不了了?另外“诸葛粉们”到底是粉的他近妖的智,还是粉的他的圣心呢?“圣人”圣的是心,但不代表不会犯错,并且这剧从司马懿的角度来拍,你还指望对手把你当正义的?这剧把丞相设定为司马的偶像已经很照顾了。再说给丞相设祠庙是因为他多智么?我们从小听雷锋的宣传是因为雷锋聪明么?那是因为他们那颗心,是忠心、善心、爱人之心、坚守之心。诸葛爱民、忠心,守义,这剧没写么?光看到没写近妖的智了?这剧的丞相是不再有神人一样的智,但更多了圣人的圣心。

再说司马,这剧给司马的能力提了n档,很多人也因为这个而不爽,但这剧里写的“能力”更多的是种心机,他没有正面的调兵遣将,靠忍,靠揣度别人心思,靠耗来寻求自保寻求不输,他在人前演戏说来就来,善用阴谋而非阳谋,这整个过程司马显得越“聪明”,他不忠不信的小人感越强。最动人是普通人的圣心,最无耻是“聪明人”的小人心。“智”上捧的越高,“道”上摔得越惨。从这看这剧的司马懿还没到高平陵就已经挺黑的了,那些还在骂洗白的,到底是这剧真的在洗白,还是你认定了主角一定是白的所以一定会洗白然后把所有剧情都往洗白的角度去解释呢?到底是剧在洗白,还是你在洗呢?

这剧的重点不是谁输了谁赢了,谁厉害谁不厉害,这剧的重点在于所有输赢背后每个人的目的、出发点和他们的心理活动,这些心理活动之下展现出的人的最高尚和最龌龊的心性,所有的输赢成败都会成为过去,只有种种人性从古至今一直根植于每个人身上,长久不变。

“依依东望,是人心”。



影视水平线


司马懿,老狐狸的赤子之心

当第一遍粗看《军师联盟》时,我知道,最难的剧评一定是这篇。

不是因为司马懿穿女装消解了意义。

而是,今天的我们,因为和曹叡一样,

一直生活在以利益为导向的社会。

做事一定是以己方得利为出发点,以己方得利为结局。

我们即便想到司马懿的目的,也会嘲笑的断然否认。

因为,那个,太理想主义了。那个,太“为人民服务”了。

就差把司马懿的女装换成党旗,

背后奏其哀乐,耳边回响“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战士”了。

但是历史上的司马懿是什么?

那是乱臣贼子啊。犯上作乱,篡了曹家天下的阴谋家。

他,不更应该是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吗?

但其实,司马懿,包括他两个儿子都是理想主义者。

因为一个时代真的落幕了。

当年跟着曹操做子弟兵的曹真都去找曹操报到了。

三国局势已定很多年了,见过汉朝大一统的人们都老了,走了。

何晏,刘禅,曹爽这些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人,

是没有见过一统的江山。

他们在各自的三国里,过着舒服的小日子。

他们都是现实主义者,他们是没有动力去开疆扩土的。

这任务,蛮难的。不如,享受当下。

安享三国太平,已经是大势所趋。

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应该随波逐流。

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都属于那个时代的另类。

如果没有这些另类,说不定今日中国就是三个国家。

司马师和司马昭的理想主义,

在于他俩还有一个建功立业,一统江山的梦。

而他俩的老子,比他们更彻底一点。

司马懿是希望自己能给百姓带来太平的。

以此为出发点,他在多次测试曹丕后,

认为曹丕是同行者,才“拜其门下”。

对于司马懿来说,曹家是实现他“大一统的百姓安乐”的途径。

这和诸葛亮,以刘家为途径来实现他“大一统的百姓安乐”是一致的。

渭水河畔背着出师表的司马懿,只不过是魏国的“诸葛亮”。

他的确有资格背诵《出师表》。

而听了司马懿出师表和司马懿对信使分析的诸葛亮,才会说出:

“不但知我,还自知,到此境地。”

能成为对手的人,都是交心的朋友。

朋友之间,说话是敞亮的,那都是真话。

然后,两人在各自的大营里仰望星空,又“谈”了一次。

两人谈到了天意。

司马懿说自己不执著天意,而天意也必将吞噬两人中的一个。

后来,诸葛亮听到曹叡大败吴军的时候,又说到天意。

说天意弃苍生啊。

这“天意”到底是什么呢?

是由谁来完成“大一统的百姓安乐”吧。

司马懿之所以不执著,因为他有接班人,他觉得曹叡可以。

而这是诸葛亮最不能接受的。

自己日夜陪读的刘禅,居然不行。

诸葛亮就像大多数指望孩子做大幅度阶级跃层的中产阶级父母一样,

检查作业,订正考卷,指望孩子将来完成自己此生未达成的目标。

但是诸葛亮未达成的目标,要求孩子刘禅完成。

那么,刘禅就要比诸葛亮还要厉害,俗称“天才”。

天意告诉诸葛亮,是的,有这样的天才,但不是被你圈养的那一个。

是被曹丕散养在宫里的曹叡。

曹叡,没人教,已经会打仗了。

站在恰当的“老板”位子,又有野心,又正当青春,还懂业务。

他就是天意安排实现所有开创三国霸业的前代英雄梦想的人。

他将完成大一统中的百姓安乐。

对于司马懿来说,是不是在自己手里完成,从一开始就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参与进来就行了。

所以,他不执著。

而且这样的少年,还是在和自己的争斗中,成长起来的。

他更高兴。

而对于诸葛亮来说,

会打仗的曹叡是不会三月期限到,派个草包将军来送人头的。

所以,前一秒还乐呵的诸葛亮,下一秒就晕过去了。

真的,这魏国,老的还没死,小的已经成长起来了。

这太令人急火攻心了。

而且,老的和小的,已经培养出了不用言明的默契。

司马懿在接到圣旨后,先问曹爽是否已经到了长安?

催着他收拾行囊,但连接班人都没有到位,

这是三国时期,没有高铁,不可远程办公,车马很慢,书信很慢。

真十天后,司马懿下岗了,谁干活呢?

曹叡下着明催暗拖的圣旨,而司马懿懂他的心思。

所以,司马懿也就写了“书信很慢”的请战表。

君臣二人此时,为了不同的目的,

同心协力,同仇敌忾,熬死诸葛亮。

早已抱定熬死诸葛亮想法的司马懿,

自然不能出战。

于是,穿上女裙是应该的。

穿上女裙到诸葛亮面前来场时装秀,

那也是作为朋友,给阁下交个底。

别费劲了。我们强着呢,不和你争一时长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