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囊息肉】隨訪還是手術?

前幾天一個患者告訴我,他發現膽囊息肉近十年了,快被這討厭的“息肉”折磨的快瘋了……他也諮詢過,有的醫生建議他手術,有的建議他隨訪。膽囊息肉,何方神聖?

為了慎重考慮,我還是自行動手查閱最新權威文獻,根據我國與2017年歐洲多學會聯合指南推薦,以下內容以供參考。

【膽囊息肉】隨訪還是手術?


膽囊息肉是指凸向腔內的膽囊壁隆起性病變。可通過腹部超聲(彩超)掃描或分析膽囊切除術後的膽囊標本發現,發病率約為 0.3% ~ 9.5% 。

膽囊息肉分為假性息肉與真性息肉,前者比後者 更常見。70% 的疑似膽囊息肉為假性息肉。最常見的假性息 肉是膽固醇假性息肉,此外也包括局灶性腺肌症和炎性假性息肉。假性息肉自身不具有惡變潛能,而真性膽囊息肉則可以是良性或惡性的。最常見的良性息肉是腺瘤,而惡性息肉通常為腺癌。

臨床上大部分膽囊息肉沒有任何症狀,少部分出現上腹部不適感,或者噁心、腹脹等不典型症狀。

治療上,膽囊息肉以手術切除膽囊為主,但也只是少部分人膽囊息肉才需要真正手術。

【膽囊息肉】隨訪還是手術?


(1)膽囊病變息肉大小≥10mm(毫米),即1公分大小;

(2)膽囊息肉大小為6-9mm之間的患者,這時候就要看有沒有膽囊惡變為癌的危險因素,比如:1)年齡>50歲;2)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PSC);3)印第安族裔;4)無蒂息肉(包括局灶性膽囊壁增厚,厚度>4mm)。如果以上危險因素之一者,建議手術治療。

(3)明確患者出現腹痛等不適症狀由膽囊息肉病變印引起的。

(4)在隨訪期間膽囊息肉增大超過2mm者。

【膽囊息肉】隨訪還是手術?


備註:經過一項大型病例研究證明:印第安族裔患者的膽囊癌患病率 ( 5.5% ) 顯 著 高 於 其 他 族 裔 ( 0.08% ),相對患病率高的還有東亞人群。

本期科普到此為止,如果想閱讀更多醫學科普知識文章,可以【關注】林醫生聊健康或者【轉發】,定期更新好看新知識。如果想諮詢關於“膽囊息肉<6mm或者6-9mm如何隨訪”,可諮詢林醫生個人診室,謝謝。

【膽囊息肉】隨訪還是手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