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疫情"大考",人大該怎樣"答卷"?來聽慄戰書委員長講解!

這次疫情

這次新冠肺炎疫情,既是一次危機,也是一次大考。從人大職責和立法工作角度看,這次疫情給予我們的一條重要啟示,就是要牢固樹立法治思維,善於運用法治方式,依法防控疫情。

一要健全疫情防控法律體系,保證法律制度有效實施。

這次常委會會議通過的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就是完善健全法律體系、推動依法防控疫情的一個重大舉措。

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完善疫情防控相關立法,推動配套制度建設,完善處罰程序,強化公共安全保障,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範、運行有效的疫情防控法律體系。

今年,要加快評估和修改野生動物保護法、動物防疫法、傳染病防治法等法律,儘快制定出臺生物安全法。

要發揮人大監督憲法法律實施、解釋憲法法律的職責,推動各地各部門嚴格執行傳染病防治法、野生動物保護法、動物防疫法、突發事件應對法等疫情防控和應急處置法律法規,嚴格依法實施防控措施。加大對危害疫情防控行為執法司法的支持力度,依法嚴懲擾亂醫療秩序、防疫秩序、市場秩序、社會秩序等違法犯罪行為。

要通過法律實施監督和工作監督,規範捐贈、受贈行為,確保受贈財物全部及時用於疫情防控。支持疫情期間矛盾糾紛化解,推動相關案件審理工作,對於涉及防控疫情的案件,要依法及時處理、定分止爭。推動各地依法及時準確做好疫情報告和發佈工作,依照法定內容、程序、方式、時限報告疫情信息。

二要加強全社會法治意識的培養,推動依法防控各項工作。

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也是一次依法行政、依法履職、依法推動各項工作、實現社會依法治理的重大實踐。各級國家機關拿起法律的武器,嚴格履行法定職責、執行法律規定,依法做好排查治療工作,依法維護經濟社會正常秩序,在防控工作中真正體現了法律的引領和威懾作用。

全國人大常委會要把依法防控疫情的思想融入到立法、監督工作之中,推動傳染病防治法、野生動物保護法、突發事件應對法等法律的運用。

推動基層開展疫情防控普法宣傳,引導人民群眾增強法治意識,讓廣大黨員幹部和人民群眾知法、懂法、信法,讓法治精神、法治理念深入人心,自覺支持和配合疫情防控工作。

強化疫情法律服務,通過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機制,加強法律介紹和解讀,主動發佈權威信息,及時回應社會關切,匯聚戰勝疫情的信心和正能量。

三要依法履行職責、發揮作用,助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

今年,全國人大常委會的立法工作和監督工作要緊緊圍繞黨中央確定的重大立法項目,緊緊圍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緊緊圍繞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全面深化改革的法律制度來進行,包括制定鄉村振興法、出口管制法、海南自由貿易港法、期貨法等,作出有關授權決定,以及有關的法律修改,都要加緊推進,為經濟建設增添力量、為改革開放保駕護航。

監督工作要堅持寓支持於監督之中,在監督中體現支持,依法履職,特別是審議有關報告和專題調研,要重點在企業有序復工復產、三大攻堅戰、“六穩”工作、春季農業生產、人流物流安全有序暢通、就業、民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投資、補齊公共衛生短板、穩定和促進居民消費、推進對外開放和國際合作、穩定和引導市場預期等方面體現支持,發揮積極作用。代表工作和對外交往等,也要體現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持。

中華民族是百折不回、自強不息的民族,中國共產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政黨。我們堅信,有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有強大的動員能力和雄厚的綜合實力,有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的團結奮鬥,我們一定能夠戰勝這場疫情,也一定能夠保持我國經濟社會良好發展勢頭,實現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的目標任務。

這次疫情

來源:中國人大網 慄戰書委員長2月24日在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上的講話摘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