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裡故鄉那條河


夢裡故鄉那條河

這個些許乾燥的冬天,少了幾份雨水的溫潤不說,加上讓人壓抑到極致的霧霾籠罩,非常得不適,傍晚時分,我的一個很要好讀著朋友邀請茶坊品茶聊天,這倒是個不錯的想法,於是應邀赴約。


夢裡故鄉那條河

茶坊精緻典雅,古色古香的木格子窗,素雅的簾紗,一曲不變的高山流水,相互交融,緩緩流動,一切都是我非常熟悉的味與形,因為常來,包括我喜歡的位置,臨窗,看車流如梭,人來人往,觀時間裡景象,朋友早已定了我喜歡的位置,點了我去茶坊必喝的上好龍井,幾份我喜歡的小點心,上好的龍井清而有形,淡有純香,無論你怎樣挑剔的舌尖始終品味的都是風吹日曬嚴寒洗禮過後茶的永不褪色的原汁原味,朋友熟知我的習性,什麼都準備的讓我舒暢,我們在一起就是沒有界定的聊,順著時光的緯度,沿著興趣的延伸,文學美食,風土人情,名人傳記,宗教信仰,茶餘飯後的俗,心靈雞湯的毒,我說,馬上春節了,你準備的怎麼樣了,因為朋友也是個極其講究的美食胚子,她說,如今啥都不缺,每天每頓都吃的很好,好像需要準備的不多,我說,是啊,現在是啥都不缺,吃的也好,唯一缺的是人性人心,吃的也是好了,食品有了超標的激素,有了超標的防腐劑,各種對身體有嚴重傷害的化學產品用於食品的染色調味提鮮保質,可怕到你不敢想象,你居然還說吃的好,好什麼,如今這年月作為老百姓吃的都是垃圾,不要給我說你吃的多好,好食品輪不著你,別說好食品,稍微好點的食品都輪不著你,層次不夠,別說你有錢,就是你家有座金山,真正安全的食品你也是買不到的,普通市場上是不會有的,這就是所謂的,三六九等最上品與核心的區別,作為普通人,吃不死,就是你的福氣,朋友聽的津津有味,很有顏色的給我遞點心續水,讓我繼續給她講,我說,這個話題太沉重與悲哀,給你講點我小時候故鄉的事吧,朋友說,好啊,喜歡聽,我端起茶杯輕輕喝了一口,那就給你說說我故鄉的那條河吧!


夢裡故鄉那條河

我作為一個地道的大山裡的人,山水情節是很重的,尤其出生在上世紀改革開放前夕的70年代,人所處的時代,環境,接受的教育思想,是完全不同的,哪個年代更多的是純樸善良,多數人都害怕做昧良心的事情,人們對環境保護意識特別強,每逢趕集買菜採購日用品,不是手編竹揹簍,就是竹攏子,要麼就是圓的小竹藍,其次是布袋,那時候好像就沒有垃圾,就一點房前屋後的樹枝爛葉清理一下集中一起點燃成灰之後就成了肥料,人畜糞便在統一的糞池稀釋發酵後便是最好的農家肥,比當時的碳胺,複合肥都要好,那時候我根本不知道什麼叫自來水,什麼叫漂白粉,因為我小時候的家鄉,抬眼可見的一條大小河流,澗溪,山泉煙,你是完全可以沒有任何顧慮隨手淘一下就可以捧起了解渴飲用的,即使在豬瘟大疫的災年,死豬無數的年景,沒有多少文化甚至不識字的善良鄉親自我約束休養能力都極好,大量死了的豬,都會自覺的深埋遠離河流澗溪的荒野之地,從不會也不會有人往河道里丟動物實體,即使自然死亡的蛇鼠屍體在河裡,只要鄉親看見,不管是誰都會撈出來埋掉,所以我記憶裡最清晰的是家鄉的每條河流,永遠是那樣的靜謐無私,那樣的清澈見底,那樣的甘甜醇香,還有淡淡小野魚的魚腥,那種魚腥很好聞,似乎充滿山水自然的味道,我記憶裡,每天清晨家家戶戶在天剛麻麻亮的時候,就跳著擔子木製水桶,給家裡的水缸裡存水,有的是瓦缸,有的是木桶,總之都會在這個時候給家裡挑夠一天的煮飯生活用水,因為這個時間的水是最乾淨的,到了8~9點到了放牛羊的時候,牛羊上山前都會在河裡喝足夠的水,到了晌午河裡成了嬸嬸,婆婆,婦人的天地,木盆,搓板,一頭稍扁的木棒齊上陣,是洗衣服的時候了,拍拍打打,洗洗涮涮,是一道很美的風景,在我讀中學的時候是需要住校的,中學在隔著一座大山步行15里路的鄉政府旁邊,每週六回家,週日從家裡帶上足夠一週時間吃的菜和稻米,大大小小的瓶瓶罐罐會裝滿兩個書包,然後三五同學在崎嶇的山路樂呵的往學校去,中學旁邊就是一條很大的河流,我們整個中學那時候將近三四百人,學校的食堂只負責給老師做飯,學生的飯學校只負責在很大很多的蒸籠裡負責給你蒸熟,一次需要交自家帶去柴火換的票,一次好像就是一兩角錢,具體多少我記不清了,因此每天早上我們中學最美的風景便是河道里歡聲笑語的少男少女一人端一個搪瓷碗半碗米在河裡淘米的身影,說話聲,歌聲,打鬧,嬉戲,什麼樣的畫面都有,美的絕倫,美的不勝收,但是在我心中醉美的是家鄉的河,她用無私的情懷,以最潔淨的方式,最隱秘的愛養育了我們一輩一輩的山裡人,給了我們永不被侵蝕的純樸與厚重。


夢裡故鄉那條河

當我時過境遷,再次回到久別的故鄉,夢開始的地方,一切都已成傷,滿目瘡痍的家鄉垃圾遍野,河流也沒了那份順暢,山水凸現的是悲情與絕望,人為的破壞,發展的脫節,河道變窄,各種垃圾擁堵,看著眼前的故鄉,我無慾的沉默,似乎有種無法喘息的難受,我無數次問自己,怎麼會成這樣,家家戶戶用上了所謂的自來水,實際上是從更遠更高的山澗淨水之處修築的普通蓄水池,然後埋上塑料水管通向各家各戶,實際上喝的還是沒有任何淨化的山泉水,只是近處的河流早已骯髒不堪,烏煙瘴氣,眼前此景我百思不得其解,終於在我第二次回故鄉的時候弄明白了,通過聆聽交流,我突然感覺發現,曾經善良純樸厚道的山裡鄉親早已被現實的速度缺失入侵,而且有過之而不及,自私,虛偽,圓滑,不擇手段,不切實際的違背,硬生生的把自己耐以生存的故土折磨的千瘡百孔,曾經我想過落葉歸根,在山水靜美,伸手不見五指的漆黑的大山裡,土牆,瓦房,結滿燈花的油燈下,在故鄉的原生態裡,寫盡我生命裡所有相逢的故事,所有我能想到的文字,但是如今,我已沒了那份衝動和心境,因為故鄉已經變成了我不曾心動眷戀的模樣,繁華的城市我一樣能將我期許的文字世界賦予完整的始終。


夢裡故鄉那條河

夢裡故鄉那條河再也回不去了,也許只能在我餘生很多個午夜的夢裡魂牽夢繞,緩緩流淌,無聲無息,沒有悲傷。


夢裡故鄉那條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