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施肥,營養防病蟲害這才是當下農民應該做的事

合理施肥不僅能促進作物生長,還能減少病害的發生,這在前面已經講過。但是,肥料為什麼能夠防病以及如何發揮肥料防病的作用,我們應該有個理性的認識。

1、走出農藥防治病的誤區。

傳統的植保觀念認為,只有農藥能防治作物病蟲害,所以很多農民打藥很重視,而忽略了其他防病措施。這其實是植保觀念的一種誤區。用農藥防治作物病害是一種治標措施,不能從根本上解決作物的病害問題,反而帶來一系列惡果,如環境和農產品汙染,影響人們身體健康,增強病菌的抗藥性以及增加生產成本。防治作物病害最根本的措施應該是通過科學的栽培管理和均衡的營養供給來栽培健壯植株,使作物少得病或不得病,從而少用農藥,甚至不用農藥。

科學施肥,營養防病蟲害這才是當下農民應該做的事

走出農藥防治病的誤區。

2、營養防病機理。

第一,增強作物抗病菌侵染能力。如使用鉀肥能促進纖維和木質素的形成,使病菌難以侵入體內;適量的鈣鋅硼能使作物表皮細胞膜穩定性提高,減少向外溢泌小分子的營養物質,如葡萄糖、氨基酸等,從而減輕病菌侵染。

第二,促進蛋白質形成。一般認為,病菌、病毒只能以小分子的糖類和氨基酸以及酰胺類為氮源養料,進行生命活動,增施鉀肥促進可溶性氮形成大分子的蛋白質,病菌、病毒難以吸收利用,因而抗病性提高。還有微量元素硼、鋅等也能促進氨基酸轉化為蛋白質,減少體內遊離態氨基酸含量,這是施用硼、鋅微肥能減少作物發病的重要原因。

科學施肥,營養防病蟲害這才是當下農民應該做的事

通過施肥增強作物抗病菌侵染能力

第三,促進作物體能酚類化合物的形成。一般說來,凡是體內含酚量高的作物或品種,抗病能力強,因為酚有殺菌作用,適量施用鉀肥,可增加作物體內酚類含量,減少病菌危害,偏施氮肥或氮肥過量,作物含酚量降低,容易感病。

第四,促進澱粉形成。作物的抗病性與自身體內澱粉含量有密切關係,因為澱粉含量高,體內可溶性氮含量低,碳氮比大,不利於病菌繁殖,因而不易發病。舉個例子,水稻在分櫱期和抽穗期其體內澱粉含量最低,而此時正是稻瘟病高發時期,磷鉀肥能促進光合作用和澱粉形成,因而能增強抗病性。微量元素鐵鋅錳銅等,對光合作用的正常進行是必不可少的,高分子碳水化合物的形成也離不開這些微量元素,微量元素缺乏時,作物抗病性弱。硼雖然不直接參與光合作用合成蛋白質,但硼不足時,光合產物糖類和氨基酸等就會在葉片中大量積累,使葉片變厚、變脆、甚至畸形,阻礙光合作用的繼續進行,所以硼也是重要的抗病營養元素。

第五,直接殺傷病原菌。如鋅具有直接毒害病原體的能力,對病毒有固定作用,阻礙病原體向上移動;銅錳對病原菌也有毒性。

科學施肥,營養防病蟲害這才是當下農民應該做的事

大棚番茄

3、營養防病具體措施。

第一,講究施肥原則。重視營養元素之間的平衡,經濟作物地區土壤以氮多磷過剩鉀不足為主,平衡施肥並不是用3個15、3個16、3個17等氮磷鉀平衡配比的複合肥,而是要因地施肥,因作物施肥,能做到測土施肥最好。

第二,有機與無機化肥配合使用。有機肥除含有作物必需的氮磷鉀外,還含有中微量元素,是一種多營養成分的肥料,與化肥配合施用增產效果十分顯著。化肥之所以不能代替有機肥,是因為土壤肥力並不單是為作物提供營養元素,還要為形成土壤團粒結構積累有機質,協調土壤水、肥、氣、熱平衡,為作物吸收養分創造條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