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氓的大英帝國曆史上曾佔據的那些海上戰略要地

作為18世紀和19世紀總共超過200年的世界霸主,作為島國的大英帝國雖說是順應了時代,但也是其開創了時代。其先後戰勝了無敵的西班牙、銳氣的法蘭西、還有鉅富的尼德蘭,打敗了所有競爭對手,最終才站到了世界之巔。作為依賴海洋起家的大英帝國,自然要以海洋為本,建立無敵的世界艦隊是必備的,擁有超強的工業實力也是必備的,有著廣袤富庶的殖民地更是必備的。

但是在那個天空還沒有被開發的時代,控制海洋就等於控制了一切,所以最為重要的就是控制海洋。而海洋是無限廣闊的,大英帝國就算足以打敗世界其它國家的總和,也並沒有能力佔據整片蒼藍世界。於是,聰明的英國人就以點控面,佔據了世界上最重要的據點,進而控制住了整個世界。

流氓的大英帝國曆史上曾佔據的那些海上戰略要地

巔峰大英帝國

下面我們就來一一盤點,老謀深算的大流氓大英帝國曆史上佔據過的那些足以鉗制世界的戰略要地。

1、直布羅陀、埃及蘇伊士

流氓的大英帝國曆史上曾佔據的那些海上戰略要地

地中海


流氓的大英帝國曆史上曾佔據的那些海上戰略要地

馬耳他


流氓的大英帝國曆史上曾佔據的那些海上戰略要地

塞浦路斯


流氓的大英帝國曆史上曾佔據的那些海上戰略要地

被英國關起來的地中海

眾所周知,地中海是歐洲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核心區域,這裡孕育了古埃及,古希臘,古羅馬,迦太基等諸多文明。而且浩瀚的地中海波瀾不驚,不會有颱風,不會有海嘯,是一塊平靜溫潤的碧玉,孕育了當時世界最繁華的商業和海洋文明。可是廣袤無垠的地中海卻是腹大口小,整片汪洋卻只有兩個狹窄的出海口,那就是西方的直布羅陀海峽,和東方的埃及蘇伊士運河。只要鎖住這兩個關鍵出口,就足以將地中海中的所有商船艦隊關在門裡。眾所周知,風平浪靜的地中海四岸都有許多良港,法國、西班牙一半以上的貨物吞吐將無法流出流入,意大利、土耳其更是被直接關在了地中海中。

直布羅陀自1704年被英國佔據,歷史上與西班牙經過了多次爭端,但是現在仍然還屬於英國的海外領地,乃是英國鉗制地中海諸國的一步至關重要的棋子,一直自詡海洋大國的英國絕不會放棄直布羅陀。蘇伊士,自1882年英國進駐蘇伊士後,直到1956年才歸還給埃及。二戰時,爭奪蘇伊士乃是德國和英國在北非拉鋸的重要因素。

2、馬耳他、塞浦路斯

流氓的大英帝國曆史上曾佔據的那些海上戰略要地

直布羅陀

英國在控制住了地中海的兩個出口之後,自然就要在地中海內部找尋一些根據地,作為海洋大國的英國自然就看上了地中海上兩個極為重要的大島,馬耳他和塞浦路斯。分別是西地中海和東地中海的心臟。佔據這兩個島,英國就有了控制整個地中海的支點。一旦發生戰爭,皇家海軍大可以從這兩個據點出發偷襲歐洲其他國家的後背。而且可以隨時支援直布羅陀和蘇伊士,相當於英國在地中海上兩個固定的海軍基地。

自1800年英軍進駐馬耳他,到1964年馬耳他獨立,英國殖民馬耳他達到整整165年,也就是說,英國控制了地中海西部的心臟達一百多年,二戰期間,馬耳他在地中海爭奪中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英軍在馬耳他頑強的抗擊著德意的海空攻擊,守著地中海的心臟,形同一把插入法西斯內部的尖刀。

塞浦路斯1878年到1960年期間屬於英國殖民地,英國控制著東地中海的心臟,將奧斯曼土耳其關在了自家國門內,同時也輻射著整個阿拉伯地區,在一戰和二戰中,塞浦路斯島都起著很重要的作用。一直到現在,英國仍然在塞浦路斯島有著佔塞浦路斯總面積4%的領土作為軍事基地,大英帝國在東地中海仍然有極為重要的影響力。

3、巴林、霍爾木茲

流氓的大英帝國曆史上曾佔據的那些海上戰略要地

英國控制下的波斯灣

巴林,波斯灣的心臟,波斯灣內第一大島,其戰略意義就是一把插入波斯灣心臟的尖刀,足以鉗制整個波斯灣國家。特別是波斯灣發現大量石油儲藏之後,巴林不僅是產油國,更是運輸要道上重要起點。霍爾木茲海峽是波斯灣的唯一出海口,全世界有一半左右的石油都是從此運出,是東亞日本韓國等的命門。

英國於十八世紀上半葉開始控制巴林,1933年更是攫取了巴林的石油開採權。並且通過控制阿曼,進而控制了霍爾木茲海峽,直到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才從巴林和阿曼完全撤軍。英國當年控制著這兩處,就形同於掐著整個世界大動脈,但是隨著石油資源的越發重要,加上民族主義的崛起,英國並沒有能夠長期佔領此地。

4、新加坡、香港

流氓的大英帝國曆史上曾佔據的那些海上戰略要地

英國控制下的遠洋航線


流氓的大英帝國曆史上曾佔據的那些海上戰略要地

馬六甲

新加坡作為馬六甲海峽的咽喉,更是整個東亞世界的咽喉,東亞各國依賴的石油資源,礦產資源大部分都需要經過狹長的馬六甲海峽然後運往東亞,東亞各國的貨物出口,也需要經過馬里加海峽運往歐洲和非洲,所以馬六甲海峽乃是世界性的咽喉要道。而香港乃是英國勢力深入東亞的一把尖刀,乃是世界性的深水良港,位於中國最為富裕的珠三角地區,也扼守著我國第二大航運河流珠江的出海口,具有很高的戰略價值。

英國自1819年開始便控制了新加坡,藉此控制了海上咽喉要道馬六甲海峽,因為新加坡臨近世界最大的橡膠產地東南亞,所以其不僅戰略意義十分重要,其經濟地位亦是極為可觀,橡膠作為工業產品最好的粘合劑和密封劑,屬於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核心部件,英國通過控制新加坡,實現了經濟和軍事兩大戰略部署,直到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新加披才通過不懈的努力獲得了獨立。

香港,作為中華固有領土,自1842年英國入侵中華以來,香港就被英國控制著,因為香港的特殊地位,被英國當成了工業產品銷往中國的重要據點,成為了英國在整個東亞的立足點。通過佔據香港,英國勢力開始了在整個東亞的侵略,那是一段民族屈辱歷史。直到1997年,香港重回祖國懷抱,才洗去了這段殖民歷史。

5、開普敦

南非開普敦,位於非洲大陸的西南角,好望角。在沒有蘇伊士運河前,乃是歐洲通往亞洲的必經之路。即使在蘇伊士運河開通之後,許多超大型商船還是得繞道好望角。好望角作為航線上的重要補給點,是大型貨船的重要中途補給站。

在蘇伊士運河未開通前,開普敦簡直就是歐洲殖民者的大動脈,荷蘭、葡萄牙等國都需要商船不斷從亞洲往國內輸血,英國控制著開普敦,就等於掐著許多歐洲國家的喉嚨。即使在蘇伊士運河開通後的現在,蘇伊士運河的最大承載量為22萬噸上下,而遠洋航行,三四十萬噸級別的貨船比比皆是,大型貨船還是必須要繞道開普敦。戰略意義仍然很重要。

開普敦歷史上,曾被多國入侵,先後有葡萄牙、荷蘭和法國。於十九世紀初被英國佔據,開始了被英國殖民的歷史。英國在此經商和攫取,賺得了大量財富。直到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南非才脫離英聯邦,實現了獨立。

6、墨爾本、悉尼、奧克蘭

流氓的大英帝國曆史上曾佔據的那些海上戰略要地

奧克蘭

悉尼和奧克蘭,對應著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乃是南半球遠洋航線的重要中轉根據點,而且也是南印度洋和南太平洋的交界區域,以點蓋面,控制著一整片的海洋。雖然自十八世紀下半葉到二十世紀初,英國在這兩個地區殖民統治了一百多年,當然,作為白人領地的新西蘭和澳大利亞在殖民期間一直擁有高度自治權,英國為兩國也留下了很好的統治基礎。

7、百慕大群島、福克蘭群島(馬爾維納斯群島)

流氓的大英帝國曆史上曾佔據的那些海上戰略要地

英國向西的主要航線

兩處群島分別位於大西洋的一南一北,是英國在大西洋上的兩個重要據點。

十七世紀初英國就佔據了百慕大群島,並宣示了自己的主權,百慕大群島瀕臨北美,是歐洲通往北美航線上的重要中轉站。而福克蘭群島位於南美,而且地處較高緯度地區,乃是英國控制南下繞麥哲倫海峽商船的一個重要據點。一南一北,扼守著兩條重要航道,一直到現在都牢牢掌握在老謀深算的大英帝國人手中。

8、馬爾代夫、查戈斯群島

流氓的大英帝國曆史上曾佔據的那些海上戰略要地

英國控制的印度洋

作為海洋霸主的大英帝國,在控制了多片海洋的情況下,自然不能放棄浩瀚無邊的印度洋,但是印度洋雖然廣闊無邊,但是除了非洲沿岸之外,核心區域卻沒有什麼大島,於是狹小的馬爾代夫群島和查戈斯群島便成為了大英帝國控制印度洋,建立海軍基地的不二選擇。

馬爾代夫於十九世紀後半葉成為大英帝國的保護國,1965年獲得完全獨立。英國之時佔據著馬爾代夫,並沒有在馬爾代夫建設更多的軍事基地。那是因為英國佔據著位置更好的查戈斯群島,位於馬爾代夫群島正南端的一塊寶地,乃是印度洋中心區域集中的數千個大小島嶼。自十九世紀初,便由英國佔據,後來成為英屬硬度楊領地,英國便一直佔據著這個位於印度洋核心區域的橋頭堡,控制著印度洋上的風向,也是控制南亞、西亞和東非的重要據點。現在查戈斯群島上還有著英美兩國的海空基地。在兩次海灣戰爭和阿富汗戰爭期間,迪戈加西亞島基地均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流氓的大英帝國曆史上曾佔據的那些海上戰略要地

查戈斯群島

​雖然2010年英國在該群島周圍劃定約103.6萬平方公里的海洋保護區,毛里求斯產生爭執,2015年仲裁庭裁決英國違反海洋法公約,但英國繼續控制著這一有爭議的海域。2015年《南共體要求英國結束對查戈斯群島的非法佔領》要求英國撤離,實現非洲完全獨立。但是查戈斯群島對於英美兩國擁有著非同一般的戰略意義,通過和平手段是不可能要回這塊地方的,相信大英帝國在未來很長時間內仍然會佔據著這塊印度洋上的橋頭堡,繼續影響著印度洋周邊地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