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红楼梦》没看懂丫鬟的吃饭时间?怎么错开的?

用户3222852378262


《红楼梦》第五十二回,宝玉回到屋中,药香满室,一人不见,只有晴雯独卧于炕上,脸上烧的飞红。又摸了一摸,只觉烫手,忙又向炉上将手烘暖,伸进被去摸了一摸身上,也是火热。因说道:“别人去了也罢,麝月、秋纹也这么无情,各自去了?”晴雯道:“秋纹是我撵了他去吃饭了,麝月是方才平儿来找他出去了。两个人鬼鬼祟祟的,不知说什么。必是说我病了不出去。”


可见她们吃饭是没有固定程式的。完全可以随机替换找吃的。

第四十一回,一时吃毕,贾母等都往探春卧室中去闲话,这里收拾残桌,又放了一桌。刘老老看着李纨与凤姐儿对坐着吃饭,叹道:“别的罢了,我只爱你们家这行事,怪道说,‘礼出大家’。”凤姐儿忙笑道:“你可别多心,才刚不过大家取乐儿。”一言未了,鸳鸯也进来笑道:“老老别恼,我给你老人家赔个不是儿罢。”刘老老忙笑道:“姑娘说那里的话?咱们哄着老太太开个心儿,有什么恼的!你先嘱咐我,我就明白了,不过大家取笑儿。我要恼,也就不说了。”鸳鸯便骂人:“为什么不倒茶给老老吃!”刘老老忙道:“才刚那个嫂子倒了茶来,我吃过了,姑娘也该用饭了。”凤姐儿便拉鸳鸯坐下道:“你和我们吃罢,省了回来又闹。”鸳鸯便坐下了,婆子们添上碗箸来,三人吃毕。


从这段话里可以看出,

一、丫鬟跟丫鬟也是不同的,像鸳鸯就被大家看重,凤姐和她一起捉弄刘姥姥,就像哼哈二将,并且拉她一起吃饭;

二、李纨、凤姐都要等众人吃完后吃,作为丫鬟恐怕应该更加等而次之;

三、鸳鸯毕竟是丫鬟,凤姐拉她一起吃饭,也是不合礼法的,刘姥姥的话一箭双雕,其中也有鄙视:你们什么大家?拿客人取笑不说,主子丫鬟一起吃饭是哪家礼法?

说得远了,对不起。不过丫鬟们吃饭具体的轮流方式应该与主题关系不大。


伴读红楼梦


《红楼梦》里主子吃饭分拨,丫头吃饭也分拨。

《红楼梦》里,一般是贾母和孙子、孙女、黛玉先吃饭,王夫人、邢夫人、王熙凤和李纨伺候。如果贾母发话,某个媳妇可以不用来伺候用饭。例如黛玉进贾府那回,贾母就告诉邢夫人不用过来伺候吃饭;第二拨吃饭的是王夫人、邢夫人,她们分别由媳妇和丫头婆子们伺候吃饭;第三拨吃饭的是李纨和王熙凤。

所有的主子都吃完饭了,丫头才可以吃饭。丫头吃饭分两拨。

第一拨是大丫头吃饭。

探春、李纨、宝钗三人一起吃饭。饭后各人贴身丫鬟侍奉洗脸喝茶。茶罢,侍书吩咐小丫头们:“好生伺候着,我们吃饭来换你们,别又偷坐着去。”主子吃饭完,大丫头先吃饭,小丫头听主子使唤。

有时候,主人吃剩下的饭菜,就赏赐给各房的大丫头。有时候是主人点明道姓赏赐的。例如,王夫人赏过袭人两碗菜。

有时候是主人吃剩下后,没有指明给某个人,就由大丫头统一分给众人吃。两宴大观园那回。

鸳鸯便问:“今儿剩的菜不少,都那去了?”婆子们道:“都还没散呢,在这里等着一齐散与他们吃。”鸳鸯道:“他们吃不了这些,挑两碗给二奶奶屋里平丫头送去。”凤姐儿道:“他早吃了饭了,不用给他。”鸳鸯道:“他不吃了,喂你们的猫。”婆子听了,忙拣了两样拿盒子送去。鸳鸯道:“素云那去了?”李纨道:“他们都在这里一处吃,又找他作什么。”鸳鸯道:“这就罢了。”凤姐儿道:“袭人不在这里,你倒是叫人送两样给他去。”鸳鸯听说,便命人也送两样去后。

大家吃完饭,剩下许多菜,鸳鸯负责分配众人吃。刘姥姥一进荣国府,看见凤姐吃完饭后桌上碗盘森列,仍是满满的鱼肉在内,不过略动了几样。这些剩下的鱼肉就由平儿负责分配给众人吃。

当然里这些剩菜是额外分配的,每个等级的丫头,都有自己相应等级的饭菜。

第二拨,小丫头吃饭。

大丫头吃完了,小丫头们再去吃。

莺儿巧结梅花络那回,宝玉吃完小荷叶莲蓬羹,“窗外婆子说“姑娘们的饭都有了。”宝玉道:“你们吃饭去,快吃了来罢。”……袭人等听说方去了,只留下两个小丫头听呼唤。”袭人吃完饭,回来再换小丫头去吃饭。

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就是鸳鸯和平儿等人,陪着主子一起吃饭。

刘姥姥游大观园时,李纨和凤姐一起吃饭,这时,鸳鸯进来了。凤姐就拉着鸳鸯一起吃饭。

鸳鸯和尤氏也一起吃过饭。中秋节前夕,尤氏伺候贾母吃完饭,在贾母房里吃饭。尤氏说不习惯,贾母就命鸳鸯、琥珀和银蝶陪着尤氏一起吃。

王熙凤也拉着平儿一起吃过饭。于是把平儿的饭也送到了凤姐的饭桌上。凤姐坐在炕上,平儿在炕沿上半坐着陪着凤姐吃饭。

能陪着主子吃饭,对于大丫头来说是一宗荣耀。小丫头想都不敢想。

吃饭的顺序能看出贾府丫头的地位。


润杨的红楼笔记


在《红朋友楼梦》中最不缺的人就是丫头了,贾府每位小姐都有很多的丫头,她们是小姐的朋友也是她们的生活助理,反正一般情况下她们都会陪伴在主子左右。那么这样一来就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难道丫头们都不需要吃饭吗?那么她们又是怎样错开,既然照顾好自己的小姐,但是又保证自己的日常生活不受干扰呢?这其中的学问,且看下文分析。

第一,丫头们的吃饭时间一定是在主子们吃饭之后,贴身大丫头照顾饮食

丫头的吃饭时间不一定是很固定的,因为她们必须要照顾好自己的主子吃完饭,她们才可以去吃饭,所以按照平常而言,主子们吃饭规律那么她们吃饭的时间就很固定,反之就看时间的限制了,其实在很多方面都可以看得出来这种模式。

贾母为了款待刘姥姥特意在缀锦阁吃酒,她们都吃好了到探春的屋子里去参观去了,此时才轮到王熙凤和李纨这一辈的少奶奶们吃饭,而后才是丫头们吃饭。

鸳鸯便问:“今儿剩的菜不少,都那去了?”婆子们道:“都还没散呢,在这里等着一齐散与他们吃。”鸳鸯道:“他们吃不了这些,挑两碗给二奶奶屋里平丫头送去。

根据鸳鸯的话可以知道,丫头的饭食除了固定的份例之外,在主子们举行宴会的时候,吃剩下的饭就是他们当天的饭食。不过应该不是她们吃剩下的饭菜,宴会应该同类型的饭食会准备很多,所以应该是把备菜分发下去。

对于这一个方面,另一次贾母的宴会也有相应体现。探春等小姐吃饭,都是她们的贴身大丫头在一旁照顾,贾母开饭,探春的丫头侍书也就去取碗筷来。之后贾母吃饭完才到尤氏等少奶奶去吃饭,此时鸳鸯和尤氏的丫头都是在一旁服侍贾母和众位小姐们吃饭的人,所以她们一直都没有吃饭。后来贾府喜欢看人吃饭热闹,于是让鸳鸯、琥珀、尤氏的丫头银蝶也一起吃饭。

探春、李纨和宝钗一起参与管家,她们吃饭的时候平儿正好过来帮着她们处理事情,于是平儿同她们的丫头一起照顾她们三人吃饭,吃完了饭,侍书,素云,莺儿三个,每人用茶盘捧了三盖碗茶进去,所以对于小姐们吃饭就是她们自己的丫头在照顾她们。

后来她们三人吃好饭,平日才回去吃饭,她的菜和王熙凤的菜是完全不同,但是王熙凤和她关系好,于是便让她同桌吃饭,但是平儿仍旧不敢完全坐在炕上,而且她最后也是陪着王熙凤吃完了饭她才回去忙工作,临走还要交代小一级的丫头做好事情。

第二,吃饭的顺序,大丫头、小丫头按照不同的等级去吃饭

贾府的规矩一直都很多,吃饭也是又重重的规矩,主人们之间有规矩丫头们之间也有。其中吃饭的顺序,大丫头吃完了才轮到小丫头们,因为大丫头们照顾好少主子们吃饭之后,其他的差事都比较容易了,那么小丫头么随时待命就好。此时就是大丫头们的吃饭时间,她们回来之后才是小丫头们的吃饭时间。

一时等他三人出来,待书命小丫头子:“好生伺候着,我们吃饭来换你们,别又偷坐着去。”

因为主子身边不能没人,而且大丫头们是主子们的贴身助手,她们需要承担的责任比较多,所以她们赶紧吃好了饭来照顾小姐才是最重要的,所以这项规定也就约定俗成了。

另外有一次晴雯生病了,秋纹和麝月陪着她,后来平儿找麝月说话麝月去了,晴雯就催着秋纹去吃饭了,所以这个过程里可以知道晴雯和麝月是平级,她们都吃过了饭了后面才是麝月去吃饭。

晴雯催碧痕吃饭、麝月吃饭了

第三,额外的加餐可以不必限定时间

丫头们的吃饭时间除了正常的开餐时间,其实还有一种特例,就是额外的加餐,这个时候就是她们可以随意定下开饭时间了,像什么时候吃就看厨房什么时候做好她们单点的饭食了。其中芳官就让柳嫂子特意给她加过一次餐。虾丸鸡皮汤、酒酿清蒸鸭子、胭脂鹅脯、奶油松瓤卷、绿畦香稻粳米饭,本来很丰盛的菜色芳官却觉得腻,但是宝玉和春燕都吃得很开心。

其实除了芳官的加餐,其他的一些丫头也要过一些加餐,比如晴雯的面筋、素炒茼蒿、司棋的豆腐、鸡蛋等等,她们凭借着自己和小厨房的关系就可以去另外点一些想吃的饭食,不过次数也不能太多不然也难免生出好多世故。对于加餐就可以不限定时间,随时想吃都是可以的。

总的来说,贾府丫头们的吃饭的时间就有三种模式,最主要的规矩就是在主子们吃完饭后她们才能吃饭,其次就是大丫头吃好饭小丫头们才可以去吃,最后就是加餐的例外,对于这种模式下大家想要什么时候吃饭就是自己决定的了。贾府是一个很讲究规矩的地方,即便是小小关于丫头们吃饭都有很多的讲究。



小说红楼


清代的一日两餐,是因为满人入关以前的生活规律,就是一天吃两顿饭的,入关后继续实行这种用餐习惯,所以在清代的皇宫里和北方的大部分地区,都是实行一日两餐的,但南方地区因为日照时间比较长,所以仍然保持着一日三餐的规矩。

清代的徐珂在他的《清稗类钞》中,就记载了各地民间不同的饮食习惯:“我国人日食之次数,南方普通日三次,北方普通日二次”,就是这个意思。

清代的豪门贵族之家里,实行的当然是和皇宫一样的一日两餐的制度,他们的早饭大约在中午十二点左右,晚饭在傍晚五点左右。主子们一天吃两顿饭,那府里的丫鬟们就也得是这样了,不过,她们是在主人吃完饭之后,再换着班儿去吃饭。

比如在小说的第五十一回、五十二回中,宝玉是在贾母那里吃的饭,吃完饭以后,宝玉还在贾母那里又坐了一会儿,然后因为记挂着病中的晴雯,所以匆匆忙忙地回到了怡红院。这个时候,屋子里就只有晴雯了。

(宝玉)因说道:"别人去了也罢,麝月秋纹也这样无情,各自去了?"晴雯道:"秋纹是我撵了他去吃饭的,麝月是方才平儿来找他出去了。两人鬼鬼祟祟的,不知说什么······”

可见,在宝玉回来之前,他的房里是一共有三个丫鬟在家里“值班”的:晴雯、秋纹和麝月,即使是晴雯当时病了不算的话,也还有两个丫鬟呢,后来她们俩之所以都不在屋里,是有特殊原因的,其中秋纹是被晴雯“撵”她去吃饭的,而麝月是被平儿叫了出去的。

秋纹和麝月应该是等碧痕她们几个吃完饭回来以后换班,然后她们才能再去吃饭的。而且,这还是在怡红院里的大丫鬟袭人不再家的时候发生的事情,说明丫鬟们这种替班儿去吃饭的行为,已经是惯例了。

由这一段的描写,我们就可以看出来,第一,丫鬟吃饭的时间是要晚于主人的。第二,丫鬟们吃饭时,是要倒班儿去吃的,屋里是一定会留着服侍主人的丫鬟的。

当然,在小说中也有一些打破常规的事情发生,但也是有各自的原因的。

在刘姥姥二进荣国府的时候,贾母和小姐们吃完了饭以后,才可以轮到王熙凤和李纨这样的小一辈儿的媳妇们吃饭,这时,王熙凤就把鸳鸯拉来一起吃了。

更有甚者,在湘云请的螃蟹宴中,鸳鸯、琥珀、彩霞、彩云以及平儿这几个丫鬟都在廊上的桌子上吃饭,王熙凤和李纨却在到处忙活,张罗席面,这就显得更加的不合常理了。

这其中的原因,是因为这几个丫鬟里,除了平儿以外,都是伺候王熙凤的长辈的丫鬟,而贾府里的规矩就是,凡是伺候过长辈的仆人,比年轻的主子还有些体面了,所以才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

在贾琏出差的时候,有一次王熙凤也是和平儿一起吃饭的,那是因为这是在她们的家里,而且平儿还是王熙凤的陪嫁丫头,是她从娘家带来的人,更是她的心腹,所以两人才会这样子吃饭。如果贾琏在家的话,是不会有这种事情发生的。


烟雨江南话红楼


红楼梦里饮食文化一直被人津津乐道,红楼梦之所以能形成红学,就在于红楼梦对每件事物的描写,都能让读者感受到深厚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对于吃来说,中国人应该说是世界上最讲究的,外国人一直搞不懂中国人吃饭的两根棍子,是怎么把食物很轻松的夹到嘴里,这两根棍子,我们称为“筷子”。我们中国人从学吃饭开始,就要学用筷子。其实筷子是非常有讲究的,筷子吃饭的一头是圆的,另一头是方的。古代中国人对天地的理解是“天圆地方”,而“民以食为天”,所以吃饭的一头是圆的。筷子两根对应阴阳八卦,标准七寸六分,对应七情六欲等等,所以从一双筷子,就可以看出中国人对饮食是多么的讲究。

红楼梦关于饮食的描写很多,据说有专门研究红楼梦食谱的,还有专家学者考证里面食物的做法。可惜我们普通人应该是没有吃过红楼梦里的美食。虽然红楼梦里写了很多宴会,但是要明白一点。贾府并非天天的山珍海味,大鱼大肉,平常吃什么都是有一定的规矩的。像贾母王夫人李纨凤姐,她们是不在一起吃饭的,属于各自吃各自的。如第一回林黛玉刚来贾府,只有迎探惜三春陪客,王夫人并不同贾母一起吃饭。在红楼梦中只有迎探惜黛玉宝玉等人跟着贾母吃饭,所以说这些孩子们都是在贾母的抚养下长大的。

丫鬟们吃饭和主子吃饭,无论是食物的质量,还是饭菜的花样都是不一样的。如在七十五回中,文本上写“贾母负手看着取乐。因见伺候添饭的人手内捧着一碗下人的米饭,尤氏吃的仍是白粳米饭,贾母问道:“你怎么昏了,盛这个饭来给你奶奶?”从这一段文字就可以看出主子和奴才吃饭,肯定是不一样的。应该说丫鬟们吃饭有统一的标准,即她们吃的是大锅饭。类似于现在公司的食堂。至于丫鬟们吃饭的时间,肯定是到饭店就吃饭,至于伺候主子们吃饭,也是轮流服侍,这跟现在的公司或者工厂,没有什么区别。如在五十八回里“。宝玉喝了半碗,吃了几片笋,又吃了半碗粥,就罢了。众人拣收出去了。小丫头捧了沐盆,盥漱已毕,袭人等出去吃饭。宝玉便使个眼色与芳官,芳官本自伶俐,又学几年戏,何事不知?便装说头疼,不吃饭了。袭人道:“既不吃饭,你就在屋里作伴儿,把这粥给你留着,一时饿了再吃。”说着都去了。”从这一段文字上可以看出,贾宝玉喝完粥后,袭人晴雯都要出去吃饭,就让芳官留在屋里跟宝玉作怪。袭人和晴雯以及怡红院所有的丫鬟,都会去丫鬟食堂吃饭,包括黛玉探春等人的丫鬟也是如此。











今古杂坛


丫鬟们哪有什么固定的吃饭时间?有固定吃饭时间的就不叫“下人”了,就算是丫鬟中的上等人“通房丫鬟”也还是丫鬟,也不是大观园的主人,只有主人才有固定吃饭时间,下人们只有等主人吃完了才能在厨房端着碗拿着筷子吃一些桌上撤下来的剩菜剩饭而已!

在古代,等级森严,丫鬟、奴仆、长工都是下人。下人能吃饱就不错了,还讲什么定点吃饭一日三餐?还想下午茶、水果时间吗?开什么玩笑?庆幸你生活在现代文明社会吧,至少从“人权宣言”开始世界各国从法理上是“人人平等的”……





鹤云3


红楼梦里饮食文化一直被人津津乐道,红楼梦之所以能形成红学,就在于红楼梦对每件事物的描写,都能让读者感受到深厚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对于吃来说,中国人应该说是世界上最讲究的,外国人一直搞不懂中国人吃饭的两根棍子,是怎么把食物很轻松的夹到嘴里,这两根棍子,我们称为“筷子”。我们中国人从学吃饭开始,就要学用筷子。其实筷子是非常有讲究的,筷子吃饭的一头是圆的,另一头是方的。古代中国人对天地的理解是“天圆地方”,而“民以食为天”,所以吃饭的一头是圆的。筷子两根对应阴阳八卦,标准七寸六分,对应七情六欲等等,所以从一双筷子,就可以看出中国人对饮食是多么的讲究。

红楼梦关于饮食的描写很多,据说有专门研究红楼梦食谱的,还有专家学者考证里面食物的做法。可惜我们普通人应该是没有吃过红楼梦里的美食。虽然红楼梦里写了很多宴会,但是要明白一点。贾府并非天天的山珍海味,大鱼大肉,平常吃什么都是有一定的规矩的。像贾母王夫人李纨凤姐,她们是不在一起吃饭的,属于各自吃各自的。如第一回林黛玉刚来贾府,只有迎探惜三春陪客,王夫人并不同贾母一起吃饭。在红楼梦中只有迎探惜黛玉宝玉等人跟着贾母吃饭,所以说这些孩子们都是在贾母的抚养下长大的。

丫鬟们吃饭和主子吃饭,无论是食物的质量,还是饭菜的花样都是不一样的。如在七十五回中,文本上写“贾母负手看着取乐。因见伺候添饭的人手内捧着一碗下人的米饭,尤氏吃的仍是白粳米饭,贾母问道:“你怎么昏了,盛这个饭来给你奶奶?”从这一段文字就可以看出主子和奴才吃饭,肯定是不一样的。应该说丫鬟们吃饭有统一的标准,即她们吃的是大锅饭。类似于现在公司的食堂。至于丫鬟们吃饭的时间,肯定是到饭店就吃饭,至于伺候主子们吃饭,也是轮流服侍,这跟现在的公司或者工厂,没有什么区别。如在五十八回里“。宝玉喝了半碗,吃了几片笋,又吃了半碗粥,就罢了。众人拣收出去了。小丫头捧了沐盆,盥漱已毕,袭人等出去吃饭。宝玉便使个眼色与芳官,芳官本自伶俐,又学几年戏,何事不知?便装说头疼,不吃饭了。袭人道:“既不吃饭,你就在屋里作伴儿,把这粥给你留着,一时饿了再吃。”说着都去了。”从这一段文字上可以看出,贾宝玉喝完粥后,袭人晴雯都要出去吃饭,就让芳官留在屋里跟宝玉作怪。袭人和晴雯以及怡红院所有的丫鬟,都会去丫鬟食堂吃饭,包括黛玉探春等人的丫鬟也是如此。


青埂峰下的鬼话


《红楼梦》是一部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中国十八世纪上层社会生活的奇书。书中详细地描绘了一个贵族家庭的日常生活,其中有许多关于饮食的描写。那些红楼美食的描写并非作者曹雪芹的凭空臆想,而是有根有据,可以照单烹饪的真实美食。这样的饮食描写,增添了作品反映生活的真实性和细致性,让人觉得,《红楼梦》不仅是一部文学巨著,而且也是一部研究清朝贵族“饮食”的不可多得的伟著。

红楼饮食的等级制度

《红楼梦》中的饮食有严格的等级制度,荣府四百来人是按自己的等级吃“分例”的。贾府的最高统治者贾母,她的饮食规格最高:饭是御用胭脂米(即:黑色血糯米)烧的粥,菜是“把天下所有的菜蔬用水牌写了,天天转着吃”,伙食费也不先行定死,而是“吃到一个月现算”,此外各房还按例将自己的分例菜送一样来。

专供贾母吃的血糯米粥血糯米

如,在第七十五回“开夜宴异兆发悲音,赏中秋新词得谶”中,王夫人因为吃素,知道贾母不爱面筋豆腐,孝敬的是“椒油莼齑酱”。大老爷贾赦送的是“两样看不出是什么东西”,二老爷贾政送的是“鸡髓笋”。而贾母的饭是“红稻米粥”。这日是贾珍的妻子尤氏伏侍贾母吃饭,贾母饭毕,尤氏方才上桌吃饭。因为这一天,探春宝琴同在贾母处吃饭,贾母用细米做的饭没了,丫头给尤氏上的是下人的“白粳米饭”。这时,贾母问道“你怎么昏了,盛这个饭来给你奶奶。”——可见,贾府中,奶奶和丫头所吃的饭是不一样的。后来,鸳鸯道“把三姑娘的饭拿来添也是一样”——更加显示出主子和丫头是有所区别的,主子若是吃丫头的“白粳米饭”是不合规矩的。

普通丫鬟吃的白米粥

王熙凤小月时吃的燕窝粥

贾府的管事王熙凤吃饭时是“桌上碗盘森列”,“满满的鱼肉在内”。而她的收房丫头平儿每顿只有“四样分例菜”。但是,在书中第五十五回“辱亲女愚妾争闲气,欺幼主刁奴蓄险心”中,探春因为王熙凤小月了而代管荣府,众奴仆欺她是个姑娘不好好办事,探春就拿王熙凤和贾宝玉“做筏子禁别人”。于是,平儿将这些向王熙凤汇报后,因到了吃饭时间,王熙凤笑道“过来坐下,横竖没人来,咱们一处吃饭是正经。”

平儿吃的普通的菜式

这时,王熙凤因为小月,需要调养身体,吃的是“燕窝粥,两碟子精致小菜,每日分例菜已暂减去”,待“丰儿(小丫头)将平儿的四样分例菜端至桌上,与平儿盛了饭来”,此时,平儿并不敢和王熙凤并坐吃饭,而是“屈一膝于炕沿之上,半身犹立于炕下,陪凤姐儿吃了饭,伏侍漱盥”。从这里我们可以得知,平儿虽然是王熙凤的得力助手,是贾琏的房里人,在贾府里也有一定的地位,但是在王熙凤面前,她只是个丫头,不仅在平时没有和王熙凤一起用饭的资格,甚至在王熙凤允许她一起用饭时,她依旧不敢和主子平坐,只敢“屈一膝”,并且还要“伏侍漱盥”。大概只有在贾宝玉的怡红院里,这种等级制度才不那么严格。如,在第六十二回里“憨湘云醉眠芍药裀,呆香菱情解石榴裙”中,芳官因为肚饿先叫了饭,厨房柳家送来个食盒,里面有“一碗虾丸鸡皮汤,又一碗酒酿清蒸鸭子,一碟腌的胭脂鹅脯,还有一碟四个奶油松瓤卷酥,并一大碗热腾腾碧荧荧蒸的绿畦香稻粳米饭”。可以说,这几样菜是“色、香、味”具全了,可芳官却嫌油腻,“只将汤泡饭吃了一碗,拣了两块腌鹅就不吃了”。而“宝玉闻着,倒觉比往常之味有胜些似的,遂吃了一个卷酥,又命小燕也拨了半碗饭,泡汤一吃,十分香甜可口。”

这段描写轻松自然,就好象平等的家人、朋友间用餐似的。最难得的是,贾宝玉是在一个丫头芳官先吃了以后才吃的,由此可见在怡红院这里尊卑等级是被人忽视的。而在晴雯袭人来请他去吃饭时,“贾宝玉便笑着将方才吃的饭一节告诉了他两个”——一点也不避人,和凤姐儿的“横竖没人来,咱们一处吃饭是正经。”是多么的不同啊!而袭人更接着说“我说你是猫儿食,闻见了香就好。隔锅的饭儿香……”可见,贾宝玉不是第一次和丫头们混在一起吃饭了,也正是因为他的不分尊卑、平易近人,使丫头也敢和他打趣。这样的类似情况在怡红院中并不少见。如,在“白玉钏亲尝莲叶羹,黄金莺巧结梅花络”中,宝玉为了让玉钏儿高兴,哄着她吃了莲叶汤。而这个莲叶汤也并非一般的汤,而是元妃省亲时的备膳,制作相当繁复,这次因宝玉要吃,也只做了十碗,可以说相当珍贵了。可是因为宝玉心中对玉钏儿的姐姐金钏儿的死怀有深深愧意。于是,这时的宝玉眼中,再珍贵的汤也不如玉钏儿的真心笑容。又如,在“杏子阴假凤泣虚凰,茜纱窗真情揆痴理”中,刚入怡红院的芳官给宝玉吹汤时,刚吹了几口,宝玉笑着让芳官尝一尝,芳官只当是玩笑话,哪料,“袭人道:‘你就尝一口何妨。’晴雯笑道:‘你瞧我尝。’说着就喝了一口。”由此可见,怡红院的饮食氛围是极其宽松、极其平等的。


璞玺藏傲


“辱亲女愚妾争闲气”里,探春、李纨、宝钗三人一起吃饭。饭后各人贴身丫鬟侍奉洗脸喝茶。茶罢,侍书吩咐小丫头们:“好生伺候着,我们吃饭来换你们,别又偷坐着去。”很明显,大丫头先吃,小丫头服侍;大丫头吃完了,小丫头们再去吃。

宝玉挨打的当天晚上,侍奉他吃过晚饭,窗外婆子们报告:“姑娘们的饭都有了”。袭人与莺儿客气一番,也是先去吃饭了,“只留下两个小丫头听呼唤”,当然是等袭人等吃完饭,回来再换她们去。

也不是没有例外。贾母在大观园宴请刘姥姥,李纨凤姐座位虚设,在贾母饭后才“又放了一桌”吃饭。这时鸳鸯进来,凤姐就拉她同坐:“你坐下和我们吃了罢,省的回来又闹。 "是拉拢贾母的贴身丫鬟,也是刚才戏弄刘姥姥时亲密合作的余音。

还有一次,是抄检大观园后,贾母叫探春和自己一起吃饭(宝琴跟着贾母住,本来就应该一起吃饭的),饭后又留尤氏吃,还派了鸳鸯琥珀和银蝶与尤氏同吃,是为了引出那句“看着多多的人吃饭,最有趣的。”

抄检大观园,可算是“无差别轰炸”。贾母不便公开批评当权的儿媳王夫人,却用送菜、留饭、看多人吃饭这样的方式,隐晦地表示内心的不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