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7000斤魚忍痛倒掉!復市首日老闆笑中有淚

騰氏水產商務網報道:


“老闆,我這車魚多少錢?”“我來給你算算,一共是……”9日中午,江哥水產的老闆袁孟江在店裡給前來拉魚的人算賬,對方付款後心滿意足地駕車駛離,他的臉上也露出了笑容。


疫情期間,7000斤魚忍痛倒掉!復市首日老闆笑中有淚

顧客遊先生在水池撈魚


受疫情影響,袁孟江的水產店虧損金額達到20萬元左右。幸好,復工復產後,市場逐漸恢復往日的繁忙景象。現在他的店每天各類水產品出貨量達到了4000斤左右,雖然還沒達到往年同期的銷量,但他相信隨著疫情的結束,損失一定會被盡力彌補回來。



過年期間,1萬斤魚只賣了3000斤


袁孟江的水產店位於貴州省遵義市紅花崗區深溪鎮龍江村水產品批發市場。大年初一,他從外地進了1萬斤魚。誰曾想,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他措手不及。


“疫情一來,生意急轉直下。”袁孟江告訴記者,春節期間,為了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全市都實行了封閉管理,來市場上買魚的人寥寥無幾。剛進的這1萬斤魚只賣了3000斤。


袁孟江表示,他們做水產生意賣的就是個新鮮。剩下的7000斤魚堆在魚池裡,根本養不活,而他又不可能將不新鮮的魚賣給別人,只能忍痛倒掉。“這麼多魚,白白扔掉真的很心痛。”僅這一單他的損失就超過5萬元。



復工復產後,日出貨量達到4000斤


就在記者與袁孟江交談時,一位從桐梓趕來的魚行老闆來到店裡,打算買魚。見生意上門,袁孟江馬上行動起來。兩人溝通好後,他找來工具跳入魚池和對方一起網魚,魚撈好後放上電子秤稱重,最後再將稱好的魚裝車。


“今天我打算買1000多斤魚回去。”前來買魚的遊先生告訴記者,受疫情影響,前段時間一直進不了貨,魚行的生意也是一落千丈,損失慘重。

復工復產後,這個市場又恢復了往日了活力,他也會經常到這裡進貨。“別看我今天買了這麼多,要不了兩天這批魚就能全部賣完,過兩天我還要上來進貨。”


“老闆,魚我裝好了,走了哦!”看著遊先生心滿意足地離去,袁孟江的臉上也露出了笑容。他表示,現在店裡每天的出貨量達到4000斤,但和往年同期相比,還是有較大的差距。


“以前我每天的出貨量可以達到1萬斤以上。”袁孟江告訴記者,雖說現在的出貨量還未達到正常水平,但他相信憑藉自己的努力,疫情徹底結束後,生意一定會再次紅火起來,他會盡全力將損失彌補回來。


記者瞭解到,目前龍江村水產品批發市場內的各家水產品店已基本復工,每天可向城區及周邊縣份輸送水產品6萬斤左右。為了保證市場內的安全,龍江村村委會每天都安排專人對市場進行消毒,進出市場的人員和車輛都要接受檢查。此外,龍江村還免除了商家近段時間的租金、水費。他們堅信,疫情結束後,水產品銷售情況會更好,一切都會好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