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政策再現“朝令夕改”,短命調控令遊走在鬆綁邊緣

在全球疫情肆虐、金融動盪的局面下,經濟承壓讓我國近期的樓市政策變得更加微妙。

近期“一日遊”的房產政策個案

2月21日,駐馬店發佈文件提及首套房公積金貸款最低首付比例由30%下調為20%,“放鬆調控”的意味很明顯,七天後就被省住建廳約談,主題就是“堅持房住不炒,落實主體責任”。

3月6日,廣州市出臺了放寬公寓限售的“重磅”政策,人們驚呼“一線城市鬆綁”,結果這個新政沒活過24小時。

3月12日,寶雞市印發文件降低首套住房貸款首付比例政策,公積金貸款最高額度由40萬元提高至50萬元,發佈未滿12個小時就被撤下。

樓市政策再現“朝令夕改”,短命調控令遊走在鬆綁邊緣

地方與中央政策背離

此起彼落的調控政策又一次成了我國樓市的奇觀,讓房地產紅線逐漸浮現,如今呈現出地方放鬆調控,中央抑制房地產抬頭的局面。在樓市鬆綁政策“一日遊”及央行、住建部多次喊話“房住不炒”的情況下,房地產市場不會出現大的政策變化,但在疫情影響及因城施策的背景下,地方政府仍然有充分的調控自主權。

樓市政策再現“朝令夕改”,短命調控令遊走在鬆綁邊緣

信號意義遠大於一切

這往往“第一個吃螃蟹”的城市,輿論壓力就更大,何況是還有廣州這樣的一線城市,信號意義遠大於一切,尤其是對標有類似情況的一線城市,如果動靜大了是否還能掌控,事實上,廣州政策一出,北京、上海就不淡定了,討論也多了起來,現在這個階段,容易引起市場過度反應的政策還是不要出頭了。

樓市政策再現“朝令夕改”,短命調控令遊走在鬆綁邊緣

不斷蠶食政府公信力

“一日遊”現象的出現,地方政府政策公信力必然會受影響,從這個角度看,未來政策制定需要慎之又慎,尤其是與中央精神保持一致,從“房住不炒”的政策大方向出發,不要因為害怕疫情影響經濟指標就悄然試探,那些直接刺激樓市的政策是完全不符合政治要求的。

總之,樓市這個“夜壺”要用的恰到好處,對於“穩地價、穩房價和穩預期”有足夠的重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