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從文與丁玲本是好友,為何反目成仇,直到兩人去世都沒化解恩怨

丁玲與沈從文結識於1925年,當時沈從文向《京報》投稿,丁玲的男友胡也頻是該報的編輯,丁玲聽說沈從文“長得好看”,又是老鄉,便跟胡也頻一起去見他。

當時三人都住在香山,丁玲與胡也頻不善理財,生活要靠丁母接濟,常為小事爭吵,沈從文便居間說和。

1926年,沈從文寫了《呈小莎》一詩,“你是一切生命的源泉/光明跟隨在你身邊/—男人在你跟前默默無言……”很多人認為“小莎”就是丁玲,然而他們的緋聞還不止於此。

沈從文與丁玲本是好友,為何反目成仇,直到兩人去世都沒化解恩怨

丁玲因《莎菲女士的日記》一炮而紅後,鑑於北京文壇日漸蕭條,便與胡也頻、沈從文南下上海,住在一個公寓,被小報炒作為“三角戀愛”,甚至說他們“大被同眠”。

1929年,三人合辦紅黑出版社,但都沒經營能力,且攤子鋪得太大,一上來就要出《紅黑》《人生》兩本月刊,還有七本書,於是分歧逐漸顯露,丁玲曾說:“我是個愛幻想的人,胡也頻是個喜歡實際行動的人,而沈從文常常動搖,既反對統治者,又希望自己在上流社會有些地位。”

《紅黑》組稿時,丁玲、胡也頻堅持發表一篇反映童工慘況的文章,但沈從文不同意,認為會惹麻煩。他們爭執不下,加上當時資金出了問題,只好散夥。

後來沈從文在武漢大學任教,1931年寒假回上海時與丁玲、胡也頻重逢,丁玲勸他加入由魯迅主導的“左聯”,但他拒絕了。

不久,胡也頻入獄,沈從文四處託人求救,但終究遲了,胡也頻被國民黨殺害,死時穿的還是沈從文給的海虎絨長袍。當時丁玲分娩不久,沈從文又找徐志摩幫忙,為她借來1000元的生活費。然後他們假扮夫妻,將丁玲的孩子送回老家,沈從文因此丟了工作。

沈從文與丁玲本是好友,為何反目成仇,直到兩人去世都沒化解恩怨

1933年,丁玲被捕,宋慶齡、蔡元培、魯迅等都曾參與營救,沈從文也寫了長達10萬字的《記丁玲》聲援。但沈從文想與“左聯”劃清界限,幾次回湘西都沒去探望丁母。曾與丁玲相戀的馮雪峰想保釋她,由“左聯”籌錢,請沈從文出面,但沈從文堅決不肯。

脫離國民黨的軟禁後,丁玲成為第一個投向延安的作家,並憑藉《太陽照在桑乾河上》聲名大噪,而此時沈從文陷入婚姻危機—他與高青子發生婚外戀,張兆和一氣之下回了孃家。丁玲好生勸慰他,並給了他200元。

1955年,沈從文對歷史博物館的工作不滿,再度寫信向丁玲求助。當時丁玲正受批判,但還是盡力幫他調到故宮工作,他卻不肯去。

1979年,丁玲偶然看到沈從文當年寫的《記丁玲》,怒不可遏,在書上批道:“混蛋!”1980年,丁玲發表《也頻與革命》一文,在紀念胡也頻的同時怒斥沈從文“無知、無情”,是“貪生怕死的膽小鬼,斤斤計較個人得失的市儈”。沈從文未作回應,但在給好友的信中嘆道:真像過去魯迅所說“冷不防從背後殺來一刀”,狠得可怕。

沈從文與丁玲本是好友,為何反目成仇,直到兩人去世都沒化解恩怨

丁玲為何如此憤怒?歷盡苦難的她對人事滄桑已相當豁達,但對革命情有獨鍾,無法忍受任何人居高臨下地批判、嘲諷革命,這或許是她無法接受《記丁玲》的根本原因。但需要指出的是,她看的港版《記丁玲》被刪去大量寫實部分,所以帶有更強的主觀性,並不完全是沈從文的本意。

對於丁玲的指責,沈從文耿耿於懷,後來丁玲曾託人請他一起吃飯,他卻躲開了,說:“我怎能跟罵過我的人同桌吃飯呢?”

1986年,丁玲辭世,兩年後,沈從文也乘鶴而去,這對故友兼宿敵的恩怨至死也沒解開。

有趣,有料,有深度
作者|唐 山
來源|《百家講壇》雜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