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貽偉:啃下最後的硬骨頭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是今年必須完成的硬任務,決不能有任何僥倖心理。”昨日上午,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李貽偉在全市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推進會上強調,要全力以赴決戰攻堅,創造性開展工作,繼續繃緊弦、加把勁,啃下最後的硬骨頭,確保如期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同時著眼長遠,建立完善長短結合、標本兼治的體制機制,推動鄉村全面振興。市委副書記、市長劉吉主持會議。

李貽偉指出,到2020年現行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向全國人民作出的鄭重承諾,對中華民族、對人類都具有重大意義。全市各級各部門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省委有關會議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充分認識做好脫貧攻堅工作的重要性,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定必勝信心決心,發揚連續作戰精神,以更大決心、更強力度推進脫貧攻堅,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堅決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確保高質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截至去年底,我市46個省定貧困村已全部達到出列標準,貧困戶共脫貧15202戶35250人,脫貧率97.23%。“剩餘未完成的任務都是最難啃的硬骨頭,決不能停頓鬆懈,難做也必須做,必須不折不扣完成。”李貽偉要求,各級各部門要聚焦任務,紮紮實實查漏洞、補短板、強弱項,特別要解決醫療、住房、教育等“兩不愁三保障一相當”突出問題,切實提高貧困戶收入,確保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

如何啃下最硬骨頭?“不是大水漫灌,而是精準滴灌。”李貽偉強調,越到最後越要緊繃這根弦,越是困難越要迎難而上。要以更高的要求,投入更多的精力,多想一些新招,組織更多專業的幹部,做更細緻的工作,把各項工作做得更加紮實有效。一切堅持實事求是,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對不嚴不實、弄虛作假的要嚴肅問責。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李貽偉指出,要做好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的銜接,著眼於長遠計劃和戰略目標,在全市開展村居發展十年計劃,通過建立長短結合、標本兼治的體制機制,推動鄉村全面振興。

“村居是社會的基層細胞,是有利於發展和穩定的重要資源,發展潛力大,不能看成是包袱。”李貽偉說,需要有專業的人來發現、挖掘和用好這些重要資源。打贏脫貧攻堅、推動鄉村振興,關鍵在人,關鍵在幹部隊伍作風。接下來要創新幫扶工作機制,組織人大、團委等相關部門機關幹部,聯合各縣(區)、鎮(街)深入村居為每個村居“體檢”“問診”,進一步摸清情況、分析研判村居的優勢和劣勢,理清發展思路,想方設法解決村居發展難題,謀劃長遠發展。“就好比一個人身體覺得不舒服、不知道去醫院找哪個科室就診一樣,我們集中力量一起‘會診’,幫助它早發現問題、早處理問題”,通過創造性開展幫扶工作,推動村居實現實質性變化,實現發展與穩定的和諧統一,走出具有惠州特色的鄉村振興新路子。

劉吉強調,要一鼓作氣、以更大力度推進脫貧攻堅,切實克服疫情影響,防止鬆勁懈怠,全力以赴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要突出精準要求,切實把脫貧攻堅工作做實做深做細,杜絕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確保工作成效真正得到群眾認可、經得起實踐和歷史的檢驗。

市委常委、秘書長、市政府黨組成員劉小軍通報全市脫貧攻堅工作有關情況。

市領導黃志豪、沈亦軍、馮起忠、徐毅,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市檢察院檢察長,市直和駐惠有關單位主要負責同志參加會議。會議以電視電話會議形式開至各縣(區),各鎮(街)黨政主要負責同志在所在縣(區)參加會議。

採寫:記者袁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