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的日記:那些感動的人,那些感人的事

走在重慶中山一路的街頭,看著一排排大門緊閉的商店,看著三三兩兩的人,看著寥寥可數的車輛,一切顯得那麼平靜、那麼安詳、那麼自然。 今天,我又從家走到單位去上班。

那些做出改變的父親、母親

中山一路上,緊挨文化宮,是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這裡不管早上還是晚上,不管週末還是日常,都是人頭攢動、車水馬龍。總能看到滿臉焦急的父親、母親,帶著生病的孩子,來這裡尋醫看病;總能看到手裡拿著印著“代掛號、住宿”字樣牌子的人,在來回的走動,孜孜不倦的詢問者站著的、或從此經過的人;總能看到本已擁堵不堪的道路上,停著四五個準備拉人的三輪車,司機坐在車上,悠閒地抽菸,等待著急切趕路的顧客。這是我最討厭的一段路,每天下班坐公交車從這裡經過,基本上都會堵半個小時;即使是走路經過,在這裡也擁擠到很難放開走路的步子,只能跟著人群的腳步慢慢走過,而我很不喜歡跟著別人的腳步,這樣顯得格外地不自由。

現在,這裡冷清了。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疫情,父母不敢帶著生病的孩子來醫院了;還是因為疫情,生病的孩子少了;或者父母覺得孩子也不是什麼大病,呆在家吃點藥就能好,不能急著往危險的地方跑。總之,這裡人少了,我想不管出於何種原因,至少這次疫情讓父母意識到,不管大病小病都往醫院跑,這是不對的;一方面醫院本來就是各種病毒聚集的地方,來到這裡,很容易感染;另一方面,大病小病都到大醫院,是對有限醫療資源的浪費,那些真正需要到醫院看病的娃兒,可能因為需要排隊、需要搶號,而白白錯過了治療的最佳時機。

堅守一線的老大爺

從兒童醫院一直往觀音巖方向走,道路的一邊是防空洞,現在大部分已經被改造成商鋪,但基本上都是大門緊閉,聽說這裡將要被拆遷。路的另一邊是一排重慶老舊的小區,還是七八十年代比較流行的單元樓,屬於開放式的,每棟樓一個出口,出口出來就是人行道。這時,緊挨著的幾棟樓的出口,都被一條長長帶子拉了一條警戒線,帶子上每隔一米或兩米的地方,用膠布粘貼了政府的疫情防控封閉管理的公告,帶子邊上,還擺放著疫情宣傳易拉寶。幾棟樓只有一個出口,出口邊上擺放了一張高高的塑料凳,凳子上看著有人員出入的登記冊,一個看上去可能有60多歲的老大爺,坐在椅子上,帶著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眼睛來回地盯著路人,同時也不停地盯著那幾棟樓的出入口。

今年重慶的春天來得格外早,疫情期間,陽光明媚的日子感覺比往年多了很多,也可能是因為過去年份的這個時候,人們都是在忙碌或者正在去忙碌的路上,沒有閒情雅緻欣賞春日的陽光。同樣,今天的陽光也很好,老大爺安靜地坐在那裡,沐浴著陽光,可能想著讓紫外線趕緊把這該死的病毒滅殺乾淨。

這次疫情中,被感染病毒的60歲以上的老年人死亡率是最高的。老大爺也是易感人群中的一員,但他卻堅持守在病毒傳染的第一道門。其實,我對重慶的很多老年人是有意見的,蠻橫不講理,倚老賣老的事情也司空見慣。有一次,親眼所見一個老年人因公交車來得有點晚,上了車就把公交車司機臭罵一頓,還說因為站著等車等久的緣故,把她的腰都站痛了,讓公交車司機帶她去醫院檢查。說句實話,這種情況不可理喻,我看到周邊的人都在無奈的搖著頭。現在想來,重慶的老年人也不全是那種固執不聽勸的人,還有很多老年人在危險來臨的時候,也會默默的堅守在一線,做著力所能及的事。這改變了我對他們的看法,本來我的看法也有失偏頗,可能我也是一個固執的人吧。

平凡的清潔工人

居民樓出口的人行道依然很乾淨,沒有一個菸頭,沒有一片紙屑,有三三兩兩剛剛掉落的樹葉。這裡想解釋一下,重慶的很多道旁樹的樹葉不是秋天落葉,而是春天。一個清潔阿姨拿著夾子和裝垃圾的袋子,迎面走來。我抬起正低著看手機的頭,看著阿姨帶著一個全是白色而又一塵不染的口罩,這是棉布口罩啊!這種口罩其實防不了病毒,形式大於意義,心裡頓時充滿了擔心和焦慮,難道清潔公司沒給他們發口罩,還可能單位給他們發了口罩,他們捨不得用,留給家裡人用。他們都是一群淳樸善良的人。曾幾何時,我下班後去超市買菜,看著穿著“制服”的清潔工,在挑選超市裡快要扔掉的那種便宜蔬菜,白蘿蔔、土豆、大白菜,一看就很不新鮮,他們一買就要買很多,看著便宜的價格,可能他們也管不了這些蔬菜有沒有口感,只要能吃、能填飽肚子就行。現在,那麼嚴重的疫情,大家都在居家隔離,他們拿著低廉的工資、戴著防不了病毒的口罩,依然工作在道路上。

這幾天,從家裡走到單位的一路上,道路的乾淨還是一如既往,清潔工人還是一如既往的維護著自己“領地”的衛生。他們很平凡,平凡到只能吃那種便宜甩賣的蔬菜;他們很淳樸,淳樸到戴著棉布口罩就敢在道路上來回清掃垃圾;他們很敬業,敬業到道路上沒有紙削乃至菸頭;他們很純真,純真到你盯著他的時候,回敬你一個善意的微笑。就是這樣的一群人,在人人都不敢出門的時候,他們依然在路上,就為了那一方乾淨。

疫情造就了很多可歌可泣的人和故事,有臺前的,也有幕後的;有聚光燈下的,也有默默無聞的;有些人、有些事,平常的時候很平常,不平常的時候也很平常,但仔細想來,這場疫情改變了很多人的命運,也成就了一些人的輝煌,也讓一些人做出了改變,比如父母對孩子生病的看法,這是好事;也有一些人在平凡中堅守付出,難道不也是冒著危險在為抗疫做貢獻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