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短評|植樹別“植數”保活才算數

植樹節裡植樹忙,點點春色綠意濃。今天是第42個植樹節,在這個春暖花開、草木生長的時節,我縣全民植樹熱情高漲,對實施“生態美縣”戰略,推動綠美磁縣的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我們也要直言不諱地提及“植樹不見樹,造林難成林”這樣一種現象,在磁縣承辦邯鄲市旅發大會,全縣各項工作都時不我待的關鍵時刻,我們決不能讓植樹走形式、走過場。

一棵苗成長為一棵樹,一棵樹發展成一片林,絕非一朝一夕。綠水青山都是紮紮實實幹出來的,不下苦功夫、大氣力,僅靠“一陣風”建不成綠美磁縣。我們要發揚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精神,多種樹、種好樹、管好樹,讓磁州大地山川綠起來,讓人民群眾生活環境美起來。多種樹,才能有效改變生態,促進綠色發展。種好樹,就要堅決克服植樹造林中的形式主義、弄虛作假問題。管好樹,就是要珍惜植樹成果,不能只管栽,不負責管理;不能一邊植樹,一邊人為毀樹,或是因為管理不善,讓樹木死亡。否則,植樹造林就失去了意義。

十年樹木。多種樹、種好樹、管好樹並非口號。誰讓綠色不成蔭?植樹不保活,就等於勞民傷財,極大的浪費了人力財力,就是對“植樹增綠”瀆職。把植樹造林,造福子孫後代的好事真正做好,就要以“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的意識去增強責任擔當,以“功在當下、利在千秋”的情懷去認真植好保活每一棵樹。

樹木是城市的肺,過去不能改變了,讓我們改變未來!既要植樹更要保活,我們多植一棵樹,就一定能多過濾一些髒的東西,多淨化一些我們的空氣和水源!植樹造林,改善生態,任重道遠。讓生態意識走心入腦,讓植樹播綠不喪失其本來意義,從而達到“植樹見樹,造林成林”的效果,這不僅是一個人、一個部門的事,還需要你、我、他及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大家齊心協力,為全力建設轉型發展示範區、美麗幸福新磁縣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