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園“月地雲居”,一聽就是神仙出沒的地方


圓明園“月地雲居”,一聽就是神仙出沒的地方


圓明園“月地雲居”,一聽就是神仙出沒的地方


圓明園“月地雲居”,一聽就是神仙出沒的地方

我們接著聊圓明園,今天說的是圓明園四十景之“月地雲居”。

“月地雲居”這名字是不是給人天上宮闕的感覺。這裡最初叫“清淨地”,是清代的皇家祖祠,雍正駕崩後,他的畫像一度被乾隆供奉在這裡。直到乾隆五年(1740),在鴻慈永詁修建了更大規模的皇家祖祠安佑宮後,這裡才改建為皇家寺院。無論是逝去的先皇,還是後來的佛祖,都該位列仙班吧,可見乾隆起這個名字一定也是有這方面考慮的。

這也不是我的瞎猜,有乾隆御詩《月地雲居》為證。詩的序言:“琳官一區,背山臨流,松色翠密,與紅牆相映。結楞嚴壇大悲壇其中。魚鯨齊喝,風旛交動。才過補特迦山,又入室羅筏城。永明壽所謂宴坐水月道場,大作夢中佛事也。”詩用的是“清平樂”詞:“大千乾闥,指上無真月。覺海漚中頭出沒,是即那羅延窟。何分西土東天,倩他裝點名園。借使瞿曇重現,未肯參伊死禪。”從乾隆的詩中,我們可以看出他說得何其風流瀟灑,對佛是敬重的,但佛也為我所用的,都是來幫我裝點名園用的。

我們看看這裡當年建築規模和都供奉了那些神佛。位於圓明園西面,坐北朝南,山門前建有四柱三樓式牌樓一座,山門三間,門額上寫著“清淨地”三字匾。進山門後,東西分別是代表晨鐘暮鼓的鐘鼓樓。再往後是一座方形重簷攢尖頂大殿,懸掛著乾隆御筆的“妙證無聲”九龍邊銅鍍金字匾;過“妙證無聲”殿就會看到,五楹間的正殿,懸掛著乾隆御筆的“月地雲居”九龍邊銅鍍金字匾,殿內三世佛,即供奉著代表過去的燃燈佛,代表現在的釋迦牟尼佛和代表未來的彌勒佛;“月地雲居”殿後樓為藏經樓,東西兩側各在一亭,都供奉有佛像。

乾隆說的瀟灑,實在敬佛非常虔誠。平時每月的初一、十五日和四月初八,只要乾隆在圓明園居住,都會親自來月地雲居拈香、磕頭。他之後的皇帝,比他更甚。

“月地雲居”,與圓明園另一處宗教建築日天琳宇相呼應,日為陽、月為陰,體現了陰陽融合,日月同輝的意境。東為法源樓,再東為靜室,西北為劉猛將軍廟。

現在這裡只保留著“清淨地”山門前牌坊的四根柱子下的四塊夾杆石。

�“�t��~G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