摒弃缺陷,写好文章|深度剖析中学生作文常犯错误及对策

写好文章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中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是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的。文章讲究篇章结构、字词运用、主题鲜明等等,因此,写作时需要在布局谋篇、字词推敲、标点运用等方面狠下功夫。纵观一些中学生作文,在

写作上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机械套作

主要表现

学生套作作文就是指学生对他人的作品进行机械模仿,也可称之为“克隆”。主要表现在:

一、.选材固定化。学生在作文中,一写爱国英雄,便是岳飞、郑成功、林则徐;一提自强不息,便是霍金、海伦·凯勒。这些人物事例在多篇学生作文中出现,让读者觉得不新鲜。

二、主题万能化。 “主题万金油”,学生在写作文时,常把“作文集”当做“写典”,校园生活、亲情话题、和谐自然等等,都可以从作文集中找到,然后将人名、地名略作修改,便成了自己的作文。

三、.结构公式化。不少学生作文为赶时髦,在开头和结尾加上“题记”“后记”,其实细读起来觉得只是一种形式上的表现,与内容无关紧要,也是一种形式上的套作。

学生原例

例1.一日晚自习,全班同学拼命的写着作业,教室里静得只能听见“沙沙”地写字声。谁知,那灯管眨了几眼便罢工了。停电了!我回到家后抛出作业,狂写起来。待到作业完成时,已整12点了。望着作业,我不由得感慨道: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摘自学生作文《我的学生生活》

评析:作者最后感叹句套用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海燕》中的名句,让人觉得费解。

例2. 我们之间那冰冻的大海,你那只小船是永远也划不过来的,除非你愿意用生命来感化我。——题记………你最终感化了我,以生命为代价,但我只能把你的形象,永久的留在心里了。——后记 ——摘自学生作文《生命的旋律》

评析:一篇小文,有开头和结尾就可以了,例子中采用了现在所谓的“公式化”结构,加上“题记”“后记”就有点牵强,因此,去掉这样的字眼更好。

例3. 小草从泥土里钻了出来,绿油油的。田野上,满眼都是。孩子们在地上坐着,躺着,捉迷藏,放风筝,跳绳子,踩翘板。风儿轻轻地吹,草儿微微地笑。——摘自学生作文《春天》


评析:这显然是套用朱自清先生文章中的句子,没有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还有的学生在写作文时,将主题“万金油”用来套作,缺乏个性,千篇一律。诸如,一写“大海”就是“潮起潮落”“直挂云帆济沧海”或“咆哮”,或“汹涌”;一写春天便是“鸟语花香”“百花竞开”。

主要对策

针对学生作文中机械套作的做法,教师可采取下列措施:

一、平时让学生储存一些名言名句,写作时灵活运用。

二、写作时,要力争改变同类文章的构思和语言集合方式。

三、写出个性,写出自己的文章,杜绝抄袭。


摒弃缺陷,写好文章|深度剖析中学生作文常犯错误及对策

二、语言干瘪

主要表现

学生在作文中的语言干瘪,集中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说成人话,缺乏少年儿童的天真。不少学生的作文中,常常脱离儿童少年的生活实际,写些成年人的语言,让人读后感觉不符合儿童的身份,使得文章缺乏生活真实感。

二、语言陈俗,缺乏新鲜感。语言源自生活,生活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中,因此语言也要不断地赋予新的内容。有的学生在作文中沿用几年甚至多年前的语言,让人读后觉得缺乏新鲜感,这是文章一大忌。

三、网络语言充斥,读若天书。有的学生在写文章时,为了追逐时髦,频繁地出现一些网络用语,使得读者感到难堪。

学生原例

例1. 风轻轻地吹,摇动我的身躯,睁开我迷朦的双眼,耀眼的太阳挂在我的头上。新的一天又开始了。在这片土地上,我努力地汲取属于我的养分与能量。接受着太阳的恩惠。然后再理所当然地释放出氧气。——摘自学生作文《做一棵树,真好》

评析:选段中的“身躯”“汲取”“恩惠”等词语,显然用的是一些“术语”和“成人语”这些词语出自一个初中学生口中,尚觉不甚合适。不如将它们改为“全身”“吸收”“恩赐”。

例2. “爸妈,我要去上学喽!”仍旧没有回应,若含轻轻地打开门,出去、转身、关门……

“爸妈,我放学回来喽!”静静的,没有回应。一个月了,整整一个月了,她仿佛已经是习惯了。若含望着空荡荡的家,眼泪悄无声息的落下。——摘自学生作文《那一刻,有泪不轻弹》

评析:选段中的“爸妈,我要去上学喽!”“爸妈,我放学回来喽!”两句话,让人觉得一点也不新鲜,还有“出去、转身、关门”等动作描述,语言显得十分呆板。

例3. 发帖网址:http://bbs.xiangqian.com.cn

标题:【讨论】人生一定要向前吗?

发帖者:WLKH(雾里看花)

大家好!我是WLKH。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听到一个词“XQ(向前)”,有人说:“生活得向前,努力得向前”。各行各业的人都在努力向前,可我不明白,人生一定要向前吗?

——摘自学生作文《向前,向前,向向前》

评析:选段中“WLKH”“XQ”这些网络语言的运用,令人难以理解。

你知道“大虾、菜鸟、马甲、沙发、顶、雷”的意思吗?你能看懂“1切斗4幻j,↓b倒挖d!”(一切都是幻景,吓不道我滴!)吗?

如果你看不懂这些,那么,就很有可能看不明白家中读书郎的文章、日记,看不明白一些年轻朋友的个人博客。

主要对策

对于学生语言上的干瘪,可采取以下措施:

一、让学生从生活中积累词语。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可接触到许许多多的人和物,网络传媒、朋友交往、同学之间等等,可以从中学到喝多的新鲜词语,将它灵活地写道文章中,就会让人感到有着少年儿童的天真和烂漫,就不会感到单调。

二、巧用修辞,使文章语言摇曳出姿。写文章时,要通过比喻、排比、拟人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使其描述更加具体、形象、生动,增强了语句的表现力,给人以新鲜的感觉。

三、敲词炼字,促使文采飞扬 。 写作时宜多用成语或四字短语,使文章简洁精练,形象鲜明,声音优美,富于情趣。四、尽量不用一些网络语言,即使是为凸显幽默,也要少用。因为网络语言还没成为共同语。


摒弃缺陷,写好文章|深度剖析中学生作文常犯错误及对策

三、生造词语

主要表现

在一些学生的作文中,经常出现一些生造的词语,这些生造词语不符合汉语的构词规则,达不到相应的表达效果。所谓生造词语,是指随意改编现成的规范词语,如成语、俚语、俗语等常用语,或随意组合令人难以理解的词语。主要表现在:

一、随意拼凑词语。就是胡乱拼凑的词语,难理解,意思不明确。

二、割裂词语。将汉字中相对固定的双音节词语割裂开来,成为两个单音节词语,意义上也就发生了变化。

三、仿造、改动成语。将本来固定的成语加以改变,使得意义发生了变化。

学生原作

例1.才刚刚入春,树枝上却早已挂满了绿油油的叶子,这些小家伙在风中摇头晃脑的,好不惬意。有风掠过树枝,看着窗外的几片残叶被风吹落,心中感到一阵空落,拿出珍藏已久的印有头像的叶子,往事涌了上心头。——摘自学生作文《春天的原野》

评析:选段中的“空落”一词,显然属于生造,可以改为“落寞”。

例2. 八月十五的晚上,我和奶奶坐在院子里赏月,我趴在奶奶的双腿上仰着望天上那又大又圆的月亮,奶奶把石榴包剥粒一粒,放在我的手心我毫不客气地一把放进嘴里笑着说一句:“好甜!”——摘自学生作文《十五的夜》

评析:选段中“仰着望”显然有点生造,破坏了“仰望”一词的结构,应改为“仰望着”。

例3.大家来到山前,各有各的招数。有的拄着拐杖,有的互相搀扶,有的干脆爬行。真实八仙过山,各显神通。——摘自学生作文《登山》

评析:上面这个例子把“八仙过海”写成“八仙过山”,属于生造成语。

主要对策

一、倡导学生多读名家经典,切实掌握汉语中基本词语的结构形式。

二、不胡乱拼凑词语,要按照词语的构造习惯加以运用。

三、熟悉成语,记牢、记准,不生造,不篡改。


摒弃缺陷,写好文章|深度剖析中学生作文常犯错误及对策

四、滥用标点

主要表现

标点符号可以用来表示停顿、表明语气、表现词语的性质,因此,在运用上要准确无误,否则会产生异议。学生在运用标点时常见的毛病有:一、一逗到底。二、使用重复。三、位置不当。

学生原作

例1. 时间似流水匆匆,转瞬间两年期限已至,风儿摇曳着缨树,精灵们在空中嬉戏着,蝶儿在樱花瓣上休息,时不时拍几下翅,仿佛在向樱花瓣炫耀自己的美丽。——摘自学生作文《我的乐园》

评析:选段是一逗到底,没有起到句读作用,使得意义产生混淆。正确的标点是:“……已至。……嬉戏着;……

例2. 几年来,我阅读了《三国演义》、《聊斋志异》、《水浒传》……等经典名著,受益匪浅。——摘自学生作文《读书的益处》

评析:选段中的标点犯了“使用重复”的错误。“……”和“等”保留一个即可。

例3. “真是一年一个样子啊,”大爷含着笑说,“如果你能杀出一条路来,咱们一起往前走,这事准能完成”。——摘自学生作文《除夕夜》

评析:选段犯了标点“位置不当”的错误。第一句引文独立成句,意思又完整,句末点号应放在引号里面。第二句引文应将句号放在后引号的里边。

主要对策

标点符号在文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要做到正确运用标点,就要做到:

一、要理解每一种标点符号的作用,做到能够正确运用。

二、要在理解句子在文章中的意义,做到正确断句。

三、正确把握标点符号在句子中的位置。

总之,学生要想写好作文,就要摒弃写作中的毛病,真正做到写出属于自己的文章,有个性,有特点,不抄袭,不套作;语言要通俗、灵活,富有生活情趣;不生造词语,要符合语言规范;正确运用标点,句意不混淆,意思明朗,写出富有时代色彩、声情并茂的好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