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臨死前對孫權說:此人不除,後患無窮 孫權不聽,險些滅國

周瑜在中國家喻戶嘵。但人們所知嘵的這個周瑜與歷史上真實的周瑜卻判若兩人。《三國演義》中的周瑜被描述成一位性格暴躁,政治、軍事才能遠遜於諸葛亮最後被諸葛亮活活氣死的人。而歷史上真實的周瑜卻是是東漢末年最為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之一,是東吳的頂樑柱人物,才能足以媲美諸葛亮。他在一次又一次的戰役以及分析之中,他發現了,劉備是一個大的隱患,對東吳有著特別大的威脅。於是,在他快要病逝的時候,他告訴孫權,這個人留不得,不然東吳早晚得敗在他的手裡。

周瑜臨死前對孫權說:此人不除,後患無窮 孫權不聽,險些滅國

原來在當初曹操大軍南下的石虎,孫權和劉備聯合起來,在赤壁迎擊曹軍,將曹操打得大敗而歸。但是在赤壁之戰結束後,孫權和劉備之間的關係也並不是鐵板一塊,因為周瑜在和劉備的合作過程之中,早就察覺到了劉備不是一般的人,他的野心非常大。當初,曹操和劉備青梅煮酒的時候,曹操就曾經說過一句話:“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因此在赤壁之戰後,周瑜就覺得劉備是日後東吳的心腹大患,早晚會對東吳造成不利影響。

周瑜臨死前對孫權說:此人不除,後患無窮 孫權不聽,險些滅國

當時周瑜就提議將劉備軟禁起來,因為當時的劉備在蜀漢還有著很高的人氣,周瑜想要藉此機會對蜀漢的各種勢力進行分化瓦解。但是孫權卻考慮到,如果有劉備在的話,可以幫助東吳牽制曹操的軍隊,自己可以坐收漁翁之利。不久之後,周瑜準備回到自己的軍隊駐地江陵,在路途之中,周瑜卻忽然病倒。臨終之前,周瑜囑咐孫權8字:“劉備不除,後患無窮!”

周瑜臨死前對孫權說:此人不除,後患無窮 孫權不聽,險些滅國

結果孫權卻完全將周瑜的遺言當作耳旁風,在周瑜去世之後,劉備趁機將東吳的荊州5郡全部借走,並且遲遲不還。於是孫權惱羞成怒派遣呂蒙從背後偷襲關羽,這才有了11年後劉備率領全國軍隊攻打東吳的大麻煩。如果不是陸遜指揮得當,在夷陵之戰粉碎了劉備的進攻企圖,孫權恐怕是要吃大虧的。

周瑜臨死前對孫權說:此人不除,後患無窮 孫權不聽,險些滅國

因為種種原因,歷史上有很多被冤枉被埋沒被誤解的人物。周瑜臨死前都在惦記這劉備,從某種意義來說,周瑜此人真正的有遠見的看法,而且對主公非常忠心,所以我希望對待歷史人物不要從片面的角度來看,周瑜的存在也是中國歷史長河中璀璨的一顆星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