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人生最高智慧在愛,最大成功是樂

如果要選一箇中國人千年來的國民文人,蘇東坡定能高票當選無疑。在中國古代文人之中,蘇東坡融儒、釋、道於一身,詩、文、詞、書、畫均登峰造極。千百年來,無人不愛東坡。


《蘇東坡傳》序

|肖仁福

蘇東坡:人生最高智慧在愛,最大成功是樂

大宋重文輕武,文臣地位高,東坡生逢其時,又才高藝大,為何還一生坎坷,遭受大難,吃盡苦頭?幾乎所有關於東坡的著作,都歸因於陷害東坡的無恥小人。這沒錯,小人不可得罪,得罪小人,自然會倒黴。可我覺得若止於此,太過膚淺,也很不夠。畢竟人生一世,命運好壞,既有外因,又有內因,內外互動,因果相循,誰也不例外。我因此產生衝動,要寫部東坡傳,由外而裡,由裡而外,解剖東坡大幸與大不幸的奇絕人生。

首先東坡是個幸運兒。現今有句時髦話,叫有幸人用童年治療一生,不幸人用一生治療童年。東坡靠童年治療,此生幸也。東坡的原生家庭無人能及。他屬富三代,學二代。爺爺勤勞致富,做了兩件事,一是培養兒子讀書,二是豐年積穀,災年開倉,為兒孫積德聚福。母親程氏有德有才,一邊勤儉持家,一邊教育東坡兄弟端正品行,正直為人。父親蘇洵不喜文壇綺靡之風,見質樸清醇詩文開始在朝中流行,教倆兒寫作文質彬彬、言之有物的樸實文章,後哥倆受歐陽修和梅堯臣賞識,一考得中。東坡兄弟從小友好,同食同寢,同學同玩,相親相敬相惜。東坡還有不少堂兄弟和堂姐妹,過從甚密,其樂融融。


蘇東坡:人生最高智慧在愛,最大成功是樂

十八歲那年,東坡娶王弗為妻,夫唱婦隨十一年。王弗去世後,其堂妹閏之嫁給東坡,自此隨丈夫顛沛流離大半個中國,生死與共五十七歲時東坡失去閏之,翌年拖著病軀南貶惠州,侍妾王朝雲不離不棄,隨行左右,成為東坡的生活依靠和精神支柱。幾個兒子皆有德升有操守,更懂孝順父母。東坡晚年一貶冉貶,兒子們爭著陪侍父親。最後小兒蘇過拋妻舍子,隨父親下惠州,過海南,無怨無悔。尤其朝雲病逝惠州後,蘇過成為東坡唯一的柺杖,支撐老父度過無數苦難有而快樂的日子,直至東坡終老常州。

憑非凡才華,東坡受到歐陽修和梅堯臣等朝臣青睞,更得到幾任皇帝和皇后賞識,一時風光無限,人見人愛,花見花開。然才華既可成就人,也可毀滅人。有錢人怕被罵為富不仁,會不自覺夾緊尾巴,低調做人,輕易不敢露富。才華不是財富,才高之人向來備受推崇,除忍不住露才顯學,還容易恃才傲物,故有才比有錢更危險,更易遭人羨慕嫉妒恨。正是大才給東坡帶來大不幸。


蘇東坡:人生最高智慧在愛,最大成功是樂

東坡才多沒處發揮,便信手拈來,用典故給同事取外號,被人暗恨而不自知。連備受自己敬重的司馬光,東坡也拿孔子弟子名字司馬牛呼之,諷刺人冢脾氣倔強,有如犟牛。更多時候是擔心大才撐破肚皮,以詩文譏諷時政。東坡曾兩度外任杭州,朋友送行時總是勸告,西湖雖好莫吟詩。東坡嘴上應承,可一到西湖邊,還是情不自禁,該吟得吟。東坡忠君愛民,政績卓著,不貪不腐,同僚瞧他不順眼,又抓不到把柄,便蒐集其詩文,斷章取義,慫恿皇上,以誹謗罪把他逮入烏臺即御史府,逼他招供。這便是著名的烏臺詩案,也是中國首例文字獄,此前從沒有文人因詩文獲過罪,屈原、陶淵明、李白、杜甫白紙黑字,批評朝政,發洩不滿,沒人借題發揮,收拾他們。白居易提倡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寫過不少諷喻詩,其《長恨歌》和《琵琶行》就是變著法子罵君父,發牢騷。也遭同僚擠壓,屢擠屢貶,卻又屢貶屢升,官至尚書,滋滋潤潤活到七十六歲,壽終正寢。

東坡崇拜白居易,曾作詩曰:我甚似樂天。東坡居士就是仿白居易香山居士雅稱而來。他一生寫過不少附和白詩的作品,連西湖有白堤,東坡也造個蘇堤,兩堤並存。可東坡遠沒白居易幸運。白居易中年遭貶,晚年卻安定富足,活得長久。烏臺詩案後,東坡雖曾兩度回京任職,但很短暫,絕大部分時間不是在貶所,就是在去往貶所的路上。死裡逃生,出獄南貶黃州後,東坡開始反思,清醒地意識到自己吃虧就吃在恃才傲物上面。傲字最敗人,古往今來不知多少有才有能且功成名就之人,因傲字身敗名裂,死有餘辜。傲字差點讓東坡死在烏臺獄中,所幸皇上肚裡明白他的耿耿忠心,王安石和章惇等政敵也紛紛說情,他才保住小命。


蘇東坡:人生最高智慧在愛,最大成功是樂

萬幸的是,大不幸又給東坡帶來大幸。丟官去職,一無所有後,東坡的大才再不會自傷,相反成為自救良方,支撐他戰勝貧寒、飢餓、病痛、孤獨,拂去心頭創傷,脫離苦海,活出別樣境界,創作出赤壁詞賦,成為千古絕唱。從此東坡眼前豁然開闊,無驚無險,無悲無痛,無恨無怨,唯餘悲憫和慈愛。那才是真正的大愛,愛天地山水,愛草木生靈,愛君國臣民,愛親人友朋。連政敵都愛,比如王安石和章惇,不記其仇,只念其好。待到下惠州,渡海南,東坡早已波瀾不驚,權當奉旨遠遊,九死南荒吾不恨,茲遊奇絕冠平生。

人人都患才不多,殊不知有才有大才,難免恃才傲物,往往帶來大害。大才只有德來配,有苦難來磨,才可能化大不幸為大幸,離苦得樂。至於常人,沒有東坡天縱大才,無恃才傲物之資本,然效法東坡,潛心修德,真誠愛人,總不難做到。樂乃人生至境,有德有愛,樂由德生,愛而得樂,也算不白來世間走此一遭。

《蘇東坡傳》結束語


建中靖國元年(1101)七月二十八日,東坡結束六十六歲的生命,安祥地走了,走得從容,走得自重,走得自在,就如他設想的一樣。


東坡歸宿於郟城縣西二十七里釣臺裡,子由遵兄遺願,撰寫碑銘。十一年後子由在許昌去世,亦葬於兄長墓旁。元代郟城縣尹楊允在兄弟墓間置蘇洵衣冠冢,始稱三蘇墳。

釣臺裡形如眉山,又有三蘇墓,人稱小峨嵋。
東坡走了,帶走有形身體和大起大落的人生。東坡沒走,靈魂不滅,精神永存。

其靈魂和精神就潛藏於其三千多首華美詩詞、四千多篇知性文章,以及無數高雅書帖和繪畫裡,只要打開這些作品,東坡就會燦然顯現,與你會心一笑。那是千年老友式的笑,笑得你忘記苦惱,忘記憂愁,忘記人生種種不幸,滿心都是快樂。


東坡是快樂的,無論得失,無論榮辱,無論浮沉,無論飢飽,無論冷暖,無論甘苦,無論酸辣,無論夢覺,無論醉醒,甚至無論生死,可謂無所而不樂。


東坡愛父母,愛兄弟,愛妻兒,愛親友,愛百姓,愛君國,愛古聖,愛今賢,愛儒教,愛道釋,愛山川,愛河流,愛花木,愛蟲鳥,愛詩文,愛筆墨,愛酒肉,愛美食,世上沒有任何東西不愛,甚至包括欲置其於死地的政敵。


痛苦無不來自嫉妒、怨憤、仇恨、貪婪和無節制的趨利,戰勝痛苦唯一良法,就是去愛。心被愛填滿,自然沒法容納種種執念,才會變得無懼無畏、無憂無慮,變得強大無比,面對再猛的打擊,再大的劫難,再不公的命運,皆可一笑了之,離苦得樂。


愛讓人快樂,使人幸福。東坡苦難一生,卻過得比誰都快樂和幸福,就是他懂愛會愛。

東坡故事告訴我們,人生最高智慧在愛,最大成功是樂。

蘇東坡:人生最高智慧在愛,最大成功是樂

蘇東坡帶動了整個北宋文壇,才情至今無人超越,他的心態更值得我們所有人學習。

時空交替,滄海桑田,蘇軾距今已然數百年,可即使是商業化的今天,閱讀他的文章,仍然讓心靈受到陶冶和淨化,於紛紛嚷嚷中找到心靈淨土的肅穆。

小編推薦《蘇東坡全集》精裝6冊珍藏版,內容包括詩集、詩詞、賦、論、書義、策、序、記、傳、墓誌銘等,裝幀精美,設計新穎,能讓您在夜晚燈下感受到濃濃的古雅氣息。

蘇東坡:人生最高智慧在愛,最大成功是樂


蘇東坡:人生最高智慧在愛,最大成功是樂


蘇東坡:人生最高智慧在愛,最大成功是樂

蘇東坡:人生最高智慧在愛,最大成功是樂

《蘇東坡全集珍藏版》6冊

原價:995元/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