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軍國主義緣何而起?能讓日本女人瘋魔,竟用身體支持士兵打仗

眾所周知,日本是一個具有濃烈軍國主義色彩的國家,推崇武力,強調一心一意效忠天皇。雖經歷過一戰的沉重打擊,但日本的軍國主義色彩不減反增。二戰時期,日本為滿足構建“東亞共榮圈”的私慾,給全國人民灌輸軍國主義思想,激起了日本民眾空前的參軍熱忱。

談及此,我們不防深思,為何軍國主義在日本人心中這般根深蒂固?即使經歷一戰暴擊還能死灰復燃,助長這個小小島國的囂張氣焰,一而再再而三的侵略亞洲國家,攪擾東亞地區安寧。

二戰軍國主義緣何而起?能讓日本女人瘋魔,竟用身體支持士兵打仗
  • 對外侵略的前線日軍

民族自身崇拜的武士道精神

武士道精神,即不惜任何代價,用手中的刀去爭取一切想要的東西。生死退居其次,對於武士來說,最重要的是完成責任所規定的事務,充分發揮自己的價值,高度服務於整體。它強調的是一種“毫不膽怯、毫不遲疑、毫不顧忌的死”,認為切腹自盡是失信後最體面的盡忠方式。

二戰軍國主義緣何而起?能讓日本女人瘋魔,竟用身體支持士兵打仗
  • 炮轟下滿目瘡痍的上海

為更好的推廣武士道精神,日本在全國各地開設各種武館,廣招浪人,學習擊劍。由此可觀之,日本崇尚武力的風氣瀰漫著整個社會,暴力解決問題成為常態。這也是日本在一戰結束後,又能夠快速調整軍心,為二戰的開啟做準備,實現對外擴張的重要原因。故言之,植根於社會土壤、汲取力量源泉是日本軍國主義二次抬頭的關鍵所在。

二戰軍國主義緣何而起?能讓日本女人瘋魔,竟用身體支持士兵打仗
  • 日本軍官

日本政府大肆宣傳軍國主義,洗腦式傳播尚武思想

為保證日本軍國主義路線不失偏頗,培養出更多的優秀軍人,日本政府更是不遺餘力地多渠道宣傳軍國思想。如聽政府或軍隊的演講,定期開展相關主題活動,動員學生觀看侵略戰爭的影片,讓孩子從小就形成一種誓死效忠天皇和國家的武力信仰。

而在年復一年的宣傳與強化中,全日本幾乎都深陷軍國主義泥潭中不能自拔——好戰、極端、富有侵略性。受濃厚軍國主義思想的腐蝕,上至高級將帥,下至普通士兵和羸弱婦女,都以加入軍隊、擁有軍籍為榮。

二戰軍國主義緣何而起?能讓日本女人瘋魔,竟用身體支持士兵打仗
  • 戰爭下的累累白骨

而這種極端的思想,也是日本在二戰中對外實施侵略擴張道路上獲取源源不斷的人力物力供給得的保障。當然,有戰爭就必有傷亡。在持續不斷的武力輸出中,日本大量士兵淪為戰爭的犧牲品。但面對親人的犧牲,日本家屬竟不覺有絲毫心傷苦痛。

他們反而認為,能夠為天皇效忠、為國獻身是一種至高無上的榮耀。為了帝國事業,心甘情願放棄一切,哪怕是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更有甚者,在面對家中適齡男子因畏懼死亡而不願上戰場時,日本家庭還會以死相逼,這就是日本宣傳的軍國主義思想的可怕之處,它讓其下萬千子民成為沒有自我判斷力的軍事傀儡。

面對本國徵領“慰安婦”,日本女子竟不牴觸,反而積極參與,甚至有一名婦女,還帶上了她年僅14歲的女兒。當時有一位名叫井上千代子的新婚少婦,與其丈夫成親不到一個月,就上吊自殺。理由竟是為了讓丈夫安心,專心前線戰事。如今看來,這日本軍國主義對人心的腐蝕程度,依舊令人毛骨悚然。

二戰軍國主義緣何而起?能讓日本女人瘋魔,竟用身體支持士兵打仗
  • 慘無人道的日軍將俘虜當活靶子

野心勃勃,不瘋不成魔

備受軍國主義腐蝕的日本,是一個野心勃勃且好戰的國家。二戰期間,他們對外自稱大日本帝國,對於世界五大強國都不放在眼裡,行為極其囂張。侵華戰爭爆發後,日本更是制定了企圖在三個月內佔領中國的狂妄計劃。

它打算依靠佔領朝鮮,以臺灣為翹板打開中國大門;後侵略中國,進駐中國內陸;再向東南亞擴張,壟斷戰爭資源石油等三步戰略完成侵佔亞洲、稱霸東方的美夢。不得不說,二戰期間的日本也是極度膨脹了。

二戰軍國主義緣何而起?能讓日本女人瘋魔,竟用身體支持士兵打仗
  • 日軍出兵前的儀仗

但正所謂,不瘋不成魔。二戰時期,日本妄圖通過佔領東南亞,將美國在印尼和菲律賓的油田為自己所有,確保構建亞洲防禦圈的資源供應鏈暢通無阻。然而,日本高估了自己的實力,也低估了中華民族的戰鬥力,中日戰爭陷入持久拉鋸戰中。面對中華民族空前團結下的奮力反擊,日軍節節敗退。與此同時,對日本一再挑釁,侵入越南威脅自身利益的美國不再袖手旁觀。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徹底被惹毛的美國開始參與進二戰中,出兵攻打態勢咄咄逼人的日本。1945年8月6日,美國先後在日本廣島、長崎投放原子彈,給予日軍最後致命一擊,二戰局勢直接扭轉。8月15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

二戰軍國主義緣何而起?能讓日本女人瘋魔,竟用身體支持士兵打仗
  • 日本簽署投降書

用一句時下流行語來說:不作不死。從二戰帶來的慘痛教訓中,日本應該學會自我反思,珍惜和平,警惕軍國主義思想餘孽死灰復燃的危機,如此方能不重蹈覆轍。

小夥伴們,你們怎麼看呢?歡迎關注小Z並在評論下方留言討論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