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去解決和家長的溝通?

欣謂999


1、瞭解家長的性格。不同性格的家長一定要採取不同的溝通方式,有些家長是急性子,孩子學習出了什麼問題,你要先跟家長進行分析,然後告知家長出現這樣的問題後期要怎麼做。有些家長是傾訴型的,在溝通中你就需要耐心傾聽,尊重家長,適時提出自己的看法。總之,在溝通中一定要注意家長的性格特徵,注意方式方法。

2、瞭解家長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家庭教育對一個孩子的成長是至關重要的,你可以多跟家長溝通一下家長對於孩子的教育是怎麼規劃的,對於孩子現在的學習是怎麼看待的等等。

3、瞭解孩子在家裡的學習情況。孩子除了在學校和輔導機構,更多的學習時間就是在家裡。有些家長就跟我說,孩子在家裡寫作業很慢,有時可能要寫到晚上十一、二點,像這種孩子一定要讓家長在家仔細觀察是什麼原因,是因為孩子自律性差,注意力不集中,外界的干擾,還是上課沒認真聽不會做題。所以一定要了解孩子在家裡學習的一些情況,同時給家長提出合理的建議。

4、瞭解孩子的課餘生活,興趣愛好等。知道孩子課餘的時間安排,有利於你給孩子做學習規劃,瞭解孩子的興趣愛好能夠與孩子更親近。另外,平時跟家長溝通孩子生活中的一些細節,家長會覺得你很關心他的孩子。

5、瞭解家長對孩子的期望。這個很重要,知道家長的期望和要求,我們更有目標。比如家長希望孩子的寫字習慣能改變,那對於這個方面,我們就要時時督促孩子。當然對於家長不合理的要求,我們也要提出自己的觀點,跟家長溝通好。

6、敢於對家長提要求。有些家長可能覺得孩子送來輔導機構了,就什麼事情都沒有了。我們都知道光靠在校區的學習是遠遠不夠的,在家裡一定要進行溫習鞏固,這樣才有利於孩子的長期學習。所以有些需要家長配合的,一定要跟家長進行溝通。而且很多家長是願意配合的,能夠參與到孩子的學習中來,見證孩子的成長,他們也會很高興的。


星星Sir


優質資訊為解答。

第一,我認為必須瞭解學生的家庭情況和家長的基本信息。因為家長的職業、性格、認知水平的不同,他們的教育觀念和教育方式也不盡相同。你可以通過走訪、電訪或和學生的聊天中,瞭解家裡父母的立場,對孩子的教育方法,甚至可以感覺出家庭是否和睦,什麼是他們忌諱的,什麼是他們喜歡的等等。這樣,在和家長的溝通時,就更能知己知彼。

第二,對不同的家長,一定要有不同的態度。比如對於那些對孩子相對寵愛的家長,交流時,首先應該肯定他孩子的優點,在充分、客觀的讚揚中,家長會對你的尊重回報尊重,之後,你再委婉指出他的孩子的不足之處,這樣讓他接受你的觀點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又比如對於那些平時對孩子不聞不問,放任不管的家長,我們要不斷激發家長的責任感,積極主動讓他們參與到對孩子的各項教育活動中來,也必須對他們指出放任不管對孩子成長帶來的危害。再比如對那些後進生的家長,我們不能總是橫向比較,要讓家長看到孩子的進步和成長,家長對孩子有了信心,他才會主動跟我們班主任交流,配合我們的工作。

第三,在信息發達的當今,我們可以用多種先進科學、便捷有效的的方式提高交流的實效性。像筆者所在學校,交流形式就是豐富多彩。比如家校聯繫通,每週一次的反饋,包括學生的近況,家庭作業,要交的費用,家長要注意的事項等等。比如班級QQ群,一般每個班級都有一個群,有必要時家長(或兄弟姐妹等)都加入進來,可以聊下當天的作業,學生的表現,教育的心得等。比如電訪,學生有任何特殊表現或要請假出校門,班主任都要告知家長,當然不是隨意把學生的缺點放大,更不是打小報告。比如走訪,這是最有效的家校聯繫手段。像我們學校,每個學期期末都會組織全校教職工,自上而下,大面積的對學生家庭進行走訪。在這種近距離的交流中,我們總能及早發現問題,從而有效解決問題。還有每學期的家長會,讓家長之間多交流心得,談談自己的教育經驗,也是深受家長喜歡並有很好效果的溝通方式。

當然,和家長進行有效溝通策略多多,我想我們無論採用什麼樣的方法,都必須遵循下列幾條原則:

1、坦誠相對,有禮有節。班主任要本著誠懇的態度和家長進行交流,尊重他們

的人格與觀點,耐心、虛心、誠心地聽取他們合理有益的建議。家長都是要面子的,我們不能為了孩子一點錯誤,就立馬讓家長到學校來接受“教育”,如果方式方法不對,可能還會引發家長的反感甚至抗拒心理。只有我們先積極主動,誠心誠意去打動他的心,再循序漸進,慢慢實現教育目標。共同的坦誠,換位思考,有禮有節,才能讓溝通和諧、持續。作為德育工作者,我們首先必須能沉得住氣,不能性急,更不能辱罵家長,否則一切工作前功盡棄。

2、天時地利人和。和家長的溝通,一定要抓住最好的時機和地點,還要找準話題的切入點。假如是很小的問題,可以電話通知;假如是私人的問題,就絕對不能在辦公室裡交流;假如學生犯錯比較嚴重,也適宜選取走廊、或人少的地方交流。話題的切入點要合適,比如學生父母,可以直接入正題,而學生的爺爺奶奶,最好能以拉家常的形式進入話題,在舒適溫馨的環境中進行溝通。只有場合找對了,人的心情才能舒暢了,交流就順利多了。

3、平等獨立,不卑不亢。我所說的平等更多意義上是指我們教育工作者也應該維護自己的利益和尊嚴。相信每位班主任都能在工作中遇到那些蠻不講理甚至仇視班主任的家長,在他的咄咄逼人下,許多年輕班主任會招架不住,委曲求全,甚至痛哭流涕。其實,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大可不必發言,無須過多解釋,只要我們的處理合情、合理、合法,我們不必庸人自擾,更不必低聲下氣,有損了教師的形象和人格。

教師如何與家長進行有效溝通是一門學問,更是一門永無止境的技術。和家長說什麼,怎樣和家長說,都需教師深思熟慮。把家長說惱了,我們的德育工作就遇障礙了;把家長說通了,我們的德育工作就順了;把家長說開心了,我們的德育工作就如虎添翼,處理學生事件將得心應手。

當然,最主要的是,教育本身就是家庭、學校、社會三維一體的,只有三方面和諧了,教育才能發展,才能進步。



優質資訊


第一,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和父母交流,先肯定和認同孩子的優秀之處,多說積極的一面,讓自己和家長統一戰線,有助於提升和家長溝通的效力,然再提出不足,第二,誠懇的態度,曉之以情動之以理,每個人都是情感動物,能感受到你真心為孩子好,家長會聽取你的建議。會願意進一步溝通交流。第三,耐心,教育本身就是複雜的。所面對孩子不同問題不同,並且家長也各有各的脾性,所以更需要自己耐心的梳理和溝通,


無聞的耕耘者


您這個問題沒有明確主體,誰去和家長溝通?是老師,還是孩子自己,亦或是其他什麼人......不同對象間的溝通策略應該是不相同的。溝通對象要明確、內容表達要清晰,您問題中就缺乏。

育鄰人使命: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陪練和顧問。

育鄰人願景:讓天下沒有難育的小、沒有難養的老。

孩子的成長如同百年大樹,需要經歷風雨。對於父母來說,需要您有足夠的耐心加以陪伴。陪伴孩子需要用心,陪伴不止是看護。在很多人為陪伴孩子而選擇回家時,我選擇來北京做一項陪伴更多孩子的事業——育鄰人:以鄰里友善帶動社會和諧,推進社會德育教化,促進每個人健康快樂成長。探索以鄰里互助,化解“獨生子女症+隔代教育”難題,一項公益普惠的教育事業,與家長一起“量身定製”孩子的成長計劃,即為孩子們提供遊戲、合作、共享成長空間......


育鄰人


提問這個問題,估計您和我一樣是個教育工作者,很高興回答您這個問題,以筆者多年班主任的經驗,希望我的回答能夠令您滿意。

和家長溝通,首先您得明白因為什麼需要和家長溝通。我從事高中教學,這個階段的孩子已經接近成人,一般的事情我能夠和孩子協調處理,就不需要面對家長,而且當下的家長們都很忙,所以原則上和學生能處理好,就不勞煩家長到校!

其次,家長非🉐到校面對老師,那事情一定不小,所以你要對孩子的事情一定了解透徹,來龍去脈,前因後果都要知道!

再次,法規政策校紀規定等,事情該怎麼處理,必須得怎麼處理,您提前必須心裡得想好。

第四,對孩子相信您已經瞭解了,但孩子的家長您得提前瞭解好,比如職業,性格,脾氣,受教育水平等,這都決定了您能否和家長順利溝通,所以提前瞭解好,才能面對家長!

最後,不管因為什麼得去和家長溝通,你都得是態度端正,情緒飽滿,表達清楚,邏輯清晰,和藹慈祥!即使有時有的家長可能會態度不好,語言過激,但你作為老師始終不能和家長髮生衝突,這點一定要切記!

希望能幫助到你!



高中語文張老師


抱有尊重家長的態度,不論怎麼溝通都應當控制自己的情緒,注意傾聽各方信息,條理清晰心平氣和的和家長交流,就事論事,不翻舊賬。


於老師


1.

首先,要肯定孩子.教師一句微不足道的稱讚,都會讓家長感到高興,直至影響對待孩子的態度。

2.

其次,對家長要一視同仁.家長之間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學歷、職位、性格均有所不同.無論家長間存在什麼樣的差異,教師應該學會與每一位家長交流,讓每位家長都能感受教師的關注或重視.

3.

最後,是要充分發揮語言藝術的魅力.教師要巧妙使用語言.


祁錕



公正永生


首先必須要了解為什麼要溝通,要達到什麼目的。

其次選擇恰當的時間、地點,營造和諧的溝通氛圍。

再次多站在對方的立場進行溝通,要創造良好的互動效應,針對家長們擔心的問題一一解答。

最後與家長建立長期溝通渠道,共同關注同一問題,增加理解和包容。


公益愛好者


站在對方去考慮問題,幫助家長解決問題,這樣應該會很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