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益日:如何守護健康權

春節前夕,一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大江南北,相比17年前的非典,擴散範圍更廣,已經是全球“大流行”了,不得不令人提高警惕。

權益日:如何守護健康權

這次,人們再度意識到了健康的重要性。今天,是個特殊的權益日,我們所有人作為消費者,都應切實保障好自己的權益,尤其是健康權。

身體是本錢,唯有保障好“1”,其後掛靠的諸如財富、名譽、地位等“0”才有意義。如何守護好自己的健康尤為關鍵,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儘量少去公共場所。為避免人群聚集,許多“新模式”逐漸開啟——雲拜年、居家辦公、雲賞花等等。

權益日:如何守護健康權

當然,我們總免不了要出門,日常物資採購、復工上下班通勤,甚至只是單純出門活動活動筋骨,“標配”是戴上一枚口罩。不得不說,這是隔離傳播途徑最為有效的方式了,沒有之一。防控千萬條,“捂臉”第一條!“捂臉”你懂的(偷笑.jpg)。

權益日:如何守護健康權

保護好自己,就是在為他人的健康負責。在公共場合,我們需要配合相關工作人員,在線填報、展示健康碼、登記信息、測量體溫,經示意後方可入內;辦公場所多開窗通風,避免空氣不流通;有條件的單位最好安排員工分批次吃飯,如去食堂就餐的應間隔入座,期間儘量不說話;在接觸了公交車扶手和使用了電梯的按鈕後,應及時清潔手部,以防交叉感染······另外,個人對於相關信息不可謊報、漏報,畢竟健康無小事,“玩笑”開不得。

權益日:如何守護健康權

相關場所的經營方有“拒絕權”和“檢測權”:不戴口罩拒絕入內,測完體溫合格後才能進入。誠然,作為公民,我們自然享有知情權,前提是需要關注相關媒體。電視新聞和自媒體推文上的每日信息通報,是瞭解當前防控形勢的重要窗口。

需要提醒的是,雖然近期情況有所好轉,治癒數已遠高於入院數,但依然相當嚴峻,對此我們決不能鬆懈,尤其是境外輸入值得提高警惕。

權益日:如何守護健康權

身體健康重要,心理健康亦是如此。這個悠長的春節假期,與外界接觸少之又少,“突如其來”的復工難免令人不太適應。我們應多多關心身邊的親人、朋友,很多時候,“牢騷”發洩完就舒服多了,看似簡單的傾吐傾聽,卻是心理疏導的關鍵一步。這麼說,我當然是認真的(酷.jpg)!

隔面不隔情,唯盼疫情早日退散,我們共賞美麗景色。在此呼籲:守護好個人健康權益,為自己的身體保駕護航;保護自己的同時,也是在為身邊人的安危負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