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太湖大堤进行新一轮“加固”防洪标准达五十年一遇

最近路过太湖边的市民,被湖岸边三三两两的施工队吸引住了眼球。“母亲湖”又有何新动作?记者从市水利局证实,开工还不到一个月的环太湖大堤剩余工程正有序推进,明年有望基本结束。完工后,环太湖将形成一道更加坚固完善的防洪屏障,一个堤实、生态、岸美、路畅的新太湖已跃然纸上。

环太湖大堤(江苏段)自江浙边界吴江市七都镇薛埠港,至宜兴与浙江交界的父子岭,全长234.54公里,在抗御1999年、2016年等流域特大洪水中发挥了显著的作用,也暴露了一些堤段存在堤防和建筑物设计标准不达标、部分建筑物年久失修等防洪薄弱问题。实际上,自上世纪90年代末,从国家、省到市一直在不断提高太湖大堤的防洪能力。“然而运行多年,一些堤岸出现了缺损,坍塌、渗漏以及湖岸景观陈旧防汛道路狭窄等现象。”水利专家表示,按照国务院批复的《太湖流域综合规划》《太湖流域防洪规划》《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及修编和《太湖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等,实施环湖大堤(江苏段)后续工程,以巩固和提升太湖大堤堤防安全度和防洪标准,增加太湖防洪调蓄和水资源调控能力,保障太湖大堤安全运行,对于一些高程变低的需要进行加高,对于缺损的堤岸进行修复和加固。

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无锡段太湖岸线总长129.66公里,涉及无锡市新吴区、经开区、滨湖区和宜兴市等区域。“主要是提高建设标准对原有堤岸加固,此外对少部分边边角角的堤岸进行修补。”该人士表示,一些老的堤岸建设标准偏低,还是二十年、三十年一遇的建设标准,而按照新标准全部要达到50-100年一遇。无锡段太湖大堤剩余工程堤防加固堤线总长60.47公里,涉及贡湖段、梅梁湖段以及马圩段堤防、宜兴段堤防等多个堤防工程。其中,像宜兴段大堤大部分达到了设计标准,此次剩余工程主要是要对一些不完整的防汛道路等附属设施补齐,而滨湖区环湖大堤中的一些小圩区则需提高标准。同时,对小溪港闸、马圩二号排涝站、马圩四号排涝站、闾江口大堤的闾江口节制闸、马圩北船闸、渔港套闸等6座口门建筑物进行加固或拆建,并新建青店港节制闸、西站头泵站。对梅梁湖十八弯段及马山段部分存在安全隐患的岸线进行整治,整治岸线总长度10.59公里。此外,为防汛抢险需要,新建11座跨港渎桥梁:吴塘门桥、兴湖桥、葛渎港桥、毛渎港桥、欧渎港桥、洪巷港桥、官渎港桥、林庄港桥、社渎港桥、茭渎港桥、新港桥、大港桥。

【购房资讯轻松享,快来关注乐居网】

优质内容推荐

  • 大同又有一波地块划拨出让 快来看看在哪吧
  • 盯紧!大连今年或有超777万平地块入市 超九成与“一带一城”有关
  • 重磅!南昌电信分局大楼主楼开始拆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