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三个分裂时代有何异同?

大侃历史


春秋战国,说他们分裂,其实根本就没有统一过。

因为三皇五帝时期是部落时期,那些传说中的上古帝王都是部落联盟的首领,各个部落还是各干各的。

夏商周的王只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各个地方部落或者地方诸侯都是独立王国,一旦中央不够强都会离散。

这样下去,我们会变得和欧洲一样在罗马以后再也没有集中整个欧洲的强权,逐渐分散成多个国。

但是我们没有,因为秦始皇,文字和计量单位统一,天下集权于一人,从此华夏不是散沙,而是真正的万里长城。

而南北朝,是因为内乱加上游牧民族的入侵,使得少数民族政权和本土士族在政治舞台上你来我往,最后诞生了数十个朝代和地方政权,最后终结这个乱世的是由胡化汉人和汉化胡人组成的关陇八柱国集团。

而五代十国的乱世就纯粹是因为军阀混战所致,从安史之乱到唐亡一直存在的藩镇格局,五代十国的掌权者多是晋王李克用的儿孙和部将以及地方的节度使,是有兵者即可称王的时代,最后终结乱世的赵匡胤就是看清楚了这一点才一直节制武将的权力,导致宋朝的重文轻武。

最后,给题主点建议,当想了解这方面历史的时候,不要看小说或者电视剧,也不要听我们人云亦云,最好还是看正史和正规资料。





历史区的旅法师


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都是我国历史上最为动乱的分裂时代。春秋战国是指:公元前770年西戎攻破镐京,周平王迁都洛阳开始,到公元前公元前221年秦国灭齐国结束的一段历史时期,共计550年,春秋战国以公元前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灭掉智氏,瓜分晋国为标志。前为春秋,后为战国。魏晋南北朝是指:公元220年曹操病逝,其子曹丕迫汉献帝禅让,立国号为魏开始到公元589年灭南方的陈朝,结束南北朝分裂的局面,全国再度统一结束。共计三百六十余年间,分为三国、西晋、东晋十六国、南北朝四个时期,共计期间共计三十余个大小王朝交替兴灭。五代十国是指:包括五代(907年-960年)与十国(902年-979年)等众多割据政权,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时期,自公元907唐朝灭亡,朱温建立后梁开始,至979年赵匡胤建立宋朝为止,也可以定义为到宋朝统一十国剩余政权为止,共计77年。

共同点:天下纷争,战乱不断,民不聊生

阶级矛盾不断累积,天下大势合久必分

从夏朝到西周末年我国的奴隶制社会走过了1400多年,在周朝时期达到巅峰。奴隶主与奴隶阶级矛盾不断积累,再加上统治阶级腐败,民不聊生。最终在西戎攻破镐京,周平王东迁,周天子名存实亡。天下诸侯国开启春秋战国,相互征伐不断。期间发生著名战争有:城濮之战、长勺之战、鄢陵之战、吴越之战、桂陵之战、长平之战等等。



从西汉到东汉前后400年时间封建统治,东汉末年土地兼并严重,农民民不聊生,各地不断爆发农民起义。黄巾起义后东汉皇室日渐衰微,地方政权乘势而起,割据一方,相互之间不断征伐。经过三国短暂平衡和西晋司马家短暂统一战争后后,出现五胡南下,在中原地区建立16个民族政权和西晋皇族江南建立的东晋东晋十六国时期。这一时期中原地区个国家质检不断进行征伐、不断灭亡和建立新的政权,东晋也不时出兵北伐中原。随后前秦统一中原,南下进行统一战争,可是在淝水之战失利。随后进入南北朝时期,南北朝时期动乱主要为国家政权更迭战争,直到公元589年隋朝灭南陈!期间爆发的主要战争有: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淝水之战等。

隋唐时期是封建社会的发展的的巅峰时期,经过唐朝的繁华过后,封建社会弊端开始凸显——土地兼并严重、地方政权军事实力增强。黄巢起义后,唐朝中央政权市区对国家的控制权,各地节度使逐渐成为各地实际统治者。唐朝灭亡后朱温占据中原地区建立后梁,其他节度使也纷纷在自己管辖范围建立割据政权。随后各割据势力之间相互攻伐,火药就是在这一时期被广泛应用于战争!


战争中的相对稳定,文化传承不断

三个时期虽然战乱不断却都保持着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春秋战国前后500年战乱时期,各主要国家都始终存在,并未出现文明断绝。秦统一六国之后才统一齐国文字、度量衡等,使我国民族文化走向统一。魏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南下也依然保持着文化、科学发展和主旋律不变,南下少数民族带来自己的文化特色逐渐被中原文化吸收、同化,不断向前发展、魏晋的散文、南北朝的骈俪文都是我国历史文化的瑰宝。五代十国时期北方中原地区政权在不到百年时间内出现五次更迭,江南地区政权则相对稳定,这一时期我国南方地区得到长足发展,经济、文化接近北方水平。一句话说:三个时代的战乱都没有出现文明断绝现象,文化传承都稳定进行并向前发展。

战乱结束的方式相同——改革后武力统一全国

春秋战国动乱以秦国建立封建社会,武力统一全国结束。魏晋南北朝以隋朝建立三省六部制,完善封建制度,发展壮大,统一全国。五代十国时期以赵匡胤建立中央禁军,并以禁军统一全国结束。三次改革都很好的缓解了当时的社会问题,让国家迅速走向壮大,因此能够武力统一全国

不同点

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大爆发和国家阶级矛盾

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限制人民思想的礼法逐渐遭到破坏,出现齐桓公、楚庄王、晋文公等诸侯称霸天下,周天子形同虚设,继而民间思潮涌动。老子、孔子、墨子、孙子、等先秦诸子相继提出自己的治国理念。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出现百家争鸣文化大繁荣。战国中后期奴隶制社会逐渐走没落,各国纷纷采用各家学说实行变法图强。齐国(姜齐)管仲变法、吴国,伍子胥变法、魏国李悝变法、秦国商鞅变法等。其中最彻底的是商鞅变法。商鞅变法在秦国确立了封建制度,废除奴隶制。是秦国迅速发展壮大根本原因,也是法家思想在诸子百家中的胜利,也是我国乱世用重典的开端。

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战争与民族大融合

魏晋南北朝最动乱的时期是东晋十六国时期。西晋末年,五胡南下,攻破西安。随后少数民族在中原地区建立十多个政权。对中原地区的汉族部分政权实行种族灭绝政策,于是出现北方汉族向南迁移或不断爆发起义战争。再加上个少数民族之间不断征伐,使得中原地区人口锐减。等前秦统一北方之后,实行休养生息,恢复人口。到南北朝时期,北方南下少数民族逐渐被汉化。代表就是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穿汉服等改革。等隋朝统一全国,我国实现了第一次民族大融合。民族大融合是战争的结果,却极大的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后世隋唐盛世的出现,就是民族大融合的成果!

五代十国中央政权对加强中央集权探索

五代十国战争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唐朝末年土地兼并和潘镇割据,结束的主要原因是宋太祖赵匡胤加强中央集权制度改革。繁荣封建制度在唐朝展现出致命的缺点——地方政权与中央政权夺权!五代十国的战争是打破土地兼并和中央政权重新建立的战争。五代十国之后宋元明清各朝彻底解决地方政权权利过大问题。

战争的目的

春秋战国时期,特别是春秋时期,战争的最大目的是为了争夺政权的话语权。也因此在春秋战国时期,很少出现覆灭国家的战争,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等取得战争胜利后的诸侯会盟就是最好的证明。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争除了扩大统治战争还有民族战争的成分,战争中出现了灭族行为。这一时期冉闵建立的冉魏政权反抗汉族灭绝而颁布的杀胡令就是当时种族灭绝的最好写照。五代十国的战争目的则相对简单,均为扩大统治的统一战争。战争目的的单纯也是五代十国动乱时间较短的主要原因。

天下分久必合

三次大动乱时期在我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第一次我国建立了当时最先进的社会制度封建社会制度;第二次动乱我国实现了民族大融合,经济、文化、政治都实现了跳跃式发展;第三次动乱测地解决了封建社会制度存在一大隐患——地方政权管辖问题。这三次动乱最终走向一统,是我国在动乱时期的文化传承延续。三个时期各个政权之间的文化相同,民族统一是各政权都存在的目的。因此我国社会分久必合!


诗与历史


春秋战国,谈不上是分裂时期,因为周王朝的体制决定了期本身就不是一个中央集权政府。我们举个例子,百年战争结束前的法国,大致就是中国春秋战国的情形,名义上法王是法兰西王国的君主,但实际上,法兰西国王除了管管巴黎,其他地区他管不了,周围一票贵族爵爷,他们在法理上拥有土地、军队、征税权。各位爵爷们往往为了爵位继承问题。搞兼并战争。英法百年战争怎么导致的,实际上就英国国王取了法国女公爵为王后,法国一大块领地就成了人家英王的了。

春秋战国时期,虽然跟西欧封建不同,但在很多方面是类似的,这一时期,还没有统一的思想,分封制下的诸侯们,需要的或许只是一个名义上的共主,其次他们在周王朝的基础上,争夺霸权。而所谓霸权,就是同盟盟主,相当于联合国的老大。

可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分封制成了阻碍,战争的规模也越打越大,从一开始的单纯争霸,打成了争夺领土的战争,再加上变法,七国纷纷建立起了统一的中央集权政府,于是乎把这种体制推广开来,消灭所有敌人,就发展成了统一了。

魏晋南北朝时期,又应该分成三个部分来说,首先说三国鼎立,这实际上是汉末地方氏族强大后形成了大大小小一大串军阀,最后在兼并战争中形成了三个国家。其中以魏国最强,但问题长期战乱导致了生产遭受严重破坏,所以北方经济一时半会没有恢复过来,所以三国鼎立持续了好多个年头,到了司马炎时代,这才灭蜀立晋,实现了统一。

然而,晋朝的统治史短暂的,这不仅仅是司马氏自身的问题,还有晋朝政治体制的问题,如果说东汉的地方士族势力还只局限于地方,依然存在被一个强大的中央政府,那么司马家在地方士族通过九品中正制扩大政治资本的情况下,又加上了司马氏内部的分封制,这才导致了后来的八王之乱,也使得西晋很快被胡人所灭,永嘉东渡,形成了北方五胡十六国的,南边东晋士族门阀形成的局面。

北方的乱,真正结束于北魏的建立,而北魏政权,实际上是一个个军事贵族集团组成的,这些个武人权力很大,长期压制北方士族,但随着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北方士族成为了新兴政治力量,与鲜卑军事贵族之间的矛盾剧烈,最后导致了北魏的分裂,东西魏,又因为军事强人高欢、宇文护的强权政治,改头换面,形成了高家的北齐,以及宇文家的北周,然而北齐比较弱,十余年就被北周收拾了,北周统一了北方,但遗憾的是,依靠关陇集团上位宇文家,很快将屠刀举向了关陇军事贵族,导致了关陇集团的背叛,杨坚很幸运地成为了隋朝皇帝。

至于南方,南方自永嘉东渡,形成了王与马共天下的局面,士族政治在东晋发展到了巅峰,司马皇帝家长期被东晋门阀们轮流掌控,而这些个门阀又都是从北方东渡过来的侨民,长期打压江东本地势力,再加上寒族在政治上毫无地位,这几个矛盾加起来最终酿成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交替。说到底还是外来士族、本土士族、寒族之间的利益斗争。

最后是五代十国,五代十国是唐藩镇割据的结果,自安史之乱以后,军人政治逐渐形成,这时候门阀政治基本退出历史舞台,新的政治力量形成,也就后来的文官集团势力,但显然唐朝的基因里,一直存在着军事贵族这么一个特点。所以在军事上的放权很大,加上唐初均田制、府兵制的瓦解,为了拱卫唐中央政府,控制帝国打下的辽阔疆域,也就是各个都护府,所以形成了先期只管军事,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地方军政大权一手抓的节度使,最终酿成了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虽然最终被评定,但是对唐王朝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首先动摇了唐王朝中央政府的权威,其次,由于叛军很快打到了关中,为了平定叛乱,朝廷不得不到处开府,使得全国各地形成了好多个藩镇节度使,为后来长达百年的藩镇乱而不叛的局面奠定了基础。

在唐王朝最后的百年时光里,形成了大大小小的藩镇,边疆地区的藩镇军事实力强大,时而反叛,时而要挟朝廷,内地的藩镇虽然不造反,但对朝廷也没有多少尊敬,而唐中央政府,为了控制京畿周围的地区,又利用藩镇压制藩镇,而自身扶植的以太监为统帅的神策军,成为了朝廷频繁政变的原因。

凡此种种,各个藩镇之间或互相兼并,或反复无常,疯狂加强军备,这又导致了对人民群众的剥削,最终酿成了黄巢之乱,把大唐王朝最后的体面剥得干干净净,一个本来是叛乱分子的朱温,投降朝廷,反手镇压乱军,然后成为汴州节度使,最终形成了五代中的一个朝代后梁。

而后梁毕竟只是一个节度使的地盘,他周边还有各个独立的藩镇,朱温一个草头王都能当皇帝,于是实力大的藩镇也跳出来称帝,兼并战争打来打去就形成了十国。占据中州(河南)、以及关中地区的后梁,本身的制度也是延续的唐代,朱温的天下靠的也是一群军头,所以又造成了五代频繁更迭的局面,当上皇帝的大军头,想要削手下军头的权力,导致军头反扑被干掉,如此上演了五次,到了赵匡胤代周立宋才算完结。


江畔初见月


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是中国古代三个最被熟知的乱世,相对于中国古代王朝更迭大多以单一的大一统王朝延续,这三段分裂时代的确有很多值得去比较的。

一、相同之处:盛世之后的乱世,由平衡到失衡状态

其实看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和五代十国三个时期,都是接续一个盛世之后,开始这段乱世,然后由一个乱世之中的势力平复战乱,达到短暂的平衡状态,最后又紧接一个盛世。

1、历程:盛世—乱世—盛世的过程

如果纵贯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和五代十国三个乱世阶段,都是盛世—乱世—盛世的过程,由统一到分裂,再到统一的过程。

  • (1)春秋战国是紧接在周朝之后的乱世,周朝作为分封制国家,对后世影响深远。后世王朝许多祭祀、传续等礼制,都是沿袭周朝。而春秋战国结束后,是紧接秦朝、汉朝大一统盛世局面。

  • (2)魏晋南北朝是在汉朝之后的乱世,汉朝对于中华民族的影响更是巨大,汉朝之后,华夏民族逐渐被称为“汉族”,另外汉朝在国力、疆域、文化、经济等诸多方面,都有很高成就,是华夏文明不可或缺的一段历史。而魏晋南北朝之后,是隋朝和唐朝,都是大一统王朝。

  • (3)五代十国更不用说了,春秋战国和魏晋南北朝时期,好歹还跟前面的盛世具有牵连关系,而五代十国开始的时间,就是直接替代了盛唐。而唐朝是具有世界范围影响的,唐朝的万国来朝,疆域空前巨大,在各个方面的成就更是不可磨灭。五代十国之后,接续的宋朝,也是具有深远影响的王朝。

盛世之后的乱世,也是由大一统王朝到乱世纷争的过程,而最后盛世再现,也是由分裂到统一的过程。

2、因果:起于旧王朝的弊端爆发,中枢被地方压制,终于逐渐消融矛盾

其实看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和五代十国三段历史,之所以出现这几段乱世和分裂的阶段,都是因为前代王朝光鲜背后所暗含的弊端,在经过多方因素扩大化之后,终于再难掩盖彻底爆发开来,导致乱世。

(1)春秋战国的开始,是起源于周平王东迁,周王室的影响逐渐消退。而之前周王室依仗辉煌过的分封制度,让各个诸侯国逐渐强大,有了超过周王室的实力。

(烽火戏诸侯)

因此,地方诸侯互相之间开始征伐,企图获得周王室本来的中枢影响力,便是春秋战国。

(2)魏晋南北朝时期,其实更为复杂,东汉末期的宦官、外戚势力互相倾轧,造成地方割据势力的揭竿而起,浩浩荡荡的三国时期,掩盖了东汉后期的光辉。

三国魏蜀吴最后的赢家,是魏,其实也是晋,因而魏晋经常被当作一个阶段来看。晋朝时,因为警惕魏灭亡削弱宗亲的弊端,所以大封宗亲,导致西晋后期地方封王“八王之乱”,彻底把西晋的底蕴消耗殆尽,紧接着被五胡乱华,之后就是浩浩荡荡的五胡十六国和南北朝的形成。(永嘉之乱)

所以,魏晋南北朝的形成,其实也是旧王朝的弊端爆发,中枢权权力制不住地方势力,包括少数民族,导致了几百年的乱世。

(3)五代十国是紧接唐朝之后的,形成的原因更加明显,那就是唐朝后期的藩镇割据。中枢皇权不振,地方藩镇势力又逐渐强盛,地方覆灭中枢也是情理之中。

藩镇割据就是唐朝自安史之乱后的重要弊端,导致了五代十国的乱世。

地方势力逐渐强盛,中枢又不能震慑地方,乱世遂起。

3、少数民族的参与,让乱世更填波折

中华民族,对于民族的认知从周朝就有,周朝人自称为华夏,自己居住的中原就是天下的中心,四方非华夏之人,便称为东夷、南蛮、西戎、北狄。而一直生活与中原汉民族周围的少数民族,在三个乱世之中,也参与在了其中。

(1)春秋战国时期,周幽王被犬戎杀掉,解开了东周的序幕,也是浩浩荡荡春秋战国时期的开端。

(春秋战国)

而相对于有定论的犬戎是少数民族,直接导致了西周灭亡之外。春秋战国时期的几个诸侯国中,也有相对于“中原之外”的蛮夷之国,春秋五霸的楚国,和吴越春秋中的越国,都被中原几个诸侯国视为“蛮夷”。

(2)魏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的参与更加直观,也更被人熟悉,那就是“五胡”了。这一纷乱时期的少数民族,更是全程参与了南北朝,最后成为融合汉民族,影响后世的重要部分。

(五胡入华)

导致西晋灭亡的“五胡”,最终在中国北方建立五胡十六国,最后成功建立胡族政权。之后融合汉民族文化,更是从中诞生出后世建立隋唐盛世的重要人物。

(3)五代十国的各个割据势力之中,也不乏许多少数民族势力,唐朝开明的选官任官制度,让少数民族也有了成为唐朝官吏的机会。安史之乱当中的安禄山,就本事胡族,从小跟母亲生活在突厥部落中。

(燕云十六州)

而唐亡之后的五代十国,石敬瑭把燕云十六州送给了契丹族,让之后的北宋王朝也忌惮于占据燕云十六州的北方少数民族政权。

除此之外,比如乱世之中的文学方面也具有很多相似之处,乱世之中不光出英雄, 也出思想家。春秋战国时期的先秦文化、诸子百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魏晋风度、玄学清汤,不过五代十国时间太短,没有像诸子百家这样的思想产生。

二、迥异之处:参与方、主要矛盾、共尊中枢

1、少数民族参与方式、程度不同

其实纵贯少数民族参与的中原乱世,虽然参与程度各不相同,但从中获取利益的同时,让原本汉民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矛盾也发生了变化。

  • 由原先的落后到参与中原争霸,逐渐发展起来的春秋战国;

  • 由原先居于中原周边虎视眈眈,矛盾不断,到参与进来逐渐融合的魏晋南北朝;

  • 由参与中原乱战,谋取巨大利益,威慑中原政权的五代十国。


其实少数民族也在不同的时代,改变自己对待中原的态度和策略,不同的参与程度,让自身逐渐从中原汉族之中谋取了不能忽视的好处。

  • 春秋战国,原本处于边缘地带的楚国、越国都曾逐鹿中原,西北蛮荒之地的秦国更是成为终结乱世的势力;

  • 魏晋南北朝,胡族在中原建立政权,最终融合汉民族,转变成为正统王朝;


  • 五代十国,趁中原乱世,谋取利益,占据重要威慑北方土地,影响后世中原王朝更加深远。

2、主要矛盾不同

三个不同乱世,各势力之间主要矛盾不同:

  • (1)春秋战国时期,主要矛盾集中在诸侯国之间。地方诸侯与周王室之间的矛盾,已经被忽略不计,因为周王室的影响太弱了。

  • (2)魏晋南北朝时期,三国、两晋时期的矛盾是割据势力之间,而南北朝时期,矛盾集中在南北之间,是汉民族与胡民族的矛盾。

  • (3)五代十国时期,主要矛盾是割据势力之间,集中在中原轮番登场的梁、唐、晋、汉、周之间。

3、是不是有共同遵从的中枢

  • (1)春秋战国时期,名义上共尊周王朝,诸侯也是周王的臣属。

  • (2)魏晋南北朝,三国时期尊汉室,魏晋为独立王朝,南北朝时期南北各自认为自己是正统,没有共同遵从的中枢。

  • (3)五代十国,更加了断,五代直接是覆灭了唐朝,而共尊中枢也不过是轮番在中原登场的五个朝代,不具权威性。

三、结语

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是矛盾和问题的爆发时期。相对于大一统王朝,三个乱世除了战乱的负面影响之外,其实对于民族融合与中华文化进步形成,也具有不可磨灭的意义。


亭安读书


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都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大动乱、大分裂时期。自周平王迁都,建立东周,周王室已不复“天下共主”之势,诸侯并起,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天下进入分裂时期;东汉末年,汉天子衰微,刘室宗亲已经无法履行高祖刘邦所定下“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的白马之盟了,魏文帝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亡东汉而建立曹魏,可惜好景不长,“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司马昭之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而自立,曹魏亡而兴西晋,然好景不长,天下再度异变,东晋内乱而南北朝起;而好不容易才统一的大唐,自灭亡后中原再度大乱,经历五代十国,到了宋才重新统一。那这三个分裂时期,又有哪些异同呢?

一、天下大势,合久必分

昔日周幽王无道,为博宠姬褒姒一笑,烽火戏诸侯,等到犬戎真的来犯了,再无诸侯前来救驾,西周灭亡。自周平王迁都,东周建立伊始,周天子已不是接受诸侯朝拜的“天下共主”了,周王室无力限制各路诸侯做大做强,因此百余诸侯相互攻伐,就连第一代“盟主”齐桓公,也是假借“尊王攘夷”之名,代行天子之职。此后又经四代霸主,待到“三家分晋”,七雄争霸时,周天子宛如一个摆设,只得坐等身死而不敢作为。

东汉末年,汉灵帝昏庸,重用奸臣,在经过黄巾之乱、何进揽权、董卓进京等事件之后,终于天下三分,魏蜀吴三足鼎立,曹操更是挟持着汉献帝,“奉天子以令不臣”。然而曹操还是没有完成一统天下的使命,任务又交到其子曹丕手上,然司马昭发动灭蜀之战,窥探帝位,其子司马炎废除魏元帝而自立,国号晋,史称西晋,又经东晋、南北朝,及至隋唐才得以统一。

自唐灭开始,至宋建立为止,五代与十国是我国历史上又一次藩镇割据,政权动乱的时期,五代即“朱李石刘郭,梁唐晋汉周”,他们便是唐朝灭亡后,纷纷自立的各地藩镇,这五个依次更替的中原政权虽然实力强大,但无力控制整个国家。而其他一些割据一方的藩镇,有些自立为帝,有些奉五代为正朔,其中十个历时较长且称王或称帝的政权被后世学者称为“十国”。由此可知,五代十国与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都有相同的背景环境:天子无力控制诸侯,而诸侯亦无力取而代之,这使得国家长期处于分裂状态。

二、虽处乱世,文明之火未尝熄灭

此三时代虽处乱世,但后世学者却能从不少史籍中发现,在这些社会大动荡时期,不仅农业年年增收,还是文化、政治等发展的黄金时期,比如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魏晋南北朝时的文化具有鲜明民族特色,五代十国保留下来的大量科技文献,这些乱世的国君,无一不是重视农业生产,体察民情,注重文化发展,这些举措,都为后朝统一后的政策实施提供不少建议意见。

三、割据时间之长,不少于一朝之存

三个时代还有一个共同点,便是持续时间之长,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兼并的战争持续两百余年;在从魏至隋的三百六十余年间,三十余个大小王朝交替兴灭;五代存在五十三年,十国存在七十七年。三者持续时间之久,天下不兴战事时间之短,中原大地生灵涂炭,百姓苦战哀战久矣。

说完相同,再来聊聊三者之异:

一、周天子有名无实,但东周王室尚在

周平王东迁后,管辖范围大减,形同一个小国,西周还被犬戎击破,周王室颜面大损,两者相加便是东周天子不能担负共主责任的主要原因,然而诸侯争霸,虽没有把周室放在眼里,但依然不敢轻易表达自己“取而代之”的想法,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率军大败晋军,饮马长江,向周天子的使者问鼎的重量,大有夺取周朝天下之势,然善辩的王孙满以“周室虽然衰微,但是天命未改,宝鼎的轻重,不能过问!”打断了楚庄王的不二之心。战国时秦惠文王的策士张仪进言:“据宝鼎,安图籍,挟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听,此王业也。”但最终秦惠文王还是用了司马错“得蜀即得楚”的建议。东周存国五百余年,天子之名虽名存实亡,但诸侯无一人敢僭越,为何?实乃无一国能与天下为敌。而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不同,他们虽也是乱世,但是在前朝灭亡后,因为藩镇割据才乱起来的。

二、先秦时屠戮异族,魏晋五代外族发难

先秦,至秦统一之前的时期,春秋战国时,虽然各路诸侯征战不断,但对少数民族的打压却也没有减少过,秦发迹于西陲,世代与西戎为敌。燕、赵广筑长城拦截南下的匈奴,更有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名将李牧大败匈奴。荆南楚国“抚征南海,训及诸夏”,不是屠戮,就是征服。

而魏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乘中原动乱之际,陈兵发难,因为司马家治国无方,出现了“五胡乱华”的现象,南北朝时,北方彻底沦为异族乐土,而汉人只能偏居南方。五代各朝虽掌握中原与关中地区,但天下大乱,契丹乘机发难,时常威胁汉人朝廷,甚至还出现了一些外族国家,如五代的后唐、后晋,契丹建立的辽等。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时,汉人已不再团结,被少数民族钻了空子,汉族的地位一落千丈,竟被这些外族鄙夷。

嗟乎,皇帝虽称“万岁”,但在历史中如唐、明、清等完成大一统的王朝,也不过存二三百年,为何?先代贤明,自忧患而起,跨马而平天下;后辈无忧国忧民之心,灭亡于安乐之乡。然而“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都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也出现过知人善用,劝农桑、修法度的明君,还是不能否认,在这些大分裂、大动荡的时代中,多少无辜百姓流离失所,或是男儿一去不返,或是妻离子散,乱世的教训,吾辈应当谨记。


邓海春


方圆论坛在线

春秋战国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五代十国时期,这三个著名的历史时期唯一的共同点就是,它们都是乱世。而且还是中国历史上比较出名的乱世年间。春秋战国时期,虽然名为周朝。但自然周朝实行分封制自废武功之后,地方诸侯势力日渐强大。西周时期周天子还可以保持着天下共主的威严。到了东周开始,周室衰微,地方诸侯势力强大之后自然就会想着要获取更多的权利。而这个时候他们就会通过相互攻伐吞并来实现目的。整个春秋战国时期持续了长达550年之久。这段历史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也正是因为大分裂时期的不断融合,才有了后来秦国的大一统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朝代更迭最频繁的时期。可以细分为魏朝,西晋,东晋,南北朝这几个历史时期。曹魏时期时期更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乱世。东汉之后经历了军阀混战后,出现了三国争霸的场面。后来司马炎建立西晋一统天下。但从晋惠帝开始中国又陷入了异族入侵的混乱时期。后来更是发生了五胡乱华的惨剧。也因此西晋灭亡进入东晋时期。东晋时期又是一个大分裂时期。从魏朝开始直到隋朝的建立。中间共历时三百六十余年。经历了大小三十多个王朝的交替兴亡。


五代十国时期指的是唐朝灭亡之后国家又陷入了大分裂时期。五代是指唐朝灭亡后依次定都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朝代,也就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这五个政权。之后后周大将赵匡胤兵变篡位建立了北宋。五代时期结束。在五代时期除中原地区之外,还存在许多割据政权。其中前蜀、后蜀、南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等十余个割据政权被《新五代史》及后世史学家统称十国。北宋建立后先后统一了尚存的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南唐、吴越、北汉等政权,形成了与契丹对峙的局面。五代十国正式结束。五代十国时期虽然存在时期较短。但是破坏力却是不容小觑的。


在以上这三个历史时期中。春秋战国时期属于国家民族内部的矛盾。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天下大势分久必合 合久必分”。春秋战国时期正是这么一个情况。而魏晋南北朝时期和五代十国时期却有不同。因为在这两个历史时期中存在很大程度上的外族入侵事件。这就是三者的根本区别。 中原在这两个时期也曾遭遇大难。

感谢阅读。喜欢的朋友请关注转发评论支持一下。


方圆论坛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三个分裂时代是对这句话最好的证明,那么这三个分裂时代究竟有何异同呢?这里我想逐一介绍这三个时代的特点,大家从中或许能找到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首先是春秋战国时代,它起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结束于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周平王东迁后,周王室日渐衰微,周王在诸侯国中的威信和影响力渐弱,各诸侯国互相征伐,导致各地烽烟不断,在这五百年的时间里,先后出现了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等实力较大的诸侯及诸侯国,这些大的诸侯国几乎主导了这个时代的走向,而与此同时道,法,儒,墨,纵横等各学派也纷纷兴起,他们为了主张自己的学说到处游说各国,开坛讲学,设台辩论,在这大争之世,伴随着国与国之间征战杀伐的是百家争鸣,各种思想推陈出新,人才辈出的相对自由的学术氛围,这种军事上的征战和学术上的征战成为春秋战国最大的特点。而与其他两个分裂时代不同的是,这个时代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阶段,“大一统”的国家观念尚未形成,所以这个时代没有“统一国家”的概念,直到秦始皇统一天下,在全国设郡县,废分封,统一度量衡,书同文 车同轨,中央设三公九卿,“大一统”的观念才深入人心,奠定了中国两千年来的政治制度。可见秦始皇是当之无愧的千古一帝。



其次是魏晋南北朝,其实这段时期确切来说应该是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三国时期,第二阶段是五胡十六国时期,第三阶段是南北朝时期,因为西晋统一全国到五胡十六国这段时期只有三十多年,相较于三百年的大分裂时期,这三十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这也是很多人常诟病司马家的地方—治国无能,导致中原大地陷入五胡乱华的黑暗时代,总的来说魏晋南北朝时期是这三个分裂时代中最黑暗的时代,汉族正统南迁,被迫偏安一隅,而北方则陷入了外族入侵,汉人被肆意残杀践踏的危难境地,即便到了相对稳定的南北朝时代,汉人在北方的地位依旧很低,不管是前期的北魏还是后期的北周,它们的统治者都是鲜卑族,而北齐统治者虽然是汉人,但也是推崇鲜卑文化,属于鲜卑化的汉人,所以这段时期汉文化在北方是得不到太大发展的,而填补这段文化发展期的是佛教的大规模传入,南北各朝代均推崇佛教文化,统治者们以不同的形式发展佛教,像开凿于北魏的龙门石窟,云冈石窟,南朝梁武帝兴建佛寺,三次舍身出家等,唐朝诗人杜牧有诗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可见当时兴建佛寺数量之多。所以这段时期最大的特点是,汉族及汉文化遭到打压,但佛教兴盛,而与其他两个分裂时代最大的不同是这个时期是汉人与其他少数民族的争斗。



最后是五代十国,这个分裂时代持续的时间很短,而且由于唐朝遗留下来的藩镇问题,导致这一时代虽然存在时间很短,但出现的割据政权却是最多的(包括称帝和未称帝的),多到至今很多人都不能完整的说出十国是哪十国,因为从唐朝安史之乱开始,各地藩镇节度使的权力得到极大的加强,成为集行政,军事于一体的地方主宰,到了后期这一职位甚至可以不受朝廷任免而直接世袭了,最典型的例子便是西夏,西夏的祖上便因军功被唐朝封为夏州节度使,后来经过唐末五代十国的乱世,夏州政权逐渐发展壮大,最后独立建国。所以从西夏的发展建国历程可以看出这段时期的特点,便是藩镇割据的问题依然得不到解决,南方的那些割据政权就不说了,其性质本身就是藩镇,而北方的梁唐晋汉周五个朝代,虽然史书里承认它们是继承前朝的正朔王朝,但依旧解决不了这个问题,所以这些政权极其不稳定,内部叛乱频发,故这些王朝存在的时间都很短。

以上便是我对这三个分裂时代的大体介绍,有不同观点的朋友们可以留言,一起交流。

我是咸鱼闲聊,欢迎大家持续关注。


咸鱼闲聊


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三个分裂时代,几乎就是中国古代王朝出现的所有大分裂,对于这三个时代,想要比较那可是真的太多了,我们举例说几个。

相同之处:盛世之后的产物,乱世之后再出盛世。

先说春秋战国,春秋战国是西周分封制的产物,但是作为历史上第三个奴隶制周朝,在西周时期是很强大的,东起海滨,西到甘肃,北达辽宁,南至长江以南,这样,广大的地区都归周王室的统辖,形成了比商朝更加庞大的封建国家。但之后周平王东迁,周朝在无号令诸侯的权利。

之后的秦朝统一六国,造就了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制度的国家,再加上之后的汉朝,史称秦汉盛世。

再来说魏晋南北朝,魏:代表着三国时代;晋:其实西晋做到了统一,只是在西晋后期发生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导致西晋开始失去统治全国的能力,一直到东晋和十六国;南北朝:南朝(420年-589年)包含刘宋、南齐、南梁、南陈四朝;北朝(439年-581年)则包含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一直到后来杨坚建立隋朝再次实现的统一,并与后来唐朝形成了当时的隋唐盛世。

最后说五代十国,五代十国是唐朝在安史之乱之后中央权力下降,但是的各地藩镇势力逐渐强大,最终取代唐朝形成的局面,五代是指907年唐朝灭亡后依次定都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朝代,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至于十国其中前蜀、后蜀、南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等十余个割据政权被统称为十国,随着后周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才实现统一,并开创了中国经济史上的奇迹朝代—宋朝。

由此总结,可以看出盛世之后出乱世,乱世过后再出盛世。

不同之处:对峙的方式不同。

先说春秋战国,春秋战国的分裂是诸侯国之间的较量,但是当时的周王朝依旧存在。

再说魏晋南北朝,当时无论是三国时期还是东晋还是南北朝当时都是以长江为界,进行着南方与北方之间的较量。

最后说五代十国,其实就是个地方的藩镇之争,都已各自的地盘为中心,进行着大乱战。


历史文武君


千年依旧,鉴往知今!


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大分裂时期。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也因此之后都承乱启盛。

相同之处

可以说相同点很多,但是我觉得最主要的就是在这段时期内,思想都较为开放,比如:

  • 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这时期各种思想学术流派的成就,与同期古希腊文明交相辉映;以齐鲁之地的孔子、荆楚之地的老子、中原膏腴宋国的墨子为代表的儒家、道家、墨家三大哲学体系至战国时期,形成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 魏晋南北朝的魏晋风度:魏晋是一个动乱的年代,也是一个思想活跃的时代。新兴门阀士夫阶层社会生存处境极为险恶,同时其人格思想行为又极为自信风流潇洒、不滞于物、不拘礼节。士人们多独立特行,又颇喜雅集。正是在这个时代,士大夫们创造了影响后世的文人书法标杆,奉献了令人模范景仰的书圣,“竹林七贤”,即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在生活上不拘礼法,常聚于林中喝酒纵歌,清静无为,洒脱倜傥,他们代表的“魏晋风度”得到后来许多知识分子的赞赏。而王羲之著名的兰亭集序就诞生于这一历史时期
  • 五代十国因为时间较短,在学术思想略逊于前面两个历史时期,但是也诞生了众多著名词人,南唐后主李煜就是其中之一,可以说上承盛唐,下启两宋!


当然相同的还有同为乱世,战争惨烈,之后都由明主统一等!春秋战国之后启秦汉、魏晋南北朝之后启隋唐,五代十国之后启两宋,皆是如此!

不同点

我个人觉得 虽然都是大分裂时期,但是战争惨烈程度不同还有上到诸侯军阀,下到平民百姓人们的思想观念也不尽相同。

战争惨烈程度不同

  • 春秋战国时期,兼并战争非常惨烈,也因此太史公在自序中这样总结春秋的灭国兼并:
    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可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而到了战国,就以我们熟悉的几个战争为例:
    阴晋之战:五万魏武卒大败五十万秦军;丹阳蓝田之战:楚国倾国六十万攻秦;伊阙之战:白起斩首韩魏联军二十四万;鄢郢之战:水淹楚军三十五万;长平之战:白起活埋赵军四十万
  • 魏晋南北朝相对来说除了淝水之战,其他的战争惨烈程度是没法和春秋战国相比的
  • 五代十国,各国大多都是兵变居多,真正 大战要少一些!因此战争激烈程度排序为: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

还有上到诸侯军阀,下到平民百姓人们的思想观念不尽相同

  • 春秋战国时期,秦昭襄王约楚怀王武关相会,但是之后却扣押楚怀王,逼其交出巫郡和黔中郡,最终楚怀王没有同意,导致客死于秦。而民间还有崔杼弑其君二桃杀三士
    ,再加上各种刺客的事迹。所以春秋战国时期,上至诸侯,下至平民,内心皆有信念,哪怕生死也无法动摇!
  • 而魏晋南北朝 信念就开始缺失:魏蜀吴灭亡之后,亡国之君分别投降新朝;西晋怀帝投降,东晋偏安;皇族司马氏在东晋,几乎代代受制于士族;北朝的北齐,挑战各种规则!
  • 五代时期相比南北朝更加缺失信念:朱温和北齐高家有一拼;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是著名的儿皇帝;冯道历数朝不倒。

这就是三个分裂时期在思想观念上的区别!

当然这三个大分裂时期都非常精彩,异同很多,我个人只写出了相对重要的几点!


历史如明镜


都是天下纷乱之时也。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力图雄霸,谋大业,思改革,实现富国强兵,秦因商鞅之策而强于六国,终成大业。

魏晋时期,以五胡乱华为最,晋室八王之乱时,予认可乘之隙,此进逼机缘也。五胡者,匈奴,鲜卑,羯,氐,羌,是也。为汉族遭遇最黑暗时期,穷兵凶于胜负,尽人命于锋镝,大肆压迫汉族。

五代十国时期,自黄巢乱始,无定乾坤,安社稷之策现。废立如同儿戏,由后粱而后唐,后唐而后晋,后晋而后汉,后汉而后周,至宋太祖赵匡胤,扫积弊,定新策,建国号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