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成身为太子却败给了李世民,他败在哪里了?

无聊闲人293


李建成无疑是大唐王朝的接班人,早就被李渊钦定为自己的太子。可是他最终还是输给了李世民,那么为什么李世民会赢得这场战争呢?

其实不仅李建成输了,李渊也是输得干干净净彻彻底底。以至于他这个开国皇帝,成为了历史上最没有存在感的开国皇帝之一。

李渊和李建成到底是哪些地方不足,导致李世民异军突起呢?李世民的成功绝非偶然,而是现实与理想一次次激烈碰撞后的结果。

01李渊想要平衡两个儿子的力量,却玩砸了。

和历史上很多皇帝一样,李渊也不希望自己手下的臣子们一家独大。为什么朱元璋那么讨厌宰相?因为皇帝之下,宰相依旧是百官之首。

四日,太宗将左右九人至玄武门自卫。高祖已召裴寂、萧瑀、陈叔达、封伦、宇文士及、窦诞、颜师古等,欲令穷覆其事。建成、元吉行至临湖殿,觉变,即回马,将东归宫府。太宗随而呼之,元吉马上张弓,再三不彀。太宗乃射之,建成应弦而毙。---《旧唐书》

既然皇帝统领百官,为什么还要多出一个宰相来分权呢?为此朱元璋狠心将宰相这个职务给撤了。治标不治本的行为,又引出了后来的内阁制度。

其实皇权一家独大的情况下,平衡臣子之间的关系,是皇帝们常常喜欢耍的把戏。就算是亲儿子,也绝对不能例外,毕竟历史上为了夺位杀父弑君的例子比比皆是。

  1. 孙权早就立孙和为太子,以宰相陆逊为首的百官本也都支持孙和。可是孙权觉得不对劲,又将鲁王孙霸的地位提高到和太子一样的级别,导致百官中有一部分又跑去支持鲁王孙霸,这就是孙权平衡皇子和百官权力的方法。
  2. 同样的道理,李渊也希望这么玩。李建成是嫡长子,早就被册立为太子。所以按照道理来说,百官都应该支持李建成。
  3. 可是李渊偏偏不想这样,为什么呢?因为李渊当时还很年轻,还有很长的执政之路。如果大家都效忠下一任主子了,自己这个皇帝会很尴尬。

于是李渊将李世民扶植了起来,李世民不断壮大声威以后,还拥有了建立秦王府的资格。开府就是合法地拥有一套自己的领导班子,这跟太子有什么区别呢?

李渊真的是玩火不怕事情大,两个儿子都给足了权力,就让他们互相斗,只要别擦枪走火,那么事情就都在李渊的掌控之中。

他乐得看见儿子们互相争斗的局面,只有这样,李渊这个皇帝才有真正的价值。可惜他最后玩砸了,谁能想到李世民擦的不是枪,而是加农炮呢?


02李建成心慈手软,没有听从魏征的建议。

魏征曾经是瓦岗寨李密的手下,后来转而投靠了唐朝,甚至曾经劝降过徐茂公。不过窦建德大败李神通后,魏征也被俘虏了。

要不是李世民打王世充时,半路击败并抓了窦建德,救出了魏征,魏征还真的没命归附唐朝。到了唐朝以后,魏征以太子洗马的身份,一心辅佐李建成。

及刘黑闼重反,王珪、魏徵谓建成曰:"殿下但以地居嫡长,爰践元良,功绩既无可称,仁声又未遐布。而秦王勋业克隆,威震四海,人心所向,殿下何以自安?今黑闼率破亡之余,众不盈万,加以粮运限绝,疮痍未瘳,若大军一临,可不战而擒也。愿请讨之,且以立功,深自封植,因结山东英俊。"建成从其计,遂请讨刘黑闼,擒之而旋。---《旧唐书》

李建成军功不够高,为了能够让李建成有足够的资本跟李世民斗,不嫌事儿大的李渊派遣李建成前去平定刘黑闼。

在魏征的帮助下,李建成的确很快就平定了山东的刘黑闼,也算是建立了一点战功。可是这点功劳根本不足以和李世民相提并论。

  1. 看似平衡的两股力量,其实一点也不平衡。李世民久经战阵,手底下都是能征善战的猛将,随时都有可能发动兵变。
  2. 而李建成这里虽然也有不少将领,却少有建功立业之人,实战能力也就相对弱了一些。李建成当然不是李世民的对手。
  3. 为此魏征作为辅佐太子的人,曾经向李建成提出过一定建议,不一定是为了杀掉李世民,也许是将李世民的兵权给夺走。

总之魏征早就已经提醒过李建成,让他早点对李世民下手。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兄弟相残的结果。可惜心慈手软的李建成根本下不去手。

李建成怀念兄弟之间的感情,可是李世民却毫不犹豫。玄武门之变是一场早就策划好的计谋,目的就是为了斩杀李建成和李元吉。如果李渊不听话,或许李渊后来也生不了那么多儿子了。

03李建成和李渊没有把握住军权,这才是失败的关键。

太子府和秦王府之间的斗争,让李渊看得不亦乐乎。他认为只有这样,他这个皇帝才能做得稳,可是平衡需要相应的实力,李建成显然没有。

不仅李建成没有,就连李渊本人也没有。按照史书记载,李渊打天下,完全依靠的就是李世民。李世民为何不杀功臣?因为他就是大唐王朝最牛的功臣。

所以说当时天下兵权大多都在李世民的手里,李渊和李建成,根本就沾不到边。这一残酷的现实,李渊后期其实也意识到了。

徵见太宗勋业日隆,每劝建成早为之所。及败,太宗使召之,谓曰:"汝离间我兄弟,何也?"徵曰:"皇太子若从徵言,必无今日之祸。"太宗素器之,引为詹事主簿。及践祚,擢拜谏议大夫,封钜鹿县男,使安辑河北,许以便宜从事。---《旧唐书》

他有意识地希望自己的太子李建成能够夺回一些兵权来,可是他有这个能力吗?常年没有带兵打仗的经验,突然之间让他统领大军平叛,这很难办到。

就算李建成经过历练,有机会成为统兵元帅,可这不需要一个长久的过程吗?李世民也不是一出生就很牛,他也是积累了不少战争经验以后,才逐渐走上正轨的。

而这一切李世民是不可能手把手教自己的这位大哥的,毕竟这是争夺皇位的资本,李世民有怎么舍得呢?

没有军权,自然就失去了争夺皇位的资本。所有人仁义礼智信,在这一刻都荡然无存,化为了泡影。

总结:玄武门之变爆发时,李渊很可能已经被控制住了。

李世民做事,讲究不出意外。要么就不做,要做就必须要达到目的才行。只有抱着这种决心的人,才能够真正成功。

很显然,李世民当时严密策划了这一场政变。可问题是李渊会全然不知吗?这很奇怪,因为玄武门那边李世民和李建成都在调兵遣将,这么重大的事情,居然没有人通报给李渊?

据说玄武门爆发的时候,当时李渊正在游船,可是他真的在游船吗?我认为这个时候,李渊已经被李世民给软禁了。

玄武门这边所有动静,其实都不会传到李渊耳朵里。所以李渊什么措施都无法采取,只能在家里静静地等待结果。

因为李渊肯配合,愿意合作的态度,博得了李世民的好感。所以政变以后,李世民并没有对李渊下手,而是把他关在了后宫努力生孩子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