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纖折得遙相贈,便似觀音手裡時。柳樹古詩100首林風眠畫柳10幅

柳樹在早春時觀賞才最為高雅,柳樹宛若是一團淡綠的煙霧;則給人以清香澹泊的感覺。這時候的柳樹柔細纖長,還帶著細細的絨毛,它那婀娜多姿的樹幹映襯那柔軟的枝條,還有那滿樹可愛的葉子,乍一看,就像一位楚楚動人的女子,亭亭玉立。下面就一起來欣賞詩人筆下的柳樹吧。

玉纖折得遙相贈,便似觀音手裡時。柳樹古詩100首林風眠畫柳10幅

1、《詩經·小雅·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歸曰歸,歲亦莫止。

靡室靡家,玁狁之故。

不遑啟居,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曰歸曰歸,心亦憂止。

憂心烈烈,載飢載渴。

我戍未定,靡使歸聘。

采薇采薇,薇亦剛止。

曰歸曰歸,歲亦陽止。

王事靡盬,不遑啟處。

憂心孔疚,我行不來!

彼爾維何?維常之華。

彼路斯何?君子之車。

戎車既駕,四牡業業。

豈敢定居?一月三捷。

駕彼四牡,四牡騤騤。

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魚服。

豈不日戒?玁狁孔棘!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

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2、菀柳

先秦·佚名

有菀者柳,不尚息焉。

上帝甚蹈,無自暱焉。

俾予靖之,後予極焉。

有菀者柳,不尚愒焉。

上帝甚蹈,無自瘵焉。

俾予靖之,後予邁焉。

有鳥高飛,亦傅於天。

彼人之心,於何其臻。

曷予靖之,居以兇矜。

3、邊城思

南北朝·何遜

柳黃未吐葉,水綠半含苔。

春色邊城動,客思故鄉來。

4、 送別詩

隋·佚名

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

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

5、詠柳

唐·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6、青門柳

唐·白居易

青青一樹傷心色,曾入幾人離恨中。

為近都門多送別,長條折盡減春風。

7、詔取永豐柳植禁苑感賦

唐·白居易

一樹衰殘委泥土,雙枝榮耀植天庭。

定知玄象今春後,柳宿光中添兩星。

8、楊柳枝詞

唐·白居易

一樹春風千萬枝,嫩於金色軟於絲。

永豐西角荒園裡,盡日無人屬阿誰?

9、南歌子·岸柳拖煙綠

唐·張泌

岸柳拖煙綠,庭花照日紅。

數聲蜀魄入簾櫳。

驚斷碧窗殘夢,畫屏空。

10、長安新柳

唐·陳光

九陌雲初霽,皇衢柳已新。

不同天苑景,先得日邊春。

色淺微含露,絲輕未惹塵。

一枝方欲折,歸去及茲晨。

玉纖折得遙相贈,便似觀音手裡時。柳樹古詩100首林風眠畫柳10幅

11、臨川見新柳

唐·崔櫓

不見江頭三四日,橋邊楊柳老金絲。

岸南岸北往來渡,帶雨帶煙深淺枝。

何處故鄉牽夢想,兩回他國見榮衰。

汀洲草色亦如此,愁殺遠人人不知。

12、柳

唐·崔櫓

風慢日遲遲,拖煙拂水時。

惹將千萬恨,系在短長枝。

骨軟張郎瘦,腰輕楚女飢。

故園歸未得,多少斷腸思。

13、題柳

唐·狄煥

天南與天北,此處影婆娑。

翠色折不盡,離情生更多。

雨餘籠灞岸,煙暝夾隋河。

自有佳名在,秦松繼得麼。

14、新柳

唐·杜牧

無力搖風曉色新,細腰爭妒看來頻。

綠蔭未覆長堤水,金穗先迎上苑春。

幾處傷心懷遠路,一枝和雨送行塵。

東門門外多離別,愁殺朝朝暮暮人。

15·柳絕句

唐·杜牧

數樹新開翠影齊,倚風情態被春迷。

依依故國樊川恨,半掩村橋半拂溪。

16、柳

唐·方幹

搖曳惹風吹,臨堤軟勝絲。

態濃誰為識,力弱自難持。

學舞枝翻袖,呈妝葉展眉。

如何一攀折,懷友又題詩。

17、柳

唐·韓偓

一籠金線拂彎橋,幾被兒童損細腰。

無奈靈和標格在,春來依舊褭長條。

18、柳

唐·韓琮

折柳歌中得翠條,遠移金殿種青霄。

上陽宮女含聲送,不忿先歸舞細腰。

19、柳

唐·韓溉

雪盡青門弄影微,暖風遲日早鶯歸。

如憑細葉留春色,須把長條系落暉。

彭澤有情還鬱郁,隋堤無主自依依。

世間惹恨偏饒此,可是行人折贈稀。

20、詠柳

唐·韓偓

褭雨拖風不自持,全身無力向人垂。

玉纖折得遙相贈,便似觀音手裡時。

玉纖折得遙相贈,便似觀音手裡時。柳樹古詩100首林風眠畫柳10幅

21、章臺柳·寄柳氏

唐·韓翃

(版本一)

章臺柳,章臺柳,顏色青青今在否?

縱使長條似舊垂,也應攀折他人手。

章臺柳,章臺柳,往日依依今在否?

(版本二)

縱使長條似舊垂,也應攀折他人手。

章臺柳,章臺柳,昔日青青今在否?

縱使長條似舊垂,也應攀折他人手。

22、柳枝詞

唐·何希堯

大堤楊柳雨沉沉,萬縷千條惹恨深。

飛絮滿天人去遠,東風無力系春心。

23、柳

唐·李嶠

楊柳鬱氤氳,金堤總翠氛。

庭前花類雪,樓際葉如雲。

列宿分龍影,芳池寫鳳文。

短簫何以奏,攀折為思君。

24柳枝·解凍風來末上青

唐·牛嶠

解凍風來末上青,解垂羅袖拜卿卿。

無端嫋娜臨官路,舞送行人過一生。

25、楊柳枝五首·其二

唐·牛嶠

吳王宮裡色偏深,一簇纖條萬縷金。

不憤錢塘蘇小小,引郎松下結同心。

26、垂柳

唐·李商隱

娉婷小苑中,婀娜曲池東。

朝佩皆垂地,仙衣盡帶風。

七賢寧佔竹,三品且饒松。

腸斷靈和殿,先皇玉座空。

27、柳

唐·李商隱

江南江北雪初消,漠漠輕黃惹嫩條。

灞岸已攀行客手,楚宮先騁舞姬腰。

清明帶雨臨官道,晚日含風拂野橋。

如線如絲正牽恨,王孫歸路一何遙。

28、柳

唐·李商隱

曾逐東風拂舞筵,樂遊春苑斷腸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帶斜陽又帶蟬。

29、題柳

唐·李中

折向離亭畔,春光滿手生。

群花豈無豔,柔質自多情。

夾岸籠溪月,兼風撼野鶯。

隋堤三月暮,飛絮想縱橫。

30、憶秦娥·簫聲咽

唐·李白

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

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

樂遊原上清秋節,咸陽古道音塵絕。

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

玉纖折得遙相贈,便似觀音手裡時。柳樹古詩100首林風眠畫柳10幅

31、春夜洛城聞笛

唐·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32、閨怨

唐·王昌齡

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

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33、送別

唐·王之渙

楊柳東風樹,青青夾御河。

近來攀折苦,應為別離多。

34、竹枝詞

唐·劉禹錫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35、楊柳枝 / 柳枝詞

唐·劉禹錫

清江一曲柳千條,二十年前舊板橋。

曾與美人橋上別,恨無消息到今朝。

36、憶江南·春去也

唐·劉禹錫

春去也,多謝洛城人。弱柳從風疑舉袂,

叢蘭裛露似沾巾。獨坐亦含嚬。

春去也,共惜豔陽年。猶有桃花流水上,

無辭竹葉醉尊前。惟待見青天。

37、柳花詞三首

唐·劉禹錫

開從綠條上,散逐香風遠。

故取花落時,悠揚佔春晚。

輕飛不假風,輕落不委地。

撩亂舞晴空,發人無限思。

晴天闇闇雪,來送青春暮。

無意似多情,千家萬家去。

38、楊柳枝詞九首

唐·劉禹錫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樹小山詞。

請君莫奏前朝曲,聽唱新翻楊柳枝。

南陌東城春早時,相逢何處不依依?

桃紅李白皆誇好,須得垂楊相發揮。

鳳闕輕遮翡翠幃,龍池遙望麴塵絲。

御溝春水相暉映,狂殺長安少年兒。

金谷園中鶯亂飛,銅駝陌上好風吹。

城東桃李須臾盡,爭似垂楊無限時?

花萼樓前初種時,美人樓上鬥腰支。

如今拋擲長街裡,露葉如啼欲恨誰?

煬帝行宮汴水濱,數株殘柳不勝春。

晚來風起花如雪,飛入宮牆不見人。

御陌青門拂地垂,千條金縷萬條絲。

如今綰作同心結,將贈行人知不知?

城外春風吹酒旗,行人揮袂日西時。

長安陌上無窮樹,唯有垂楊綰別離。

輕盈嫋娜佔年華,舞榭妝樓處處遮。

春盡絮飛留不得,隨風好去落誰家?

39、冬柳

唐·陸龜蒙

柳汀斜對野人窗,零落衰條傍曉江。

正是霜風飄斷處,寒鷗驚起一雙雙。

40、種柳戲題

唐·柳宗元

柳州柳刺史,種柳柳江邊。

談笑為故事,推移成昔年。

垂陰當覆地,聳幹會參天。

好作思人樹,慚無惠化傳。

玉纖折得遙相贈,便似觀音手裡時。柳樹古詩100首林風眠畫柳10幅

41、賦得江邊柳

唐·魚玄機

翠色連荒岸,煙姿入遠樓。

影鋪秋水面,花落釣人頭。

根老藏魚窟,枝低系客舟。

蕭蕭風雨夜,驚夢復添愁。

42、楊柳枝

唐·溫庭筠

御柳如絲映九重,鳳凰窗映繡芙蓉。

景陽樓畔千條路,一面新妝待曉風。

43、題柳

唐·溫庭筠

楊柳千條拂面絲,綠煙金穗不勝吹。

香隨靜婉歌塵起,影伴嬌嬈舞袖垂。

羌管一聲何處曲,流鶯百囀最高枝。

千門九陌花如雪,飛過宮牆兩自知。

44、原隰荑綠柳

唐·溫庭筠

迥野韶光早,晴川柳滿堤。

拂塵生嫩綠,披雪見柔荑。

碧玉牙猶短,黃金縷未齊。

腰肢弄寒吹,眉意入春閨。

預恐狂夫折,迎牽逸客迷。

新鶯將出谷,應借一枝棲。

45、楊柳八首·其三

唐代:溫庭筠

蘇小門前柳萬條,毿毿金線拂平橋。

黃鶯不語東風起,深閉朱門伴舞腰。

46、菩薩蠻·寶函鈿雀金鸂鶒

唐代:溫庭筠

寶函鈿雀金鸂鶒,沉香閣上吳山碧。

楊柳又如絲,驛橋春雨時。

畫樓音信斷,芳草江南岸。

鸞鏡與花枝,此情誰得知?

47、薊北旅思 / 送遠人

唐代:張籍

日日望鄉國,空歌白苧詞。

長因送人處,憶得別家時。

失意還獨語,多愁只自知。

客亭門外柳,折盡向南枝。

48、題平陽郡汾橋邊柳樹

唐代:岑參

此地曾居住,今來宛似歸。

可憐汾上柳,相見也依依。

49、五月水邊柳

唐代:崔護

結根挺涯涘,垂影覆清淺。

睡臉寒未開,懶腰晴更軟。

搖空條已重,拂水帶方展。

似醉煙景凝,如愁月露泫。

絲長魚誤恐,枝弱禽驚踐。

長別幾多情,含春任攀搴。

50、新柳

唐代:司空曙

全欺芳蕙晚,似妒寒梅疾。

撩亂髮青條,春風來幾日。

玉纖折得遙相贈,便似觀音手裡時。柳樹古詩100首林風眠畫柳10幅

51、華清宮前柳

唐代:王建

楊柳宮前忽地春,在先驚動探春人。

曉來唯欠驪山雨,洗卻枝頭綠上塵。

52、楊柳

唐代:汪遵

亞夫營畔柳濛濛,隋主堤邊四路通。

攀折贈君還有意,翠眉輕嫩怕春風。

53、春懷引

唐·李賀

芳蹊密影成花洞,柳結濃煙花帶重。

蟾蜍碾玉掛明弓,捍撥裝金打仙鳳。

寶枕垂雲選春夢,鈿合碧寒龍腦凍。

阿侯繫錦覓周郎,憑仗東風好相送。

54、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唐·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55、晚春

唐·韓愈

草木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鬥芳菲。

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

56·淮上與友人別

唐·鄭谷

揚子江頭楊柳春,楊花愁殺渡江人。

數聲風笛離亭晚,君向瀟湘我向秦。

57、賜宮人慶奴

五代:李煜

風情漸老見春羞,到處消魂感舊遊。

多謝長條似相識,強垂煙態拂人頭。

58、柳含煙·隋堤柳

五代:毛文錫

隋堤柳,汴河旁,夾岸綠陰千里。

龍舟鳳舸木蘭香,錦帆張。

因夢江南春景好,一路流蘇羽葆。

笙歌未盡起橫流,鎖春愁。

59、柳含煙·河橋柳

五代:毛文錫

河橋柳,佔芳春,映水含煙拂路。

幾回攀折贈行人,暗傷神。

樂府吹為橫笛曲,能使離腸斷續。

不如移植在金門,近天恩。

60、柳含煙·御溝柳

五代:毛文錫

御溝柳,佔春多,半出宮牆婀娜。

有時倒影蘸輕羅,麴塵波。

昨日金鑾巡上苑,風亞舞腰纖軟。

栽培得地近皇宮,瑞煙濃。

玉纖折得遙相贈,便似觀音手裡時。柳樹古詩100首林風眠畫柳10幅

61、柳含煙·章臺柳

五代:毛文錫

章臺柳,近垂旒,低拂往來冠蓋。

朦朧春色滿皇州,瑞煙浮。

直與路邊江畔別,免被離人攀折。

最憐京兆畫蛾眉,葉纖時。

62、木蘭花慢·送人之官九華

宋·周端臣

靄芳陰未解,乍天氣、過元宵。訝客神猶寒,吟窗易曉,春色無柳。梅梢。尚留顧藉,滯東風、未肯雪輕飄。知道詩翁欲去,遞香要送蘭橈。清標。會上叢霄。千里阻、九華遙。料今朝別後,他時有夢,應夢今朝。河橋。柳愁未醒,贈行人、又恐越魂銷。留取歸來緊馬,翠長千縷柔條。

63、洞仙歌·詠柳

宋·蘇軾

江南臘盡,早梅花開後,分付新春與垂柳。

細腰肢自有入格風流,

仍更是、骨體清英雅秀。

永豐坊那畔,盡日無人,誰見金絲弄晴晝?

斷腸是飛絮時,綠葉成陰,

無個事、一成消瘦。

又莫是東風逐君來,便吹散眉間一點春皺。

64、蝶戀花·移得綠楊栽後院

宋·張先

移得綠楊栽後院。學舞宮腰,二月青猶短。不比灞陵多送遠,殘絲亂絮東西岸。

幾葉小眉寒不展。莫唱陽關,真個腸先斷。分付與春休細看,條條盡是離人怨。

65、剪牡丹·舟中聞雙琵琶

宋·張先

野綠連空,天青垂水,素色溶漾都淨。柳徑無人,墮絮飛無影。汀洲日落人歸,修巾薄袂,擷香拾翠相競。如解凌波,泊煙渚春暝。

彩絛朱索新整。宿繡屏、畫船風定。金鳳響雙槽,彈出今古幽思誰省。玉盤大小亂珠迸。酒上妝面,花豔眉相併。重聽。盡漢妃一曲,江空月靜。

66、西江月·五柳坊中煙綠

宋·向子諲

政和間,餘卜築宛丘,手植眾薌,自號薌林居士。建炎初,解六路漕事,中原俶擾,故廬不得返,卜居清江之五柳坊。紹興癸丑,罷帥南海,即棄官不仕。乙卯起,以九江郡復轉漕江東,入為戶部侍郎。辭榮避謗,出守姑蘇。到郡少日,請又力焉,詔可,且賜舟曰泛宅,送之以歸。己未暮春,復還舊隱。時仲舅李公休亦辭舂陵郡守致仕,喜賦是詞。

五柳坊中煙綠,百花洲上雲紅。蕭蕭白髮兩衰翁,不與時人同夢。

拋擲麟符虎節,徜徉江月林風。世間萬事轉頭空,個裡如如不動。

67、醉桃源·柳

宋·翁元龍

千絲風雨萬絲晴。年年長短亭。暗黃看到綠成陰。春由他送迎。

鶯思重,燕愁輕。如人離別情。繞湖煙冷罩波明。畫船移玉笙。

68、青玉案·綠槐煙柳長亭路

宋·惠洪

綠槐煙柳長亭路。恨取次、分離去。

日永如年愁難度。

高城回首,暮雲遮盡,目斷人何處。

解鞍旅舍天將暮。

暗憶丁寧千萬句。一寸柔腸情幾許。

薄衾孤枕,夢迴人靜,侵曉瀟瀟雨。

69、花心動·柳

宋·吳文英

十里東風,嫋垂楊、長似舞時腰瘦。翠館朱樓,紫陌青門,處處燕鶯晴晝。乍看搖曳金絲細,春淺映、鵝黃如酒。嫩陰裡,煙滋露染,翠嬌紅溜。

此際雕鞍去久。空追念郵亭,短枝盈首。海角天涯,寒食清明,淚點絮花沾袖。去年折贈行人遠,今年恨、依然纖手。斷腸也,羞眉畫應未就。

70·踏莎行·情似遊絲

宋·周紫芝

情似遊絲,人如飛絮。淚珠閣定空相覷。

一溪煙柳萬絲垂,無因系得蘭舟住。

雁過斜陽,草迷煙渚。如今已是愁無數。

明朝且做莫思量,如何過得今宵去。

玉纖折得遙相贈,便似觀音手裡時。柳樹古詩100首林風眠畫柳10幅

71、綠羅裙·東風柳陌長

宋·賀鑄

東風柳陌長,閉月花房小。應念畫眉人,拂鏡啼新曉。

傷心南浦波,回首青門道。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

72、蘭陵王·柳

宋·周邦彥

柳陰直,煙裡絲絲弄碧。隋堤上、曾見幾番,拂水飄綿送行色。登臨望故國,誰識京華倦客?長亭路,年去歲來,應折柔條過千尺。

閒尋舊蹤跡,又酒趁哀弦,燈照離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風快,半篙波暖,回頭迢遞便數驛,望人在天北。

悽惻,恨堆積!漸別浦縈迴,津堠岑寂,斜陽冉冉春無極。念月榭攜手,露橋聞笛。沉思前事,似夢裡,淚暗滴。

73、西平樂·稚柳蘇晴

宋·周邦彥

元豐初,予以布衣西上,過天長道中。後四十餘年,辛丑正月,避賊復遊故地。感嘆歲月,偶成此詞。

稚柳蘇晴,故溪歇雨,川迥未覺春賒。駝褐寒侵,正憐初日,輕陰抵死須遮。嘆事逐孤鴻盡去,身與塘蒲共晚,爭知向此,征途迢遞,佇立塵沙。念朱顏翠發,曾到處,故地使人嗟。

道連三楚,天低四野,喬木依前,臨路敧斜。重慕想、東陵晦跡,彭澤歸來,左右琴書自樂,松菊相依,何況風流鬢未華。多謝故人,親馳鄭驛,時倒融尊,勸此淹留,共過芳時,翻令倦客思家。

74、柳枝詞

宋·鄭文寶

亭亭畫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

不管煙波與風雨,載將離恨過江南。

75、詠柳

宋·曾鞏

亂條猶未變初黃,倚得東風勢便狂。

解把飛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76、踏莎行

宋·晏殊

小徑紅稀,芳郊綠遍,高臺樹色陰陰見。

春風不解禁楊花,濛濛亂撲行人面。

翠葉藏鶯,朱簾隔燕,爐香靜逐遊絲轉。

一場愁夢酒醒時,斜陽卻照深深院。

77清平樂·留人不住

宋·晏幾道

留人不住,醉解蘭舟去。

一棹碧濤春水路,過盡曉鶯啼處。

渡頭楊柳青青,枝枝葉葉離情。

此後錦書休寄,畫樓雲雨無憑。

78、浣溪沙·二月和風到碧城

宋·晏幾道

二月和風到碧城。萬條千縷綠相迎。

舞煙眠雨過清明。

妝鏡巧眉偷葉樣,歌樓妍曲借枝名。

晚秋霜霰莫無情。

79、浣溪沙·綠柳藏烏靜掩關

宋·晏幾道

綠柳藏烏靜掩關。鴨爐香細瑣窗閒。

那回分袂月初殘。

惜別漫成良夜醉,解愁時有翠箋還。

欲尋雙葉寄情難。

80、解連環·柳

宋·高觀國

露條菸葉。惹長亭舊恨,幾番風月。

愛細縷、先窣輕黃,

漸拂水藏鴉,翠陰相接。

纖軟風流,眉黛淺、三眠初歇。

奈年華又晚,縈絆遊蜂,絮飛晴雪。

依依灞橋怨別。

正千絲萬緒,難禁愁絕。

悵歲久、應長新條,

念曾系花驄,屢停蘭楫。

弄影搖晴,恨閒損、春風時節。

隔郵亭,故人望斷,舞腰瘦怯。

玉纖折得遙相贈,便似觀音手裡時。柳樹古詩100首林風眠畫柳10幅

81、新柳

宋·楊萬里

柳條百尺拂銀塘,且莫深青只淺黃。

未必柳條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長。

82、柳

宋·寇準

曉帶輕煙間杏花,晚凝深翠拂平沙。

長條別有風流處,密映錢塘蘇小家。

83、長亭怨慢·漸吹盡

宋·姜夔

餘頗喜自制曲。初率意為長短句,然後協以律,故前後闋多不同。桓大司馬雲:“昔年種柳,依依漢南。今看搖落,悽愴江潭:樹猶如此,人何以堪?”此語餘深愛之。

漸吹盡,枝頭香絮,是處人家,綠深門戶。遠浦縈迴,暮帆零亂向何許?閱人多矣,誰得似長亭樹?樹若有情時,不會得青青如此!日暮,望高城不見,只見亂山無數。韋郎去也,怎忘得、玉環分付:第一是早早歸來,怕紅萼無人為主。算空有並刀,難剪離愁千縷。

84、謁金門·柳絲碧

宋·陳克

柳絲碧。柳下人家寒食。鶯語匆匆花寂寂。玉階春蘚溼。

閒憑薰籠無力。心事有誰知得。檀炷繞窗燈背壁。畫簷殘雨滴。

85、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

宋·歐陽修

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

玉勒雕鞍遊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

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

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

86、踏莎行

宋·歐陽修

候館梅殘,溪橋柳細。草薰風暖搖徵轡。

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

寸寸柔腸,盈盈粉淚。樓高莫近危欄倚。

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87、雨霖鈴·寒蟬悽切

宋·柳永

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88、絕句·古木陰中系短篷

宋·志南

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

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89、最高樓·暮春

元·薛昂夫

花信緊,二十四番愁。風雨五更頭。

侵階苔蘚宜羅襪,逗衣梅潤試香篝。

綠窗閒,人夢覺,鳥聲幽。

按銀箏、學弄相思調。

寫幽情、恨殺知音少。

向何處,說風流。

一絲楊柳千絲恨,三分春色二分休。

落花中,流水裡,兩悠悠。

90、東城

元·趙孟頫

野店桃花紅粉姿,陌頭楊柳綠菸絲。

不因送客東城去,過卻春光總不知。

玉纖折得遙相贈,便似觀音手裡時。柳樹古詩100首林風眠畫柳10幅

91、西橋柳色

明·許德溥

渠畔龍宮枕大堤,春風夾岸柳梢齊。

羊腸白道穿雲出,雁齒紅橋亞水低。

沽酒清陰時繫馬,招涼短檻幾留題。

更添蠟屐遊山興,為問平湖西復西。

92、官橋柳色

明·朱栴

橋北橋南千百樹,綠煙金穗映清流。

青閨娟眼窺人過,翠染柔絲帶雨稠。

沒幸章臺成別恨,有情灞岸管離愁。

塞垣多少思歸客,留著長條贈遠遊。

93、金明池·詠寒柳

明·柳如是

有悵寒潮,無情殘照,正是蕭蕭南浦。更吹起,霜條孤影,還記得,舊時飛絮。況晚來,煙浪斜陽,見行客,特地瘦腰如舞。總一種淒涼,十分憔悴,尚有燕臺佳句。

春日釀成秋日雨。念疇昔風流,暗傷如許。縱饒有,繞堤畫舸,冷落盡,水雲猶故。憶從前,一點東風,幾隔著重簾,眉兒愁苦。待約個梅魂,黃昏月淡,與伊深憐低語。

94、臨江仙·寒柳

清·納蘭性德

飛絮飛花何處是,層冰積雪摧殘,疏疏一樹五更寒。愛他明月好,憔悴也相關。

最是繁絲搖落後,轉教人憶春山。湔裙夢斷續應難。西風多少恨,吹不散眉彎。

95、卜算子·新柳

清、納蘭性德

嬌軟不勝垂,瘦怯那禁舞。

多事年年二月風,翦出鵝黃縷。

一種可憐生,落日和煙雨。

蘇小門前長短條,即漸迷行處。

96、淡黃柳·詠柳

清·納蘭性德

三眠未歇,乍到秋時節。

一樹斜陽蟬更咽,曾綰灞陵離別。

絮已為萍風捲葉,空悽切。

長條莫輕折,蘇小恨,倩他說。

盡飄零、遊冶章臺客。

紅板橋空,湔裙人去,依舊曉風殘月。

97、唐多令·柳絮

清·曹雪芹

粉墮百花洲,香殘燕子樓。一團團、逐隊成球。飄泊亦如人命薄,空繾綣,說風流。

草木也知愁,韶華竟白頭。嘆今生、誰舍誰收!嫁與東風春不管,憑爾去,忍淹留!

98、詠秋柳

清·紀映淮

棲鴉流水點秋光,愛此蕭疏樹幾行。

不與行人綰離別,賦成謝女雪飛香。

99、臨江仙·寒柳

清·陳維崧

自別西風憔悴甚,凍雲流水平橋。並無黃葉伴飄飄。亂鴉三四點,愁坐話無憀。

雲壓西村茅舍重,怕他榾柮同燒。好留蠻樣到春宵。三眠明歲事,重鬥小樓腰。

100、中洲株柳

清·俞益謨

二水中分異舊時,河洲株柳少人知。

虯枝偃蓋宜仙島,碧幹撐天入鳳池。

古木有緣歸淨土,章臺無分集寒鴟。

常隨寶鐙陪金勒,絕塞指揮萬馬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