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和提子,別再傻傻的分不清楚

葡萄和提子,別再傻傻的分不清楚

《百科知識》陳博君

葡萄和提子,別再傻傻的分不清楚

你有沒有碰到過這樣的情形:當你想吃一串甜甜的提子卻沒時間去買時,請人代勞的結果卻是你的好友為你買回了一串酸酸的葡萄;而當你指著水果店貨架上一串晶瑩剔透的水果大聲說“來一串葡萄”的時候,店老闆卻一本正經地糾正道,這不是葡萄,是提子。的確,說到葡萄和提子,有很多人還真是傻傻分不清。 葡萄和提子本來是一回事兒,只是在品種範圍上略有區別。譬如在粵語中,“提子”就是對所有葡萄的統稱。究其原因,是因為最初在我國香港,歐亞品種的葡萄被稱為“菩提子”,粵語簡稱之為“提子”。後來這類歐亞種的葡萄經香港傳入內地,人們便習慣性地將所有葡萄都稱為“提子”了。 嚴格意義上來說,提子還是不能完全等同於葡萄的,它只是葡萄中的一類品種,但並不是全部的葡萄。如今,在我國大部分地區,通常是將國產葡萄稱為“葡萄”,將進口品種的葡萄稱為“提子”。 人們還是習慣於通過外觀和口感,來直觀地區分葡萄與提子的,譬如:葡萄顆粒較小,提子相對較大;葡萄的外形多為圓形,提子則多為橢圓或長圓形;葡萄肉質綿軟多汁,提子口感較脆較硬;葡萄皮厚易剝,提子皮薄,與果肉緊密粘連不易剝落;葡萄口味酸甜,提子甜度較高。 說了半天,似乎仍舊只是說了個大概,具體到某一品種,究竟算是葡萄還是提子,有時候還是不免搞錯。這其實也不足為怪,因為葡萄的品種實在太多了。目前,全世界的葡萄品種有8000多種,其中僅我國就有800多個品種。如何將這些葡萄進行分類,除了模稜兩可的“葡萄”和“提子”之外,當然還有更多更加科學的分類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