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名君文化隨筆:客家人的武功如何?多的是故事……

客名君文化隨筆:客家人的武功如何?多的是故事……


鮮鮮河水(清清河水)

(客語歌,詞曲:陳永淘)


細人唔好相打(小孩不要打架)

大人也唔好相打(大人也不要打架)

相打第一憨(打架第一傻)

唔系打到人(不是打到人)

就畚人打(就是被人打)

阿公帶汝去圓潭捉大鯉孖(爺爺帶你去圓潭抓大鯉魚)

細人愛學泅水(小孩要學會游泳)

到大來正唔會驚水(長大了才不會怕水)

……

“相打”,就是客家話裡面“打架”、“對決”的意思,在客家人的心目中,相打,要有“武功”才打得。早就想寫客家人與“武功”這個題目,因為在研究過程中發現歷史上客家極富尚武精神,客家是遷徙民系,因生存環境險惡,客家人習武成風,史籍有載:“客家人豪俠,性悍,驍勇善戰,男子多從軍,其勇甲於百粵。”

隨便舉些例子,客家地區湧現出來的,如文天祥、袁崇煥、李威光、太平天國所有高管、曾國藩、鄧慳、朱德、葉挺、羅卓英、謝晉元、薛嶽、葉劍英……其中很多名字堪稱“戰神”,領銜了近現代中國諸多大型戰爭的最尖刀最驍悍最忠勇部隊,這些部隊兵士的構成也有高比例的客家人。後來現代之客家“武功”落實到體育競技方面,如來自足球之鄉梅州的李惠堂,球技中感覺有武術的彪悍和精準,林丹的球技又何嘗不是。當然還有很多我們鮮有所聞的民間高手。

客名君文化隨筆:客家人的武功如何?多的是故事……

1914年的鄧鏗,後來成為“眾將之將”


在中華大地都市宅男和花樣美男當道、白領習武健身時空逼仄的時代,出於好奇,客名君捋了捋客家武功的情況,發現客家尚武精神尚在活躍著,某種程度上還挺精彩。當你看到同時代的客家叔伯兄弟,在綠油油的桂花樹下一招一式,因為凝神靜氣而步調不亂,又因動作速度如猱如豹而虛實相協,你的感覺,不是雞血滿屏,也不是虛無的英雄主義,而是,像看見一股實實在在的清流,一種對紮紮實實的武學精神的讚歎!有這樣的驍勇剛強應力,啥事不成?!


“硬打硬”的客家尚武精神

一般不撩人,從來唔怕畏,事來“頂硬上”

客名君文化隨筆:客家人的武功如何?多的是故事……

功夫導演楚原(梅縣人)和功夫巨星李小龍


什麼是尚武精神?用客家話說就是“硬打硬”,敢“相打”,敢“亮劍”;但又不是窮兵黷武,也並非好鬥,而是“一般不撩人”,但絕不“怕畏”,一旦外敵入侵、家國忠義所需,客家人就敢挺身而出、出生入死、勇紓國難,出手驍狠、強悍、血性十足、百折不撓。客家話裡面,當果斷出手時,會說,“拷佢!”,讀起來有點像“KO 佢(他)”,意思是:Hit it !或者Let‘s Make it!。

明末的頂樑柱、冤烈的東莞客家名將袁崇煥直接向士兵喊話,“頂硬上!”除了“拷佢”,客家話裡面有不少這種很厲害很形象的動詞,比如“擂佢”(想象一下擂茶,結果是茶末末)、“缽佢”(bo,陽平,就是孫悟空說的“搗”的意思)、“截佢”(周杰倫的雙截棍的“截”、截拳道的“截”),都是“打他”的意思,這些話聽起來斬釘截鐵,氣勢壓人。當然,這些詞是針對壞敵而言,從側面說明了在客家話裡面,“打”有n種表達方式,是否說明了武技的豐富性呢?

客名君文化隨筆:客家人的武功如何?多的是故事……


客名君在謝晉元家鄉蕉嶺拍攝的兩張老椅子,一張寫著“尚武”,一張寫著“明道”。蕉嶺謝氏一門出了五個黃埔軍校生。


客名君文化隨筆:客家人的武功如何?多的是故事……

立馬的謝晉元將軍


客名君文化隨筆:客家人的武功如何?多的是故事……

抗日名將謝晉元


客家人的尚武,是先要“明道”,明道是指導思想,客家人把“明道”、“尚武”刻在椅子上天天看著成為日常。明道又尚武,明的是文武之道,最後就是一個“忍”加一個“韌”。因為崇文重教,客家人平時斯文、低調、溫和,但是大敵當前時,大批客家將士投筆從戎,赴湯蹈火、激戰在最前線,比如孫中山的十次革命過程、抗日抗戰時最激烈戰場,都有大量客家將軍和戰士的身影。這種理想主義的韌性,令人歎為觀止!用英文說就是Resilience,據說是成大事的最重要素質。


客名君文化隨筆:客家人的武功如何?多的是故事……

抗日英雄姚子青將軍


我們講武功,可分三個層面:一是武術,是兩個人之間的“相打”、“技擊”。少數人短兵相接時的身手和意志,是破一兩個“山中賊”,除了獲得武功秘籍或者名師指導外,還要求自律剛強、素質過硬、悟性和情商了得,才能堅持練就。客家民間高手很多,與客家人勤習武、好習武的習俗有關。客家武風殊勝,高手名家,代不乏人。因驍勇善戰而積功受封為將軍者,不勝枚舉;以武藝非凡考中“武進士”、“武探花”者也層出不窮,廣東五華還出了一位名震南國的武狀元李威光。而閩粵贛客家地區湧現的國共兩黨將軍,也是妥妥的一個縣可以數百名悍將或者儒將,可謂將星彪炳。

客名君文化隨筆:客家人的武功如何?多的是故事……

張國榮在笑傲江湖中扮演俠客

二是功夫,包含了敬天愛人的武德,是涵養的對決,是為了“不相打”的選擇運用哲學;除了“不是打到人”,“就是被人打”,還有第三種是“不打”,但這世界“多欲而不足”導致爭鬥的客觀存在,不是你想“不打”就“不打”的,所以要有“功夫”來破“心中賊”,破對方的心中賊,也破自己的心中賊。高手過招,不是刀光劍影,而是目光一對,勝負已決。化劍為犁,才是最高手。


三是武略,就是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兵法或軍事思想了,是一座城、一個邦、一個國這麼一大群代表“相打”時的謀略智慧,是破“心中賊”之外還要破一大群的“山中賊”。按照《孫子兵法》,最佳狀態,是“不戰而屈人之兵”。武略方面的全能高手王陽明,一生主政、打仗主要在客家地區;還有半個高手曾國藩,有十餘年時間都在和太平天國客家人纏鬥和惡戰,幾次差點被比他小几輪的客家將領給弄掛了。太平天國還為軍隊編印了一些軍事技術教育的教材,如《武略》、真聖主詔明大小兵法水旱戰法和《兵法四則》等。


客名君文化隨筆:客家人的武功如何?多的是故事……

佩劍的鄧演達將軍


日本人後來研究了王陽明,研究了客家人,明治維新時也在秀才腰間插上兩把刀,一度帶動國力上升。客家人引領八十年代的改革開放,運籌中國南大門,勇敢地為南中國最早引進一股活力和清流,其實也蘊含恢弘膽略。


剛柔並濟乃豪傑

“書要讀,武要練,老婆唔娶都隨便”


過去廣東客家地區有這麼一句話,“書要讀,武要練,老婆唔娶都隨便”,說的是書和武是斷不可少的,當然書中自有顏如玉,武林江湖恁第一,有了書有了武,成家立業自然不在話下。客家人尚武精神有一個重要特徵,就是文武雙全、剛柔相濟,“武”和“文”結合緊密。

因為客家傳統重視教育,所以從武之客家人,往往飽讀詩書、出口成章,客家兵也是秀才(客家地區男人很少文盲),客家將軍大多也是詩人,客家政壇高手的“武略”與“文韜”相伴而生。在客家彪炳史冊的名人中,上述三個層面的武功都有傑出人士,細數起來燦若星辰。


客名君文化隨筆:客家人的武功如何?多的是故事……

羅***卓***英將軍指揮上高會戰,血色贛鄱抗戰


抗戰最難打最激烈的仗,羅將軍包攬了,論作戰次數之頻繁,戰區跨度之大,戰績之輝煌,首屈一指。


為什麼客家人崇尚文武雙全?其一,與客家民系傳承保留漢族文化內涵有關係。漢朝尚儒,而儒家最早實際上是崇尚積極入世,崇尚六藝,六藝包括“禮、樂、射、御、書、數”,孔子本身是擊劍騎射駕馭高手。武學和兵法其實也是國學“子”部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就這樣,閩粵贛的客家男人從小接受密集分佈的私塾教育,又在繁重的勞動中錘鍊了意志,勞動之餘還得習武,民間有各種流派的拳術實踐。另外,過去的客家女子有不少也是習武而不纏足的。明朝末年長樂的謝二妹,因為人才出眾,被推舉為當地農民義軍的女首領,她率領起義軍直指當地封建都司,威震朝廷。太平天國天京事變時,保護洪天王的,就是一幫後宮的女漢子。


南拳流派之一的“客家拳”,又叫“流民拳”。現在臺還盛行客家拳,客家拳曾獲臺第四屆中正杯錦標賽總冠軍、北京第一屆世界盃自由搏擊散打世界金牌;臺特種部隊、治安單位研習的也是客家流民拳。

客名君文化隨筆:客家人的武功如何?多的是故事……

金牌特種兵武功:客家流民拳。從練拳歌訣來看,出招是非常的凌厲適於實戰的:

流民拳出崑崙山,百花錯拳藏機關,

錯中將錯錯中錯,天王託塔穩如山,

金雞獨立成戰架,進退剛柔步連環,

節速虛實靈活用,彈劈橫掃崩纏衝,

挑割勾斬坐蓮法,練慢戰緊莫放鬆,

金猴乞食成秘訣,仙女開弓手應側,

刀劈華山快如電,九斬九飛左右連,

烏鴉曬翅轉八掛,飛時對打手要狠。


其二,在長期遷徙過程中客家練就了對惡劣環境頑強的適應力,尤其在遷徙地與原住民之間開展的“土客”戰爭中,磨礪了實戰基因。很厲害的客家拳之所以叫“流民拳”,這個名字本身就揭示了一段為了生存發展而辛酸抗爭和防禦的歷史。客家人強悍的戰鬥力是一段長期的歷史記憶。試想,佩劍負笈的中原漢人,衣冠南渡,遷移到南方或他邦虎豹熊羆出沒之地、異域原住民排擠之地,武功沒有兩把刷子是不行的,耕讀之餘,習武是日常。


舉個例子,太平天國時期,清朝八旗軍、綠林軍、潮勇、楚勇、早期湘軍都打不過太平天國的客家軍,因為那些潰兵滑勇根本不是勇敢鬥狠、愛讀書的客家人之對手,後來,祖父是客家人的曾國藩意識到只有“樸實少心竅”的邊僻山民才可以抗衡太平天國,調整兵源才加大了扭轉局勢的籌碼。


客名君文化隨筆:客家人的武功如何?多的是故事……

王陽明一生文治武功俱稱於世,被譽為“真三不朽”者。

將略平生非所長,也提戎馬入汀漳。

數峰斜日旌旗遠,一道春風鼓角揚。

莫倚貳師能出塞,極知充國善平羌。

瘡痍到處曾無補,慚愧湖邊舊草堂。


其三,王陽明先生對客家閩粵贛綠三角地區的崇文尚武精神產生了深遠影響。參見客名君在去年王陽明誕辰寫的文章“看看曠世聖賢對客家地區的影響”。王陽明打仗、主政的活動範圍很多是客家人分佈的區域,當時偏遠、貧瘠、蠻荒,而陽明先生用最高效的心學,短期內給這些地方輸入最先進的管理和文化,令其人文徹底改觀,“變盜賊強梁之區,為禮義冠裳之地”,澤被後世數百載至今。他的得意門生很多都是客家人,如聶豹(永豐)、胡直(吉安)、羅洪先(吉水)、羅汝芳(南安)等。陽明子對客家地區的影響可謂深遠。

當時輔佐王陽明打仗的一個重要人物,就是興寧人王天與,這位人物還被王陽明上報朝廷嘉獎,並記入了明史。興寧的武進士,還有不少。著名的客家劉氏開基祖劉開七就是一位卓越的將軍。


所以,客家詩人、雕塑家、外交家李金髮在他的一本書中提到說客家地區的男人是“粗粗魯魯打得,斯斯文文寫得”。客家話有句俗語,"初學三年,拳發滿天;再學三年,啞口無言”,說的是“武”的拳術,要達到高深進階,離了“文”的修心養性不行,文武,是相互促進的。


我的家鄉梅州(古稱嘉應州),過去是武風盛行的地區(當然文風也盛行)。小時候媽媽跟我說“某某可能有武功”時,我會展開想象,但是實際沒有見過人家施展,只是常見個子不高卻壯實的普通客家山民輕鬆地一手各拎一大水桶蜂蜜,健步如飛。我小時候在家中的雜物間裡曾發現過一把劍,一把通體生鏽的劍,至今記得它的形狀,握柄設計一個弧圈,生的是紅色的鐵鏽,劍身約莫一尺二的長度,沉甸甸的。少年時的我曾經對握過那把劍的人非常好奇。不過數年後我想再找時蹤跡全無,被我媽當廢鐵賣掉了,由此可以推理那把劍應該不是我爸用過的,那個年代更多是用銃,而不是劍了;另從形制來看,那把劍的年紀應該比我爺爺的年紀還要大些。


客名君文化隨筆:客家人的武功如何?多的是故事……

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的佩劍


故鄉那個鎮(過去叫梅縣石扇堡)在過去是任俠之地,是羅芳伯的故鄉。當地初中梅北中學有一個紀念堂供奉著他的畫像。在乾隆中期,1772年5月,壯年的羅芳伯帶著十幾名親戚,乘船從鬆口出發,漂洋過海到南洋的西婆羅洲(今印尼),先以武功剷除了海盜,又以口才和人品鎮服了異域荒島的土著,然後又以韜略和文采hold住包括荷蘭殖民者在內的島民,人稱“坤甸王”,他在6年之內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共和國——蘭芳共和國,存續107年至十九世紀末。後來他的手下吳元盛(也是嘉應州梅縣人)另征服了坤甸河北部疆土,建立了一個戴燕王國,他去世後,他妻子繼承了王位,成為女王,同時代的梅州人航海家謝清高途經戴燕時,還記錄見過這個女王。跟坤甸王一起過去的,還有許多武功高強的力士(如第二任總管江戌伯),歷任的國王幾乎都是嘉應州的。


客名君文化隨筆:客家人的武功如何?多的是故事……

坤甸王羅芳伯在西婆羅洲創立了一個國家,從他的詩裡面可以看出武功很棒:

英雄落魄海天來,笑煞庸奴亦壯哉。

燕雀安知鴻鵠志,蒲樗怎比棟樑材。

平蠻蕩寇經三載,闢土開疆已兩回。

莫道老夫無好處,唇槍舌劍鼻如雷。


電影《黃飛鴻》裡面,佛山黃飛鴻的徒弟梁寬,自報家門時總說:“梅縣粱寬。”梁寬實有其人,家鄉就在梅縣。晚清民初去佛山學武的客家人還真不少。例如南拳中的朱家拳,據傳為清末廣東梅州地區五華縣楂水區烏石頭鄉朱黃二首傳。朱黃二原粗識武技,後到佛山拜師學藝,苦心習練有成,晚年迴歸故里,在族中傳授武藝,頗負盛名。蕉嶺縣的謝晉元家謝氏一門出了五個黃埔軍校生,這種科班名武校畢業的,在當時的梅縣也是常見。當時梅州因為南洋經商的人多,很多家境很好的子弟因胸懷救國之志,留洋國外,紛紛回國參加戰鬥。


客名君文化隨筆:客家人的武功如何?多的是故事……

佛山黃飛鴻的弟子,梅縣梁寬,據說實有其人


客家有句話叫“五華人,硬打硬”,古時五華(過去叫長樂)有崇武尚勇的風氣,民風強悍,過去武館遍地,男子素有打石習武之風。據《長樂縣誌》載:邑人多膂力、尚勇,負羽從軍者眾。近日客名君聽五華的師兄聊天時說到,他所在的那個村,原來祖輩有厲害的,據說可以抱著一頭成年豬輕鬆飛躍天井,還有纏腰的布帶解下來蘸上水颯颯舞起就可以當劍封喉(因為速度快疾),還有可以把身體縮骨到甕子那麼大,遇敵人之後身體又可以迅速張開,攻其不備……


據說文丞相(文天祥)過長樂,一呼而從者數百。明有一制府調兵雲:“吾思用長樂人勁勇忠義之氣”。自宋熙寧四年(1071)設置長樂縣以來,特別在明清兩朝,湧現出了諸多武舉人、武進士。五華清朝出過全國武狀元李威光(1772年,乾隆三十七年,壬辰科武殿試金榜一甲第一名)、榜眼曾瓊琲、四川提督江童茂、廣東提督魏大斌、福建提督李南馨等。


客名君文化隨筆:客家人的武功如何?多的是故事……

來自梅州五華的武狀元李威光(1735-1795)


在這位武狀元的故居,還可以看到他當年練武的大石頭。李威光從小飽讀詩書和兵法,他的母親盧氏可以出口成詩,以“自古英雄走險道,鉤爛青衫換紫袍”激勵兒子。李威光16歲時被一位傑出的福建武師收為徒弟,他的老師常對他說:“自古習武之人,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李威光在老師教導下習武十年,四五十斤之石屐行走以練腿力,每天抱舉三四百斤之練武石以練臂力。1772年李威光(27歲)在北京國子監殿試,高舉三百斤重武石高舉過頭,並順勢飛腿將武石踢至一丈開外,招式曰“獅子滾球”;又手提六十四公斤大關刀獻演刀法,銀光閃耀,密不透風,招式曰“捺地割蔥”。乾隆爺龍顏大悅,欽點狀元,先收在身邊當錦衣衛,後派為海防大將軍,文韜武略,終身威榮。


客名君文化隨筆:客家人的武功如何?多的是故事……

東江客家的武功:周家螳螂派

客家獨門內功,據說是國術界唯一的金鐘罩吊陰功


看看福建寧化,《寧化縣誌》載:“隋大業(606—617年)之季,群雄並起。……其時土寇蜂舉。黃連人巫羅俊者,

年少負殊勇,就峒築堡衛眾,寇不敢犯,遠近爭附之。羅俊因開山伐木,泛筏於吳,居奇獲贏,因以觀佔其變,益鳩眾闢土。……貞觀三年(629年),羅俊自詣行在上狀,言黃連土曠齒繁,宜可授田定稅。朝廷嘉之,因授羅俊一職,令歸剪荒以自效。”這種尚武的歷史記憶往往在重視傳承的客家山村得以保留,並物化到子孫後代的精氣神和節日習俗的群體活動(如上杭的走古事,佛山的舞獅,豐順的火龍等)中。


客名君文化隨筆:客家人的武功如何?多的是故事……

客家拳與南少林有深遠淵源


客家地區還流傳南少林拳流派,在客家武功諸流派中,有明確記載直接與南少林寺有關的有蔡拳、洪拳、李拳、李家教、朱家教、石家棍等。蔡拳、洪拳、李拳及李家教,分別由南少林武學名家蔡德英、洪熙官、李式開創立,朱家教為廣東梅州八大武功流派之一,為天地會反清義士所傳,這顯然與南少林寺有很大的因緣。歷史上,我國少林寺有7座,分別為嵩山、和林、薊縣、西安、太原、洛陽及福建泉州或莆田少林寺,所謂“天下功夫出少林”、“南北少林”係指嵩山少林寺和福建少林寺。據客家地區南少林流派拳譜記載,明末清初,反清義士蔡德英、方大成、馬超興、胡德帝、李式開五人於南少林寺受戒為僧,苦練武功,企圖復國。武功居第7位的南少林寺和尚馬福儀,因犯色戒被逐出,懷恨在心,向官府告發“少林寺整軍經武,圖謀不軌”。清廷忌諱,摸黑包圍南少林寺並四面縱火,十八武僧突出火海,數番血戰後,只有蔡、馬、方、胡、李5人殺出重圍,幾經磨難後,投奔惠州寶珠寺,與洪熙官等後五祖合力殺出追兵重圍,出奔

江西贛州等地,風雲際會,遇鄭成功密友、白鶴道人陳近南(陳永華),遂聚合反清志士,組建天地會,四出秘密活動,共舉反清復明大業,南少林拳法亦在客家地區廣為傳播。


客名君文化隨筆:客家人的武功如何?多的是故事……

長相秀美的英王陳玉成槍法高強,“三十檢點回馬槍”婦孺皆知。26歲的時候被凌遲處死(據說三日),自始至終一聲不吭。


太平天國的高級將領們基本都是客家人(後期少數來自東南,

客名君文化隨筆:客家人的武功如何?多的是故事……

如汪海洋)。東王楊秀清和西王蕭朝貴燒炭工人出身,創制了很多詭譎多變的戰法和佈陣方法,常常因地制宜,客家軍士搏殺起來兇悍凌厲,所以在客家後裔曾國藩研透太平天國戰法之前,清軍往往是一潰即散的。英王陳玉成(1837年—1862年)14歲時隨叔父參加金田起義,不久後就當上童子軍首領,1854年6月(17歲),西征軍進取武昌,久攻不下,陳玉成“舍死苦戰,攻城陷陣,矯捷先登”,親率五百“天兵縋城而上,以致官兵潰散,遂陷鄂省”,被提升為殿右三十檢點,統領後十三軍及水營前四軍。因他槍法高強,

“三十檢點回馬槍”在當時是婦孺皆知。


翼王石達開則表現出武藝之上的另一種少年英雄氣概,小小年紀就可以給村民排憂解難,操練兵隊,人稱“石敢當”,16歲被洪秀全訪出山,24歲用謀略把曾國藩整得想跳江。僻野山鄉之中誕生這樣的人物,客家人日常習武之風和尚武精神可見一斑。

翼王、英王等太平天國將領被捕臨刑前的英武骨氣,硬漢作風,令清軍也膽寒心服。太平天國被剿滅後,太平軍將領死得都很慘,除了少數戰死後,大部分被俘後被凌遲處死。在被凌遲的天國24將中,行刑時無一人喊叫。

再想想冤死的明末傑出將領袁崇煥,客家人的悍勇剛強和鐵骨錚錚是世界罕見的。太平天國史,是一部血性鬥爭史,也反應了尚武的另一面,就是太能打也不好,剛者易折,不是打到人,就是被人打,所以太平天國戰爭成了世界戰爭史上傷亡最慘重的戰爭,而曾國藩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上升到了“武略”方面,準備“不相打”了,自裁湘軍,卻又為後續清廷的孱弱埋下伏筆……真是“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客家拳術,往往追求“一招制敵、招不過三”的實戰拳法,強調本能應敵,不囿死招硬式。


客家功夫發展於在兵荒馬亂的戰爭年代、穿插於荊棘密佈的遷徙險境中,因此,務求速戰速決,一擊必殺,故有“招不過三”的說法。客家拳的動作靈活多變,發勁快速有力、擅發短勁,含胸蓄氣。 實戰中強調近身短打,比如李家教就特別擅長狂風暴雨般的快攻搶打。

客家拳法,很重主動攻擊,積極迫進,或引逗對手來擊,而後就勢搶進,竊入對方身位,搶佔有利地盤,同時配以快猛攻勢,令敵防不勝防。岳家拳理中,首重“三摧”,即“手摧、步摧、身摧”遇敵進身,主動攻擊,以大無畏的氣概步步前逼,令敵望而膽寒。

在祠堂門口打拳的客家拳師,可以看出客家拳就像客家人,樸實靈活且剛柔相濟,動作流暢實用,絕少作秀部分。

在廣東客家地區流傳較廣的有“朱家教、鍾家教、李家教、刁家教、岳家教、劉鳳山拳派、崑崙拳派、流民拳派”等八大流派,其中“朱、鍾、李、劉”四家,硬勁力猛,大攻大殺,屬龍虎拳形,“刁、嶽、崑崙、流民”四家,剛柔相濟,防守嚴密,屬鶴蛇形。當然這是大體風格,其實各家各派,皆精深奧妙,各有絕技。在數百年流傳交流中,又漸形成古樸實用的共同特色。篇幅有限,這裡以流民拳和朱家拳為例說明這種實用特徵。

客名君文化隨筆:客家人的武功如何?多的是故事……


客家流民拳強調以本能反應治敵,不囿於死招硬式,不讓固定招式束縛了自己的拳腳。據傳流民拳始於長江以北,身懷絕技之人被官府追捕,南逃有志之士,到處奔流,由北向南、由東向西,變化演變成為有南方特色的地方拳種。因是出逃流民所教,故稱為流民拳,又因為客家人打得多,直接叫客家拳。

梅州市五華縣所流傳的流民拳,據說在晚清時期,由袁壽士傳給陳亞九夫婦,由其兩人發展創編,苦練有成,從而流傳下來。流民拳的特點,只有拳術對摺,與短兵器鐵尺、長兵器的槍。拳法多用箭拳、切掌、馬指手,在步法上有四平大馬,丁馬步、方步、蝶步;在身法上以低馬之尖為主,步法上要求穩健紮實,左右變化多端,動作都是剛柔相濟,以柔帶剛,守攻兼備。


太平天國失敗後,當時身懷絕技的客家將士,為避免清廷官府的追捕,埋名改姓,四海為家,傳授武藝,積蓄力量,再興義旗,為反清作準備,他們所授的拳術,定為朱家拳,寓有懷念朱洪武之意。朱家拳流傳於梅州市五華、興寧。後人將朱氏所教拳術稱為"朱家教"。朱黃二門徒眾多,其子朱亞南武藝最精;朱亞南又傳其子朱進,朱進繼承父業,以教武行醫為生,所傳弟子甚廣。鳳江鴻江朱家教拳法,曾奪2015廣東省傳統武術項目競標賽金牌。


客名君文化隨筆:客家人的武功如何?多的是故事……

中國核*****艇之父“黃旭華”祖居的的舉人練功房


根據報道,中國核******艇之父黃旭華(客家人,參見南方週末相關採訪, )幼時練過套路,中年又學過長拳、習過太極,晚年他又依據自己的身體特點,結合長拳與各派太極的特點,自創了一套拳法,每天晨起研習,風雨不輟。一次,據說黃旭華在閣樓上取物,腳底一滑,剎那間他一個後空翻平安落地,令女婿見了吃驚。

客名君文化隨筆:客家人的武功如何?多的是故事……

從小就練拳的黃旭華院士

客家拳法重視對功力的修練,所以有人稱客家拳是硬功拳,其樁沉如山不可移,手硬如鐵不可擋,且有排打功在身,高手可身抗棍棒,手洞板壁,故敢硬打硬拼,勢不可擋。客家功夫八大流派,各具其神,各顯其妙,各派高手勤以練習,把客家功夫煉得爐火純青,還把它傳到全國、遠播海外。


這幾年來在臺國術比賽中異軍突起的流民派就是由梅州傳過去的,此拳精擅搏擊,十分強調本能反應,流動發力,要求在任何情況下都能自如地發出迅猛凌厲的勁力,致敵死地。挾此實神技,流民派連續幾年獲臺國術比賽團體冠軍,大展神威,令臺武壇大為震驚。



關聯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