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愛,會讓內心變得很大,足夠容得下對方整個人,整個世界

01

濃郁香甜的巧克力,情人節的99朵玫瑰,夕陽下的相互依偎,浪漫的燭光晚餐,夢幻而溫馨的生日祝福,花前月下的海誓山盟,這就是許多年輕情侶心中的愛情模樣。

愛情,是人世間最美好的一種情感。

因為吸引而愛上一個人,因為愛上一個人而愛上一座城。

相愛的兩人,或始於一見傾心,或緣於日久生情。

從此雙雙墜入愛河,一同海邊聽濤,林間漫步,手牽手走遍整個城市,在每一個角落留下共同的美好記憶。

真正的愛,會讓內心變得很大,足夠容得下對方整個人,整個世界

我們因為愛與被愛,生命有了全新的體驗,感覺到自己存在的意義和價值。

世界也因此打開了令人驚喜的神奇一面,讓我們更加敏銳地發現並感受到人世間的許多美好。

一段好的愛情,可以點亮一個人的生命。

胡蘭成說:"愛情是五色斑斕的,它如同春風拂過的滿堂紅,生命因此而生動"。

因為愛情,不會輕易悲傷,所以一切都是幸福的模樣……

這,就是愛情帶來的美好感覺,也是愛讓人著迷,甚至奮不顧身的魅力所在。

02

但這並不是愛情的全貌。

當最初的夢幻與神秘色彩漸漸褪去,甜蜜過後漸漸迴歸生活的情侶們,也漸漸品嚐到了種種落差帶來的失望與痛苦:

迴歸現實的對方,完美不再,暴露出這樣或那樣的缺點。

於是有人試圖嘗試改變對方,但情況總是不如意。

同時,對方也不再像當初那樣對自己有求必應,並開始對自己有要求,甚至干涉自己的一些自由與行為習慣。

漸漸地,兩人會因一些小事而不愉快,會因一些不同的觀念、做法而爭吵。到後來,愛開始演變成了彼此的相互折磨,讓一方或雙方深陷痛苦與焦慮中。

是對方變了,還是愛情變質了?其實都不是,是我們沒有看清愛的真實模樣。

真正的愛,會讓內心變得很大,足夠容得下對方整個人,整個世界

年少時,我們認為:愛情就是你喜歡我,我喜歡你,然後我們在一起共度許多歡樂時光。

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此時很多人會在愛情裡加入了許多現實的條件。比如,戀愛雙方需要門當戶對,需要三觀一致,需要有一定的經濟基礎,等等。

的確,人們會因愛而結合,找到屬於自己的另一半,讓自己生命變得完整,並孕育出新的生命,人類因此而生生不息。

所以,愛是強烈的依戀、親近和嚮往,愛是渴望分享彼此的一切,包括靈魂與身體。愛到深處,兩個人就想要終身廝守。

如果沒有彼此共度一生的想法,你對他的愛可能只是滿足自己內心的一種暫時需求,那或許不是真正的愛。

很多男人的愛情裡,性佔了很大的比例;很多女人的愛情裡,安全感是首要的需求。

當愛情加入了過多的雜質,就漸漸變味了。此時的你,可能並不是在愛真正的對方,而是在滿足自己內心的一種潛在需求。

03

你為什麼會愛上一個人?

當我們被某人吸引,可能是因為對方身上有我們潛意識裡渴望的某些基因和特質,如對方身上的性魅力或某種人格魅力。

每個人身上都具有“顯性”與“隱性”的人格。

我們平時表現出來的是“顯性人格”,還有一些未表現出來的反面,是潛藏在我們心底的“隱性人格”,也就是“影子人格”。

心理學家認為,造成情人間強烈吸引的原因之一,就是為了追尋完整的自我。所以,很多人會和和擁有自己“影子人格”的人相戀,這樣就能夠滿足自身人格的完整性需求。

這或許就是我們所說的緣分。所謂的一見鍾情也往往緣於此。

真正的愛,會讓內心變得很大,足夠容得下對方整個人,整個世界

另外,科學家發現,愛情和基因有關。一些人趨向於尋找和自己基因互補的異性,還有一些人趨向於尋找和自己基因相似的異性。

如果說尋找互補是為了完整,那麼尋找相似,就是為了得到更好的認同。

為什麼我們總被那些有相似經歷的人所吸引?因為可以有共鳴,這就是最好的認同。

而如果兩個人一起有過難難忘的經歷,尤其是在經歷中相互幫助、相互鼓勵和溫暖,也會更容易彼此相互吸引。

所謂的日久生情,往往也緣於此。

04

愛情中,吸引很容易,長久的相處卻不容易。

當我們找到令自己怦然心動的那個人,內心會被歡喜和愉悅佔據。這種喜悅的情緒會矇蔽你的大腦,讓你只在對方身上看到你所喜歡和渴望的部分,忽略了不喜歡甚至不接受的部分。

雙方也都願意把最好的一面展現在對方面前,並願意給對方無條件的愛。

因此,最初的雙方在對方眼中都是美好的化身,整個世界也因此被照亮。

這種無條件的愛,其實也是在滿足自己內在的需求。因為,無論你尋找的對方特質是相似還是互補的,其實都是自我內在的一部分特質。

真正的愛,會讓內心變得很大,足夠容得下對方整個人,整個世界

當激情褪去,你會發現,對方和你其實是有很多差異的兩個人。

你有你的想法和需求,TA也有TA的想法與需求。你們各自的基因不同,成長環境也不同,彼此之間的習慣、看法、喜好發生衝突,也是在所難免的。

如果強求對方放棄他的習慣與觀念來迎合你,或期望對方主動滿足你的期望,覺得這樣才是愛你的表現,對方的自我就會被你壓抑。時間長了,他就會難以承受,想逃離。反過來,如果對方這樣要求你,你也一樣。

愛情中的痛苦,往往來自於此。

從本質上說,人都不太願意改變自我。改變自我意味著放棄很熟悉的自我,塑造陌生的自我,這會挑戰人內在的安全感,使人感受焦慮和恐慌。

因此,你越是執著於期待、控制和改變對方,你越會失望和痛苦,最終的結果只會讓愛情遠離。

05

真正的愛情什麼樣?

首先,真愛能讓兩個人變得更加完整,而不是在愛中控制對方或迷失自己。

你們是彼此獨立的兩個人,而不是一方從屬或依附於另一方。

所以,你要保持自己的獨立人格,並尊重對方的獨立人格。你們彼此既相互依戀,又能給對方安全的空間,相互之間都可以被允許做自己。

這就是所謂的“愛而不執”,即便“執”在一起你也能克服,這樣的愛會變得非常美好。而一旦“執”著,內心就會被期待、索求、佔有、嫉妒等負面情緒折磨,讓愛情變質。

因此,一段真正的愛情,一定是互相接納對方身上的缺點和不同的地方,欣賞彼此身上好的地方。這樣的兩個人才能在愛中相互成全,共同成長。當彼此發現不再合適時,也能夠相互祝福。

徐志摩說:"愛情是一首美妙的詩歌,它是雲彩邊揮手間的灑脫"。

真正的愛,會讓內心變得很大,足夠容得下對方整個人,整個世界

其次,愛是一種過程,不是結果,也不是手段。

如果只是為了結婚而談戀愛,這就是把愛當成一種手段。所以,我們會為愛情加上了許多附加條件,卻因此再也難以產生內心深處的愉悅。到最後只會讓人迷惑,你到底是愛的是這個人還是這些條件。

如果為了得到某個人的愛而偽裝自己,或使用某些技巧與心機,這是把愛當成了一種目的和結果。

這樣的愛,只會讓你患得患失。

因為你都已經不是你自己了,得到的愛當然也不屬於你。所以,即便得到了“愛”,你也依然會焦慮不安、無法安心享受過程,因為你害怕會失去。

這些都不是真正的純粹之愛。這樣的愛,因為不能全身心地投入,所以也無法享受過程,不能活在當下。而人痛苦的根源就是沒有活在當下,即便再美好的東西也無福感受。

真正的愛情是發自內心的,不帶雜質的無私的愛。

泰戈爾說:"何為愛情?愛情就是他的眼睛為你下著雨,心裡卻為你打著傘"。

這樣的愛,會讓內心變得很大,足夠容得下對方整個人,整個世界。即便苦,你也能甘之如飴。

06

你不會因為優秀而被愛,只會因為真實而被愛。

總有人會這樣問:

他不愛我,是不是因為我不夠優秀?我非常愛他,是不是要努力變成他所期望的那樣?

於是,你為了讓自己值得被愛,試圖變成對方心目中優秀的模樣。

當你這樣做的時候,你已經不是真實的你了,而是在做那個符合期待的人。你在試圖讓自己變得完美,但事實上沒有人是完美的。所以,你會試圖拒絕或掩蓋自己身上不完美、不符合優秀的部分。

這樣過度依賴人格面具的結果,就是你越來越無法察覺到真實的自己,你的真自我會一步一步被你表演出來的人格面具所蠶食。

於是你離“如你所是”也越來越遠,這會導致你內心分裂和痛苦。

真正的愛,會讓內心變得很大,足夠容得下對方整個人,整個世界

其實,當你在愛中不再真實時,你就已經失去了真愛。即使靠掩飾和偽裝來獲得暫時的愛情,當對方發現你不是真實的,他會感到受欺騙而最終離開你。

實質上並不是因為欺騙,而是因為你用冒名頂替換來了不屬於自己的愛。真實的愛其實你從來沒有得到過。

所以,愛的前提是成為真實的自己。在那個真實的世界裡,你是安全的,放鬆的,開放的,自信的。你能夠與對方自然地分享自己的喜悅與恐懼,分享你們的想法與感受,分享你們的夢想,你們的勇敢與脆弱,讓彼此更加懂得對方。

這些會給愛帶來生命力,讓愛變得鮮活靈動,讓你們更有底氣去成就自己。因為,真正的愛就是彼此分享,相互成就。

成長視覺,與你長期分享情感與成長感悟,只輸出原創文章,歡迎轉發與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