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的家庭里,对于有钱就有话语权的兄弟姐妹们怎么看?

平静珍惜


你好!有钱和没钱是相对的,但也是暂时的。我一好朋友家也是农村两兄弟,他们是经济条件好的那一个,另一个兄弟用家里爸爸的话来说以后可能还要别人帮孩子出学费。

不过,“有钱就有话语权”这个问题我觉得要从两个角度去看待问题,根据他家(甲方)的实际情况(先脸厚算他家有钱吧),我是这样见解的:

一是从有钱的角度看。

有钱意味着有更充足的经济基础,可以做更多自己想做或别人想做而不敢做的事。

作为甲方,当看到没钱的兄弟,他愿意想方设法去帮助兄弟,让对方的经济状况得到改善,并不求回报;对待父母也是能者多劳。钱是身外物,他更希望家庭兴盛、和谐。

承担得多,意味着他身上的责任更大。所以,为了家庭,为了下一代,两方也会造成一些意见。

甲方学历相对较高,坚持终身学习,还为了孩子不停地去学习科学育儿的方法,但看到对方用溺爱的方式去养育孩子时就会不由自主地去以“建议”的姿态去指导,因为孩子是家族的未来和希望,可理念不符,所以产生矛盾。

当换位思考时发现自己的建议太过频繁,对方不认可,所以事后他为之前的行为道歉,以后要杜绝这种情况发生。

现在他们除了双方资产不一样,但互相尊重、理解,总体还是和和美美的。

但有些相对有钱的人,他更在意的是自己的人生,他的生活里只有自己的小家庭或者他自己一个人,所以不要指望他能帮衬。如他在指手画脚时那是他的事,有钱并不能凌驾在亲情之上,而且有钱的状态并不一定是长期的。

在生活和工作中,我看到的有钱人大多是谦逊有礼,对人热情大方,愿意帮助他人的。

二是从没钱的角度看。

​没钱,意味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很多想做的事业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有些人是因为对家庭​的责任感,所以不敢去外面闯荡,有自己的担当和主见,有着正确的价值观,我们要向他致敬。当这样的人碰到有钱的兄弟时,别人愿意帮助他,他会很感激也有分寸。哪怕是碰到不愿意帮助他的,他依然能挺直脊梁靠自己的努力来解决自己的生活问题。两兄弟的感情也会更好,家庭也更和美。

还有些人就等着有钱的兄弟来帮衬自己,别人做得少了还有意见,做得多也是心安理得;内心敏感又要面子。​付出了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他人就会适可而止,亲情也随着时间而慢慢疏远。所以没有永远的便宜占,也不要想着去占别人的便宜。

诚然,有钱就有话语权,也有一定的道理。钱代表能量,能量足的人说的话影响力会大些。我们做人做事记得有界限感就好,有界限感就会有尊重。做我们角色该做和能做的事,说该说的话,会让自己和他人都舒服,也会省去很多麻烦。

最后,有缘成为亲兄弟,帮或不帮、接不接受都取决于自己。谁也不要看不起谁,你能保证你一直有钱或没钱?你能保证你的下一代不会自力更生、光芒万丈?

眼界很重要,不要拘泥于脚下利益,生而为人,人人平等。有助力是锦上添花,没有助力也不要自怨自艾,不管有钱没钱,我们自己都应该要保持谦卑、不断学习和挑战的姿态,自己的钱自己挣,自己的人生自己奋斗​、自己的胜利成果随你分享。

这个世界就是如此现实,我们也得如此务实地、心安地走下去。


伊朵君


具体怎么看呢?我家和你的情况差不多,就用实事说说吧。

我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我是家里最小的。我二哥在我家最有钱,也是最有话语权的。哥从小就聪明,脑瓜也灵活。初中毕业后就自己闯荡,从开始骑自行车倒买倒卖努力打拼到现在拥有很好的基业。

二哥也是家里做出贡献最多的。我们兄妹几个无论是谁家在工作和生活中有困难,他都会给予帮助。我们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瓶颈时,都会征询二哥的想法。他会用多年的打拼经验给于我们建议和意见。对我们的错误也会给予指正。二哥给爸妈创造了我们村最好的生活条件和物质条件。虽然他在事业上很忙,但他也会经常回家看望爸妈。

二哥是我们家付出最多,对他的所作所为我们都心服口服。不存在家庭矛盾和意见。





木易xiaoai


兄弟齐心其利断金!兄弟姐妹之间亲情割不断,对于家庭来说,大哥大姐的担当,要比弟弟妹妹们多。

记得一位女同事在聊天时说:“俺妈什么事情也找我,我不是骑着电动自行车,俺妹妹在机关单位工作,开着轿车上下班,这样俺妈也是有事找我,谁让咱是老大姐来。”可见父母对家庭中的老大,心里特别的信赖,与钱多钱少没有关系。一般情况下,大哥大姐也是兄弟姐妹的榜样,处处想到前边,做到前边。

我身边有另一事例,就是弟弟是企业家,家底殷实;老大哥是普通工人,生活过得很拮据,在父母养老问题上,家庭矛盾不断。与钱有关系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弟弟不尊重大哥的意见,造成沟通不畅,积怨在各自态度上,积怨在不相互为对方着想上。

这次疫情封村,我想给父母送点生活用品,结果还是落在了哥哥、姐姐的后边,听父亲说你姐姐网购的,商家送到村口;你哥让谁捎来的蔬菜等,可见在孝敬父母的事情上,俺也不赶趟[呲牙]

能成为兄弟姐妹,是莫大的缘分,要好好珍惜!尊老爱幼,把生活过出精彩!莫让金钱膨胀了你的态度。





浅浅一笑有酒窝


有钱有没有话语权取决于他给父母身上用了多少,我的经历就是,我小姨有钱,她每年都负责我姥姥家的电费水费取暖费,老人们病了,小病小灾二话不说她就带着去医院,偶尔大病她会商量大伙一起想办法,去了医院跑前跑后找专家,缴医药费的一定是她,对父母孝顺的没法挑毛病,她对自己的公婆也是,因为她嫁我姨夫是长子长媳,无形之中她就有话语权,这种权利给别人省了不少心,她操心了别人跟着就行了,我一直挺崇拜小姨的,给我们做了榜样,她操心了,做了,不邀功,不挂在嘴上,到姥姥姥爷他们去世我还是听姨夫说的他俩一直照顾四个老人,所以有钱并不代表有话语权,对父母照顾的多别人才听你说的,参考你的意见,只是你自己有钱,你不过是个土豪


我是二氧化锰


那么复杂干什么?有钱的兄弟姐妹也不一定处的来,主要看人品。我老公兄弟姐妹四个,除了和老大一家合不来,大姑子,小姑子,我们家都处的都挺好的。为啥?老大太精明,你和她说一句话,都得在她脑子里面过三遍各种意思。比如说:两家小孩喝奶,我婆婆,公公,我都在场,一开始老大家的小孩先喝的奶,喝完就扔垃圾桶了。然后过了一会我家小孩也要喝奶,就拿了一盒奶喝。正好老大媳妇儿过来了看到了就说,怎么不给俺家小孩喝,光老二家小孩喝…说的虐待她家小孩一样。公公婆婆还有老大家的孩子们从我们结婚就开始就搬到前院一起住的,(之前是在后院老大家住的,过年回来说把家里弄脏了,家里就老大家两个孩子)老大两口子一直在外打工,我们结婚时,侄子侄女才5.6岁,在我们前院住到上初二了才分开(老大媳妇回来看孩子上学)。人心换人心,要是在她家住那么多年会怎么样?说到最后兄弟姐妹四个,人家老大有车有房比我们条件好,我们也不上去贴金。兄弟姐妹几个能处就处,处不好不强求。过好自己的日子就好了


心尧爱你


如果有钱的那个总已大家长的做派凌驾于兄弟姐妹之上那他不够资格称兄到弟,这样的兄弟远离吧。

我们弟兄五姐妹五个相对来讲我过的比他们好一点,但是我回家哥哥嫂嫂永远是我最敬的那个,因为是哥嫂在为我孝敬父母,我有几个臭钱又怎样没孝顺父母有什么资格充什么老大。

(不是说我自己好,做为兄弟姐妹谁有困难有能力的那个就帮一下,这样才称得起兄弟姐妹。)


京东一漂


农村有句老俗话:“长哥当父,长嫂当母”。什么事都讲究长幼有序,比如,哥哥不成家,弟弟不能结婚,姐姐不出嫁,妹妹就跟着独守闺房。而且哥哥姐姐往往“客串”父母的“角色”,居高临下地教训弟弟妹妹,因为哥哥姐姐最先走向社会挣钱养家,养活弟弟妹妹们,所以在家庭有话语权,有管教弟弟妹妹的义务,从小到大,弟弟妹妹们必须象尊重父母一样,尊重哥哥姐姐。哥哥姐姐在弟弟妹妹心中有较高的地位。

在农村,哥哥姐姐是做出牺牲的,比如我两个姐姐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放弃上学机会,把上学的读书机会让给了我们弟弟妹妹了,在14岁就参加集体劳动挣工分,由于没有学历,只能在家干农业,招工提干没有她们的份,姐姐经常为此闹情绪,把气撒在我们的身上。记得有一次,姐姐洗衣服回家晾晒,发现我与同伴们玩,要我回家写作业,我没听见,姐姐把洗衣服的棒槌朝我猛力一扔,差点把我打骨折了,我瘫坐在地上,吓得姐姐抱起我问我腿肿没肿,哪儿痛,并使劲按摩痛处。兄弟如手足,兄弟姐妹们之间应该互相尊重,有意见应该直言不讳,不用藏着掖着。更不能互相猜忌。哥哥姐姐在家庭事务和生活上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说两句,有话语权我们应该理解一点,我想大多数兄弟姐妹们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弟弟妹妹好,都是恨铁不成钢,说话语气重一点,我姐姐70岁了,回娘家经常把我骂得狗血淋头,我对姐姐是敬畏的,养成不敢顶嘴的习惯,他骂我,我就躲得远远的。

在农村长子、长兄承担着照顾父母的责任,父母大多与长子一起生活,并且承担照顾弟弟妹妹们的义务。弟弟妹妹们有什么事总是找哥哥姐姐,可又不让哥哥姐姐有话语权,这公平吗?有事就想起兄弟姐妹们,没事忘记了兄弟姐妹们,挑兄弟姐妹们的“刺”,这样会使兄弟姐妹们情感产生裂隙。做为兄弟姐妹们都应换位思考一下,为什么人家有话语权?真的是他们有钱吗?我认为,家庭话语权与对家庭贡献与牺牲,及承担的责任与义务是对等的,你想拥有话语权,你必须有一个客观、公正的态度,有在家族中较高权威,才能压的住兄弟姐妹们,否则,没有人听你的,也就没有话语权,这与金钱没多大关系。一个家庭必须要有一个当家的人,一家之主来拍板定妥,否则没有凝聚力,什么事也干不成。当父母老了,无力承担一家之主的责任时,兄弟姐妹们当中,总有一个人出来替父母分忧担责,协助父母处理家庭事务。

“打虎亲兄弟,上场父子兵”,农村人常说,一奶同胞,一根藤上结的瓜,总是有人贫穷一点,有人有钱一点,十个手指头还不一样齐呢,但十指连心。兄弟齐心,其力断金,每逢挑战、困难、天灾人祸,自然灾害,突发事件,所能依靠的,所能指望的人,还是兄弟姐妹们。


长江三农


姊妹五个,因小时候家穷上不起学,所以只有把上学的机会给了最小的我,大学毕业分配了工作,虽然工资不高但比较稳定,与姊妹几个相比,我算是“见过世面的人”了,所以家里有事儿一般都会征求我的意见。

随着年龄的增长,侄子、外甥们也都已成年,我的孩子也大学毕业参加了工作。哥姐们再有什么事儿 ,我只是建议怎么做结果比较好,不再要求他们按我的意思办了。同时,如果他们有需要我又有能力,手足之情,我依然会全力相助!


丰富多彩的幸福生活


过去在农村很多家庭,父母对那个最聪明的孩子,往往是倾尽全家所有供他上学,帮他成才。然后有了能力能够孝敬父母,照顾自己的姊妹。这个成才的有出息的孩子,往往在家就有话语权,我认为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我认识的一个朋友他家姊妹五个他是老大。他的父亲40多岁就去世了,这个老大在家就成了家里的顶梁柱。家里大小事都是他出面解决,姊妹也非常的尊重他。我还认识一个朋友,她姊妹四个她是老三,是做服装生意的。他的大哥,二哥,小妹都跟着他干,生意很是红火。他们家所有的事情都是他说了算。父母有病他出钱,他的姊妹出力。家族中婚丧嫁娶,礼尚往来的支出,他一人代办。在我的理解当中,有钱的就有话语权带有贬义词的意思。别管是大家小家只要是对家的发展有帮助,都有话语权。


一山一水一活着


这个问题在中国几乎都是这样,经济收入决定家庭地位。

我一朋友的老婆最初不上班不工作,在家里被她爸妈各种碎碎念,你们懂的。后来我们朋友带着她一起做地产,慢慢的女孩体会到了挣钱的乐趣。开始爱上这种感觉了,逐渐的发现了自己有了自信,在家里的话语权也就多了,她爸妈也不念她了。这个社会就是这样,天有地有,不如自己有。当然排出那种身上基本没钱,又在哪里逼逼个不停的人,很多家庭都有这样的人。真正有钱的人都是很低调的,要么不说话,只要说了话就能决定这个事情的人。

所以加油吧,多挣钱,才是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