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括坐拥赵国40余万精兵,败于长平,真的只是会纸上谈兵吗?

南宫禹洛


楼上有人说赵括轻兵冒进暴露意图,却没注意到这时候长平之战已经打了三年,秦国有巴蜀之地源源不断的粮草,战国策记载赵向齐借粮被拒绝,此时屁大点的赵国先空了,他只能进攻,搏一把自己的国运,不然要么耗下去士兵饿死,要么撤兵被秦军直扑邯郸。

楼上说此一败赵国一蹶不振,再也无力和秦国争锋也是错误的。同年邯郸保卫战秦累计发兵45万,伤亡大半,此战是战国末期秦输的最惨的一次,还没暖热乎的上党郡又丢了,再次夺回来是十年后秦庄襄王三年四月“王龁攻上党”,太原也丢了,“初置太原郡”,临汾城丢了,“(秦昭王五十年十二月)攻汾城”,野王也丢了,“(秦王政五年),拔卫,迫东郡,其君角率其支属徙居野王”。邯郸之战第二年,赵、楚全线发动反攻:“(赵孝成王十年)(秦昭王五十一年)赵将乐乘、庆舍攻秦信梁军,破之”,“(楚考烈王七年)(秦昭王五十一年),至新中,秦兵去”。

20年后宜安之战赵歼灭秦军10万,秦军主将桓齮(就是后来荆轲刺秦王时候主动送人头的樊於期)畏罪逃往燕国。公元前232年番吾之战赵军再次击败秦军。

我们注意到史记里的一句话,虽破长平军,而秦卒伤亡过半,国内空。秦伤亡过半,发兵多少呢,史书也有记载,王自之河内,赐民爵各一级,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史学界普遍估计秦集合兵力不低于60万,可见秦也是惨胜,双方伤亡差不多。司马迁把赵括黑化了。


求真历史


成王败寇,历史只会为胜利者歌功颂德,却很少给失败者予以肯定。赵括的纸上谈兵无论多么可笑,但请各位记住,面对重重包围,缺水断粮的困境,他没投降,而是以身殉国。

这样人,不应该是英雄吗?



说句笑话,造纸术是汉朝才有的,战国时期记录文字还是用的竹简和帛等物件儿。

纸上谈兵,不知从何说起?

事实上,赵括绝对不是一个平庸之辈!要知道长平之战乃是秦赵国运之战,赵王会那么放心的将数十万大军交给一个只会夸夸其谈的无能之辈?



或许你会说,赵王老眼昏花,不会看人,被赵括的高谈阔论所吸引,被郭开的谗言所迷惑。那你未免过于小看一代王侯了。如若赵王真是如此昏庸,那么赵国也不可能在他治下与秦国一争长短了。

当然,这些只是推论,赵括毕竟是败了,四十万大军因他而全军覆没。这个责任,赵括身为主帅,肯定得算在他的头上!

但是,你得要看到,当时赵括面临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处境?



首先,秦赵上党之争,据于长平,长期的对垒,已经将这场战争演变成国力的对抗。而到最后,赵国坚持不下去了,他需要赵军主动出击,尽快结束这场战争,否则赵国就没饭吃了。

赵括便是在这样的期待下,临危受命!主动出击,与秦军战于野,这是赵国的战术方向,赵括的所有行动部署,都是会照着这个来。



赵王不是傻子,统率四十万大军通晓兵法的赵括更不是傻子。虽然是主动出击,但其目的不是送死,而是求胜,没有一点胜算把握的战斗,他们会打吗?那还不如就此罢兵认输算了。

只是,他们没想到的是,秦国换将增兵,白起来了。秦军没有像以前那样上去和赵国硬刚,而是避实就虚,且战且退,给赵括来了一个大包圆儿。



这里不得不说,白起确实厉害,姜还是,老的辣!赵括太年轻了,经不起诱惑啊!

四十万大军就这样被白起给包了饺子,可即使是这样,缺水断粮的赵军在赵括的指挥下,硬是坚持了四十六天,最终投降还是因为赵括这个主帅死了。



在那样的困境之下,年轻无威望赵括的能稳住军心,坚持战斗,说明其无论从带兵能力还是指挥能力,都是非常不错的。

长平一战,赵军四十余万大军全军覆没不假,但秦军也伤亡近三十万,这可是其有着白起,地利等战场环境加成的情况下。



可见,赵括并不是大家所认为的那般一无是处。他只是年轻没经验,且长平之战遇到了白起。如果给他时间,假以时日,必定是一代将星!


白话历史君


答:说马服子赵括“纸上谈兵”,很可能是赵括背了2000多年的黑锅。



下面我们就抽丝剥茧,挖掘历史的奥秘。

之前步云同学就曾撰文叙说这一段历史,如下:

长平之战最后的决战发生在公元前260年农历九月,我们分6步来讨论:

  • 1、背景。
  • 2、起因。
  • 3、对峙。
  • 4、无援。
  • 5、粮草。
  • 6、必败。

1、背景

秦原本西北边远之地一个弱小的族群,历经5、6百年,秦国已发展为不可小觑的诸侯国,公元前356年,距离长平之战还有100余年时,秦孝公任命商鞅开始变法,至长平之战时,“商鞅变法”后的秦国已成为震慑天下的强国。

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赵立国,公元前302年,距离长平之战约40年时,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赵国国力大增,成为战国晚期唯一可以抗衡秦国的诸侯国,秦赵必有一战。



2、起因

公元前262年,秦军进攻韩国,韩王畏惧要把上党献给秦国,上党郡郡守冯亭不降,反而把17城献给赵国。赵孝成王贪恋土地,接收上党城池,派廉颇率军驻守长平。

3、对峙

至公元前260年,秦军连续对赵军发起进攻,赵军作战不利,廉颇命令坚壁筑垒,寻机再战,可是固守两月,情势愈发危急。

4、无援

困局下,赵国名士虞卿建议派人带重金出使楚魏,就算楚魏没有马上援助,至少秦国会畏惧各国合纵,这时可再与秦国议和。赵王却派郑朱出使秦国议和,虞卿一再劝谏:“秦国必隆重接待郑朱,好让天下都知道赵与秦议和,就不再援助赵国了,秦知道各国不救赵国,自然不会与赵真心议和,必继续进攻赵军。”



果然,秦国宰相范雎盛情接待赵国使臣郑朱,向各国宣传秦赵和解,楚魏也就不会救赵了。

韩国被秦连年征伐而畏惧秦国,正依付强秦以免灾祸,韩国不可能救赵。

秦昭襄王采纳范雎远交近攻的策略,和燕国关系交好,而燕赵正交恶,燕国怎么可能救赵。

公元前284年时,20多年前燕国大将乐毅联合赵秦韩魏合纵伐齐,齐几乎被灭国,当年赵国积极参与,现今齐国也不会救赵。

如此,关东第一强国赵国,面对更强大的秦国时,赵国彻底孤立无援。

5、粮草

百年来的商鞅变法,秦已成长为强悍的战争机器,长平虽远路途艰险,但秦仍动员百万青壮,修路筑渠,粮草、军械和兵源不断运到长平阵前。

赵国却不同了,虽然经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军备大增,可国家实力与秦相差太远,赵国的问题不在后勤运输,连年对峙,赵国已无粮草可运,无兵可增派了。

6、必败

就这样,几十万赵国大军被拖在前线,却无粮无援,已无法继续坚守,只有进攻。但是强弱之间,弱者守都困难,以弱攻强,不论是哪位主将统军,都已经无法挽回败局。



如此危局,也只有赵括,赴长平阵前,率几十万赵军,向秦军发起进攻,去完成赵王的命令,去完成不可能完成的命令。



总结: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始皇嬴政下令焚烧《秦记》之外的列国史记,再后来霸王项羽入关后焚咸阳宫,关于长平那场战争的记录,基本可以确定是后世据拼凑的史料甚至口口相传的信息而书写的,至于“在纸上谈论兵法”这个说法一直到唐宋时期才有,演变为成语“纸上谈兵”就更晚了,所谓以讹传讹也许指的就是这样的事情,所谓赵括“纸上谈兵”,也许真的是世人对2000多年前那位年轻将领的诬蔑。




  • 历史已经远去,我们可以透过千丝万缕去窥探那悠久的岁月。
  • 何为真相,何为假相,请关注“奇莫步云”。

奇莫步云


赵括可能懂战略,但不懂战术,更加不懂自己的对手白起,以及秦王。秦国倾国之力进行长平之战,赵国也不能不这样做,但综合国力比较而言,赵国弱于秦国。

长平之战不是一场无缘无故打起来的战争,起因秦国攻韩国,韩国迫于无奈割让上党之地给秦。在秦没前去接收前,韩国上党太守冯亭不想此地归秦,况且此地离赵国近,当时唯有同属三晋的赵国才有实力可以抗衡秦国,所以私到赵国以此地献于赵国,平原君赵胜等脑子发热力主纳地,赵王(政治头脑不足)居然也同意。一女许配二夫,赵国此举白捡便宜,虎口夺食,无疑直接介入秦韩之战,抢夺秦国胜利果实,一下子激怒秦国。所以,围绕上党展开一系列战斗,这是长平之战的前奏。上党之战结束后,秦国趁机攻长平。战国时期最大一场战争,决定赵国秦国命运的一场战争——长平之战开始了。

当时局势是战国七雄,秦第一,赵第二,韩魏已经被打趴下不敢反抗,齐国被几乎被燕魏楚韩联军破国后复国自顾不暇,楚国自楚怀王被诓骗羁押客死他国后内斗不止,且被秦国灭郢都掘祖坟已经一蹶不振了,燕国昭王乐毅攻齐成果又被田单反攻昭王死乐毅外逃,实力弱鸡,六国中只有赵国实力最强。总体而言,七雄中依然是秦强赵弱,其它诸侯国畏惧秦国都不帮赵国,使赵国固守也好,出击也好,败的可能性都很大。

廉颇知道赵军实力不如秦军只能固守,但他不懂消耗战不适合赵国的国力国情,耗下去赵国必败。

赵括知道国情,知道固守不可,出击或可有一线生机,但可惜遇到的对手不是先前主帅王龁,而是久经战场经验极其丰富的战神武安君白起,将帅实力已经高下分明。

此时赵国可能最有实力抗衡白起的将军只有李牧了,可惜他在北境,防守燕和匈奴。

其实,秦国攻韩意图在先灭韩,再图魏,当时的战略意图不在赵国。若不是上党之争中平原君和赵惠文王糊涂贪婪,想白捡便宜,秦赵之间以国力决战不会这么早来到,决战之地可能不是长平,将军也可能不是白起赵括,大战可能会延后20年到30年左右,那时以赵国的国力雄厚或许可以联合其他五国,和秦一决雌雄,争夺天下。

所以,长平之战结果是赵国被彻底打成其他五国一样的弱国,从此以后六国之中再无强国(虽然赵国李牧后来胜了几场)足以牵头抗衡秦国,秦国再无等实力的敌手,秦灭六国的大趋势已定,只是时间问题。

但历史有时候就是这样,该来的总会来,有时候还来的早了,主角没来,配角上了场,国家就麻烦大了,在没有实力的时候起了贪婪之心,妄想坐拥强人所得,无疑与虎谋食,自不量力自取其辱自毁干城自我折损,长平之战前后赵国就是这样的!











新媒观察者


首先是战争背景

秦国在秦孝公实行商鞅变法之后,国力的到了迅猛的发展,通过奖励耕战从而使秦国一步一步走向强大。秦国在经过几代君王的努力后国力空前强大,成为了战国时期最为强大的国家。


三家分晋之后,赵国与魏国和韩国独立了出来,早期的赵国军力并不发达。但是随着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之后,使得赵国军事力量得到了巨大的跨越,使其一跃成为战国后期唯一有能力与秦国进行军事较量的国家。但是秦国一统六国的决心早已下定,要想横扫六国就必须灭掉韩赵魏三国,这样一来,秦国于这三个国家经常发生军事冲突,使得这几个国家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

第二点,战争起因

秦昭襄王在争取朝中大臣的意见之后发兵韩国,并迅速占领了韩国大部分领土,韩王与朝中大臣的十分惧怕,并决定将上党郡献给秦国,但是上党郡太守却将其献给了赵国,而赵王也在平原君赵胜与其他人的支持下同意接受此地,这样一来就彻底惹恼了秦国,使得两国之间的矛盾也随之爆发,于是两军在长平对峙,大战一触即发。


战争结果

这场战争秦赵双方都非常重视,因为这是一场关乎国运的战争,一开始,赵军认命廉颇为将军,廉颇在分析了敌我双方的力量后坚守不出,时间一长秦国也损失严重,于是秦军开始使用反间计,果然赵王上当,将廉颇替换了下来,重新命赵括为将,赵括一上任之后就立马转守为攻,但不幸的是陷入了秦军的重重包围,在此期间赵军的粮草被断,在赵军被四十九天之后,终于赵括率军殊死突围,结局是赵括被杀,赵军的四十万降卒被秦军坑杀。


赵括真的是纸上谈兵吗

在研究完史书之后,我发现人们真的是有点错怪他了。赵括是赵国非常有名的将领,而且在之前的战争中多次挫败敌军,有人说赵括在上任之后立马改变方针开始进攻,我觉得这应该是个人风格问题,他手下有精兵四十万,而且有着赵国最为精锐的骑兵,他觉得自己有能力跟秦军决一死战。

在赵军被围困之后,赵军陷入了断粮的危机,我最佩服赵括的一点就是在这个最艰难的时期,赵括还能稳住军心,并一直坚持了四十九天。虽然赵军失败了,但也给了秦军致命一击,此时使秦国损失了二十万精锐,可以这么说,秦国赢得并不轻松。


汤姆猫谈历史


长平之战的惨败原因是多方面的,直接原因是赵括的纸上谈兵导致四十万赵军被坑杀,根本原因就是秦赵两国巨大的国力差距让战争出现了一边倒的胜利!长平惨败的具体原因如下?

第一:赵国军事战略的失误,赵国经过胡服骑射之后加上常年和匈奴的战争,练就了赵军善于进攻的本领,但是不善于防守,长平之战开始廉颇就用防守策略去和秦军拼消耗,秦国雄厚的国力可以支撑消耗战,但是赵国经不起消耗,而秦军也非常善于防守,廉颇等于用自己的劣势和敌人优势想抗衡,导致赵军粮草告急,不得已换赵括去进攻秦军,最后惨败!

第二:秦国秘密换主帅,派当时的战神级人物白起来充当主帅,赵括对这一切浑然不知,白起的到来已经意味着战争结束,一个百战百胜的战国名将,一个是纸上谈兵而且毫无实战经验的赵括,长平之战是秦赵两国国运的大决战,赵王派这样一位将军来充当主帅,输的好惨也是理所当然!

第三:赵军的贪功心切,轻敌冒进,脱离后方孤军冒进,结果落入秦军的包围圈,落入秦军包围圈之后赵括没有组织起有效的反突围,结果导致四十万赵军被坑杀!





由史看今


想当初,秦国干韩国,眼看上党就要到嘴,结果被赵国抢了食。作为一代霸主的秦昭王岂是好惹的,一向都只有他欺负别人,哪有别人欺负他的,于是秦国将枪口对准了赵国,火力全开。赵国也是毫不示弱,以老将廉颇为将,要说廉颇的名将头衔可不是白叫的,在试探性的进攻受挫之后,就立即改变策略,以守为攻,毕竟这是在赵国地盘,在我的地盘就得听我的!双方就这么僵持着。廉颇知道硬拼是讨不了便宜的,只有死守,然后伺机寻找战机但是他忽略了一点,那就是赵国的国力。

那时秦国由于经过商鞅变法,已经全面崛起,综合国力世界第一,对于这场战争,虽然打的是客场,但却毫无压力,而赵国虽然也经历了赵武灵王的改革,但那只是片面的,只是军事方面的,对于这场战争,国力根本就支撑不了持久战。虽然赵王一再催促廉颇速战,而廉颇却听而不闻。恰巧这时赵括走进了赵王的世界,并且提出了符合赵王心意的战争规划——主动出击,速战速决。或许赵王也知道廉颇的策略是对的,或许他也知道赵括根本打不赢这场战争,但是他还是得用赵括,因为赵国耗不起,照廉颇这样搞下去,不用打自己就先崩溃了,所以他决定用赵括赌一把!很可惜他赌输了,赵括一战毙命,还搭进去四十万人。

再加上赵括的老爹赵奢当年就说过,赵括只会谈理论打嘴仗,但要带兵打仗是不行的,是要打败仗的。有了名将老爹的这个论断,再加上自己在长平表现,于是两千多年来来大家对赵括的映像就是只会纸上谈兵。但是我个人觉得赵括还是有些能力的,只是自己运气太背了,一出场就遇到了白起这样的千年难遇的大煞星。如果对手的是别人,没准赵括还能挺过去;如果对手的是别人,没准他还能突围成功,然后重整雄风,如果历史能多给他几次表现的机会,没准最后也成为一代名将,但是这一切都只是如果,从他遇到白起的那一刻起,他的悲惨世界就到了。



我的兄弟叫酱爆


赵括绝非纸上谈兵的庸才

1、从当时所处的环境来讲,六国的君主无论昏庸还是英明,在选择领军主帅上都是很慎重的,更何况是倾国之战了。赵括能通过赵国君王的考验,从另一方面证明其绝非庸才。

2、赵国当时经济已处于崩溃边缘,赵国国力已不允许廉颇打持久战,耗不起了,即便是廉颇继续统军,很有可能战场上没败,国内先崩溃了,所以换帅实为无奈之举。

3、赵括担任主帅后,是秉承赵王速战速决的战略方针,才伺机决战,其实只要秦军不犯战略方面的错误,基本上就面临不败之地,更何况秦军主帅为白起。

4、对战中的赵括也是可圈可点,但是相比白起的老辣确实不足,但是那时有几个人能和白起放对厮杀的。

综合来讲,赵括并非无才,只是拿来和武安君白起对比,成为他的垫脚石。


日月惟明


提到赵括之前,我们谈一谈关于“纸上谈兵”的实际操作能力。朋友带的学生,一问孩子的理论知识储备非常好,可到应用上,完全慌神,不知所以。不知道赵括仁兄是否也是如此,我们再看这场战役。

一、赵国国君与平原君的昏聩。上党,是秦国战略的一部分,谋韩伐魏,得寸王之寸,按照范雎的思想。秦昭王想慢慢蚕食六国,可此时韩国进献上党给赵国,转嫁矛盾给赵国。赵王与平原君贪图上党战略地位,忽视自己实力。

赵国自胡服骑射之后,军事实力仅亚于秦国。可惜贤明君主没有世袭,赵国国君先是任用老将廉颇。廉颇看准秦国远道而来,想消磨秦军意志,拖延时常,秦军疲惫久攻不下。于是秦国用反间计来离间赵国君臣,未料想赵国国君果然上当。

改用赵括来代替廉颇,而彼时秦国换了白起来打仗。人家用长期征战的战神,赵王任用“职场小白”(只有理论,没有实战经验)的赵括。

二、君王指挥失当,赵括贪功冒进。赵括年纪轻轻,被秦军鼓吹一番,他平日里和父亲讨论用兵之策,也无往不利。飘飘然忘乎所以。赵王用赵括代替廉颇,不仅是因为秦军鼓吹赵括实力,还有廉颇以逸待劳,坚守不出。

赵括即使有真才实干,因为这个原因,他也不敢沿用廉颇的兵法,否则在君王面前如何交代?年轻气盛,为了实现反击战,他打开城门的时刻,已经注定了战役从有利转向无力。

秦军远道而来,时日以久,好比等待已久虎狼,本来要消弭了,如今猎物一出。秦军如何不奋猛?再加上百战百胜的白起鼓舞士气,一发即中。

三、战略结果上,赵括的反击有一定成效。我们看长平之战后,白起想乘胜追击,灭掉赵国。且不论他的想法是否真的会把赵国灭掉。苏代游说范雎,离间二人,秦昭王亲信范雎,调回了白起。后来,秦昭王又命令白起再去攻打赵国。白起不肯,认为已然失去了战机。

秦赵长平之战,范雎说服秦昭王的理由也是秦军疲惫,白起不肯再战除了贻误战机也是秦军疲惫。长平之战后,六国中唯一能和秦国的匹敌的赵国衰退了。但是秦国大规模的战争也减少了。不得不说,长平之战对于秦国也有巨大的消耗。

白起对秦昭王说,“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伤亡过半,国内空……”

四、知子莫若父母,赵括的父亲在世,说过自己的儿子只会纸上谈兵,而他的母亲也曾劝谏赵王,不要任用自己的儿子。除了爱子心切,无疑赵括父母对儿子没有实践经验表示担忧。

五、赵括忠君爱国思想值得赞扬。战场上投敌的人不少,如后来的章邯,但赵括并没有。赵括被秦军包围后,在断粮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赵军内部没有发生内乱,没有投敌。突围的时候,也是采取车轮战术,可是没有外援,最终失败。

综上,赵括他年轻气盛,没有实战经验。上有赵孝成王的施压,对手又是无往不利的战神白起。纵使有能力有发展空间,可惜初出茅庐便有恶战,生不逢时,一声喟叹!


老鸭说历史


我个人认为是。很多人都说赵括只是背锅侠,其实不然。从他的战术操作就能看出很大问题。他一上阵就立刻换掉之前廉颇的军事班底,对于廉颇的劝导表示蔑视。等他挂帅之后,立刻向秦军发动进攻,其意图很快暴露,这本就是兵家大忌。

其次,赵括盲目自大,看不清形势,取得小胜之后完全不怀疑,只是单纯觉得自己比廉颇厉害,直接率领四十万大军倾巢而出。这是一个非常愚蠢的决定,在出击时赵括根本没有考虑到敌人的包围,轻而易举就进入不利地形,后方的援军和粮草运输部队没有派兵保护,被白起两万人马轻松截断。

最后,赵括在被包围的时候,如果直接选择突围或许有更大的胜算,毕竟他此时主力未损,这时他却选择固守待援,白白消耗已经很珍贵的粮草。等到赵卒断粮四十多天,出现人吃人的情况,才不得不组织精兵突围,这时候怎么可能打的出去?就算打出去了,赵军也根本不可能逆转战局。而且赵括的镇场能力并不强,白起用五千人马就能迷惑住他,将他的部队一分为二,这么一连串的失误,加上盲目自大,足以证明赵括只会纸上谈兵,实战则是一员庸将。

或许长平之战赵国换谁打都一样输,但是却不一定会让赵国丧失数量如此巨大的有生力量,以至于此后赵国一蹶不振,再也无力和秦国争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