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黃帝陰符經》的記載,看古代道家的養生觀念

古人是從陰陽的動靜來談人的心性,產生出「天道靜」與「人道動」的二分說法,這種說法是很粗糙的,天道是有動有靜,人道也是有動有靜,強調「天道靜」是著重在天的神聖感通能力,是以「寂然不動」來「感而遂通」,這是天的造化之功,由靜而能成就一切的物。強調「人道動」,是用說明「人道易動而難靜」的現象,這也是有形人身的限制之處,掉落到易動而難靜的衝突之中。

解決之道在於修身的工夫,進行「以虛受人」的「返照」修持與努力,提升到「能知其靜」的心性境界上,就能「乃應於天」。古人不排斥人身的「動」,肯定「動」與「靜」都能相應氣的陰陽作用,各自符應了宇宙創生功能,即「動而與陽同德」與「靜而與陰同波」,認為人身好動展現出氣之陽德,是正常的現象,若能培養出人心好靜則能契合氣之陰波,是將氣之陰陽納入到人身之中,成就生命存有之理。

從《黃帝陰符經》的記載,看古代道家的養生觀念


從《黃帝陰符經》的記載,看古代道家的養生觀念


從《黃帝陰符經》的記載,看古代道家的養生觀念


從《黃帝陰符經》的記載,看古代道家的養生觀念


從《黃帝陰符經》的記載,看古代道家的養生觀念


從《黃帝陰符經》的記載,看古代道家的養生觀念


從《黃帝陰符經》的記載,看古代道家的養生觀念


從《黃帝陰符經》的記載,看古代道家的養生觀念


從《黃帝陰符經》的記載,看古代道家的養生觀念


從《黃帝陰符經》的記載,看古代道家的養生觀念


從《黃帝陰符經》的記載,看古代道家的養生觀念


從《黃帝陰符經》的記載,看古代道家的養生觀念


從《黃帝陰符經》的記載,看古代道家的養生觀念


從《黃帝陰符經》的記載,看古代道家的養生觀念


古人認為人身的動靜是要相應於天地的動靜,尤其是人身更要依天時而有所動,不可以自己亂動,破壞了天道的秩序,也必然有害於人道,如注「天人合發」曰:

人不得天時而動,則天地晦冥,陰陽錯序,變晝為夜,以示人之擅發。故天得人而行,人得天而動。若人識機以時而動者,雖鬼神莫敢測其情,陰陽莫敢知其奧,發號施令必不徒然,是謂合發。

將「天人合發」解釋為「天得人而行」與「人得天而動」,抬高了人身的主體性與能動性,強調天行在於人,以人為天地的核心,肯定天道的造化是對應著人身需求而來。同樣地人動在於天,強調人身是要本之於天道,根本的修持法則在於「人識機以時而動」,即是要理解與體驗「機動」之理,即前引文所謂「一機動而百神隨」。

人身之動是應機,也是應天時,是順應氣化陰陽的自然運行,不可因「人之擅發」而導致「陰陽錯序」。可知人身在動時不可以擅自行動,一切行動都必須「識機以時」,此為修身的主要內涵,將人身昇華到天機之中,如此則能「發號施令必不徒然」,達到人身與天道合發的境界。

古人除了重視「動則機也」的合發境界外,也相當強調「靜則心也」的養心工夫,主張人身要能達到「動靜之宜」,如注「九竅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動靜」曰:

蓋人之炁散太虛則無形,聚身中而應事,以為動靜之宜。然一身之主,唯心有九竅,故謂之心之邪在乎三要。故治炁養心之士,身要正,意要直,心要平,乃治心之三要,非耳目口鼻之九竅。為之三要也,動靜於人,炁使自然。持其志無暴其炁,正其心無思其邪,故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是曰思無邪。此誠得內養其天真也。

古人認為人身就是氣的聚合,即「聚身中而應事」,人身是對應氣的陰陽而有動靜,身之動是本之於心之靜,彼此之間要能「動靜之宜」。人身能得天時而動,必須要有治氣養心的工夫與修為,此即「一身之主」在於「心有九竅」上,修身就要在心的九竅上下工夫,此工夫稱為「三要」,其具體的方法,第一「身要正」,第二「意要直」,第三「心要平」。

這種「治心之三要」的工夫說也是極為抽象,不是指耳目口鼻等外在感官與竅門的修持,是直接回到身、意、心的氣化作用上,達到正、直與人的境界,一切都是「炁使自然」。可見修身的主要方法在於治氣上,從「持其志」與「正其心」等處入手,以堅定的心志來「內養其天真」,認為人身是經由養心來相應於天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