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出一道你家鄉最具代表性的小吃或菜名嗎?城市+名稱?

鄉戀47


大家好,我是江西贛州的,我這的菜主要是以小炒為主,口味不會很辣,但菜品一定要入味,才好下飯。

最具代表的一道菜就叫贛州小炒魚,這道菜講究的是酸辣鮮香,色澤金黃。

它的做法是草魚肉,切片洗淨,加鹽,味精,老抽少許,料酒淹至入味,加薯粉蛋清一個抓漿,加少許油。姜,蒜仁切片,蔥切段,鮮紅椒切凌型片備用。

鍋裡燒油八成熱的油溫,下魚片炸至金黃色,不能太老,下辣椒片,馬上起鍋濾油,下姜蒜炒香,加水,辣椒醬,泡米椒,白醋,生抽,料酒,鹽,蠔油,下齊調料就勾芡,下炸好的魚翻炒幾次下面油就可以出鍋了,一道色香味具佳,鮮香滑嫩的小炒魚就做好了。




食為先黃廚


我的老家是湖北枝江的!小時候跟爸爸媽媽回湖北枝江過年的時候,奶奶給我們做的最硬的一道家鄉菜就是魚糕!那個時候年齡小,不知道魚糕的製作過程,只覺得奶奶用蒸屜蒸出來像發糕一樣的表面有層黃色魚糕,煮湯吃的,魚糕吃起來非常鮮嫩可口!老少皆宜!還記得奶奶在做魚糕的過程中媽媽和嬸嬸都在旁邊學,嬸嬸在打下手!九歲的時候奶奶去世了,十五歲春節的時候又跟父母回到老家,這次老家只有嬸嬸和叔叔了,爺爺奶奶都不在了!嬸嬸做年夜飯的時候做了湖北枝江過年必備的年夜飯大菜~魚糕!吃起來還是那麼美味好吃!覺得嬸嬸這道魚糕是得到了奶奶的真傳!這次春節假期,我從四川回到長沙跟年邁的父母一起過年!元月20日飛到長沙,元月21日我跟84歲的父親去菜市場採購的時候,老爸就提出想吃老家的魚糕!於是我就在菜市場買了一條7斤重的青魚,讓師傅殺後破開擰回家,我把魚頭剁下來,魚大骨剔出來,再用刀一點點的把魚肉刮剔出來,這個過程比較麻煩要特別細心還得有耐心,因為大骨頭好剔,小的魚刺跟魚肉就比較難分離!差不多剔了兩個多小時快三個小時終於把魚刺魚骨魚皮剝離開來!魚刺魚骨魚皮沒有丟棄我用鹽胡椒粉等調料醃製半個小時就下油鍋炸,炸出來後酥脆可口!是道下酒好菜!然後我就開始剁剔出來的魚肉,魚肉很好剁,二十分鐘不到就剁成泥了!然後按照十斤魚肉,放三斤肥豬肉的比例把肥肉也剁成泥剩到一個大一點的容器裡(我是剩到電飯鍋內膽裡),加入胡椒粉,鹽和四個雞蛋清(切記雞蛋清加入魚肉餡雞蛋黃留著備用,做魚糕千萬不要加雞精和味精,因為魚肉本身就是很鮮美的食材,加入雞精味精後就把魚肉本身的鮮味蓋住了!也不要加醬油生抽等)再加入300克的生粉,用筷子按照順時針方向不停攪動,把事先寖泡好的蔥姜水最少分三次加入,不斷攪動魚肉餡,直到肉泥用筷子挑起來感覺很粘稠很有韌性就可以了!然後架蒸鍋加入冷水燒開,把攪拌好的魚肉餡倒入鋪好蒸布的蒸屜中,按平整,蓋上蓋子蒸三十分鐘關小火開蓋在魚糕表面抹一層開始備用的雞蛋黃,再蓋上蓋子,等抹的蛋黃初步凝固再開蓋再抹一層蛋黃,這樣如此抹三到四次蛋黃!等蛋黃完全凝固後魚糕就算蒸好了!等魚糕冷卻後就把魚糕從蒸屜中取出,切成5毫米厚,20毫米寬,40毫米長的片!分袋放入冰箱冷藏!等要吃的時候取出一袋和青菜葉,黑木耳等就可以燒出一碗鮮美可口的魚糕湯了!老爸吃了讚不絕口!說我終於把奶奶的這道魚糕學會了!



酷炫麻辣小王子


說說老家的小吃,我還真不知道有啥特色,印象中經常去隔壁縣城會買一種燒餅,中間有個璇兒,脆脆的,上面還有芝麻!不過也不知道叫啥名!

衡水+衡水老白乾 +鼻菸壺 +安平絲網 +深州蜜桃+阜城漫河西瓜/刻花+景縣橡膠行業等等。我的老家是衡水阜城,好像崔廟鎮的糧保器材也挺出名。還有阜城的彩鋼!!老家的美食可是真的說不出來!小時候還覺得王集的燒雞好吃,前兩年又買過一次味道也變了,好像是換了一代人~



小油簍雜醬麵


我的家鄉在濟南,我說三樣我喜歡的家鄉小吃吧。

一、蜜三刀

蜜三刀是我們這裡的傳統特色小吃,是用蜂蜜、糖、油、麵粉、芝麻製作而成的,根據製作方法的差異,能做出有好幾種口感,不過大致的口感是一樣的,就是蜜甜的、黏黏的、油香的,吃起來非常好吃,從小我就喜歡吃。

記得小時候,每次跟奶奶去趕集,都會讓奶奶給我買蜜三刀吃,賣了之後也等不及拿來家,就在趕集的過程中,邊走邊吃,直至吃完,吃完後還回味無窮呢。在集上每個賣甜點的小攤都出售蜜三刀,很受人們歡迎,人們都喜歡吃,因為它太美味了。直到現在,年齡大了對零食已經不感興趣了,但有的時候還是偶爾去買蜜三刀吃,除了它好吃,還有懷念的成分在裡面。

二、江米糕

江米糕就是糯米糕,是用糯米、糖、棗(有各種豆子的稱為豆子糕),然後蒸出來的,吃起來味道香甜軟糯,老少皆宜,江米糕不僅是我們濟南的傳統特色小吃,更是山東各地傳統的特色小吃。

在山東各地的每個廟會集市,都有賣江米糕的,江米糕可謂是山東老百姓一直喜歡的小吃,自古以來就有了,在集市上,江米糕的攤位比較有特點,江米糕的攤位一般都是有個高高的白帳篷布,遠遠的就能看到,你若看到白帳篷布的攤位,十有八九就是賣江米糕的。賣江米糕的攤位總是有人排隊,只見攤位上擺著很大一整塊的江米糕或者豆子糕(整體比一般新疆切糕還大),你要多少,老闆給你切多少,一般幾元錢一斤,一斤就能讓一個成年人吃一頓。江米糕既可以當零食吃,也可以當飯吃,人們都喜歡吃,幾乎每個人趕集都會多多少少賣點江米糕回家。我每次趕集都會賣江米糕吃,賣江米糕的老闆銷量也是不錯的,一個集基本上能出售兩整塊江米糕(整體比一般新疆切糕還大)。

三、火燒

火燒,全國其他地方也有,大家可能都知道,說不就是燒餅嘛,但是大同小異,我吃過其他地區的火燒,都找不到我家鄉濟南章丘火燒的那種味道,其他地區的火燒吃著也不如我家鄉的好吃,也可能是已經吃慣了家鄉火燒的味道,其他的地區不習慣的原因。

火燒,有純素的,有菜餡子的、肉餡子的、糖的,一般吃素的多,素火燒可以當主食吃,也可以當零食吃,素火燒外酥裡嫩、香美可口,很好吃,很受我們當地人的歡迎,而且價格便宜,人人都愛吃。我如果一段時間不吃火燒,就會饞它,所以我經常去買火燒吃,火燒鋪也很忙,有的時候去火燒鋪還要排隊,因為人們都喜歡吃,都排隊買呢。


有趣美食記


我是福建武夷山人,我們武夷山大紅袍茶葉歷史悠久。美食有美味的嵐谷燻鵝,堪稱一覺。

到過武夷山的朋友都讚美味道難以忘記,薰香肉甜的鵝肉,直撲鼻頭的香辣

教大家做一個家庭版的嵐谷燻鵝

配件:八角 豆蔻 白胡椒粒 草果 砂仁 桂皮 桂葉 花椒 蒜粉 新鮮的鵝一隻

製作過程:準備一個大鍋,把八角 豆蔻 白胡椒粒 砂仁 桂皮 桂葉 用油炒一下,然後加水煮。水的量一定要放的下一隻鵝浸泡的下。鵝放進湯料裡用大火把湯水煮的沸騰後就轉小火,小火慢燉2小時。把鵝泡熟入味。鵝腿上還有肉比較厚的地方用筷子扎進去入味!

最後一步熏製:把蒜粉 辣椒粉 油 大蒜蓉攪拌均勻,均勻的抹在鵝的身上,在鍋裡放一碗大米或者糯米桂葉,把鵝放在上面,蓋蓋子,大火開1分半鐘左右,看煙從黃慢慢變白後,往鍋邊加些料酒,在小火燻1分鐘左右。每個人操作情況不同。熏製大概3分鐘左右即可出鍋。按我的操作方式來,你們在家也能做好一隻薰香爽辣的武夷山嵐谷燻鵝,下酒下飯超級好!


武夷阿嬌


我說土筍凍你應該就知道我是哪裡人了吧

土筍又名塗筍,據《閩小記》載:“予在閩常食土筍凍,味甚鮮異,但聞生於海濱,形似蚯蚓,即沙巽也。”歷史上最出名的要數晉江安海的土筍凍,味美甚鮮,在《閩雜記》也記載:“塗筍生於海灘沙穴中,今泉州海崖有產。”今安海產量最多。土筍凍呈灰白色,晶瑩透明,香嫩清脆,富有彈性,和其它調料配食,風味尤佳,是福建泉州乃至泛閩南地區一帶冬春季節的時令佳餚。



18歲運營想當廚師


你好,很高興能回答這個問題。

我是一個重慶妹子。在重慶,有一種地方傳統名小吃,歷來就是重慶人的最愛之一 那就是家喻戶曉的酸辣粉。

重慶大街小巷,各個大小景點到處都可以看到賣酸辣粉的店面,其中以八一路好吃街的好又來酸辣粉,白家酸辣粉最為有名。

酸辣粉的粉絲勁道彈牙、口味麻辣酸爽、濃香開胃、口味獨特,其特點是"麻、辣、鮮、香、酸且油而不膩",素有"天下第一粉"之美名,一直深受重慶人的喜愛,還有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物美價廉喲。

重慶酸辣粉的紅薯粉條分為乾粉和水粉兩種:1.一種為"水粉",即用紅薯澱粉手工製作的,漏勺漏制,直接下鍋;

2.另一種為"乾粉",即加工成粉條狀的乾粉條。由於乾粉條製作的酸辣粉較為簡易方便,一般都採用乾粉的製作方式。而"水粉"的調製操作更復雜,但勝在現場製作,新鮮健康,忠實傳統,其中,重慶磁器口的酸辣粉很多都是水粉,現場製作,特別吸引人,味道也非常不錯的。

酸辣粉的做法

粉條(幹):150克; 黃豆: 15克 ; 花生: 15克; 水芹菜: 少許; 碎米芽菜: 10克; 油豆腐: 4個; 香菜: 少許; 豬肉: 少許; 高湯:1碗; 姜:少許; 蒜:少許; 蔥:少許; 醋:1大匙; 醬油:1大匙; 食鹽:1/4小匙; 香油:1/2茶匙; 白芝麻:少許; 花椒粉:1/4茶匙; 雞精:1茶匙; 白胡椒:1/4茶匙;

幹黃豆用冷水浸泡三小時,紅薯粉條用溫水浸泡二十分鐘

鍋內冷油,放入瀝淨水的黃豆溫油小火炸至酥脆,瀝淨油備用

鍋內冷油,放入花生溫油小火炸至酥脆,瀝淨油去皮碾碎備用

取2大匙特細辣椒粉放入碗內,加入8顆完整的花椒粒,把鍋內油燒熱後倒入碗內(倒時會冒細泡)待汽泡消後,加入1大匙生抽,1小匙芝麻醬,1小匙芝麻香油調均即可

鍋內燒開水,把泡軟的紅薯粉條放入燙熟撈起瀝淨水碗內先放1/3的高湯及所有調味料調勻,放入紅薯粉條,再灑上酥黃豆,碎花生,香菜,香蔥,油辣椒,燙熟青菜,最後把高湯及肉末加滿在碗內即可.

看到我的介紹,希望能對你有幫助,也希望有機會能到重慶嚐嚐我們的特色名小吃。











阿靜廚藝生活


我來!鄭州的燴麵和胡辣湯真的太太太好吃了!




愛喝水的小晗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四川人,很開心我出生在四川。因為都說味在廣東,吃在四川。四川人民會吃,愛吃也是出了名滴[耶]

我的家鄉,是萬里長江第一城的 ――宜賓市。我的家鄉,不僅有五糧液走向全世界!這是宜賓人的自豪感呀!我們宜賓的美食也是相當多的!比如,付油黃粑,紅橋豬兒粑、李莊白肉、竹海全竹宴、南溪好巴適豆腐乾……太多太多啦!

有機會,您親自來我們宜賓,一一品嚐,一定會讓人開心而來,滿意而歸!享受一場舌尖上的美味!

但今天為什麼我只配了一張圖片呢?因為您提的是一道菜或者是小吃!我決定了介紹我們宜賓的標配,除了五糧液,還有我們的“宜賓燃面”。這個也是上了《舌尖上的中國》的哦。

用它來代表,再合適不過!宜賓燃面,顧名思義,讓外地人一聽就知道是我們宜賓家鄉風味嘛。燃面一詞是因為麵條的獨特在於,用打火機就可以點燃,故而稱之為燃面。

我愛宜賓,我愛我的家鄉,我熱愛家鄉的味道!遠在他鄉的宜賓的老鄉們,你們可有懷念家鄉的這一盤“宜賓燃面”沒?

歡迎屏幕前的您,有機會來我們宜賓做客呦!



柒月清清


連州星子的牛肉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