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与现实的碰撞——19世纪末期帝俄海军政策、战术与技术(一)

俄罗斯海军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战列舰“彼得大帝”号远洋炮塔舰早在1869年就已经下水了,但他们的下一艘战列舰却再等整整13年才得以开工。导致这一巨大延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俄罗斯帝国那靠不住的财政光景加上长期向陆军大幅倾斜的军费状态无疑起了决定性作用。

另外,通过在60年代建立一支铁甲舰舰队以确保圣彼得堡的海防无虞后,海军元帅康斯坦丁·尼古拉耶维奇便意图建成一支公海巡洋舰队以在战时威胁英国海上交通线——于是乎,19世纪70年代大部分的造舰计划都由装甲巡航舰和无防护的轻巡航舰所垄断。

思想与现实的碰撞——19世纪末期帝俄海军政策、战术与技术(一)

不过到了70年代中期,康斯坦丁元帅又改了主意:他现在希望能把如今已经过时的铁甲舰岸防舰队由新的远洋战舰所取代。1876年他提案为波罗的海舰队建造5艘新型远洋铁甲舰——对于黑海舰队来说,这个数字不小于10(大概率是基于英国人侵犯黑海的现实威胁这一考虑)。

这些军舰或许原本是希望以“彼得大帝”号为原型建造的,但1877年爆发的俄土战争迫使元帅搁置了他那雄心勃勃的造舰计划。战争结束后,他又把这一规划提上了日程——依然是为波罗的海舰队建造5艘“彼得大帝”型装甲舰来替代原有的老式铁甲舰以对抗日益成长的德国海军,黑海舰队则需要10艘同类型舰。然而,俄罗斯帝国战后羸弱的经济状况抹杀了任何将如此宏伟的计划投入现实执行的可能。

康斯坦丁一直用“彼得大帝”号作为他这些提案的基础,但这一次他开始对一种全新而理念激进的舰种产生兴趣——圆形舰型的船只。这一理念是波波夫少将那些所谓的“波波夫型岸防铁甲舰”圆形铁甲舰设计的进一步外延。波波夫从一开始就有意将他的这些设计理念变成现实,而是真的开工建造这种“远洋圆形战舰”,即后来著名的“诺夫哥罗德”号和“波波夫海军中将”号。

由于一艘船浸水部分的摩擦阻力大小在那时尚较缓慢的航速下是影响引擎功率的决定性因素——而圆形恰好能用最小的(浸水)表面积达成最大的容积——那么建造一型圆形高速(这里的“高速”指12~14节)的军舰并不是完全不可能。波波夫当时的一位助理,海军工程师古利阿耶夫甚至在1876年4月的海军工程学会上直接提出了一艘巨型圆形铁甲舰的方案。

思想与现实的碰撞——19世纪末期帝俄海军政策、战术与技术(一)

当然,这么一艘巨舰并不是什么认真的提案,而是为了通过利用如此“极端”(指尺寸)的案例来表明圆形船体的种种优势。不过不论是古利阿耶夫还是波波夫,都是真的在认真考虑真的将圆形铁甲舰作为传统军舰的替代方案的。因此他们的下一步就是开始进行水池测试。

由于俄罗斯并没有可用于执行此种测试的设施,海军部找到了英国的威廉·弗鲁德(William Froude),后者于1875~1876年间就圆形船体开展了一系列的水池试验——其结果却或多或少令人沮丧。弗鲁德发现只要航速超过9节,这些圆形船的艏部便开始沉水,而为了令其达到14节航速它的动力系统所需功率是常规船型的6倍。

但是弗鲁德的测试并没有到此为止,他下一步将原有船体在首尾部分拉长,得到的新船体呈现近乎椭圆形。这些改进相较先前的圆形船体大幅降低了达到14节航速所需的功率要求,同时还保留了“波波夫型岸防铁甲舰”的良好稳性。

这些试验激发了波波夫的一系列创意,并使他于1877年末绘出了一艘采用椭圆形船体的铁甲舰图纸。这一军舰将搭载4门80吨(16英寸)火炮,拥有厚达24英寸的装甲,吃水约20~22英尺,且具备12节最高航速。

康斯坦丁元帅被这一构想深深吸引,他认为这一全新的船型将使俄罗斯帝国相对于其他西方列强具备技术优势。但是,要启动基于这些椭圆形铁甲舰设计的造舰计划依然需要预先开展其余全尺寸试验。为此,康斯坦丁与波波夫说服了亚历山大二世同意将他新订购的黑海皇家游艇按照波波夫的船型进行建造——这艘游艇就是“利瓦季亚”号。这艘船排水量4000吨,于1880年3月25日在位于英国格拉斯哥的约翰·艾尔德船厂正式开工,并于同年6月25日下水。

思想与现实的碰撞——19世纪末期帝俄海军政策、战术与技术(一)

“利瓦季亚”号游艇的构形十分独特,其船体由两大明显易于辨认的部分组成——下半部分是235英尺×153英尺的船底;上半部分则是260英尺×110英尺的上部船体。船底采用平底构形,为全船提供浮力;其圆周船体被两道完全纵向的舱壁分割为一系列水密隔舱,这一布置针对绝大部分水下攻击(包括水雷、鱼雷和撞角冲击)都有出色的防护性能。

多亏了扁平船底提供的出色稳性,上部船体得以被设计的高的出奇,并因此能够容纳宽敞(而豪华)的内部住舱。船舶主机标称功率12000马力,三轴推进,具备15节的最高航速。“利瓦季亚”号于1880年9月27日开展试航,期间达到了15.725节的高航速;其操舰性能良好,且稳性优秀。搭乘她的高官们——包括波波夫与古利阿耶夫——都对其表现十分满意,造船厂也由于超额完成航速指标而从波罗的海舰队方面收获了不菲的额外奖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