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和他的著作何时传入日本,对日本医学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李伯禺


到了公元七世纪时,日本政府开始向中国派出遣隋使和遣唐使,这些使者们不但带回了各种文献典籍,更把医学典籍大批带回到日本

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不仅在国内有极大的影响,而且在世界上尤其是在“中国文化圈”范围内也有很大影响。直至今日,日本还有不少医家专门研究《伤寒杂病论》,他们以汤证为主来进行实验分析,在临床广泛采用伤寒原方治病,其中某些方剂还照原方制成成药。日本不少医家(包括一些受过良好现代医学教育的人士)对张仲景非常崇敬,认为张仲景不仅对中国医学做出了杰出贡献,而且也造福于日本人民


波波视屏


日本中医界都喜欢用张仲景方。日本一些著名中药制药工厂如小太郎、内田、盛剂堂等制药公司出品的中成药,伤寒方一般也占60%以上。

可见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在日本中医界有着深远的影响。

  其传入日本的时间,过去认为是在公元1500年左右。

近来,据真柳诚、小曾户洋两位医史家的研究,张仲景的医学应当是南宋时期,在日本则是镰仓时代(1192~1333)的时候时传过去。



诗书公子


张仲景所撰写的《伤寒论》在日本被称为“第一等级良书”,日本自然要把中国先进的文化吸收进本国文化。

张仲景及其以后的伤寒学派,在海外的传播,对日本影响最大。公元630 ~ 701 年,日本锐意学唐,唐代的医学和医籍大量传入日本,《伤寒论》就是那时传到日本,之后张仲景医学在日本得到广泛的应用与发展,至江户时代达到鼎盛时期,由此逐渐形成的古方派长期占据日本汉方医学的主要领地。

日本保存着几个罕见的《伤寒论》版本,在医学史、版本学、文献学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任何民族的学术特点和思维方式,总是受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而与学术渊源有关。中国仲景医学的研究受传统经学和理学的影响,治学强调溯源及流,认为《伤寒杂病论》一脉相承于《黄帝内经》。

日本由于亲证实验的认识方式和学术渊源开始就与中国有别,这就成了《伤寒论》在日本变化的另一个原因,古方派以亲身试验为原则,从观察和试验立场出发,重在参合症状表现,据证施治,随证用方,开创了日本独特的研究方法,如名古屋玄医、吉益东洞、吉益南涯、和田东郭、汤本求真、山田正珍等医家可谓日本医界研究仲景医学颇有成绩、影响较大的人物,客观说张仲景医学在国外的传播与发展以在日本最具特色亦最有成绩。


踮着脚尖看世界


不管何时传入,日本发扬中医,日本中药称为汉药,世界上的市场占百分之九十以上。他们是国家行为来推动,反观中医发源地!!!


启聿肇始


大约是在唐代,当时的日本派遣了学生和使者进入大唐学习,学成后把汉代的张仲景著作带回了日本。还是唐代的鉴真高僧东渡去日本,对日本的医学影响很大,其中也包括了《伤寒杂病论》这本书。


石城艾伦


日本人不说中医伪科学?


用户3997477298509880


传入日本可能是七十年代,对日本的汉方医学形成起到重要作用


法乘


唐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