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在我心中》,大学时期的一篇演讲稿,以“求是”阐述观点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同学:


大家好!首先非常荣幸站在这里和大家一起讨论“党在我心中”这个话题!在座诸位肯定听说过这么一本杂志《求是》,它是中国共产党的官方刊物,在上面我们经常可以读到国家领导人的文章。“求是”,顾名思义就是实事求是、追求真理。而我今天的演讲则是要借用一下这本书的书名,以“求是”为中心,以“党在我心中”为主题来阐述我的观点。它分为三部分,即国家的求是、党的求是、自我的求是。希望同学们、老师们多多批评和指导!

《党在我心中》,大学时期的一篇演讲稿,以“求是”阐述观点

第一部分,国家的求是。国家的求是我认为用三国志评价曹操的话来描述比较贴切,即“不慕虚名,而处实祸。”所以我们一定要从国家的根本来看问题。那么国家的根本是什么呢,我认为无外乎国防、无外乎民生。外安内定,国家安能不强。综观历史,只注意军事力量而不注意民生情况导致弱国、亡国的事例数不胜数。强如秦始皇横扫六国,天下莫能与之争锋,也不过至二代;智如汉武帝雄才大略,但因其穷兵黩武,人民群众依然让他坐立难安。另一方面,仅仅注意内部安定而不注意国防军事力量也不行,那定然白白给人家做了嫁衣。前一段时间在上党课的时候,老师就给我们分析了当前的形势:我们国家现在就处在一个不求虚名、全力发展的阶段;我们的民族正处在一个韬养晦、一心崛起的阶段。我们相信,在这个阶段,我们国家一定会实事求是、追求根本,不负人民的希望奋勇向前。让我们期待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美好而灿烂的明天!


第二部分,党的求是:在国际上,人们对共产党的定义是“以共产主义和马克思、恩格斯对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的阐述为指导思想的,通常以将社会推向共产主义为终极目标的政治团体”。最早的共产党被认为是1848年的共产主义者同盟,而中国共产党则是在1921年成立的,前后相差了半个多世纪。但是纵观当今天下,那个共产党有中国共产党做得如此好,中国共产党俨然已成了世界共产党的领军人。回顾九十年的风雨历程,我们伟大的母亲中国共产党走过了多少坎坷,多少革命先烈们为此付出了宝贵的生命。但我们从来没有屈服过,我们不断改革、不断验证、不断努力,用事实求是的态度去对待每一次成功和失败:在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我们积极走进学校和工厂寻找革命力量;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我们力行“农村包围城市”战略将反动派拖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在社会主义革命阶段,我们不断摸索、勇于改错、改革开放,国民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所以我说,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非常“求是”的党。是的,也许当下我们有一些制度不够完善,但是我们要看到一个趋势,那就是所有的一切正朝着欣欣向荣的方向发展。我们坚信中国共产党一定会继续保持自身的优良传统,用一个富强的、辉煌的中国去回报十几亿炎黄子孙的支持!


第三部分,自我的求是:我认为自我求是的前提是自我求志,只有在有了正确的理想之后,用“求是”的态度去实践才有意义。自我求志,“志”即志气、志向。中国 士大夫精神中有这么一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北宋理学家张载也说过,“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而我个人则比较喜欢曹操的《观沧海》中所散发出来的那种大志向、大气魄。虽然曹操的一些行事风格不值得提倡,但他在“实践求是”一些方面确实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有人曾经说过,“党是我们指路的明灯,当时我们心灵的灯塔。” 是的,党是我们的母亲,我们需要党,但同样,党也需要我们。党需要一个有能力的我们和她共进退,党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新鲜血液让自己保持昂扬的斗志和澎湃的战斗力。让我们策马扬鞭,为了党的明天战斗吧!让我们勇往直前为了中华民族之崛起,奋斗终生!

《党在我心中》,大学时期的一篇演讲稿,以“求是”阐述观点

最后,请允许我用《观沧海》来结束我的演讲: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