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從某種意義上說字節跳動比騰訊更具有包容性?

東和特工


我覺得從某種意義上說字節跳動比騰訊更具有包容性,有以下三點:

一、頭條是面向大眾開放,依一定標準參與平臺互動創作,賦與相應權益。

比如小於1000粉絲,達到1000粉絲,達到1萬粉絲,達到5萬粉絲,乃至更多粉絲。



二、算法更具吸引力,讓好文章,好內容容易得到點贊,關注,評論,轉發。



三、定期的板塊活動更加靈活,需要在圖片分組,語音庫和視頻庫上向騰訊學習。



照見洞見


作為還在發展中的字節跳動來說,現在要做的就是開放包容,而對於騰訊來說,要做的是守住自己的城池,但有時候吃相確實難看!但是,我們反過來說,如果沒有騰訊的微信出來,我們很多時候是不是也不方便?

別的不說,就說健康碼!釘釘開發用微信可掃描,結果被封殺連夜開通,而對於字節跳動的飛書就不夠友好了!

再說健康碼!騰訊在深圳已經推行,武漢有“戰疫情”小程序,反正就是騰訊、釘釘都在搶這個健康碼,未來全國統一碼,這個背後的商機太大了!即使疫情結束,這個全國統一碼,未來的商業價值簡直了!

當然,希望字節跳動能夠搶抓機遇,抓住任何機會!這次健康碼上面,字節跳動沒有加入,實在有點兒可惜!


英武


騰訊成立於1998年11月11日。

可能跟阿里有舊,所以阿里把11月11日打造成了光棍節,呵呵。
阿里巴巴成立1999年。
百度成立於2000年1月。
那是一個互聯網創業的最好時代,BAT相繼成立,快速發展脫穎而出,形成了我們互聯網最具影響力的三巨頭。
在那個時代互聯網領域處處都是空白,但是隨著無限的競爭,漸漸的各個領域逐漸被三巨頭蠶食,三巨頭攜帶著數百億的資本,到處買買買,形成了各自的體系。現在三巨頭不是單純的各自業務到公司了,而是一個個巨大的財團。
騰訊2008年市值就超過了1000億美元。目前騰訊市值是3.24萬億港元,4130億美元。
字節跳動成立於2012年,佔據了智能推送和信息流的優勢。藉助今日頭條、抖音等幾個非常受歡迎的APP站穩了腳跟,目前估值700到800億美元。
如果僅僅考慮市值,今日頭條已經坐穩了第三把交椅,替代了百度。百度的市值是340億美元。美團市值3689億港幣,約合470億美元。小米市值2161億港幣,約合275億美元。京東市值447億美元。
不過相對而言,要想挑戰騰訊,真的還很遙遠,也不一定有機會。
騰訊的佈局基本盤是社交,深耕遊戲,同時搞金融。同時也在佈局電商拼多多,還有微視走視頻。可以說騰訊還是老樣子,什麼都想試一下。如果佔不了便宜,最起碼也能騷擾一下。
可能未來10年字節跳動會在信息流、視頻或者智能推送領域佔據優勢,能夠達到騰訊一樣的霸主地位,還很難,而且也幾乎不可能。因為,社交的粘性跟信息流是不一樣的。
總體來看,機會就在下一個爆發點,如果沒有提前佈局好,字節跳動是很難挑戰騰訊的。下一個爆發點應當就是人工智能。

和田網


言歸正傳,單從題目本身看答案意義不大。透過現象看本質,這是面向未來互聯網商業的必然之戰,而且不是終極之戰。

互聯網歷經嬋變,早就從PC端互聯網轉變為移動互聯網了,面對的市場和消費群體正在不斷重合。

競爭在所難免。

在以往,互聯網頭部平臺都有各自耕耘的領域。可是隨著時間發展,各個平臺產業鏈不斷延伸,資本涉足領域不斷拓寬,衝突就在所難免了。

最近因為疫情防控需要,“居家辦公”軟件開始大火起來,各個平臺也都開始發力爭奪這塊這塊兒資源。“飛書”與“騰訊會議”的衝突也就是從這時候搬上桌面的。

以往,包括“阿里釘釘”在內的幾家較量也都存在,不過都是桌子下面的你來我往。這次不同了,因為這是經濟轉型期,決定未來生存空間的一戰。

網路社交一直是騰訊的現實壟斷優勢,大數據和雲計算是字節跳動,阿里的未來優勢,雖然眼下騰訊雲也做了大量工作,但是面對未來網上逐鹿,究竟鹿死誰手還很難說。

自古以來就是“商場如戰場”,在生死存亡的關頭,誰都不懼拿出最後的勇氣。在互聯網頭部壟斷明顯形成格局的前提下,你直搗他的老巢,他肯定不幹嘛。

在電商,社交,遊戲,內容等各方面,各大平臺交集越來越多,所以競爭手段必然會日益豐富。

飛書動了騰訊社交的奶酪,騰訊當然要反戈一擊,而且在自己權限範圍內,資源控制之下,打壓字節跳動也屬正常。“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

在這一步競爭中字節跳動是沒有還手之力的,畢竟平臺資源是人家的,人家的地盤人家說的算。所以在騰訊地盤只能偃旗息鼓,也談不上什麼風度。

商場拼的就是實力!未來市場就那麼大,人就那麼多,誰先佔有誰就有了主動權。所以面對未來大數據的壟斷,必然還有更大的競爭。騰字之爭僅僅是未來競爭的開始。



AI國葉


這兩個公司比的話,字節跳動算創業公司,而騰訊算守業公司。

對於創業公司來說,必須相對激進,用自己的亮點以及創新來創造自己的商業模式。騰訊起步比較早,況且馬化騰底下人才濟濟,幫他開疆拓土,如今成就了這一巨頭企業。

就商業模式而言,字節跳動旗下有抖音,頭條以,國外版抖音Tik Tok,目前非常火爆。產品偏向分享經濟,只要註冊一個頭條號就可以發視頻和原創內容賺取收益了,為廣大作者開創了新事業。這些爆款產品,為大家消化了碎片化時間,為我們帶來很多樂趣,符合新時代共享經濟的內涵。

眾所周知,騰訊靠山寨起家,靠著自己財大氣粗不斷併購壟斷。騰訊近些年來一直在封殺自己的潛在對手,曾封殺360,盛大,網易,淘寶,易到,頭條,抖音,多閃,可以說是臭名昭著,對於競爭對手,絲毫沒有一點包容性。

如今騰訊靠微信和遊戲為主產,支撐著自己的商業帝國。我們也曾為充值QQ會員、超級會員、黃鑽、綠鑽、紫鑽、遊戲會員、買遊戲皮膚而瘋狂,如今火的什麼亡者農藥,和平精英,讓我們祖國花朵陷入沉迷。

而今日頭條的產品免費的,我們依靠自己的才華,可以發原創文章以及視頻內容賺取收益,真的是很強。

我覺得今日頭條比騰訊更有包容性,希望今日頭條繼續努力,超越騰訊市值,不要讓騰訊一家獨大,否則我們消費者也得不到什麼好處,加油吧!




到尖冰峰丶top1


字節跳動與騰訊的正面競爭幾乎是註定的,騰訊從連接「人」出發,再連接「內容」,到連接一切;而字節跳動則從「內容」出發,觸達用戶情感,再連接「人」。當下,字節跳動已經進入了騰訊的戰略腹地,發起了一輪又一輪攻勢。從飛聊上線挑戰微信\QQ 社交帝國、今日頭條對壘騰訊新聞雙方各擅勝場、作為遊戲新兵不敵騰訊遊戲霸業,到抖音系短視頻甩開騰訊幾個身位、多元化佈局包圍騰訊全牌照金融帝國,字節跳動來勢洶洶。廣告收入 2019 年有望達到 845.5 億元的字節跳動,將越來越成為騰訊警惕的競爭對手。對比字節跳動與騰訊的內在競爭力差異,「大中臺小前臺」VS 事業群重組,APP 工廠 VS「內部賽馬」,算法的極致應用 ......


陳先生的思考


是的,騰訊一路走來,利用自己的壟斷地位不斷打壓新生科技公司。然而誰能想到,5年前還默默無聞的字節跳動卻靠頭條起步,短視頻發力,慢慢成長為科技公司的獨角獸。並且已經開始通過飛聊、飛書進入騰訊的核心競爭力----社交領域,騰訊明顯感覺到了壓力,所以開始阻擊字節跳動。

如果說未來誰有能力挑戰騰訊的江湖地位,目前看字節跳動最有可能。在移動新聞資訊這塊,字節已經大幅領先騰訊,抖音、火山、西瓜三大小視頻APP已經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伴侶,特別是抖音,身邊各年齡階層的都在玩。目前看騰訊的戰略腹地微信和遊戲暫時還無法被撼動,但誰有能預測到2、3年以後的市場格局呢。未來一切皆有可能。

今天又看到一條新聞,字節跳動人事調整,張一鳴未來將聚焦公司戰略和組織,著眼全球佈局。非常看好張一鳴,年輕、低調、眼光遠、會管理。祝願字節跳動越來越強大!


勇哥電腦硬件課堂


也不能一概而論,對比的話需要滿足統一領域,統一場景,統一體量等,字節跳動系和騰訊系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

字節跳動這個獨角獸發展潛力很大,尤其是內容社交領域的頭條和抖音系,超越微信也不是不可能的。今日頭條的創新推薦引擎,一呼百應,內容精準投放,顛覆了傳統的新聞客戶端等,目前希望字節跳動系列儘快佈局自己的金融牌照,支付牌照,簡約的即時通訊工具,擴大自己的生態。字節跳動,加油。

微信的廣告營銷PK頭條抖音的內容營銷。誰好誰壞,拭目以待。



仁韜資訊


這種看法顯然是錯誤的。

字節跳動和企鵝比起來還很小、很弱,他不封殺企鵝是因為暫時沒有必要,他也封殺不了。

舉個簡單的例子,你要上線一款手機軟件,肯定會支持安卓系統和蘋果系統,如果你僅僅支持華為鴻蒙,而不支持安卓和蘋果,那基本沒有前途,但是如果華為有一天干掉了安卓,到那時候,你也可以說我拒絕開發安卓版本。

同樣的道理,如果字節跳動幹翻了企鵝,他一定不會再給它任何翻身的機會。

如果在那時,字節跳動仍然讓企鵝打廣告,那才是真正的包容。


茅草驛站


2019年1月,字節跳動旗下產品DAU已超6億,估值已達750億美元,中國互聯網新巨頭正在誕生。

字節跳動與騰訊的正面競爭幾乎是註定的,騰訊從連接“人”出發,再連接“內容”,到連接一切;而字節跳動則從“內容”出發,觸達用戶情感,再連接“人”。當下,字節跳動已經進入了騰訊的戰略腹地,發起了一輪又一輪攻勢。從飛聊上線挑戰微信\\QQ社交帝國、今日頭條對壘騰訊新聞雙方各擅勝場、作為遊戲新兵不敵騰訊遊戲霸業,到抖音系短視頻甩開騰訊幾個身位、多元化佈局包圍騰訊全牌照金融帝國,字節跳動來勢洶洶。預計字節跳動廣告收入在2019年有望達到845.5億元,字節跳動將越來越成為騰訊警惕的競爭對手。

對比字節跳動與騰訊的內在競爭力差異,“大中臺小前臺”VS事業群重組,App工廠VS“內部賽馬”,算法的極致應用VS基礎研究發力,雙方實力都十分強悍,這場世紀大戰才剛剛開始,後面的戰火將燒至何處,所有人都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