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之大者,為國為民

黑天鵝和灰犀牛合體現身,世界會怎樣?

此次疫情的走勢,人們猜到開頭卻沒猜中結局。雖然中國的情況正在好轉,外面的世界卻越來越讓人擔憂。從東亞的日韓,到中東的伊朗,再到歐陸的意法德,疫情波及國家越來越多,確診人數蹭蹭上躥,全球股市咣咣下跌。

面對人類共同的天敵,每個國家的應對錶現都不同,體現了各自的國情和風格。與其他國家相比,中國交的“作業”別具一格。除了大家已經耳熟能詳的硬核抗疫,還有一個鮮明的特色,此前未被特別關注到,那就是中國企業界的深度參與。

(一)

三年前,溫州小夥陳憶鄉在阿聯酋創辦了屬於自己的企業——迪拜之家。創業維艱,直到今年,公司才實現了收支平衡。但面對國內的疫情,平日裡處處精打細算的陳憶鄉,卻自費近300萬元,動員公司50多人,籌措了25噸醫療物資,先後送往湖北、浙江等地的醫療機構。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在馳援祖國這個事情上沒有預算”。

由於捐起東西來不計成本,陳憶鄉還收穫了一個“自殺式援助”的外號。

企之大者,为国为民

事實上,捐款捐物一直是企業抗疫最常見的方式。2008年汶川地震發生後,很多企業有錢出錢,有物捐物,成為企業參與救災的重要里程碑。記得那年,央視舉辦的一臺賑災晚會上,眾多企業輪番上臺舉牌展示各自捐的數額。晚會進行期間,臺下一位唐山企業家突然當場表示,再捐1個億。

企之大者,为国为民

這一次也不例外。醫藥器材類企業就不消說了,涉外或在外企業滿世界掃貨寄回國的新聞也是鋪天蓋地,中小企業“自殺式援助”時常見諸報端,而大公司更是不用說了。

1月16日,阿里巴巴宣佈設立10億元醫療物資供給專項基金;2月1日,百度成立3億的專項基金。2月12日,騰訊設立第一期新型肺炎疫情防控基金,捐款3億。

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崛起,中國企業的國際參與和國際擔當顯著增強。像前不久上了日本雅虎頭條的“馬雲回贈日本100萬口罩”便是一例。不得不說,中國企業和企業家越來越有世界範兒和國際擔當了。

企之大者,为国为民

(二)

如果說捐款捐物是企業抗擊疫情的1.0階段,那中國企業,尤其是互聯網企業在此次疫情中更可圈可點的是2.0階段:“業務救國”。

疫情爆發後,口罩、消毒液等的需求暴增,光靠買空全世界,已不足以應付巨大的需求缺口。為此,一些企業迅速調整業務方向,拿出自己的看家技能來服務抗疫工作與民生需求。其中最先響應的是國有能源公司,像中石化就添加了11條口罩生產線。此後,其他多個行業也紛紛跟進。

比如車企方面,通用汽車搭建了14條口罩生產線,日產量達到170萬隻;比亞迪則兩面開工,到2月底時,口罩與消毒液日產量已分別達到500萬隻和5萬瓶;而上汽通用五菱更是喊出“人民需要什麼,五菱就造什麼”的霸氣口號,自產口罩項目3天下線,刷新了“五菱速度”。

企之大者,为国为民

比亞迪、五菱等企業的行為,我們可以稱之為“業務抗疫”。企業除了捐款捐物,開始通過自己的業務和產能優勢配合抗疫,這是跟2008年時,以及目前國外最大的不同之一。

另外,大家最近每天都在用的健康碼,也正是應疫情而生。

由於健康碼解決了疫情防控與人口流動、復工復產之間的矛盾,所以最早在杭州推出後,很快風靡全國,眼下已經覆蓋包括湖北在內的超過200個城市,成為各地政府數字化防疫的標配。最近,浙江還與安徽、貴州、河南等8省市互通互認健康碼,大大提高跨省復工效率。

企之大者,为国为民

更令人歎服的是,從2月9日杭州餘杭綠碼上線到全國版健康碼啟動,僅僅只隔了7天時間。這神速推進的背後,是開發團隊沒日沒夜的加班加點。之前杭州網有篇報道提到,當時杭州還在封小區,阿里的程序員們已經見過了凌晨4點的西溪路(支付寶總部大樓所在地)。

企之大者,为国为民

還值得一提的是,已然習慣只帶手機出門,比任何國家的人都見識過“指尖上辦事”世面的中國人,在一個多月不出門的非常時期驚奇的發現,原來還有很多此前習慣在線下完成的活動,能毫無違和、還更高效的在線上進行:健康打卡、預約口罩、預約買菜上門服務、上網課、求職、甚至相親……

企之大者,为国为民

再比如,有2億上班族、5000萬學生,每天在釘釘上打卡上班、打卡上課。

中國企業的力量,已然內嵌入中國防災抗疫的團戰中,成為其中不可替代的一環。

(三)

在企業界抗擊疫情的過程中,除了捐款捐物、業務抗疫,還有一些更有遠見和能力的企業,不只是為了救急當下,更著眼於未雨綢繆,從而幫助整個行業乃至全社會轉危為機。相當於企業抗疫的3.0階段。

比如近期廣受關注的 “無接觸貸款”計劃、“共享員工”行動、服務業數字化升級等等,都是典型的例子。

“無接觸貸款”緩解了小微企業面臨的資金流危機,竭力避免因長期停工可能導致的倒閉潮,由網商銀行與全國工商聯會同多家行業協會發起,加速了銀行業內部的合作與優勢互補。

北大數字金融研究中心根據網上銀行貸款數據發佈了一個最新報告,數據顯示數字信貸發展水平每增長1%,疫情對經營的衝擊減少2.57%。如果全國的數字信貸發展上升到杭州同等水平,疫情對個體戶的衝擊減弱約一半。

“共享員工”促進了人力資源的流動,提升了社會資源的配置效率,加快了企業復工的腳步。盒馬鮮生接納雲海餚、青年餐廳等企業近500員工的做法,雖然應急幫忙的色彩更濃,但隨著人口紅利的逐漸消失,靈活用工將是未來中國的一個必然趨勢,這一點從日本等國的現實中便可得到佐證。而盒馬鮮生利用此番疫情的契機,做的大膽嘗試,定會在將來某個時刻派上大用場。

企之大者,为国为民

據媒體報道,從3月10日起,支付寶開始“變臉“了。在新版支付寶裡,各種生活服務佔了“黃金地段”的大半壁江山:外賣、美食玩樂、打車、市民中心、城市服務……支付寶將從金融支付平臺升級為數字生活開放平臺。

企之大者,为国为民

顯然,支付寶正在嘗試將自己做成中國服務業的“新基建”,讓在疫情中受到影響的中小商家、路邊攤,能有機會通過首頁流量,絕地反擊。

企之大者,为国为民

一個可期的未來是,疫情過後,中國的服務業或將迎來數字化的新時代。要知道,此前的中國服務業,比重增速全球第一,吸納就業人數第一,但與之形成鮮明反差的是,中國服務業普遍不夠高端,數字化程度極低,80%還沒有實現數字化。

企之大者,为国为民

經濟學家指出,服務業數字化,中國經濟將迎來繼工業化、信息化之後,產業領域的又一個轉折點,也是中國服務業在全球產業鏈中彎道超車的一個突破口,其意義怎麼形容都不誇張。

(四)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這是很多人兒時讀金庸,印象最深的一句話。不過,在現代社會,為國為民,靠大俠,更要靠組織化的機構與企業。

經過改革開放以來40多年的發展,中國企業正日漸擔負起促進經濟、應對危機的中流砥柱作用。而且隨著突發災害對中國經濟社會的衝擊一次比一次大,企業參與介入救災抗疫的程度也一次比一次深。可以說,一部當代抗疫史,同時也是一部中國企業成長史。

社會經濟的許多領域,人們生活的諸多方面,均因企業抗疫發生了深刻地改變。

比如非典之後,中國電子商務進入井噴期;而汶川地震,則成為互聯網公益的起點,它顛覆了傳統慈善公益的遊戲規則,前所未有提高了公益組織的透明度。那麼這一次的新冠疫情,又會留下哪些遺產,催生何種改變呢?

企之大者,为国为民

應該說,新冠抗疫是互聯網行業第一次如此全面、猛烈地進軍物理世界與實體經濟,其廣度和深度都遠超過往歷次。

以阿里巴巴為例,不管是菜鳥對抗疫物流的保障;釘釘對在家辦公、在家上課的技術支持;盒馬共享員工的創新,還是支付寶推動整個服務業升級……可以看出,在應對災難時,一批優秀的企業由此將誕生或壯大,這些企業又反過來促進產業鏈的轉型升級,與社會的文明進步。

兩者相互交織,相互作用,最終引領中國邁向更輝煌的明天。這裡面佔據C位的,正是無數知名的或不知名的中國企業。

企業強,則中國強,誠哉斯言。

- 完 -

企之大者,为国为民
企之大者,为国为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